书城宗教伊斯兰知识问答
19083500000009

第9章

70.“圣训”中提到哪四位优秀穆斯林妇女楷模?

“圣训”中提到的四位优秀穆斯林妇女楷模分别是:阿西叶。《古兰经》中所载古代先知穆萨故事中的人物,埃及法老之妻。据载,其夫极端仇视以色列人,强令屠杀其所有男婴。穆萨诞生后,其母因怕被察觉,便将其装在箱内投入大河顺水漂流,后为人所获送入宫中。阿西叶对婴儿十分怜爱,经向其夫求情,获准将婴儿收养于宫中,又雇乳母(即穆萨生母)为其哺乳。

在穆萨成长的过程中,阿西叶曾多次保护他免遭法老的迫害。法老侦知妻子已在暗中归信穆萨后,便对她施以酷刑:钉手足,在胸膛上置以巨石,放在烈日之下曝晒,但阿西叶信仰坚定,毫不动摇,她曾说:“我的主啊!求你在你那里,为我建筑一所房子在乐园里。求你拯救我脱离法老,和他的罪行。求你拯救我脱离不义的民众。”(《古兰经》66:11)麦尔彦。先知尔撒之母,在伊斯兰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真主告示,她是全人类中最优秀的女子。真主因她的虔诚、纯洁而提升了她。她还带来了奇迹--以少女之身生下无父尔撒。她因虔诚和贞洁而闻名。《古兰经》有114章,其中有8章是以人名命名的,《麦尔彦》章是其中之一。《古兰经》第3章是《仪姆兰的家属》章,是以麦尔彦父亲的名字命名的。《麦尔彦》章和《仪姆兰的家属》章是《古兰经》中最优美的篇章之一。赫蒂彻。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原配夫人,全名赫蒂彻·宾特·胡韦利德。在其40岁时由其叔父欧麦尔主持,与25岁的穆罕默德结婚。15年后,穆罕默德接受安拉启示传教,赫蒂彻成为第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从物质和精神上给穆罕默德以极大的支持,并以其家族的威望使穆罕默德免遭麦加多神教徒的迫害。赫蒂彻于620年病逝,穆罕默德称她为“信士之母”。法蒂玛。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全名法蒂玛·宰赫拉·宾特·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希米娅。因系圣裔,被尊称为“圣女”。法蒂玛聪颖贤惠,富有主见,且善言、善诗。曾随其父参与攻克麦加和辞别朝觐等重大活动。她受到伊斯兰世界的普遍尊崇,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妇女于伊斯兰历每年6月15日都举行纪念活动,称为“法蒂玛节”。什叶派尊法蒂玛为“圣母”,并为她撰写了不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71.历史上的伊斯兰文化学术中心在哪里?

历史上伊斯兰文化的学术中心曾随着伊斯兰教的征服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遍布于欧、亚、非三大洲。哈里发帝国的首都及其一些重要城市,大都成为科学与文化的中心。如西亚的麦地那、大马士革、巴格达、巴士拉、库法;中亚的布哈拉、花剌子模、舍赫里斯坦、伊斯法罕;南亚的海德拉巴、拉合尔;北非的开罗、凯鲁万、非斯、提勒马萨因、贝贾亚;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格林纳达;等等。

麦地那是伊斯兰文化形成的基地。这里有世界上第一个清真寺--先知寺,也是伊斯兰教的第一所宗教学校。穆罕默德曾在此向穆斯林讲解《古兰经》,处理和解答信仰与现实中的有关问题。此后,弟子们开设宗教讲堂,继续研习《古兰经》、“圣训”和教法,奠定了伊斯兰学术研究的基础。

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斯兰教的重心移至大马士革。阿巴斯王朝哈里发曼苏尔至马门时代是伊斯兰文化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巴格达,以马门亲手创建的智慧馆为中心,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翻译运动,使希腊的、波斯的、印度的文化与阿拉伯文化融为一体。在巴士拉和库法,分别代表了穆尔赖派的学术中心,二者之间的教义学论争促进了伊斯兰教义学发展。属于伍麦叶和阿巴斯王朝行省的中亚与南亚各城市,也成为伊斯兰东方的学术中心。

8~11世纪,由于后伍麦叶王朝的统治,西班牙地区的科尔多瓦、格林纳达、艾什比亚等城市成为伊斯兰西部的文化中心。阿巴斯王朝后期,各地方王朝割据产生,阿格拉布王朝、法蒂玛王朝、穆拉比特王朝、伊德里斯王朝等在北非进一步繁荣了伊斯兰文化。

其中,突尼斯的凯鲁万城及凯鲁万清真寺成为学术中心。在北非诸城当中首屈一指的伊斯兰宗教与文化中心是开罗的爱资哈尔。它建于970年法蒂玛王朝统治的埃及时期。它最初教授并宣传什叶派学说。阿尤布王朝时期改为教授和研究逊尼派的四大教法派的学说。

72.伊斯兰金融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伊斯兰教关于经济问题的理论和观点统称为伊斯兰经济观。其中伊斯兰金融思想,是以伊斯兰传统的经济思想为依据,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的一系列金融理论和原则,是现代伊斯兰教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重申严禁利息原则,禁止不当取利。认为《古兰经》中“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的原则是伊斯兰金融的基本原则。

(2)反对视利息为货币的市场价格的西方流行观点。认为唯有劳动创造的商品才有使用价值,商品价值和价格,货币资本不属商品,没有价值和价格,更不能以利率的形式作为价格机制。

(3)主张双方公担风险公摊利润。认为世界上通行的借贷关系,明显的有利于贷方而有损于借方,借方不论经营效果好坏都必须按期还款,而贷方不担风险,一本万利。

(4)提倡储蓄,反对囤积财务。认为储蓄是为了满足未来的消费需求,保障生活的需要,但为利息而储蓄则为不当的行为。

(5)以伊斯兰银行等方式来代替目前通行的借贷关系。

73.伊斯兰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始年代问题,历来意见纷纭,至今没有定论。在各家说法中,以“隋开皇中说”时间上限为最早,此说主要出自明清时期的记载。在明代还有一种影响至今的说法是“唐武德说”。

陈垣先生首创了“唐永徽二年说”。他认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源流必须先弄清中国历法与回历之间的差异,否则“若照中历计算,则无不错”。所以,他指出《回回原来》所主张的贞观二年伊斯兰教入华之说“非有意作伪”,而是“误算年数”所致,“所谓贞观二年者,实永徽二年也”。

因为回历纪元,中国自明以来都误认是始于隋开皇十九年己未(公元599年),结果造成实际相差23年的错误,“此二十三年,为研究中国回教源流者一大症结”。陈垣主张中国与阿拉伯正式通使,是从唐永徽二年开始。其通使情况是公元651年8月25日,奉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之命,前来中国的第一位阿拉伯使者到达长安,朝见唐高宗,介绍了大食帝国的情况和伊斯兰教的教义。所以,伊斯兰教正式由此时传入了中国(《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之后,学者们一般都把永徽二年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

74.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哪十个民族?

回族。回族的先民是最早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早在唐朝初期,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由到中国经商的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元朝初随蒙古军西征的中亚各族人来到中国,他们以驻军屯牧的形式,或以工匠,或以商人,或以学者的身份散居全国各地,被当时社会称为“回回人”。

他们与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因信仰一致,生活习惯统一而相互通婚,到了元末明初,回族在多种民族成分融合的情况下形成了。回族居住在农村的以农业种植为主,兼营商业和小手工业;居住在城镇的以经营小商小贩居多,兼营饮食、牛羊肉、皮毛加工。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回族居住,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色。西北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甘肃、陕西和西南地区的云南,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等省区回族分布较多。

全国现有1个回族自治区,2个回族自治州,11个回族自治县。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它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量居住在湖南、河南等地。

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喀什、哈密和吐鲁番等地都有着名的伊斯兰建筑。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有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流传至今,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维吾尔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人主要经营农业,对植棉、园艺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还擅长纺织地毯、制作丝绸、绣制花帽、打造小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