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以人为本实践创新
19085600000023

第23章 思想政治教育篇(11)

(二)工作方法的差异性

安全工作主要通过橱窗宣传、举办讲座、团体辅导、演练、演习等方式宣传安全知识,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来自于教师,大都依靠报告讲座、参观访问、舆论宣传、表扬批评、检查评比、表彰嘉奖等方法进行,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组织性等特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三)对工作人员要求的差异性

安全工作的从业人员有些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如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防控安全等都要求专业人员负责。除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外,全校教职工都有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四、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但是,实际工作中,在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即思想问题说而论道,安全问题出了问题才是问题,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灌输、榜样、评价、锻炼的方法等

这些原则和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但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片面强调外在的影响,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流于形式的局面。有时还会因为片面注意外部的强化,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使工作收效甚微或出现负面效应,或者因为没有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使工作事倍功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掌握和抓住一些“苗头”性的思想和行为,区分出思想问题和其他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导引”而非“救火”的作用,真正做到大学生心坎上,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尽早解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防止“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展研究,要针对具体人群和具体问题用具体方式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从而使学生得到比较充分和全面的发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增强感召力,必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要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适度拉近心理距离,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把安全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注重安全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社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异性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烦恼,其中尤以安全问题带来的忧郁、焦虑等为主要表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开展安全教育,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把安全工作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学生某些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安全问题所致,同样,某些安全问题也可能是思想问题引起的。安全工作,无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理解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自觉学习和掌握安全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而且还要用丰富的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地促使青年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布局的调整,使许多高校校园面积变得大而分散,人多而复杂,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加之校园及周边环境改善滞后,影响学生的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要使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不受侵害,除了加强校园与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外,更重要的是采取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自觉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有力推进平安校园的建设。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初探

朱薇薇

摘要:当今社会大学生在职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的不仅仅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还在于他的职业素养。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高专职业素养

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并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学生将来在职场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仅仅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还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由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显性的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隐性的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敬业精神、合作态度、责任意识、执行力等。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二、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多年来偏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教育,在教育产业化以后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众多高校加强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还是呈现出重视不够的现状。

(一)没有系统的课程和教材

目前各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教材,涉及的相关内容都分散在《思想道德与修养》和《就业指导》等一些思政课程和班辅老师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没有系统的体系。

(二)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

由上一点我们已经知道职业素养的教育散落在一些思政课程和班主任、辅导员的日常教育中,而他们之中真正对职业素养进行了认真和专门研究的也很少。高职高专虽然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系统和专门研究职业素养的师资也几乎没有,很多老师对于职业素养的学习和了解都是较为零星和粗略的。

(三)学生培养职业素养意识淡薄

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停留在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层面,对于职业素养的内涵了解甚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明确,这与我们要培养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三、职业素养缺失将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将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正值我国轰轰烈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技术人员。但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表现出不能吃苦耐劳、组织纪律性较弱、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如果作为将来国家建设主要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有关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具有敬业和创业精神,有诚信和责任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一线工作能独当一面,一专多能,运用自如。而这些内容都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决定着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位置和后续的发展。

四、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性格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指导他们逐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给他们创造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从事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系列的职业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修养。

(二)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促进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支持,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大学提升职业素养。

1.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如将5S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到学生宿舍管理之中。通过引入此种在诸多单位运用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并熟悉这种管理制度,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尽快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2.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高校可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高校宣传企业文化,另外还可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间的各种合作来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就笔者所在高校而言正大力发展校企合作,通过引进一些企业进入学校设立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对以后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将行业要求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业规范往往是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高校应结合学生将来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来开展职业道德的教育。学生只有认真感受和体会行业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认真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和行业要求,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和锻炼。

1.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高校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找到职业素养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深化和拓展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例如学校建有实训基地,可以模拟企业的运转模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行角色转换,了解相应行业的规范,从而达到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到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真实的职业锻炼,通过工作经历的磨炼,培养优良的职业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2.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除了精心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以外还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担任多种角色,从事各类工作,也会在此过程中学生与人交往以及更好的沟通,学会竞争和合作。

(四)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心生命情感,追求价值意义,不断超越世俗生活的自主精神和批判精神,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之魂。人文素质高的人,社会的道德感、责任感强。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程、讲座以及以传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教育和感染学生。

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高职高专必须把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放到与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相对等的地位上去考虑,扎扎实实做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