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应用文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人或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使用的各类文书。它是应用文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直接、最密切的文书。日常应用文书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条据类、告启类、书信类等。这类应用文写作格式上没有统一的规定,结构较为灵活,写起来也不困难。但要真正写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本章择要介绍日常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用语习惯,以及各自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一般书信
一、书信简述
书信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应用文体。无论是个人或单位,无论是给家人,给亲友,给单位,都可以使用。如在家事方面,平辈对平辈,上辈对下辈,下对上辈;社交方面,邀请与婉拒,请托与推荐,求职与应聘,祝贺与感谢,所有这些方面的事情全部都可以用书信来表达。人们用书信来交流思想、互通情况、倾诉感情、讨论问题、联络关系、商洽工作、处理事务——可以说,没有什么内容不可以见于书信。
同样,没有什么表达方式不可以用于书信。在信中,介绍过程动态、奇闻趣事、个人经历,可以用叙述;介绍事物性状、原因结果、影视剧情,可以用说明;对他人论事说理、纵横天下、表达思想见解,可以用议论;向恋人坦露心扉、倾诉衷肠、表白情怀,可以用抒情;向朋友介绍某一热烈的场面或某一迷人的景物,可以用描写。只要你有热情,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信中表述各种各样的事情。
二、一般书信的分类
书信可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一般书信具体又分为以下三种:
1.兄弟姐妹间的书信往来
兄弟姐妹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相互交流,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兄弟姐妹由于地位平等而又从小生活在一起,彼此非常了解,所以有些不愿向长辈讲,也不愿向对方去说,所以这样的信就即具有家书的性质又具备一般的朋友书信的性质。
2.同学朋友间的书信
同学、朋友是人生交往中重要的对象,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较亲属之间的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给朋友同学写信是书信中最常见的一种。
3.其它一般书信
这是一种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为交流思想而写给非亲属朋友同学等人的一类信件,这类信件在书信中占有较大部分。
三、一般书信的写作要求
(一)一般书信的格式要求
一般书信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结束语、署名、日期、信封的使用等部分。
1.称呼
信的开头称呼表达了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给长辈写信,一般都是平时怎么称呼信上也怎么写。称呼单独写于第一行,从顶格写起,后面加冒号,表示有话要说。
2.问候语
紧接称呼之下,单独成行,空两字写。
3.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部分,另起一行,空两字写起。正文一般有数行,甚至有好几段。写信要求语意和语气都贯通顺畅,一般都不加段序,更不加小标题。
4.结语
正文写完以后,要写一些表示敬意或祝愿的问候语作为结尾。人们最常用的是“此致敬礼”“恭祝快乐”之类的词语。“此致”或“恭祝”可紧接在正文后面或另一行空两字写上。“敬礼”、“快乐”等词须另起一行顶格写上。
5.署名和日期
信写完了要署上自己的名字。署名应和前面的称呼相对应。给熟悉的人可以不要写姓,只写名字即可。给不太熟悉或初次接触的人写信要署全名。给长辈或年龄长于自己的平辈的信,应在名字前面写上称呼,如“女儿兰兰”、“弟小伟”、“学生海英”等。
6.信封的使用
别看一封平信简简单单,如何使用它却是很有讲究的。我国邮政早已实行自动化分拣处理信函,为了使信函完好无损准确快速地投递到收信人手中,国家技术监督局早在1994年就开始实施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信封的方法,推行“信封标准化、书写正规化、贴邮票规范化”。为礼貌起见,一般都是收信人姓名的字稍大,收信人地址的字次之,寄信人地址稍小。
(二)一般书信写作的注意事项
1.称呼要得体
给长辈写信称谓带上姓名是不礼貌的,给平辈写信直呼姓名流于严肃,给晚辈写信直呼姓名过于冷漠。另外,称呼对方名中的单字,是亲昵的表示,恋人、夫妇之间用得较多,给普通的亲朋好友写信时也这么称呼,就有肉麻之嫌。
2.问候语要恰当
平辈之间的问候比较随便,但切不可用上辈对晚辈用的“祝你进步”、“祝你向上”之类语句,不然就给人老气横秋居高临下之感。另外,要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和信中的具体内容用一些特定的问候语:长辈身体欠佳可写“敬颂大安”,对方心绪不好可写“谨祝快乐”,对方事业受到挫折可祝他“诸事顺利”。
3.条理要清楚
一封信如果写几件事,最好是一事一段;一件事比较复杂,或一个问题需要深入讨论,就要适当分段。内容安排上,一般是急事先写,近事先写,主要事先写。先解答来信中提到的,再写自己想说的。
4.言之有物,流露真情实感
写信是有什么写什么,什么事都可以写,但不要无事找事,浪费读信人的时间。特别是议论事情的,要言之有物,不要废话连篇。行文中要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矫揉造作。
5.正确书写信封
信封收信人姓名后面的称呼是给邮递员投递时使用的,但也反映了寄信人对收信人的尊重与否。比较通用的称呼以“同志”、“先生”、“女士”、“小姐”和收信人的职务为多。也可按对方的工作性质写上教授、老师、会计、师傅等。切不能写成“父亲”、“大人”、
“吾妻”等字,要被人取笑的。
【例文4-1】
陶行知给母亲的信
(1927年1月20日)
母亲:
家中从前寄来的信,如今都收到了,并未遗失,只是来得慢些。
儿从母亲寿辰立志,决定要在这一年当中,于中国教育上做一件不可磨灭的事业,为吾母庆祝并慰父亲在天之灵。儿起初只想创办一个乡村幼稚园,现在越想越多,把中国全国乡村教育运动一齐都要立它一个基础。儿现在全副的心力都用在乡村教育上,要叫祖宗及母亲传给儿的精神都在这件事上放出伟大的光来。儿自立此志以后,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要叫这一年的生活,完全的献给国家,作为我父母送给国家的寿面,使国家与我父母都是一样的长生不老。
实验乡村师范开办费要一万五千元,经常费要一万二千元,朋友们都已答应捐助,只要款项领到,就可开办。阴历原想回家过年,无奈一切筹备事宜必须儿亲自支配,不能抽身。倘使款项早日领到,或可来京两星期。如果到了腊月廿七还没有领得完全,那年内就不能来了。好在家中大小平安,儿亦平安康健,彼此都可放心。
昨日会见冬弟,知道金弟在西安尚好,可以告慰。冬弟亦较前强壮。
桃红小桃三桃蜜桃给我的拜年片子都是很有意思很有价值,儿已经好好的保存了。
敬祝
健乐
行知
一月廿日
(引自《行知书信集》)
【简析】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读完此信便对行知先生更加的钦佩。
信文先禀告母亲,信全收到,并未遗失,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理细致的体察。而接下来作者则谈自己在这一年中的打算,那就是立志要办好乡村教育,而不辞辛劳地投入实践。作者“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的话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一个有追求和抱负的志士的人生观念。此句堪为人生的座右铭。接下来作者具体谈到阴历年前的工作安排,回不回家如何打算均在文中写出。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作者是怕家中的母亲牵念自己,所以要详尽的说出可能出现的情况。信尾的问候和祝愿的话,富有生活情趣。
【例文4-2】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1856年21日)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象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过并受这样的崇拜;你这张照片即使不是阴郁的,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能反映你那可爱的、迷人的、“甜蜜的”、好象专供亲吻的面庞。但是我把阳光晒坏的地方还原了,并且发现,我的眼睛虽然为灯光和烟草所损坏,但仍能不仅在梦中,甚至不在梦中也在描绘形象。你好象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跟前,叹息着说:“我爱您,夫人!”事实上,我对你的爱情胜过威尼斯的摩尔人的爱情。撒谎和空虚的世界对人的看法也是虚伪而表面的。无数诽谤我、污蔑我的敌人中有谁曾骂过我适合在某个二流戏院扮演头等情人的角色呢?但事实如此。要是这些坏蛋稍微有点幽默的话,他们会在一边画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另一边画上我拜倒在你的脚前。请看看这幅画,再看看那幅画,——他们会题上这么一句。但是这些坏蛋是笨蛋,而且将永远是笨蛋。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象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现在的教养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得渺小、孱弱、罗嗦和优柔寡断。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即对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事实上,我甚至能写下诗篇并把奥维狄乌斯的《哀歌》重新以韵文写成德文的《哀书》。奥维狄乌斯只是被迫离开了皇帝奥古斯都。我却被迫和你远离,这是奥维狄乌斯所无法理解的。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甚至我的无限的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我都能从你的可爱的容颜中看出,而当我遍吻你那亲爱的面庞的时候,我也就能克制这种悲痛。“在她的拥抱中埋葬,因她的亲吻而复活”,这正是你的拥抱和亲吻。我既不需要婆罗门和毕达哥拉斯的转生学说,也不需要基督教的复活学说。
最后,告诉你几件事。今天,我给艾萨克·埃恩赛德寄去了一组文章中的第一章,并附去(即附在该急件中)我亲笔写的便条,而且是用我自己的英语写的。在这篇东西寄走以前,费里德里希读它时不言不语地皱着眉,颇有批评之意,这自然使我不十分愉快。不过他在第一次读时,感到非常惊奇,并高呼这一重要的着作应该用另一种形式出版,首先用德文出版。我将把第一份寄给你和在德国的老历史学家施洛塞尔。
顺便告诉你,在《奥格斯堡报》(它直接引用了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中的我们的通告)上我读到,“似乎”从同一个来源,即从伦敦又发出了一个新的通告。这是一种捏造,是施梯伯先生按我们的作品摘出来的可怜的改编;这位先生由于近来在普鲁士不大吃香,想在汉诺威装作一个汉诺威的大人物。我和恩格斯将在奥格斯堡《总汇报》上加以驳斥。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你的卡尔
(引自《马克思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
【简析】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这封信,属于情书类,全篇自始至终充溢着抒情。马克思不仅是个哲学家、思想家、工人运动的领袖,而且他还应是个诗人,是个情感丰富的抒情诗人。
夫人同他短暂的离别也让他感到孤独和难过。夫人的一张照得不高明的照片也让他不断地狂吻。他将他发现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同他对夫人的爱情是置于同等地位的,“拜倒在你的脚前”。马克思看到了人间的虚伪和文明带给人的束缚,这些使人变得渺小、孱弱、罗嗦和优柔寡断。而爱情却让人成为人,作者并不讳言爱情的力量,他说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段的爱,而是对亲爱的即对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马克思对夫人燕妮的爱是执着的。这不仅在于燕妮的美丽,而更在于马克思认为她的容颜、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都可以引起他生命中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