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19089900000022

第22章 教育与科技

20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一种其他的人类心智探索能像科学技术那样取得巨大成功,也几乎没有一种其他的活动能像科学技术那样无微不至地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教育与科技是两个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子系统。教育的发展,不仅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科技的影响。当然,教育也会对科技的发展起到反作用。科学发展与教育发展,在总体上是同步的。有什么样的科学发展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水平。科学一旦有了某种进步,教育也或迟或早地会发生相应的变革。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技与教育是相互影响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根据生产实践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它还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程序等。科学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科学转化成技术的周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常是综合的,科学的发展推动与制约教育的发展,同时教育的发展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资料。从理论上说,科学对教育的这三大要素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科学能够有力地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教育观念是教育者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总和,教育能力则是教育者实现这种理想和目的的本领和技能,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科学发展的水平。尤其是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它们更是直接采取了科学的形态,形成了教育科学这一庞大的教育科学领域。具体地说,科学发展水平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对教育工具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制。

其次,科学也能够影响到教育对象。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并使学习者扩展自己的受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技术上的广泛应用,能够使教育对象的视野和实践经验得以扩大。

再次,科学还会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之中。科学会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科技迅速发展迫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学校类型与规模的扩展、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的作用。

影响的途径和特征

一般来说,科学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对教育施以影响的。一条是思想理论的途径,一条是技术手段的途径。

思想理论的途径是指科学以理论以及理论所反映的某种思想观念的形态进入教育领域,从而影响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学习能力,或者影响某些教育资料的内容。

技术手段的途径是指科学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和技术手段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就性质而言,首先表现为动力作用。与革命性的科学相比,教育表现出了较大的惰性。教育的某些形态一旦形成,往往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脉相承,以强大的惯性延续下去。而科学却是一种活跃的、革命性的力量。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因此,科学的发展能够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冲击教育领域里的习惯势力,导致教育中先进与落后、新与旧的矛盾斗争,最终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行进。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对于被教育者,广大青少年日益成为“网上的一代”,网络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教育者来说,几乎所有学科和课程都被电脑加以改造,进入教育内容的一切领域,而面对“网上的一代”,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教育资料、书面的文字资料已逐渐被网络的资源库和各种多媒体信息所取代,其传输、提取和处理方式也正改变着一切固有的传统。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尺,而其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难以估量。

2.教育如何作用于科学

教育与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相对于科学知识的生产而言的。科学知识的生产是直接创造新科学的过程,即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则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从事新的科学知识生产打下基础的过程。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它在知之较多的教师的指导下,将前人的科学生产成果加以合理的编制,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选择最合理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习者。

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

教育与科学研究的体制化

科学研究的体制化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条是在学校里设立专门的科学机构,另一条是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和机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科学在西欧大地上时髦起来。尤其是由于培根、牛顿、波义耳等人的推动,迅速发展的科学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时尚。原先那些业余的科学“爱好者”们再也不满足于这种把科学当成业余的爱好,他们致力于为科学找到一个更完满的归宿,以使自己不仅在业余,而且在业内也能从事科学。人们找到了学校,尤其是大学这个理想的场所。大学是个宽松的教育机构,允许他们从事自己爱好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学生传授并传播出去。

在这些学校里,原先那些业余的科学爱好者变成了专职的科学家。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科学就是这样首先在学校里找到了体制化的母体,并最终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建制”。

3.科学与教育的融合

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成分

教育过程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科学与教育的融合与促进体现在教育过程的三个方面。

科学作为教育的目标

科学作为教育目标,首先表现为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的品格,同时还表现为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技术专家。

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科学进入教育目标范畴,基本上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科学作为教育目标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培养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家,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二,培养新一代的合格公民,换言之,基础教育所要培养的任何人,都必须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

古代学校教育,重在培养统治人才和驯服的臣民,古代学校从整体上看是不培养科学家的。贝尔纳曾经断言:“在19世纪中叶以前,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就其科学知识而言都是自学出来的,尽管有了波义耳和牛顿的先例,科学并没有在较老的大学中生根。”工业革命以后,情况大为改观。科学知识数量猛增、前沿不断开拓、水平不断加深,科学走到生产的前面成为生产的先导,并且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是社会需要大批的科学家,另一方面则是科学数量与门类的增加,以致一个人不经过系统长期的正规教育,就很难掌握已有的科学知识,更不要说在科学的迷宫中有所发现了。因此,在当代社会,除了极个别自学成才者之外,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是经过阶梯式的正规教育系统训练出来的。培养科学家,是当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教育的更基础性的目标。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科学化的世界,从衣食住行到工作就业,从家庭到社会,从生产部门到政府机构,到处都有科学。生活在今天这个科学化世界中的人,如果没有基本的科学素养,他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和享受科学化的生活,更谈不上去创造新的生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专业或职业,他都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换言之,科学素养是现代教育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科学作为教育的内容

与教育目标的转变相适应,科学课程大规模地进入学校,也是近代的事。在17、18世纪以前的几千年里,正规的学校教育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伦理道德、语言文字等古典文科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至高的地位。虽然在柏拉图的学园和唐代的国子监等曾经有过科学教育的记录,但是从总体上看,在近代以前,科学教育基本上被排斥在教育的主流之外。

17、18世纪,科学高举着“知识就是力量”的旗帜,终于大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一大批侧重于科学教育的实科学校和理工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形成与古典学校的鼎力之势。

科学作为教学内容,首先当然是因为它“有用”。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不掌握科学我们就不能更好地生活与发展。但科学作为教学内容,其意义还不仅仅是“物用”。斯宾塞曾经说过,科学除了“知识价值”外,还具有“训练价值”,即科学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知识、道德和审美情感。(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这是因为,科学中凝聚着真、善、美的因素,它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具有全面的智育、德育、美育价值,它是哺育人的心灵的最佳精神乳汁。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理由。

科学作为教学方法

科学作为教育目标,首先表现为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的品格,同时还表现为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技术专家。

从性质与目的来看,科学与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科学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旨在探索未知、创造新知;教育是知识的再生产过程,旨在传授已知,培养新人。科学是研究者直接经验、长期探索的过程,教育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但是,在看到科学与教育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同性。

科学活动的任务是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这自不待言。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学内容虽然是前人已知、教师已知,但对于学习者而言,同样也是未知。学习者学习这种未知并使其成为自己的新知,有着与科学研究相似的内在心理机制。这样,也可以把教学看成是一种探索过程——学习者探索别人已知而自己未知的东西。这是因为科学与教学有这种相似性与共同性,因此使得科学活动过程能作为一种实践的艺术而成为一种较好的教育方式。

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科学研究

2.问题

3.资料假说

4.实验验证

5.结果解释

科学研究的这样一套流程,始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左右着教学的流程。从古至今的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教学方法,或多或少都是在复演这条流程,其差别不过是在形式上而已。影响广泛的杜威的“设计教学法”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力求使教学过程成为科学研究过程的“简约化的精神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