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孕前三个月——怀孕准备期
19093000000012

第12章 心理准备(2)

保持心情平静,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培养竞争意识,克服自卑感,避免心理失衡。

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的关系,学会自我调节,不要为琐事忧虑烦恼。

8孕前要戒怒

发怒对人健康不利,国内外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易于激动,经常大发雷霆,整天在不良情绪下过日子,极易患“寿命缩短病”。因此,要想自己身心健康并能如愿受孕,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一定要戒怒。并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肝:要制怒,必须保证肝的功能正常。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肝气实则怒,肝气虚则悲。”怒是发脾气的表现。肝主怒,肝气旺盛的人,一旦遇到不合己意的事,就往往气愤不平。怒则气上,怒气暴发。肝藏血,因发怒而损伤肝血,致阴血亏损不能濡肝而肝失所养,则肝火愈旺,更易动怒。而肝血益伤,此所谓“怒伤肝”。这就说明,经常发怒的人,往往是肝的功能反常的表现。若是肝气郁结所引起的,当疏肝解郁;若是肝火上炎引起的,当清泻肝火;若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当滋阴潜阳。

(2)以情制情:就是指医者以言行、事物为手段,激起病者某种情态变化,以达到控制其病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情态之病,必以情治,具体到“怒”,《黄帝内经》提出“悲胜怒”,就是以悲哀之情来治疗“怒”。在中医康复学中所做悲疗,其是肺主悲,金克木,故悲哀之情能抑制怒。此外《素问·举痛论》还提出“悲则气消”,即悲哀能使气郁消散,而发怒常是肝气郁结的表现,所谓“气有余便是火”。

(3)加强修养:防怒于未然。经常博览群书,加强自身修养,可使人心胸坦荡,提高洞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将要发生的令人发怒的事。

(4)心情愉快:怒的产生虽然是多种原因所引起,但遇到挫折或被人恶意地攻击时最容易发生。此外,在心境不好的时候,也容易被激怒,而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宽容大度就能正确对待。祖国医学认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怒为百病之一,这就足以说明培养乐观主义的重要性。

(5)遇事冷静:怒按其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愠怒、愤怒、大怒和暴怒几种。但不管怎样的怒,常常是不能冷静思考的结果。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暴跳如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招致更坏的结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静,才能积极思考,想出对策,圆满解决问题。

(6)及时宣泄:这是说,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及时向领导汇报,向爱人或知心朋友倾诉,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以致气郁成疾。

(7)经常听一些音乐:当情绪兴奋、愤怒、狂躁之时,要听一听节律低沉、凄切悲凉之曲。

9保持乐观情绪

未来宝宝的健康与母亲孕前和孕后的精神健康有关密不可分的微妙关系。乐观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对未来宝宝的长大有助益。所以,夫妇双方在决定要孩子之后,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焦虑,焦虑会令卵子难以受精,导致不孕不育。经常担心、发怒、心情压抑的女性,她们的卵子会比乐观开朗的女性更难受精,因而她们不孕的概率会更高。很多男性不孕问题也与精神抑郁、精神状态不佳有很大关系。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把忧愁抛在脑后,让希望充满生活中的每一天。在打算怀孕的日子里,夫妇双方尽可能放松身心,不要生气打架,多找些乐趣,丰富生活内容,听听音乐,交交朋友,看看书籍,参加文娱活动等,尽量减轻生活中的心理压力,让彼此都宽心、开心、顺心、安心。要相信,如果整日开心快乐,就会带来一个同样开心快乐的孩子;相反,如果整日愁眉苦脸,就可能带来一个同样愁眉苦脸的孩子。

10具备积极的生育态度

对怀孕态度有些人顺其自然;有些人是既然怀孕了而没办法;还有些人本来计划要孩子,现已怀孕了,很是欢喜。这几种不同的态度对孕期的影响也不一样。

第一种情况是一切听之任之,倒也自在。怀孕本为自然的生理过程,既然结婚成家,有孩子也是自然的,不惊慌、不恐惧、心态平和。

第二种有些不愿意,又不愿做流产。这种无奈的心理不好,既然选择要孩子,就得有积极的态度。

第三种以乐观的心情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宫内胎儿也会感受到这种欢乐气氛而生长发育得更好。但是也得想到妊娠本身会有很多未知的问题存在,如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切忌大喜大悲。

还有一种态度是真正要不得的。有些夫妻,婚后关系不融洽,婚姻处于危险的边缘,而想以生孩子来改善双方的关系,把孩子作为婚姻的纽带。这有两种情况可能发生,一是确实使婚姻关系得到改善;二是孩子的到来并没有给摇摇欲坠的婚姻带来转机,反而起反作用,这对孩子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所以,要孩子应建立在稳固的家庭婚姻关系基础上。夫妻双方都愿意有一个小宝宝,并愿意肩负起做父母的责任,这是最基本的,以欢乐、祥和的态度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奋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融洽的家庭气氛。

11孕前夫妻之间宜学会宽容

夫妻之间需要和谐的气氛、和谐的情调。祖国医学《订增养生药言》云:“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气”。夫妻之间互相宽容,则是增和气、添喜气的要素,必利于养肾,使心情愉快,更利受孕。

夫妻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摩擦、争吵,这往往造成一些烦闷和苦恼。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夫妻间对于对方身上的缺点毛病,或性格上的特点、生活上的习惯,能够谅解,善于宽容,就会使矛盾得到调和,使夫妻感情更加和谐,身心健康。这对孕育成功非常重要。

(1)要多沟通:出现不良情绪时,夫妻之间需要多沟通,互相协调彼此的心态。夫妻之间凡事要互相忍耐,如果意见不同想要大声说话时,互相先离开一会儿。夫妻要彼此以诚相待,一方心态失常时,伴侣需要好好劝导和安慰,帮助对方摆脱困境,想方设法帮助对方忘掉不愉快的事。夫妻双方在这一时期更要相互包容和忍让,尽量避开平时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保持平和的心境。

(2)夫妻间要宽容:怒多缘于争执不肯让步,故夫妻双方都需学会合理的让步。双方要各自克制,多作让步,不要以牙还牙,寸步不让;要有气量,不要斤斤计较,处处指责;要有理智,留有余地,不要说过头话,伤害彼此感情;要多想想素日夫妻恩爱,说话注意互相尊重,不要轻率说“断交”一类的言词,不给对方恶性刺激;要多规劝,善于思想交流,不要火上浇油,使用激怒方法;要主动打破僵局,结束不愉快的“冲突”,不要打“持久战”,导演恶性结局。

(3)遇事冷静: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冷静下来思考,可以避免鲁莽、失态和操之过急的一时冲动。许多夫妻不和,甚至出现悲剧,就是由于一时不冷静造成的。《寿世保元》讲到“物来顺应,事过宁心”“不要将往日的不快,昔日的烦恼时时记在心中而自我不宁”;《备德录》强调:“调治要诀,只一静字,事过心清凉,则心不为凡事所累,自得清静。”夫妻之间,只要立足于合,自觉礼让,遇事冷静,就会使家庭的生活和睦融洽。

(4)随和、礼让:夫妻相处要宽忍为怀。因为夫妻发生口角,多数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为何不能忍让呢?因此,当一方“无礼”时,另一方应理智地让步,暂且退避三舍,另一方的怒气就会“冰消雪化”。

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忍让之后,继之以忘。相互体谅,互相谅解,互相支持,家庭就会避免矛盾的发生,有怒气就会很快烟消云散了,夫妻也就和解恩爱了。夫妻和睦,可制怒、少怒、多喜、益肾,此为养肾之常识。

学会宽容,这对孕前的夫妻非常必要,夫妻感情和谐,身体就会更加健康,精子、卵子就能正常发育生长,受孕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想生个健康可爱的宝宝吗?那就要调整好情绪,保持好心情,如果最近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情,那就等一等,别急着要宝宝。

夫妻不妨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一点新意,比如丈夫的一枝玫瑰花,一顿烛光晚餐,不止是形式上的浪漫,还可以加强夫妻之间的感情。

12和谐性生活具备的心理准备

良好的心理因素与和谐的性生活紧密结合,是达到优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孕前夫妻健康受孕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实现和谐优生的性生活应具备下列心理准备。

(1)做爱时,夫妻双方的注意力要集中,完全排除其他无关意念和心情的干扰。

(2)夫妻双方都有做爱的要求,并为此感到轻松愉快,而不仅是单方面需要,或者将其视为负担和痛苦。

(3)夫妻都有正常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而不仅仅是一方。

(4)夫妻双方要在高度兴奋、愉悦、舒坦、满足中完成性行为,而不是索然无味。

(5)性交过程中,夫妻双方激动、兴奋、欢快的情绪应趋浓烈,并互相影响、感染、激励对方。如果一方的一言一行,甚至呼吸、表情、姿势、语调等方面,显出勉强不自然或者为难的表示,就会削弱对方兴奋欢愉的情绪。

并非每次性生活夫妻双方都能达到这些要求,有时因偶然因素使性生活不尽如人意,缺乏正常性快感,也是不足为奇的。只要对方体谅,即可在下次性生活中得到补偿。

根据夫妻性生活的心理特点,为保持性生活的和谐,提高满意度,避免心理性的性功能障碍,夫妻双方同房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排除一切情绪干扰,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夫妻性生活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使夫妻顺利受孕,健康孕育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