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
19094900000030

第30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对策建议(4)

2、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

总部经济集聚区指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形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总部迁移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对我国而言,现阶段的总部迁移,一方面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我国或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也纷纷向中心城市迁移。总部经济集聚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实施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向中心城市聚集,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迁入城市而言,企业总部的人驻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目前应把建立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区和培育国内企业总部集聚区作为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区的重点。

(1)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区。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高导致总部经济发展滞后。我国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但却把很多为跨国公司服务的总部经济拒之门外。2000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104.6亿美元,2006年为173.8亿美元,分别只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的25.7%和27.6%。至2006年底,我国服务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5万户,占整个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2%。我国吸引FDI已经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加之全球FDI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已经转向服务业,这些都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进入我国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承接跨国公司总部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例如,2007年世界最大的IT服务企业美国EDS在武汉建立其在华的首个全球服务总部;惠普全球软件服务总部重庆分中心正式人驻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1)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落户上海的黄浦江畔等。更多的国际机构已经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总部转移的新兴市场和重要目的地。就当前而言,我国建立跨国公司总部经济集聚区,首先应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跨国公司总部的转移,特别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备优势和条件的高端业务;二是要继续开放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不断提高吸引FDI的质量和层次。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国际行业协会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积极引进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服务业提高水平。

(2)国内企业总部集聚区。我国在努力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人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培育国内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我国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此外,我国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龙头的作用,整合区域及国内的各种资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并率先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制约,实现人才、货物的顺畅流通。事实上,只有把城市的发展放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考虑,总部经济集聚区才能加速发展。我国中心城市上下游产业链条较完善,制造业基础良好。利用区域的资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巨大的磁场,将企业总部集中在中心城市,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中心城市的周边区域,使中心城市成为一个交通中心、服务中心、贸易中心和创新中心。同时,城市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率,使创新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提高,这对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及全国都将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为国内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2008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长三角未来发展提出了清晰的方向、要求和目标。指导意见指出,长三角地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进一步强调长三角地区要“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大力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指导意见出台,对长三角地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近年来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快速带动下,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优势明显,上海及江苏、浙江各主要城市均形成了多个生产性服务功能区,从而带动了长三角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

(一)发展总体现状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生产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2006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1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优势明显,从区域分布看,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分布在金桥、市北、西郊、松江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区。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中部沿江地带,特别是苏州、无锡、南京三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省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浙江11个地市以上城市中,杭州、宁波、温州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中地,三市几乎所有合计的指标占全省的6成以上。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是生产性服务业要充分发展需要制造业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占据服务业的三分之一左右,2003年比重最高为39.31%,绝对值为4514.38亿元;之后两年出现下降趋势,2004年比重为34.6%,绝对值有所增加为4617.8亿元,2005年比重最低为29.98%,绝对值增加到4942.78亿元;2006年,比重反弹和绝对值则出现大幅增加,比重为31.06%,绝对值为6026.3亿元。这可能是由于长三角过早地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过高的要求,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无法突破其发展瓶颈的制约。只有在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更为成熟时,生产性服务业才能与之配套发展。

其次是交通运输投入的多是固定投资,而金融业较多的是软投资。交通运输等现代物流业的固定投资额远远高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额。尽管,其他三项生产性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逐年攀升,但仍然占据非常微小的比重。200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1978.21亿元,同年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总额为2169.08亿元,比重超过90%。这显然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要基础设施投入有巨大关系,从2003年到2006年,长三角为了推动区域内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道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桥梁设施的投入,沪宁高速扩建、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等一批推动区域内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这充分体现了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某种制造业的特点,符合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结论。相比而言,生产总值较大的金融业在投资额所占比重甚少,这充分说明金融业的发展更多是软环境的建设,尤其是制度和产品创新,这体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一贯特点。所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外,更为重要的是制度、产品的创新,而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第三是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地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和联系不断加强,金融、物流、旅游等一体化的平台加速形成。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杭州和南京加紧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长三角的金融联动不断推进,长三角16个城市人民银行就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建设跨区域合作事宜进行磋商、16家农行组建“区域金融共同体”等合作行动陆续展开;两省一市谋划建设“无障碍物流”,上海和浙江就大小洋山深水港进行合作开发。

1、浙江生产性服务业概况:

一是增加值占服务业近一半。2006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3137.5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49.7%,占GDP比重为19.9%。2004年-2006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长40.6%,比服务业平均增速高3个百分点,比GDP增速高5.5个百分点。二是内部行业结构不断优化。金融、科技研发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增长较快,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比不断提升,批发业等传统行业占比呈下降态势。三是布局呈集聚态势。各地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1000多家软件企业,成为国家11个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四是投资增长快于二产和服务业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正在成为投资热点,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2006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限额以上投资增长26.5%,比服务业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比二产高14.2个百分点。

2、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概况

2006年,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3368.0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2.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767.4亿元,占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进江苏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成为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特色行业和主导,2006年业务流程类业务实现增加值1800亿元,占全部服务外包增加值比重达到84.9%,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53.4%。截至2006年底,江苏已有30家企业获得CMM/CMMI证,涉及开展各类服务外包的企业已超过300家,主要分布在软件外包、工业设计、研发、国际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或企业运作管理、金融证券等领域。江苏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2006年,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36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40%。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在岗职工数为77.05万人,占第三产业在岗职工数的12%。

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概况

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23.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1.9%。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近5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195.7亿元,同比增长33.4%,为各行业最高;信息服务业增长也较为迅速,较2006年增长17.9%,这两个行业也是世界生产性服务业中发展比较迅速的两大行业。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5.4%上升至19.2%,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不断优化。上海市服务业基础良好、市场相对成熟,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结构也优于全国。2007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吸收外资达53.15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67.1%。上海重点推进三种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第一类是推进国家级和部分市级开发区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向科技研发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转型;第二类完善物流型生产性服务功能区;第三类是对11个近郊工业区等进行转型和功能提升,发展特色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例如“总部经济”等。

(二)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层次较低,较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升级发展速度较慢,因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同时,尽管目前长三角形成了多个生产性服务功能区,但是从整个长三角地区来看,其数量仍然太少,覆盖范围太小,有些城市甚至没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别是当前,在长三角区域经济逐步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的阶段,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生产性服务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围绕产品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产前服务,如科研开发、技术转化等;第二类为产后服务,如仓储、物流、售后服务、广告等;第三类包括为产品生产提供条件的服务,如会计、法律、咨询等。衡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是第一类,其次是第三类。虽然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已有了显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仍是以交通运输、租赁、商业服务为主,而产前服务及可续技术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与发达国家商业服务、信息软件、咨询服务等新型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