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侦查讯问实训教程
19095800000038

第38章 个案讯问(2)

(二)明确犯罪证据

1.伤害工具要有详细的来龙去脉的证明材料,是买是借,还是自己锻造,或就地取材等,并有具体书面证明材料。

2.要有材料证明凶器为犯罪嫌疑人所用,如现场目击者的证明、同伙的供述等。

3.要有材料证明被害人受害是所认定工具所致,鉴定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鉴定条件。

4.法医鉴定等材料要完整、明确、适时、合法,鉴定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鉴定条件。

5.在主要情节上,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要与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基本一致,如案件发生的经过、被害的部位等。

6.犯罪嫌疑人口供要与勘验笔录、鉴定材料等内容相符,如案发现场部位、所用工具等。

7.如是共同犯罪,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应基本一致,如何人、何时带头策划等。

8.犯罪嫌疑人所供述的犯罪动机、目的及因果关系要有充分的材料予以证明,如相关管理部门、基层组织及邻里的材料等。

(三)认定犯罪性质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伤害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才构成犯罪。伤害后果一般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含伤害致死)三种情况。只有伤害后果达到轻伤以上的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未构成犯罪的,可以作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以治安案件处理,或以民事侵权行为作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处理。由于案情较复杂,有的虽然造成伤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但从案件起因、社会影响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综合起来看,也可不作犯罪处理或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讯问必须根据案件特点,在确实查清事实、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对行为人的目的、动机、手段、情节及伤害结果、社会影响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分别认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2.划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除应注意划清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的界限(见第一节)外,还应注意划清以下界限:

(1)划清故意伤害致死同过失杀人、防卫过当致死的界限。《刑法》第234条、第233条、第20条第2款分别对三者作了不同的规定。三者在客观方面都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但造成死亡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不同。故意伤害只有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过失杀人的行为则是既不存在杀人故意,也不存在伤人故意;防卫过当也无伤害故意。

(2)划清故意伤害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的界限。《刑法》第234条、第292条、第293条分别对三者作了不同规定。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情节恶劣,在此过程中造成一些轻微伤害的,应定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罪:情节较轻,但在此过程中造成较严重伤害后果的,应定故意伤害罪,即采用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

三、故意伤害案件的讯问方法

(一)讯问的基本对策

1.分析案情。首先要了解案情。在阅卷中全面熟悉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矛盾冲突的起因及经过,把握案发起因,明确讯问重点。其次要熟悉鉴定内容。熟悉对伤害后果、致伤凶器、事件责任等的鉴定内容及结论,不仅有助于分析研究案情,还有助于在讯问中发现口供与证据之间的矛盾。其三要认真审查证人证言。对证人作证的动机、场合、时间、内容都要逐一审核确认。同时,要在讯问与调查中发现潜在的证人,以充实和印证有关证据。

2.教育感化。许多伤害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一时冲动、丧失理智,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的情况下而伤害他人;也有些案件的起因是由被害人引起的。这些犯罪嫌疑人往往强调自己的行为是正当合理的,讯问中有抵触情绪,对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认识。对此,讯问中应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地进行法制教育,对其“有理”的一面不回避,予以适当肯定;对其悖情悖理、目无国法、以身试法的行为要严肃批评,运用其伤害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给被害人及其家属造成痛苦的事实,进行教育感化,使其良心上受到谴责,在政策法律感召下真心悔悟,认罪服法。

3.欲擒故纵。对于那些在事实面前极力狡辩、推卸罪责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中可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对其在案情上编造的谎言和伪供不急于批驳,让其在案件的起因、作案经过、作案工具、伤害部位、造成后果等关键问题上编造情节、制造谎言,让其充分暴露,作茧自缚,然后运用已掌握的证据材料,抓住其供述中的矛盾予以批驳和揭露,促其如实供述案件事实。对那些订立攻守同盟的案件,要选择薄弱环节,重点出击,打开缺口,各个击破,戳穿攻守同盟,获取真实供述。

(二)收集证据的方法

1.勘查或复查现场。通过现场勘查或复查,了解现场方位,查找作案凶器、现场遗留物及犯罪痕迹,分析作案手段过程,掌握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具体情况。对于参加人员较多、现场混乱、罪责难分的伤害案件,可采用“现场时空定位”的方法,将从犯罪嫌疑人进入作案现场到事件结束的全过程,按照时间和空间分解为若干小的阶段,查明对方当事人在各时间段里的空间移动情况,包括双方距离、位置、姿态、动作,尤其要将双方斗殴形成伤害一瞬间(或一小段时间)的人员和位置移动、持有凶器、实施行为等情况画图定位,准确再现现场情况,结合对现场所处环境的研究,甄别当事人供述,确定伤害案件的主要责任者。

2.询问被害人。对需住院治疗或进行鉴定的被害人,不应等伤愈或有了鉴定结果再开展工作,要抢时间,争速度,抓紧时机进行取证。在讯问中要使被害人正确、公正地进行陈述,要使其明白实事求是提供证言对搞清案情及正确处理的意义。对有过错的被害人给予适当批评教育,对在赔偿等问题上提出无理要求、纠缠不休的要实事求是地予以指明。

3.询问知情人。注意选择询问的时间、地点、场合,注意为证人保密,减少证人的思想压力。知情人不作证的心态是复杂的,有怕打击报复的,有碍于情面的,还有因被收买和胁迫作伪证或提供虚假证言的。在询问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询问方式,有条件的应迅速取证。

4.收集书证。对送往医院抢救治疗而形成的病历、治疗过程及所需费用的证明材料等都应全面完整的收集,形成书证,对这方面书证要力求完整、全面,而不能随意切割取舍。

第三节 盗窃案件的讯问

一、盗窃案件的特点

(一)盗窃犯罪分子的合法收入与其实际支出相差悬殊

盗窃犯罪分子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其合法的经济收入是有特定的来源和数额的。这样,盗窃犯罪行为人的合法收入与其实际支出之间就会出现不符的情况。在那些无固定收入、专以盗窃为生的犯罪行为人身上,这种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悬殊甚大。无论犯罪分子如何狡猾,这一矛盾是其无法掩盖的,这也是所有盗窃犯罪分子的一个致命弱点。

(二)盗窃犯的许多活动都与赃款赃物有着直接的联系

盗窃犯罪分子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实施盗窃犯罪,其犯罪得逞后的隐藏、转移、变卖、使用等活动,也都与赃款赃物有直接的关系。犯罪分子在实施这些行为的过程中,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从而为我们揭露犯罪提供较多的线索和犯罪证据。

(三)盗窃的手法带有习惯性

盗窃犯罪的手段虽然多种多样,但具体到某个犯罪分子来说,由于其侵犯的目标、选择的工具及所具有的技术知识、犯罪经验的不同,又有区别于其他盗窃犯罪分子的规律和特点,具有各自的特征,往往带有自身的习惯性。特别是惯窃犯,在长期的盗窃犯罪生涯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盗窃犯罪手法,在多次犯罪活动中表露无遗。

(四)犯罪现场痕迹明显

除扒窃、抢夺等案件外,绝大多数盗窃案件的犯罪现场痕迹明显。犯罪分子进入现场、搜寻财物,有可能留下痕迹;仓皇逃离现场时,有可能将作案工具、随身物品遗留现场;为破坏现场,又会形成新的痕迹。这些证据是揭露和证实盗窃犯罪的有力武器。

(五)盗窃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期间的基本心理特征是侥幸和畏罪

“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之一,也是盗窃犯作案的基本方式。正因如此,在侦查讯问期问,盗窃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较为突出。他们自认为作案手段诡秘,没有目击证人,赃款赃物藏匿严密,侦查机关不可能掌握其犯罪证据,因而有着极强的侥幸心理。同时,面对被拘捕受审和可能受到的法律惩罚,畏罪心理也很严重。在畏罪和侥幸心理的支配下,他们以各种手法对抗讯问,或谈近不谈远,交小不交大,“挤牙膏”式地交代;或承认盗窃,但拒不交出赃款赃物,伺机翻供;或软磨硬抗,企图熬过法定的拘捕时限,等等。

二、盗窃案件的讯问要求

(一)问明犯罪主体情况

犯罪主体情况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原名、曾用名、化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简历;社会关系;有无前科。这里应特别注意问明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因为如果犯罪嫌疑人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则其不对盗窃行为负刑事责任,只有当其作案时已满16周岁,他才应负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二)问明犯罪客观方面的情况

1.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时间:某年、某月、某日(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夜间、凌晨)、某时;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时间。

2.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地点,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地点,是临时起意还是事先踩点,如何进行踩点的。

3.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参加人。

4.实施盗窃犯罪的工具(工具的品种、型号、来源及下落)、方法和手段。为什么选择这种工具、方法和手段。

5.实施盗窃犯罪的具体过程:从何处进入现场、如何进入,进入现场后的行走路线,触碰过哪些物品,盗得哪些财物(盗窃财物的名称、规格、品种、花色、型号、货币金额,物品数量,有价证券的数额,金银的数量,文物的件数,等等),如何逃离现场。

6.赃款赃物的下落:赃物的存放地点,有无赃物保管人,保管人是谁,其是否明知是赃物而予以保管;销赃的时间、地点、物品名称数量、买赃人是谁,是否明知是赃物而购买、销赃有无中间介绍人、介绍人是谁,其是否明知是赃物而予介绍;所盗窃的货币、有价证券、销赃款的去向。

7.退赃情况:什么时间向什么机关或者个人退赃的,所退赃物的名称、数量、赃款的金额。

如果是共同盗窃犯罪,还应当问明:共同盗窃犯罪是由谁纠集组织的,预谋和分工情况,成员都有谁,主要成员是否固定或者基本固定,各成员在各次共同盗窃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无教唆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的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相互熟悉,甚至关系密切,或者有雇佣等关系,那么,在讯问时还应特别注意问明: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双方有无债权债务关系,受害人有无克扣犯罪嫌疑人的工资、奖金,有无向犯罪嫌疑人借钱后久拖不还,犯罪嫌疑人有无向受害人提出借钱,在实施盗窃行为时,有无给受害人留下借条,等等。

(三)问明犯罪主观方面的情况

盗窃犯罪是故意犯罪,而且是直接故意犯罪。在讯问过程中,应当侧重问明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动机和目的。

1.实施盗窃犯罪的动机:是好逸恶劳、追求享乐、生活腐化、贪图钱财,还是由遭灾、疾病、家庭困难,抑或是出于嫉妒报复的。

2.实施盗窃犯罪的犯意是什么时间、怎么形成的,实施犯罪过程中,思想的演变过程,是否因盗窃被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刑罚处罚过,为什么不思悔改而重蹈覆辙,继续作恶。

三、盗窃案件的讯问方法

(一)算经济收入,查经济来源

算经济收入,查经济来源,是讯问盗窃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方法。由于盗窃犯罪分子的合法经济收入与其实际支出之间悬殊大,所以讯问时,讯问人员应当利用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紧紧抓住这一弱点,核算犯罪嫌疑人的详细收入情况和具体支出情况,以发现其收支矛盾。当其矛盾充分暴露时,就应选择时机,予以揭露批驳,迫其转变伪供态度,老实交代罪行。对流窜犯罪嫌疑人,还要追查其流窜期间的活动和开销费用,从中发现问题,深追细问。算经济收入,查经济来源,应当采用边讯边查的办法,以便及时发现其口供中的矛盾。在追讯其经济收支情况时,可以采用迂回的办法,创造宽松的审讯气氛,以“拉家常”的方式引入话题,使犯罪嫌疑人放松戒备,在不知不觉中露出破绽。

(二)从追讯赃款赃物的来源和下落入手

赃款赃物是揭露和证实盗窃犯罪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讯问人员一定要始终把追查赃款赃物作为审讯盗窃案件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在讯问过程中,如果已经掌握一定的赃款赃物,讯问人员就要善于运用这些赃款赃物粉碎犯罪嫌疑人的反讯问伎俩,矫正其侥幸心理。而一旦犯罪嫌疑人承认了盗窃犯罪事实,就应立即追讯赃款赃物的下落,以证实和巩固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惯用的反审讯伎俩是“无赃不交罪,交罪不交赃”,讯问人员一定要抓准犯罪嫌疑人的这一心理,从追讯赃款赃物的来源和下落入手,瓦解犯罪嫌疑人的这一惯用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