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学习目的】
探讨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观念的演变及其着眼点
理解职业、爱好和专业三个概念
阐明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叙述职业选择的各个影响因素,它们的分类及其特征
了解一些职业选择的可考量方法
特别关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
美国作为职业指导发源地,同时也是职业指导工作最为普及的国家。早期的职业指导,只是作为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的一项社会工作,以1908年帕森斯提出的“职业指导”为代表。当时的社会由于职业的形态比较稳定,工作机会与选择范围比较狭窄,个人对职业的观念大多倾向于谋生的手段。职业生活主要以工作为核心,因此,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人职匹配”。所谓“职业指导”,其意义即在于协助个人进行职业的选择。
随着人本主义思潮兴起,萨波于1951年根据自我心理学的观点,赋予了职业指导以新的含义: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自我形象,同时也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加以检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也造福社会。它的名称也由最初的“职业指导”变成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思想以个人的发展为着眼点,将自我职业、个人与社会融为一体,既考虑个人发展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兼顾社会的需要和利益。这一思想把职业指导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从个体发展和整体生活的高度来考察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不只是局部的人职匹配关系,把树立个人自我形象与职业角色形象作为职业指导的目标,为现代职业指导指出了新方向。
无论是职业指导,还是职业生涯规划,它的一个基础理念就是“人职匹配”,而做到人职匹配的前提就是:(1)了解职业、职位对人的需要;(2)了解咨询者本人的需要。
第一节职业与择业观
一、职业、爱好和专业
职业(occupation)是一种规范,存在目标性,存在约束,存在压力。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相对稳定、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职业则是指个人扮演的一系列工作角色。而爱好则是一种天性,没有目标性,自由、不受约束,这和职业的本质特点是相冲突。很多时候,职业会磨灭一个人原有的一份爱好。
对大多数人而言,所学的专业只是对未来从事某种职业的一种职前准备。学历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却无法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可否认,爱好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当爱好和职业叠加时,能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强调爱好与职业的统一,是因为相对于职业而言,我们将个人爱好放在了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但是人的天性又决定了他无法完全舍弃爱好仅为工作而存在。
在美国,有各种各样因共同爱好而组成的学会,像鲸鱼研究会、火箭爱好者协会之类,有人甚至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而研究氢弹,写出了令国防部头疼的有关如何制造氢弹的论文。在中国,许多家长送孩子去参加奥数班、钢琴班、舞蹈班等等。在这些很具有目的性的思维方式中,爱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事实上,我们对一个人职业的尊重,已远远超过对其个人爱好的尊重。也许正是出于此,才应在职业与专业间给爱好一个恰当的位置,才应注意到职业与爱好相统一的重要性。
二、择业观
择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基本指导思想。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过程也是职业选择劳动者的过程。为此,择业者须对自身和职业知己知彼,量体裁衣。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方能扬长避短。否则,一着不慎,也许终生悔之不已。
择业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正确的人生观决定正确的择业观。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择业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种择业观指导自己选择职业。由于人们生活、学习环境不同,外界如老师、家长对职业的认识不同,社会择业指导水平的不同等,都影响着择业者,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第一次走向劳动力市场的择业者会形成不同的择业观。如对为什么要选择职业、选择什么职业、什么是好职业、个人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劳动等等有不同看法。正是由于在这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择业方向、不同的职业行为。有的人择业方向正确,有的人进入误区;有的人在职业劳动中成绩卓着,有的人毫无作为,甚至屡次在择业竞争中失败。由此可见,择业观对择业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择业观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择业观,择业要以国家需要为重。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职业和个人的前程是正常的,但要清楚地认识到美好的生活来自于奋斗,个人理想和前途根基于国家的前途、人民的事业。因此,个人择业首先要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择业同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已任,要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劳动的确是谋生的手段,就业确实又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是有价格的,就业需要讲报酬,也就是说就业是有私的,怎样才能把这种无私与有私统一起来呢?古人说:“以其无私故成其私”,“已愈为人已愈有,已愈与人已愈多”。这就是说,就业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奉献,社会、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干什么,就要把它干好,也就是说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敬业爱岗的精神。同时,也要认识到,依照法律,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你付出了劳动,社会必然会对你的奉献予以恰当的回报。具体来说,就业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的过程。当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才能与劳动后,用人单位应当给你恰当的报酬。
因此,就业首先要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岗位上要提倡奉献精神,同时要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贡献愈大,回报愈高。这就是“以其无私故成其私”的道理。而一味地追求私利,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讲贡献,只讲索取,到头来总将为私而私不成。一个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又有才能的人,必是一切用人单位欢迎的人,也是获得丰富报酬的人。
错误的择业观之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人才流动日趋易化,劳务市场发育成熟,双向选择机制正常运行,人们择业自由度也大大增强了。不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可以脚踏两只船,可以吃着碗里的,看着盘里的,想着锅里的。但明智的择业理应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结合自身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敢做冷门职业的“鸡头”,不做热门职业的“凤尾”。
错误的择业观之二:“心比天高”
“高就”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也有失偏颇。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用人单位能够用己所长,无论是高走或是低就,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对技术和知识结构比较欠缺的择业者来说,攀高还不如低走。
第二节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特别是对于初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关系着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就像鸟儿需要飞翔一样,你的职业就是你飞翔的翅膀,能飞多远完全取决于你判断的准确程度。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以上的人在事业上也是失败的。因此,职业选择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践中,择业者往往会轻视这一点,或者认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弥补职业选择的错误。其实不然。那么,职业选择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性格与职业
近年来,国外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出现了一种新观念——性格比能力重要。原因是如果一个人能力不足,可通过培训提高,但一个人的性格与职业不匹配,要改变起来,就困难多了。所以,在招聘新人时将性格的测试放在首位,当性格与职业相匹配时,才对其能力进行测试考查。
单位选人重视人的性格,个人选择职业时更应对性格加以重视。你的事业成功与否,与你的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密切相关。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或热情外向、或羞怯内向、或沉着冷静、或火爆急躁。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和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企业而言,决定了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对个人而言,决定着自己的事业能否成功。例如,销售人员更强调外向的性格和与人沟通协调的技巧;研发人员则要求有扎实的知识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近年来,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人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性格分为九种基本类型。
显然,绝大部分职业都同时与几种性格类型特征相吻合,而一个择业者也可能同时具有几种职业性格类型的特点。在实际的吻合过程中,应根据个人的性格与职业的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
二、气质与职业
气质是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一般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种。
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勇敢积极,但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力,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克服在达到既定目标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但是,一旦精力消耗殆尽,往往对自己的努力失去信心。胆汁质的人适合做开拓性的工作,如进入商界会有不错的成绩,但是要克服自制力不足的毛病,否则成不了大器。
多血质的人活跃好动、表情外露、善于交际、适应性强,对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工作受挫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时,热情就会锐减。记者、管理人员、律师、公关与人事工作很适合他们。
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善于忍耐,能够严格遵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粘液质的人是最佳的合作者,也是最容易得到上司认同的下属。通常,他们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却是不可缺少的贡献者,适合从事一些固定性强,但需付出细心谨慎的工作,如文秘、行政主管、收银员等。
抑郁质的人细心谨慎、感情细腻,能够与别人很好地相处,胜任别人的委托,能够克服困难,但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情势紧张、恐惧。抑郁质的人成为艺术家的比率比较大,一些需要细心观察和感受的工作也很适合抑郁质的人,如护士、心理咨询员、幼儿教师等。
显然,不同的气质在工作中各有利弊,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适当地扬长避短。气质虽然分为4种,生活中却很少简单地认定某人属于哪一种,一般的人都是好几种气质的混合,只是在这几种气质中,更倾向于其中的一种。在选择职业上,也要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来选择。
三、兴趣与职业
兴趣是你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趣是你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职业也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兴趣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可能是你所始料不及的。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决定你选择的往往是薪酬的高低,可是慢慢你会发现,当你干不喜欢的工作时,你可能会备感厌倦。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工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工作的意义绝不仅在于供你吃穿,实际上,它是你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是使你生活得快乐幸福的隐形伴侣。
因此,在选择职业或岗位时,还要问自己:“工作能给我带来什么?”做一份你能胜任同时又喜欢的工作,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乐事。如果一个人选择的职业与自己兴趣吻合,那么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如果一个人的兴趣与职业不吻合,那么这个人的工作就始终是被动的,不会有好业绩,更不会有成功的人生。
兴趣对人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兴趣自然是职业选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兴趣可以通过工作动机促进你能力的发挥,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曾有人进行过研究:如果你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则能发挥你的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对所从事工作没有兴趣,只能发挥你全部才能的20%~30%。
为便于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职业,这里介绍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中各种职业兴趣类型的特点与相应的职业。
根据这种分类,一种兴趣类型可以对应许多种职业,而每一种职业往往又都同时具有其中几种兴趣类型的特点。例如你要成为一名护土,那你就应有愿与人打交道(类型2)、愿热心助人(类型6)、愿做具体工作(类型12)这三个兴趣类型的特点。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一方面缺乏兴趣,那就应努力培养和发展这方面的兴趣以适应护士职业的要求,否则,还是重新选择更适合你兴趣类型的职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