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的总目标是实现社会福祉的最大化。作为调节整个社会生产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社会政策与该国经济及政治总体局势紧密相关。而居民收入和就业水平,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生活水平及质量则是评判社会政策好坏的主要参数。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关注。这是因为社会保障水平和质量是国家经济与社会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和刺激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拿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养老金来说,由于它在任何国家都直接关系到伤残人、间接涉及全体劳动居民的利益,因而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养老保险不仅是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形式,而且还是经济刺激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通常关系到无劳动能力居民的利益,间接地关系到全体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此外,养老保险机制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各个方面。如果这些方面的设计欠佳,相应地通过养老保险机制发展劳动和刺激生产积极性的可能性也就会被削弱。为此,俄罗斯公民在达到相应的退休年龄后所能享受的养老金权利由俄罗斯联邦宪法予以保障。
中国和俄罗斯对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及其经济效应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家当前的实际需要,这就不可能提供可操作的方案,建设性地解决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大量迫切问题。譬如:退休金条例的经常性修订、如何克服养老金预算的周期性财政危机、在通货膨胀下调高最低养老金支付水平所带来的不同类型养老金间的不平衡等问题。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各基于下列因素的综合经济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系统;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广大劳动者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及社会稳定;养老金保障作为居民社会保障形式在当今条件下具有与日俱增的社会意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缺少明确的理论依据;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复杂性与极具活力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矛盾性;社会保险的巨大资金资源来源及其合理使用带来的经济问题等。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必须在包括补充(非国家)养老保险在内的所有社会保障问题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国家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减少社会矛盾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高的物质生活便利条件。国家还应该鼓励支持就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想方设法促进这一进程。在俄罗斯,国家在社会保障的作用还体现在它是创立私人养老体系的前提。这也是俄罗斯养老保障体系与其他国家诸多不同中的一个明显区别,因为世界很多国家的国家养老体系建立时间一般都比私人养老体系要迟。国家社会保障计划的庞大规模使得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不仅体现在全国的社会与公共政治生活中,还体现在国家的金融和财政预算体系中,对地区和部门货币资源的形成与再分配也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建立与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理论工作者立足于本国国情,创新性地探索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本着作作为中国上海财经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合作研究项目的成果,是中俄两国学者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共同研究的体现。两国学者为此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并于2008年10月在圣彼得堡共同拟定了本着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体系结构,并进行了分工。本着作分别在中俄两国以各自文字同时出版发行。
本着作中方作者及撰写的部分分别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比较研究所所长、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新撰写5.1~5.5节;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倪稼民撰写1.1~1.3节,这部分也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J50406)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军梅主持负责的工作组撰写3.1~3.5节,其成员有范丽晖、唐宇、杨伟聪、张珊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鑫撰写前言和4.1~4.3节,并对全书进行修改与校对;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丁晓钦撰写6.1~6.5节;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刘晓音博士撰写2.1~2.3节。全书俄文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祖原和赵泓翻译,由刘军梅和李新教授校对。
编者
于上海财经大学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