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22

第22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9)

8号线二期从梨园开始走东湖路,过湖北省博物馆、中南医院、水果湖、洪山路、八一路、街道口、武珞路到雄楚大道、南湖大道,正线全为地下隧道工程。

8号线江底隧道位于长江二桥与二七长江大桥之间,是继地铁2号线、4号线之后,建设第3条过长江地铁。

2.9.4武汉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武汉市将在2017年前完成市内城市轨道交通覆盖,可分担武汉公共交通客流量的35%,过江交通的80%,基本形成覆盖武汉三镇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缓解和改善江城交通拥堵的状况,引导和促进新城区开发建设。

1.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过江地铁)

2号线一期工程为全线地铁,北起汉口常青花园,途经汉口火车站、解放大道,过循礼门后,沿江汉路穿越长江至武昌,经洪山广场、中南路、武珞路至鲁巷止,全长27.73km,设车站21座。在汉口常青花园设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座,在武昌中山北路设车场1座,总投资154.57亿元,一期工程于2007年8月28日正式开建,目前21个车站的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工,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21座车站分别是:

金银谭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王家墩东站、青年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体育南路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花园站、光谷广场站。

2.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

地铁3号线为武汉市第一条穿汉江地铁,起于汉阳地区的沌阳大道,下穿汉江后止于汉口三金潭。

全线均为地下线路,全长33.2km,设站23座。途经武汉开发区、汉阳、硚口、江汉、江岸等5个区。3号线工程,是连接汉口、汉阳的骨干线路。重点解决汉阳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口西王家墩CBD、后湖片区与主城区的交通连接,支撑城市空间拓展,促进新城组群的发展。2012开建,预计2015年完工。

具体路线为从沌阳大道站出发,沿东风大道、龙阳大道,在江汉二桥下游平行穿越汉江;上岸后进入王家墩CBD,经范湖、菱角湖公园进入建设大道;过黄浦大街、二七路后,进入后湖,过兴业路、后湖大道后,线路西偏,垂直穿越金桥大道,止于市民中心站。

3.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

4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地铁,自武昌火车站起,经中南路、岳家嘴,至新建的武汉火车站,全长16.5km,设15座车站,总投资105.1亿元,工程于2009年开建,预计2013年建成通车。15座车站依次分别是:武昌火车站站、梅苑小区站、中南路站、洪山广场站、周家大湾站、青鱼嘴站、东亭站、岳家嘴站、地铁中心站、罗家港站、园林路站、工业路站、工业四路站、杨春湖站、武汉火车站站。

一期全长16.488km,设站15座,分别为:武昌火车站、梅苑小区站、中南路站、洪山广场站、周家大湾站、青鱼嘴站、东亭站、岳家嘴站、铁机路站、罗家港站、园林路站、工业大道站、工业四路站、建十路站和武汉火车站。

4.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复拦区间)

4号线二期工程从汉阳黄金口站至武昌首义路站,线路全长16.9km,其中高架线3.35km,设站13座:黄金口站(高架站)、孟家铺站(高架站)、永安堂站、玫瑰苑站、王家湾站、十里铺站、七里庙站、五里墩站、汉阳火车站、钟家村站、拦江路站、复兴路站和首义路站(接武昌火车站)。

4号线二期工程2010年开工,预计2015年通车,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80km/h,平均时速≥35km/h。

初期全日开行列车139对,全日客运总量预计为69.4万人次。

2.9.5武汉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2011年武汉市轨道交通已运营线路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沿东西方向贯穿汉口地区,全线高架,全长28.945km,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从宗关至黄浦路,线路总长10.234km,设车站10座,已于2004年7月竣工投入运营。

1号线二期工程分东西两段,正线全长18.711km,其中西段工程从宗关至东吴大道,长11.716km,设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舵落口、额头湾、五环大道、东吴大道9座车站;东段工程由黄浦路至堤角,长6.995km,设头道街、二七路、徐州新村、丹水池、新荣、堤角6座车站。二期工程于2010年7月29日投入全程试运营。

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合用控制中心,并在古田新建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在古田二路和二七路设主变电站。工程采用与1号线一期工程相同的标准与制式。

2.9.6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技术情况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已运营线路为1号线,1号线使用B型车,4节编组,共配备32列128辆B型车。

设计最高行车速度80km/h,系统设计最大运输能力2.85万人次/h。

1.运营设备及技术

武汉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主要技术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设备系统在中国大陆首次采用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实现了列车自动驾驶、自动定点停车和无人自动折返功能。首次采用铝合金B型车、车轮降噪阻尼片技术、钢铝复合接触轨技术,在环保防噪、节能降耗、城市环境等重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票制

武汉市采用多票种,分为:单程票;团体单程票,30人以上可购买;储值票,包括普通储值票和老人储值票;免费票,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盲人、下肢残疾人、离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办理。武汉通可在轨道交通使用。

采用限时分段计价(每相邻两站之间为1个区间),起价1.5元,可乘坐6个区间,7~9个区间票价2元,10~12个区间票价2.5元,13~15个区间票价3元,16~20个区间票价3.5元,21~25个区间票价4元,全程票价4元。每次乘车限时150分钟。超过150分钟,须按最高单程票价补交超时车费。

3.客流情况

4.武汉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时间

2.9.7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于2007年5月15日经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经政府授权负责武汉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管理和融资。公司内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合约法规部、前期策划部、质量安全部、总工办、纪监审计室等职能部门,同时下设建设事业总部、土地综合开发事业总部以及武汉地铁运营公司。

公司计划近期在2012年前建设完成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73亿元,形成总长72km轨道交通线网。目前该建设规划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立项,3条线路正在建设过程中。第二轮建设规划期内(2017年)将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延长(伸)线、2号线延长(伸)线、3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工程。220km轨道交通线网建成后将全面连接武汉三镇,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将确立。

1号线由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开通以来各项业务运作规范有效,设备设施安全可靠,运营记录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车辆完好率、设备完好率等主要运营指标均保持在99%以上。

公司遵循现代企业制度,以人为本、崇尚创新,本着“诚信、敬业、高效、奉献”的企业精神,实施“地铁加物业”的发展战略,以发展武汉轨道交通为主线,综合开发相关资源,改善武汉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努力提升和改善城市功能,为实现“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做出贡献。

2.9.8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武汉轨道交通(武汉地铁)是指中国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4条线组成。线网总长约540km,设站344座。位于汉口地区的1号线一期线路已经于2004年9月28日通车运营,二期工程已于2010年7月29日建成通车,由此实现1号线全线贯通。现在2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预定于2013年前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两条线路,形成约72km的线网骨架,届时武汉将形成沟通长江两岸的“工”字形线网;远景年建成12条线,总长540km,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2.9.9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2010年1月13日,2号线一期工程名光区间顺利贯通,该区间为双洞单线隧道,隧道单线总长1993m,最小埋深5.4m,采用矿山法施工。

2010年6月11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汉召开《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7)》专家审查会。

2010年7月17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试运营基本条件通过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0年7月29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通车试运营。

2010年10月12日,武汉造型最特别的地铁站-地铁3号线(沌口-三金潭)王家墩中心站工程开工建设,同时动工的还有王家墩商务区泛海国际SOHO城。

2010年11月1日,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车辆招标完成。

2010年12月14日,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预评审会召开,并通过专家评审。

2011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7年)》(发改基础[2011]179号)。

2011年2月18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主持召开《武汉市堤角-汉口北地方铁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

2011年3月,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中长途票价进行优惠,乘客乘坐距离超过15个区间时,计费区间将由3个增至5个,最高票价由5元优惠至4元。

2011年3月11日,市发改委与武汉地铁集团组织召开《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十二五”建设规划》专家咨询会。

2011年3月,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青年路站正式开工。

2011年4月21日,武汉市发改委组织召开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

2011年5月23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武汉主持召开武汉首条跨汉江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

2011年6月23日,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金色雅园轨排基地启用,开始往金银潭区间铺设轨道。

2011年6月24-26日,公司举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装修方案设计内部审查会。

2011年7月7日,《武汉市堤角-汉口北地方铁路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获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批复。

2011年8月19日,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由省发改委组织召开。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通过。

2011年9月9日,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

2011年9月21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越江隧道左线工程顺利贯通。至此,该隧道左、右线工程均已贯通,成为穿越万里长江的首条地铁隧道。

2011年11月5日,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得市国土规划局批复。

2011年12月,武汉地铁集团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于2012年上半年推出武汉地铁报。

2.10大连

2.10.1大连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进展最新动态

2011年,大连市重点推进4条约170km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其中,中心城区的地铁1号线、2号线,67.62km;旅顺南路快轨旅顺新港至河口(8号线),42.67km;金普城际铁路普湾新区至金州九里(10号线),41.9km;金普城际铁路金州十九局至大连北站,19km。

2.10.2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

1.大连市城市概况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东经120°58′~123°31′,北纬38°43′~40°10′,辖6个区、3个县级市、1个县和3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全市总面积12574km2,其中老市区面积2415km2,海岸线长1906km,全市总人口669.04万人。

大连是我国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2011年全国两会,大连被国家定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及国家级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核心城市。

2011年,大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53.6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城镇完成4227.1亿元,同比增长26.3%;农村非农户完成326.5亿元,同比增长107.3%。2011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448.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