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23

第23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20)

2.大连城市总体规划

大连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旅游城市。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大连市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创新机制为保障,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带动人口集聚,推动城市组群化发展,形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功能结构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和谐优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大连市规划构建“一轴两翼、一核多节点”的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合理聚集,提升城市职能、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到2020年,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镇”的三级结构,规划2020年市域人口达到950万人以上。

同时,大连发挥交通对市域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加强各类枢纽建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规划形成以Y形主骨架+两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为主体、其他重要干线公路网为补充的市域高等级公路网络。

3.大连市轨道交通规划

大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限定在大连市中心城市(金州及其南部地区)范围。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港区、金州区,总面积约为2568平方千米。大连市中心城市中的中心城区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重点研究区域,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248平方千米。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分3个时段:

(1)2015年:在既有3号线连接中心城区与金港区的基础上,建设1号线、2号线、4号线中心城区段线路,尽快形成中心城区内部的线网基本骨架,以发挥其快速、高效、准时的优势,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形成由中心城区向西辐射旅顺区方向的部分线路,为城市近期“西拓”提供支撑条件。

(2)2020年:在中心城区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建设5号线,全部建成1号线,2号线和4号线,形成中心城区线网,提高中心城区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减轻对交通造成的更大的压力;并尽快形成中心城区与旅顺口区轨道交通联系,加强城市组团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促进中心城市的协调发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实施后,中心城区内部轨道交通线路全部建设完成,组团间也实现了快速连接,可有力地支撑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引导了城市的发展。

(3)2030年:在核心区轨道交通线网和组团间骨干线网的基础上,修建外围组团内部轨道交通以及其他线路,形成整个中心城市线网,支持城市组团功能的完善。

规划目标是: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网络,形成与大连市城市发展目标地位相匹配的轨道交通网络。以促进城市及组团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引导城市合理发展;实现以轨道交通为公交主体的多模式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实现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交出行总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中心城区60%以上居民和就业岗位在500m范围内到达轨道线路站点;中心城区内部到核心区的出行在30分钟内完成,各组团到中心城区出行时间控制在40~50min。

按照2007年12月编制完成的《大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线网规划远景年为2030年,将最终建成9条线路,其中主城区骨干线3条,组团间快线5条,联络线1条。线路总长262.9km,设车站127座,并在北部地区规划预留三条发展线。远景年中心城市线网密度达到0.10km/平方千米,中心城区内线网密度达到0.5km/平方千米。

2.10.3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大连轨道交通4号线(旅顺北线)

4号线为中心城区与旅顺口区之间的组团间快速线。起于南关岭站,至终点旅顺口区,全长58.4km,其中地下线长约14.6km,地上线长约43.8km。全线设车站24座,其中换乘站6座。4号线衔接1号线、2号线、3号线3条骨干线路,支持城市向西部拓展。

2.大连轨道交通5号线(虎滩线)

5号线是中心城区南北方向的中运量骨干线,线路西北至火车站站北广场,东南至虎滩新区,总长8.5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设车站9座,其中换乘站2座。5号线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城市旅游价值。

3.大连轨道交通6号线(金州联络线)

6号线(金州联络线)东起东山路站,向西延伸至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线路全长约10km,全部为高架线,设5个站。与7号线一起,引导城市向北发展,实现金州区与金港区的合理分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4.大连轨道交通9号线(金州西线)及机场支线

9号线(金州西线)及机场支线是金州区与金港区之间及开发区通往机场的组团间快速线。9号线为姚家至金州西站、机场线从毛茔至新机场,线路总长19.1km,全部为高架线。全线设车站6座,其中换乘站1座。9号线带动金州区西部的发展。

2.10.4大连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1.大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2009年7月25日地铁试验工程开工,预计2012年12月开通。地铁1号线为贯穿城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北起南关岭,南至会展中心,线路全长约长18.104km,全部为地下线路。线路与南关岭车辆段连接线长度1.551km,其中地上地下过渡段长度1.013km,高架线长度0.390km,地面线长度0.148km。途经山东路、促进路、华北路、西安路、富国街、中山路。主要经过南关岭新火车站、泉水居住区、中华广场公共中心、沙河口交通中心、兴工街、西安路商业区、会展中心、星海公园等客流集散点。

共设置车站16座,分别为:姚家、南关岭、华北路、泉水路、中华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促进路、春光街、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西安路、功成街、会展中心,平均站间距离1.173km,全部为地下站。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在南关岭。

2.大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2009年7月25日开工,预计2012年12月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贯穿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西起辛寨子站,东至海港湾广场,线路长度18.349km。途经张前路、红旗路、黄河路、五一路、中山路、人民路。主要经过辛寨子居住区、红旗镇居住区、马栏广场文化商业点、西安路商业街、中山广场、青泥洼桥、港湾广场、东港区、海之韵公园等客流集散点。

共设置车站16座,分别为辛寨子、张前路、张家、湾家、马栏广场、师范大学、交通大学、西安路、联合路、长春路、高尔基路、友好街、胜利广场、中山广场、人民路、港湾广场。平均站间距离1.175km。全部为地下站。停车场设在张前路。

地铁车站的形式会根据周围情况的差别而建成地上站、地下站或半地上半地下站。

3.大连轨道交通8号线

大连轨道交通8号线于2009年5月8日在旅顺口区东鸡冠山举行开工典礼。线路起始于河口,沿旅顺南路、郭水路、春城路、柏杨路、大兴路、顺达路,至旅顺新港综合交通枢纽,包括32.38km高架线路、9.11km地面线路及1.18km隧道,共8个车站,预计总投资42.2亿元。大连轨道交通8号线车辆段设于旅顺口区铁山街道,并在旅顺站设控制中心。

线路车辆采用与快轨3号线技术标准基本相同的轨道车辆,采取2动2拖4辆编组方式运行。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烟大铁路轮渡配套建设,极大拉动沿线软件园、黄泥川、龙王塘、大学城、水师营、旅顺开发区、铁山街道等重点软件、旅游区域的发展。

2.10.5大连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2011年大连市轨道交通正在运营线路为大连轨道交通3号线,分为3号线主线及支线(又称7号线)。线路全长约63.45km,其中主线长49.15km,支线长14.3km,共有18座运营车站。起点位于大连火车站,主线终点至金石滩,支线终点为九里,全线规划设20座车站,其中主线地面站6座,高架站8座,支线高架站6座。

3号线一期工程,由香炉礁至金石滩,全长约46.658km,桥梁20座,总长13.89km;隧道1座,长1.123km;地面线31.39km。途经泉水小区、开发区、保税区、双D港。全线设14座站,其中高架站6座,地面站4座(预留四座),于2000年9月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日试通车,11月8日投入试运营,2003年5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二期工程由香炉礁至火车站全长2.38km,2003年7月开工建设,2004年9月已投入运营。

三期支线工程(7号线)由开发区站至金州九里,全长约14.3km。于2008年12月28日试运营,途经站点:开发区站-通世泰站-鸿玮澜山站-东山路站-和平路站-十九局站-九里站。

2.10.6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技术情况

1.车辆主要技术特征

快轨3号线及7号线采用由大连机车厂制造的B型车,有4节编组及2节编组两种,其中2节编组快轨列车全部用于7号线的运营。8号线及10号线未来也将采用大连机车厂制造的4节编组B型车。1号线及2号线车辆采用B型车,3动3拖6节编组,不锈钢车体,每节车厢长19.5m,宽2.8m,最高时速80km,车辆的国产化率超过70%,交流传动牵引系统,具有自动驾驶功能。列车标准载客量为1440人。1号线及2号线初期将配车60列。全部线路均采用直流1500V接触网供电。

大连市3号线车辆(B型车4辆编组)的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车辆外形尺寸:长19m,宽2.8m,高3.8m;

额定载客量:带司机室车183人,不带司机室车217人;

最高运行速度:100km/h;

起动加速度:0~40km/h,不低于0.83m/s2;0~100km/h,不低于0.45m/s2;

常用制动减速度:1.0m/s2;

紧急制动减速度:1.2m/s2;

运行最小曲线半径:正线250m;出入段线150m;

运行最大坡度:正线30‰,出入段线40‰;

受电方式:架空接触网;

电压制式:直流1500V。

2.客流情况

3.列车运营

快轨3号线主线配快轨列车20列,日均车次118个,日均运营里程5176km,日均载客量5.5万人次。

快轨3号线支线(7号线),配车16列,其中四节编组8列。采取两端终点对开的形式,每日发车时间为早6:00~18:30。

4.票价情况

大连快轨3号线及7号线采用区间计价制阶梯式票价,相邻两站票价为1元。大连站到金石滩站全程票价为8元,开发区站到九里站全程票价为3元,大连站到九里站全程票价为7元。明珠卡执行9折优惠,快轨月票卡(IC卡)执行8折优惠。快轨3号线及7号线依据乘坐区间的不同有不同长度的时间限制,若超出时间限制则需补交与所乘坐区间票价相同的票款。

2.10.7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

大连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是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金马快轨运营分公司。

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是以原大连市公共电车公司为主体,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的。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金马快轨运营分公司(总公司是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大连市轨道交通3号线的客运运输、车站管理、设备维修工作,现有资产为230042万元。

分公司现有在职职工773人,劳务工240人,职工总数1013人,机关设经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部、计财部、安保部、技术部、物资部、培训部、三产办等部门,下设客运段、车辆段、综合维修段和控制中心。

2.10.8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大连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是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金马快轨运营分公司。根据《大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线网规划远景年为2030年,将最终建成9条线路,总长262.9km。规划2020年线网规模为6条线路,总长193.1km。轨道交通线路3号线线路全长约49.15km,于2004年09月29日全线建成通车,7号线于2008年12月28建成通车,其他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1号线和2号线预计明年开通。

2.10.9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1999年,完成《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

2000年9月,大连城市快轨交通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5月1日,快轨交通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2003年7月,快轨交通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4年9月29日,大连快速轨道交通工程3号线全线建成通车。

2007年1月,《大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审查。

2007年12月,编制完成大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详细描绘了未来大连城市轨道交通图。

2009年5月8日,大连市202路轨道线路延伸工程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