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19102900000001

第1章 序

2002年我有幸师从同济大学王伯伟教授开始对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进行研究,在同济求学的6年恰是中国高等教育从重数量的跳跃性外延式发展的高峰走向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9-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围绕“产业化”方向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短短4年就基本完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15%的毛入学率,据统计2002年招生规模约是1998年的2.85倍。与此相对应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也成为热点,并校扩展、旧校再开发、另辟分校、弃老校建新校或者集聚为大学城等。但同时,在高等教育及大学校园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中也逐渐暴露出因过于强调规模和效率而产生的偏离大学“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本质,忽略学术水准、公益性原则;以及城市空间、功能和大学隔离,大学功能在中心城区衰退转向郊区化发展等问题。2006年随着社会发展的成熟,中国政府开始从政策上纠正这一时期的偏差;教育部明确提出反对教育产业化,要求建设节约型学校。在经历了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从热到冷的历程后,我们不禁反思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和大学校园,中国大学校园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什么?

王伯伟教授建议我博士论文以“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为方向,将中国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形态演变与其所处的具体历史社会语境紧密联系,探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城市社会结构与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互动关系,这是本书《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的源起,在此感谢王伯伟教授的悉心指导。

本书的研究试图建立一条基于中国社会转型之上,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纵向历史脉络。本书将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从1860年起至当今分为6个阶段,以各个阶段在大学校园形态构筑中起内在机制和中介作用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切入点,从横向剖面对每一特定时期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特点和动力因素进行详尽研究。在此基础上本书第7章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进行了整体特征总结,并对未来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作出展望。此外,本书在第8章以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进程为时间坐标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进行社会价值取向和校园形态的比较,研究拥有共同历史渊源的东西方大学,如何植根于不同的国家社会进程、民族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之中发生、发展的,以期从另一个视角来展现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是由具体国家社会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大学社会价值取向所导引。

最后,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宋华莉编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的热情帮助。希望通过此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目前趋于冷寂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领域注入一点研究的热情,为未来中国大学校园发展、建设带来更加冷静和理性的思考。

陈晓恬

201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