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回族茶文化
19105400000014

第14章 中国回族茶文化(6)

7、盖碗茶、茶艺表演

中国回族爱饮盖碗茶,北京牛街回族盖碗茶,以花茶(北京香片)为主要用茶,为了使来宾能品饮到自己喜爱的花茶,表演时特备有四种不同的花茶,以供来宾选择。

表演用具有:印有茶德绢帕、挂绢帕的挂架、装有四种茶叶的茶罐、盖碗、清水罐、水勺、铜炉及铜壶、水盂等。

下面是北京牛街回族盖碗茶的表演程式和解说:

(一)恭迎嘉宾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茶陪伴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历程。“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客来敬茶是回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用北京牛街回族盖碗茶为大家敬上一式东方奉茶礼,祝愿大家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二)敬宣茶德

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已故中国当代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将茶德归举为四项:

廉——廉俭育德。茶可以益智明思,促使人们修身养性,冷静从事。所以,茶历来是清廉、勤政、俭约、奋进的象征。

美——美真康乐。饮茶给人们带来的味美、汤美、形美、具美、情美、境美,是物质与精神的极大享受。

和——和诚相处。同饮香茗,共话友谊,能使人类在和煦的阳光下共享亲情。

敬——敬爱为人。客来敬茶的清风美俗,造就了炎黄子孙尊老爱幼、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三)精选香茗

中国茶按发酵程度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北方人喜爱的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又称香片。窨制香片常用茉莉花、兰花、玳玳花、桂花等。窨制花茶要在三伏天进行,因为三伏天的茉莉花香气最浓。今天,我们准备了茉莉毛峰、茉莉珍螺、茉莉春毫、牡丹绣球四样香片,供来宾选用。

(四)理火烹泉

(五)鉴赏甘霖

好茶要用好水来泡,这是爱茶人的古训。现时生活中,用泉水、纯净水等泡茶的效果也较好。古都北京有不少名泉,如延庆的珍珠泉、卧佛寺的水源头、八大处的龙泉等。今天,我们为来宾汲取了大觉寺的龙潭泉水,这种水硬度只有3度,碳酸钙含量低。用这中软水泡茶,可使茶中的有效成份充分浸出,茶汤明亮透彻,滋味鲜活干爽。

(六)摆盏备具

自西周起,茶具就从食器中分离出来,成为我国器皿中的佼佼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汉民族自古以来对茶的崇敬。饮茶文化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精美的陶瓷具又升华了中国饮茶文化。China and tea成为代表美丽东方的一对孪生姐妹,享誉全球。

选用茶具要因茶而异,沏泡花茶要用盖碗,加碗盖有利于保持香气和清洁;茶碗呈现喇叭形状,可使饮茶人清楚地风见到茶叶在碗中的形态,碗底浅可使饮茶人及时品尝到碗根处的浓酽茶汤;碗托可以护手,又可保温,更显示出回族茶文化的考究与尊严。盖、碗、托三位一体,象征着天、地、人不可分离。

(七)流云拂月

有了好茶好水和适宜的茶具,还要讲究冲泡技艺。温盏是泡茶的重要步骤,它可以给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

(八)执权投茶

回族盖碗讲究香醇浓酽,每碗可放干茶叶3克。投茶时,可遵照五行学说,按木、火、土、金、水五个方位一一投入,不违背茶的圣洁物性,以祈求经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

(九)云龙泻瀑

泡茶的水温因茶而异,冲泡花茶要用沸水。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然后再悬壶高冲,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加速其溶解。一般注水七成为宜。

(十)初奉香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饮茶习俗众多又各有千秋。江浙一带,喜欢以绿茶待客;广东、福建、台湾则爱用乌龙茶、普洱茶。富有民族特点的还有蒙古的奶茶、云南的三道茶、湖南的擂茶等,真是五彩纷呈,美不胜收。今天,为来宾奉上茉莉珍螺茶,请品赏。

(十一)陶然沁芳

在饮用盖碗茶时,用左手托住盏托,右手拿起碗盖,轻轻拂动茶汤表面,使茶汤上下均匀。待香气充分发挥后,开始闻香、观色,然后缓啜三口。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之后,便可随意细品了。

(十二)泉入龙潭

(十三)品评江山

对茶的品味因人而异,评茶的方法有:眼观、鼻嗅、口尝。花茶以形整、色翠、香气浓酽为好。

(十四)百味凝春

在品饮之间佐以茶食,能更好地体会茶的韵味。今天,我们准备了茶点,雅号凝春,请来宾品尝。茶食,回族家中有茶粥、茶面条、茶饼、茶糖、茶饮料、茶淇淋等。回族有句俗话:“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茶食可以使人们解油腻,改口味,提高食欲,少年益智,青年健美,老年健康。

(十五)重酌酽香

茶要趁热连饮,当客人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汤时,主人就应及时添注热水。

(十六)再识佳韵

品饮花茶,以第二泡的滋味最好,因茶中的有效成份已基本上充分浸出,故此时茶叶香酽浓郁,回味无穷。好花茶可以冲泡三开,三开以后,茶味已淡,不再续饮。

(十七)即兴诵章

茶能清诗思,助诗兴。几千年来,古人留下了几千首茶诗,今人的茶诗也日见增多。在此,我们共同欣赏一首着名茶诗,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全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十八)书画会赏

(十九)尽杯谢茶

(二十)嘉叶酬宾

为了向来宾表示敬意,我们特向来宾代表奉上几包回族八宝营养保健盖碗茶,祝大家健康,请笑纳。

(二十一)洁具收盏

(二十二)茶仓归一

(二十三)再宣茶德

(二十四)致谢话别

8、回族茶艺在发展

在中国回乡一宁夏,正在筹建“中国回族茶文化展示交流中心”即中阿茶文化交流商务会所。针对国内外穆斯林茶文化研究爱好者,中东沙特、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阿联酋等皇家贵族需求市场,以回族茶行业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中国回族茶文化展示交流中心”以清真茶饰、茶艺、茶器为载体,以会所营销、体验营销、关联营销为手段,集会所展示、体验购物、珍品博览、观光旅游、休憩消遣、人文交流六位一体,汇名茶、名器大全。每年在“中阿经贸论坛”期间,举办“中国回族穆斯林茶文化研讨会”。打造传承中国回族茶文化元素的新型商旅文化产业模式。形成中国面向世界高端回族清真茶品市场第一门户以及中国回族茶文化集大成者。同时开展以下工作;

(1)挖掘和整理中国回族茶文化史料,建中国回族茶文化库。几千年的茶叶发展史,历代茶人着书立说,积累下来的茶叶历史资料是很多的,包括茶书、茶诗词、茶书法、茶画、茶歌茶舞、茶的历史文献、地方志中有关茶的记载等,内容非常广泛。如能下力气花工夫把它们整理出来,这将是中国回族茶文化教育的重要宝库,也是弘扬中国回族茶文化必需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2)发现和保护中国回族茶文化教育的历史遗迹,发展中国回族茶文化旅游事业,既可扩大宣传,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3)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普及中国回族茶文化知识弘扬茶文化,不局限于茶界与文化界的小圈子,利用各种媒体广为宣传,使玩多的饮茶爱好者和消费者者不断增长茶文化的知识更新,从而促进中国回族茶品消费。

(4)倡导茶人茶德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的茶人精神和茶德精神,究竟应归纳为那必个字或那几句话,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庄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回族茶者曾建议“理敬清融”。虽然提法各有侧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发扬这些茶人、茶德精神,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5)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丰富茶叶产品市场。挖掘和发展中国回族历史名茶的工作,这项工作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创立名牌,把高质量高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

(6)培训和规范中国回族茶艺茶道,引导回族茶艺馆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地饮茶技艺不尽相同。目前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茶馆和茶艺馆如雨后春笋,档次虽有差别,但都应该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正当需求为目标,因此引导消费者如何科学地泡好一壶(杯)茶,如何欣赏饮用它,充分发挥茶的饮用价值,这是工作的重点。

(7)扩大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友谊,促进中国回族茶品贸易的发展,中国回族茶文化不仅是中国回族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伊斯兰中东国家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阿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中阿友谊、也有利于更多的伊斯兰国家穆斯林地区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中国回族茶品贸易的发展。

(8)加强中国回族茶品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回茶消费。饮茶有利于健康,这是人们的共知。但是中国回族茶品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确、科学地饮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同消费者,身体状况不同,如何选用中国回族茶品等等,都有待于加强科学研究。只有把这些通过研究获得的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到普通消费者,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回族茶品消费。

(9)创新设计研制回茶器具。饮茶文化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精美的陶瓷具又升华了中国饮茶文化。China and tea成为代表美丽东方的一对孪生姐妹,享誉全球。西周始,茶具就从食器中分离出来,成为我国器皿中的佼佼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茶的崇敬。

9、茶文化的复兴将从弘扬茶艺开始

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将从弘扬茶艺开始的,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各种门类的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祖国大地,在茶艺馆里每天都在向群众演示中国的茶艺,引起人们的饮茶兴趣,从而促进了茶叶的消费量。如上海市,在推广茶艺之前的1990年,平均每人年消费茶叶只有200克,在连续举办了12届国际茶文化节之后的2005年,每人年消费茶叶量已超过800克,促进了上海茶叶市场的繁荣,已经出现了好几个茶叶批发市场。

着名乌龙茶铁观音产地福建省安溪县,因为功夫茶艺在各地茶艺馆的普及,使得功夫茶艺所冲泡的乌龙茶成了热门品种,作为乌龙茶中的着名品牌铁观音也就成了抢手货,销路大开,致使原是有名的贫困县安溪县很快脱贫致富。

江西省婺源县的大鄣山有机茶之所以能走入欧盟市场,就是因为德国的茶商在江西看了婺源文士茶艺的表演而引起对婺源绿茶的兴趣,因而将大鄣山茶引入德国,并逐渐占领了欧盟市场。

现在,东方文化的魅力日益引起西方世界的注意,在中国国内滚滚兴起的茶文化热潮,也开始波及到国外,引起东西方人士的重视和喜爱。无论是西欧、东欧还是北欧,都有中国式的茶艺馆,就是作为茶道大国的日本,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学习中国茶艺。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地,都有各种各样的中国茶艺培训班,参加学习的不但有青年人,也有老年人,他们认为日本的传统茶道太过严肃、繁琐,不如中国的茶艺更富有情趣,更有艺术性,同时,中国的炒青、烘青绿茶和乌龙茶也比日本蒸青绿茶更香更好喝。现在,在日本的茶叶市场上中国绿茶和乌龙茶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

同样,在西方,一股喜爱中国茶艺的热流正在涌起,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在学习中国茶艺,仅以法国为例,最早推广中国高山茶艺的地区是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早在10年前组织了“法国茶道协会”,会员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每个月都开展活动,向会员们教授中国绿茶、乌龙茶的冲泡方法。会长每年都到大陆来参加茶文化节,2003年11月,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开幕之际,他们和法国中国事务协会与里昂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中国茶文化节”,特邀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表演团进行三场表演,在金碧辉煌的里昂市政厅,三百多名法国官员和上层人士聆听了北歌女士长达一小时的专题演讲,如痴如醉地观赏了历史系列茶艺表演,表演结束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演员谢幕达三次之多。

现在,不仅是西欧的法国、英国、德国,就是东欧的捷克、俄罗斯,以及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各国,都已陆续出现了中国茶艺馆,它们每天都在向外国群众进行茶艺演示,向他们宣传、推荐中国茶叶,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喜爱中国茶叶,这个势头才刚刚开始,真正热潮还在后头。中国茶叶的大好形势也还在后头,因为,只要外国人热爱中国的品茶艺术,自然就爱上中国的名优茶,这些名茶也才有可能走出国门。所以,中国的茶人不但要在国内大力开展茶艺活动,还要努力向世界推广,回族茶艺要去中东阿拉伯各国表演宣传,这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更大的文化意义。

五、中国回族茶文化

(一)茶文化总论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着、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