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体系;茶史学: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特点及表现形式。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对茶文化的作用和社会各阶层与茶文化关系。饮茶民俗学:历史和现代,各个地区和民族,城市和农村饮茶习俗。茶的美学:成品茶外形设计、名茶取名、茶包装设计及宣传广告等。茶文化交流学:国际国内研讨、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少儿茶艺、茶叶历史文化博览及茶事旅游。茶文化功能学:茶文化资源、特性、历史茶文化和新时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对现代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作用等。茶文学:通过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茶文化的文学形式。
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二)茶文化的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
回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回族茶文化,为大中华茶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
1)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
2)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归纳其重要方面大致有21顶: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为模、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以茶作禅、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献艺、以茶旅游、以茶做菜、以茶为食、以茶设宴、以茶健身、以茶制药。其中;
1)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提倡“和主贵阳市”,增进友谊,调节社会人际关系。
2)以茶代洒、以茶倡廉,提倡茶德和茶人精神,以茶养性,能担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3)经茶主媒、以茶祭祀、茶禅结合,发挥茶的媒介作用和精神寄托作用。
4)以茶作诗作画,以茶歌舞,经茶献艺,茶乡旅游,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美化人们和生活。
5)经茶做菜,以茶曾食,以茶设宴,提倡茶为国饮,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
6)饮苛健身,以茶制药,发挥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人们匠健康水平。
7)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作出贡献。具体到茶行业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弘扬中华茶文化,其目标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有益人类心身健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三)茶文化的多元性
世界每个民族对茶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认识,在逐步展开介绍回族茶文化前,先向读者们介绍一些世人对茶的共性特征。
1、茶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现将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日常饮茶品类简录如下。
(01)藏族: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02)维吾尔族: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
(03)蒙古族: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04)回族:盖碗子茶、八宝茶、三炮台茶、茯砖茶。
(05)哈萨克族: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06)壮族:打油茶、槟榔代茶。
(07)彝族:烤茶、陈茶。
(08)满族:红茶、盖碗茶。
(09)侗族:豆茶、青茶、打油茶。
(10)黎族:黎茶、芎茶。
(11)白族:三道茶、烤茶、雷响茶。
(12)傣族:竹筒香茶、煨茶、烧茶。
(13)瑶族:打油茶、滚郎茶。
(14)朝鲜族:人参茶、三珍茶。
(15)布依族:青茶、打油茶。
(16)土家族:擂茶、油茶汤、打油茶。
(17)哈尼族:煨酽茶、煎茶、土锅茶、竹筒茶。
(18)苗族:米虫茶、青茶、油茶、茶粥。
(19)景颇族:竹筒茶、腌茶。
(20)土族:年茶。
(21)纳西族:酥油茶、盐巴茶、龙虎斗、糖茶。
(22)傈僳族:油盐茶、雷响茶、龙虎斗。
(23)佤族:苦茶、煨茶、擂茶、铁板烧茶。
(24)畲族:三碗茶、烘青茶。
(25)高山族:酸茶、柑茶。
(26)仫佬族:打油茶。
(27)东乡族:三台茶、三香碗子茶。
(28)拉祜族:竹筒香茶、糟茶、烤茶。
(29)水族:罐罐茶、打油茶。
(30)柯尔克孜族:茯茶、奶茶。
(31)达斡尔族:奶茶、荞麦粥茶。
(32)羌族:酥油茶、罐罐茶。
(33)撒拉族:麦茶、茯茶、奶茶、三香碗子茶。
(34)锡伯族:奶茶、茯砖茶。
(35)仡佬族:甜茶、煨茶、打油茶。
(36)毛难族:青茶、煨茶、打油茶。
(37)布朗族:青竹茶、酸茶。
(38)塔吉克族:奶茶、清真茶。
(39)阿昌族:青竹茶。
(40)怒族:酥油茶。盐巴茶。
(41)普米族:青茶、酥油茶、打油茶。
(42)乌孜别克族:奶茶。
(43)俄罗斯族:奶茶、红茶。
(44)德昂族:砂罐茶、腌茶。
(45)保安族:清真茶、三香碗子茶。
(46)鄂温克族:奶茶。
(47)裕固族:炒面茶、甩头茶、奶茶、酥油茶、茯砖茶。
(48)京族:青茶、槟榔茶。
(49)塔塔尔族:奶茶、茯砖茶。
(50)独龙族:煨茶、竹筒打油茶、独龙茶。
(51)珞巴族:酥油茶。
(52)基诺族:凉拌茶、煮茶。
(53)赫哲族:小米茶、青茶。
(54)鄂伦春族:黄芹菜。
(55)门巴族:酥油茶。
(56)赫哲族:茯砖茶。
2、茶文化的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我国福建、安徽、浙江三省的茶品种最多,质量最好。前年胡锦涛总书记送给普京的四种茶都产自安徽;五十年前毛泽东主席送给赫鲁晓夫的茶则产自福建。云南、江苏、四川、江西、湖南、湖北都有好茶,应当说各有千秋。
3、茶文化的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着、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当前、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人气远远超过可乐、咖啡和酒。喝茶,品茶、茶道、在物质方面,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老百姓七种基本生活资料之一;在精神方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是文人雅士的七种精神熏陶之一。如果说酒是一种勇者文化,茶,则是一种智者文化,是一种当代宗教也不会拒绝的文化。
4、茶文化的国际性
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阿拉伯茶文化、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土耳其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
(四)中国回族茶文化特点
回族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一奇葩。“盖碗茶”和“八宝营养保健盖碗茶”“熬茶”“罐罐茶”是回族茶文化的瑰宝,内涵丰富、具有民族特性。
回族茶不仅丰富了回族的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而且其药膳功效也是名扬天下。回回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茶。
茶与回族饮食文化相结缘,回族因居住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食物结构,使其对茶的选择趋向于热性,特喜饮茯砖茶和四川松州大茶,但一切名贵的凉性细茶也颇受回族的青睐。
宁夏、青海、甘肃回族创造了适应本民族的烹茶工艺和饮茶器具。浓汁烹饮、尊古泡制的“熬茶”是回族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生活化)和民族性。
回族熬茶的配料极其丰富:主料,首先为茶叶,讲究用色泽黄褐,香气纯正、浓醇带涩、茶中闪烁金黄色雪花的紧压茶,也就是热性茶。以湖南益阳所产的茯茶最受欢迎。
回族穆斯林喜吃甜食,形成了以甜味为特色的饮茶习惯。茶叶及配料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根据饮茶者的经济与身体状况及喜好有不同的搭配,如“红糖砖茶”、“冰糖陕青茶”、“三香茶”(茶叶、糖、桂圆)、“白四品”(陕青茶、白糖、柿饼、红枣)、“红四品”(砖茶、红糖、红枣、果干)、“五味茶”(绿茶、山楂、芝麻、姜片)等。
回族八宝茶具有生津解渴、开胃健脾的作用,放入不同的茶料,又具有不同的健身功能。宁夏的西海固山区,农村回族多喝“罐罐茶”,即用黑砂罐、瓷缸或白铁皮罐,放入砖茶或陕青茶,倒入凉水放在火上熬制,味略苦,有助消化,且能提神。
回族也喜喝奶茶,这与他们跟蒙古族、藏族的密切交往有关。
回族中还有一类称作“茶”的流食,由于回族有自己的饮食禁忌习俗,出远门旅行或经商途中,就存在着饮食不便的问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发明了可用开水冲食的“油面茶”和“油茶”。油面茶是将面粉焙熟至发黄,另用清油加葱、姜、盐炒些牛羊肉末,凉后拌在一起,外出途中用开水冲制后即可食用。油茶与油面茶的区别是放入羊油或酥油炒肉末,与面混合成块,食用时用水熬制即可。
(五)回族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回族茶文化对本民族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回族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二是回族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回族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着;
三是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回族茶文化的传播表明,发扬回族茶文化具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回族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回族茶俗茶艺表演,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五是促进开放,推进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举办回族茶文化节,扩大兴建回族茶文化景点,以回族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回族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穆斯林,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