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回族史(修订本)
19105500000128

第128章 民国时期回族(21)

解放战争时期,回族人民在支前、劳军等方面的动人事迹更是比比皆是,他们在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山东沂水县刘家庄回民马传启,带领20多名回民组成担架班,跟随解放军南下,从山东到江南不畏劳苦牺牲,经常在火线上抢救伤员。对伤员更是精心护理,体贴入微,被誉为支前模范班。陕甘宁边区关中龙嘴子革命根据地的回民,组织担架队,跟随部队到过西安、青海等地,对大西北的解放给予了有力的支援。1949年春,解放白河战斗前夕,湖北郧西庙川一带回民,组成二十多人的担架队,三十多名民兵、四十名民夫支援前线。龙嘴子(今属甘肃正宁县)、湖北郧西、洪湖老湾一带的回族妇女,不分昼夜为解放军赶制军鞋。天津北郊穆庄子和甘肃正宁县龙嘴子的回民,冒着生命的危险,为解放军侦察敌情、传送情报、运送军需物品。至于帮助解放军修桥、铺路、带路、护理伤病员,夹道欢迎解放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解放军之事,更是比比皆是,随处可见。1949年当解放军先遣队在甘肃、青海边境循化城西北渡黄河向西宁挺进时,一只载有160名解放军的木船为急流吞没,顺流直下,随时都有触礁船毁人亡的危险。在危急关头,对岸清水县二十多户回民蜂拥赶来,奋力抢救,终于化险为夷。

事后先遣部队绣了“奋勇救船、全村光荣”和“英雄救英雄”两面锦旗,以示感谢。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毛泽东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庄严宣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江南进军,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为此,党中央一面和国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揭露敌人的和谈阴谋,一面积极做好渡江作战的准备。安徽回族人民对解放军渡江作战给予了有力的支援。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五兵团四十七师一三六团开到安徽望江县沟口、怀宁县三益圩长江北岸回民村庄,这里回民以农业、捕鱼、船运为业。兵团专门派回族干部李科长、周指导员等8人,向回民群众和阿訇做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动员回民水手支援渡江战役。广大回民积极响应,挑选出身强力壮、水性好的水手127人,献出木船三十余只,编为一个支前中队,回民丁少明为中队长,周指导员参与领导,渡江前集中在怀宁县苍蒲闸一带内河里集训。一次十几架敌机飞临上空轰炸,回民水手无一人退却。4月初船队开到望江县江心洲隐蔽待命。当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后,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命令全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340页。)。是日凌晨,由回民水手组成的渡江突击队载着解放军勇士向对岸青阳县境进发。他们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前进,一举突破敌人的长江天险,攻占青阳县城,敌刘汝明部仓皇逃窜。在这次渡江作战中,回民水手马吉荣、丁宪良英勇献身。事后,在老洲举行的庆功会上,五军团政治部将“伊斯兰英雄”和“渡江先锋”两面锦旗授予回族水手,表彰他们为渡江战役胜利所作出的突出成绩。

四、回族军阀反动统治的覆灭

(一)西北回族军阀集团的垮台

民国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回族中兴起了两支军阀势力。一支是以马步芳、马鸿逵为首分别拥有青海、宁夏以自重的西北马氏军阀集团;一支是以白崇禧为首的军阀集团。尽管他们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政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基于阶级利益的一致,在反共反人民这一基点上,他们和蒋介石集团结成了较为稳定的联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们追随蒋介石打内战,截击西征红军。抗战时期,他们作为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从自身利益出发,执行的是蒋介石的片面抗战路线,但在全国抗日形势推动下,参加了抗日斗争,对抗战的胜利起了某些积极作用。同时他们也利用抗战形势,扩大了军事实力,完备了军政体系,巩固和强化了自己的统治。解放战争时期,虽然他们和蒋介石集团依然是貌合神离,矛盾重重,但由于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威胁着他们的统治,回族军阀势力比以往更加积极追随国民党反动派,为蒋介石打内战效力。这样,随着蒋家王朝的被彻底埋葬,他们也遭到彻底覆灭的下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消灭革命力量,建立起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反革命内战。宁夏省主席马鸿逵积极调兵遣将,充当蒋介石打内战的帮凶。1945年11月,他派其主力部队骑十师,步兵第11军共一万一千余人,北上进驻绥西河套地区,策应包头蒋军。马部只与解放军打了一仗,伤亡官兵达百人,战马一百多匹。但马鸿逵却没吸取教训,当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进占延安后,次日他即亲自挂帅组织宁夏兵团一万六千多人,自任总指挥,分左右两路向我陕甘宁边区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分区发动疯狂进攻,将其统治地盘从宁夏扩张到三边,乘机向解放区人民进行搜刮,大肆要粮、要马、要草和抓兵。并把当地的土特产皮毛、甘草等物资抢运到银川据为己有,使老区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另一位回族军阀,青海省主席马步芳,一心想当“西北王”,企图乘内战之机扩大势力。他组织青海兵团,派其独生子马继援率主力整编82师、整骑八旅等部一万余人,于1947年3月26日杀奔陇东。5月26日开始向关中地区机关和西线指挥部所在地万家源发起进攻。人民解放军围攻马家军陇东反共前哨据点合水县城,采用“围点打援”办法,在打死打伤敌人近八百名官兵、六百多匹战马、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并打伤敌总指挥马全义后,二纵主动撤离合水(《西北五马》第341页。)。蒋介石为了鼓励马家军充当内战炮灰,向所谓陇东作战有功官兵颁发勋章、奖品、并拨专款进行犒赏。马继援利令智昏作出更大的冒险,决定向纵贯关中、陇东两个分区,保卫延安的西南门户子午岭大举进攻。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与敌周旋,马继援在损伤官兵二百多人、战马五十多匹后,无功而返。西北野战军,5月、6月间在陇东作战半个多月,收复了环县、曲子、华池、庆阳和合水以北广大地区,后又一度收复三边地区,把马鸿逵部队赶回宁夏,给青、宁二马以沉重打击。)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4月上旬,西北野战军发动了“西安战役”,长驱南下,相继解放邠县、长武、扶风、武功、宝鸡等十余县市,西安、兰州为之震动。马步芳、马鸿逵仍死心塌地跟着蒋介石反共打内战,配合胡宗南反扑,继续与人民解放军为敌。青海马继援部配合胡宗南第五兵团夹击由宝鸡北上的西北野战军,乘虚袭击我陇东地方武装,抢占长武后,在冉店桥截获解放军一支辎重部队和伤病人员,5月解放军攻打宁县时,他们又残忍地将关押于城内的七百多名战俘集体屠杀,其中包括西野第六纵队程锐长司令员。10月,马鸿逵派兵第二次增援包头,1949年3月,还参加胡宗南反扑西安战役,犯下累累罪行。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向江南推进,在中央军无力西顾的情况下,蒋介石以西北军政长官和甘肃省主席的诱饵,拉拢马步芳、马鸿逵为其卖命,二马为保护其封建领地阻止解放军西进并取胡而代之,实现其“西北王”的梦想,不惜孤注一掷,作出胡马联合进攻咸阳,收复西安的军事行动。6月13日,青马为邀功行赏集结一九〇师、二四八师和骑八师近三万人进攻咸阳,遭到解放军迎头痛击,经一夜激战就损失1个多团。宁马、胡部则于乾县、周至附近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就这样胡、马联军收复西安的计划告吹。7月11日,一野集中第一、第二、第十八兵团9个军的优势兵力,发动了扶(风)、眉(县)战役,经过48小时激战,歼灭胡宗南四个主力军四万多人,使西北战场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由相对优势变为绝对优势,打断了胡、马联合阵线,为彻底消灭青、宁二马创造了条件。西北野战军发扬不顾疲劳、连续作战的传统,于7月21日又拉开了陇东战役序幕。8月2日固原解放,宁夏兵团全线败退,逃回宁夏。在此之前,我一、二兵团在陇县西北陕甘交界的固关、关山岭一带与青马部署的骑八旅、十四旅八个团的兵力及四个步兵师增援部队展开激战。28日战斗不到一天即击溃守敌,歼灭骑十四旅,8月3日解放天水,马队纷纷向定西、兰州溃逃,陇东战役结束。至此,青、宁二马由联合反共打内战到各自为战,谋求自保,彻底消灭马步芳、马鸿逵部反动武装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兰州是西北历史名城,背水环山,地势险峻。既有抗战时期修筑的永久性工事,又有贮备丰富的弹药粮草。马继援决定坚守兰州后,又强迫市民配合军队修建环山公路和大量坚固工事。八十二军、一二九军进驻兰州,马步芳、马继援父子自以为固若金汤,梦想消灭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城下。彭德怀司令员于8月4日发布了进军兰州,歼灭马步芳部的作战命令。第二、第十九兵团广大指战员于20日在兰州城郊会师,从东、南、西三面把兰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北面是滚滚黄河)。21日即以9个团的兵力向兰州守敌发起试攻,因轻敌思想和仓促投入战斗,试攻两天均未奏效。后经总结教训和认真准备,于8月25日拂晓向兰州发起总攻。经过一天一夜激战,马步芳苦心经营多年的看家血本八十二军已基本被歼灭,人民解放军于26日解放了历史名城兰州。解放军稍事休息,即遵照彭德怀同志的命令,分兵三路向青海、河西走廊、宁夏进军,直捣马步芳、马鸿逵的老巢,以解救当地各族人民群众。

王震司令员率一兵团担负起解放青海的任务。一军于8月30日从永靖、山岸渡过黄河,取道民和、乐都,沿湟水以南山区小道直捣西宁。9月2日二军由临宁西取循化,过黄河,取道甘都、化隆,协同一军进攻西宁。马步芳8月24日窜回西宁后,采用封官许愿、金钱收买、制造谣言等卑劣手段,特别是散布什么共产党要“共产灭教”“反共就是保教”“回人要造反,要杀汉人”“汉人勾结共产党,即将暴动”等谣言,妄图挑起民族和宗教事端,继续欺骗煽动青海各界人士充当其反共打内战的殉葬品。但马步芳残部逃抵青海后,喘息未定,解放军已大兵压境,马步芳父子、家庭及主要亲信带着大量金钱乘飞机先后逃往重庆,剩下的残兵败将在八十二军副军长赵遂、参谋长马文鼎等人带领下,选择了向解放军投诚的光明大道。9月5日,西宁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宣告了马步芳父子在青海统治的彻底垮台。

杨得志司令员率一野十九兵团担负起解放宁夏的任务。全军9万雄师在三边军分区地方武装和宁夏工委领导的回汉支队配合下,分北、中、南三路,分别于9月初从兰州等地出发向宁夏挺进。9月中旬三路大军在中宁会师,于17日发动了金(积)、灵(武)之战。经过三天四夜的战斗,歼敌一二八军二五六师、三五六师和保一师、保二师、骑二旅的大部,俘敌四千六百多名,缴获各种火炮108门及各种枪械、弹药和大量物资,彻底打垮了马鸿逵的主力,取得了金灵战役的辉煌胜利(《金积、灵武之战》,载《甘肃日报》,1949年10月11日。)。9月19日,马鸿逵次子宁夏省政府代主席、宁夏兵团司令长官马敦静乘飞机逃跑。当天宁夏军方在卢忠良、马全良、马光宗三军长的倡导下,由马全良领衔通电宣布起义。23日,银川市各界代表随带三十多辆汽车前往仁存渡口,迎接解放军入城,宣告了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的新生。

当时任西北军政副长官的马鸿宾和他担任八十一军军长的儿子马惇靖,在关键时刻是弃恶从善,还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举棋不定。经过我党和民主人士做了大量工作,马鸿宾父子解除了疑虑,决心弃暗投明,于1949年9月19日,与解放军签订了和平解放协定,走上了光明大道。

马步芳、马鸿逵父子控制的反动武装的被消灭及马氏父子的逃离青海、宁夏,标志着西北马氏封建军阀集团经营了近半个世纪的反动统治的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