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19106700000003

第3章 导论(1)

本书是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通过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所建立的“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共同研究和联合撰写的。它是老年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28年来老年教育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老年教育学研究过程中涌现的宝贵学术成果的积集。由于作者们多是工作在老年教育第一线的各学科专家学者,他们既有深湛的学术修养,又有丰富的老年教育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将是本书的显着特点和优点。

在这篇《导论》中,我们试图界定“老年教育学”和“中国老年教育学”,论证老年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述研究老年教育学的方法,解释本书的内在逻辑联系。

第一节老年教育学是老年学与教育学交叉的学科

如前所说,老年教育学是老年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老年教育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就需要分别说明老年教育学和教育学的关系、老年教育学和老年学的关系,进而给老年教育学的概念作出科学界定。

一、从教育学到老年教育学

本书认为:老年教育学在外延上是教育学大系的一个分支。2010年7月由中央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终身教育体系,进而纳入国家教育大系,对老年教育学在教育学中分支地位的论证给出了既科学又权威的根据。同时,老年教育学在内涵上又是教育学的特殊形态。老年教育中,贯彻着教育的一般本质,又有其特殊的显现样式。明确这种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对老年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学的当代界定

古今中外,教育和教育学的定义千差万别。当代中国教育界对教育和教育学的界定有了大略一致的认识。如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对“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着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机构性的和非机构性的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该书对教育进行历史的回顾后对“教育学”作了这样的界定:它是“相对独立的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活动规律为宗旨的学科。”

把教育学理解为研究教育活动规律的学科,中国教育界几乎异口同声。其实,对此应该是质疑的。问题在于:教育学是像理论物理学那样单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也像军事学那样同时规范人的行为?是单纯的理论性学科还是同时又是实践性学科?正确的答案属于后者。已有论者指出这一点:“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既是规范性的学科,也是解释性的学科。”这里所说的“规范性学科”就是着重研究“怎样做才有效”问题的实践性学科;而所谓“解释性学科”则是描述教育活动规律的理论性学科。前者包括教育价值论,后者才是教育规律论:二者统一,即是教育学中“价值维度”和“科学维度”的统一。

(二)老年教育特殊性的分析

老年教育姓“教”,在《纲要》发表之后已不存异议。在此之前,有不少老年教育工作者对此还犹豫不定。有的说:老年教育应姓“文”,它就是一种老年文化活动。所以,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也无甚区别。国家曾决定全国的老年教育归文化部管,更使人觉得它就是一项文化活动。还有的说:老年教育应姓“老”,它就是一种养老的方式。说得深入些,它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在《纲要》发布后,人们肯定老年教育的基本教育属性时指出:老年教育的实体性活动就是教育的活动,这种实体性活动的功能则是多方面的。“文”的功能就是开展老年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老”的功能就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而为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明确这两项功能,不是要削弱老年教育的教育性,相反,只有真正办好教育,“文”、“老”两功能的发挥才有牢固基础。这些曾有的认识分歧,从认识根源上说,都在于没有正确把握老年教育的特殊性。那么,老年教育有怎样的特殊性呢?

1.它是老年人在休闲时间内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

首先要弄清“休闲”这个词的内涵。休闲不等于娱乐,不等于游玩,更不等于无所事事,混沌度日。“休闲”的科学界定应该是“人在‘自由时间’所从事的所有活动”。什么叫自由时间呢?马克思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所说的“从事较高级活动”称为“积极休闲”,从而给出上述的定义。.属于“劳动时间”的教育,带着准备就业或已经就业而借以提高劳动能力的意义,它有着不可避免的功利性;相反,属于“自由时间”的教育,则克服物化,完全为人自己。人们往往把休闲等同于玩乐,而不区分日常消费型度日和“较高级活动”即创造性活动。这就会误判老年教育的性质和意义。

2.它是自由、自觉、自主的学习、教育活动

“自由”,这是显然的。老年人进入休闲状态,他摆脱了诸多的外在干预,不再受人类在一定阶段内的社会分工的束缚,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变换自己的活动方式,握有生活的自由权。到老年大学来学习,这是许多老年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他的晚年生命同在老年大学的学习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自觉”,这也是显然的。到老年大学来,是他生命遗憾的弥补,素质反思后的完善性选择,个人兴趣的所在。所以,不但自觉,甚至有求爱般的急切,他当然是自觉地学的。“自主”,这同样显然。“自主教育”“自主学习”,是国际教育界的新理念。然而,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学生被考试的分数牵着走,家长的一相情愿拽着走,归根到底是被市场规律拖着走。只有在没有任何功利计较的老年教育中,“自主教育”“自主学习”的原则才真正得到实现。

3.它是完整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

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原则,涵盖着二重意义:一是“以人民为本”。中央的正式解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创造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就是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运动的目的。为此,必须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使社会各个阶层各居其位、各得其所。二是,“以个人为本”。在“以人民为本”的同时,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纲”,宣示了党对于每一个人获得尊严的承诺。在教育问题上,我们贯彻“以人为本”,应当在人民的视角下,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在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上,尊重他们的意愿和要求,使他们自主自由地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正是在后一点上,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由于社会分工的制约,市场竞争的压力,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的比拼,家庭或脱困或飞黄腾达的企求,学生于是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相当程度上只能适应社会而失去自我。老年教育则有所不同。党和国家办老年教育,一是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人民谋福利,二是为每一个自愿学习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他们完全摆脱功利约束、离开比拼状态,每一个老年人都能以自己为目的。所以我们说:“老年教育是完整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三)“老年教育”和“老年教育学”的定义

“老年教育”的定义,在内涵上应当反映中国老年教育的客观本质,在逻辑上应该是“教育”定义加以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定的限制。前面说过,“教育”的一般定义是:“它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将这一定义作为“教育一般”,将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质作为“教育特殊”,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可提出“老年教育”的定义。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张文范会长曾把“老年教育”定义为:“它是老年人在新的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是老年人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活动。”这个定义有三个“意义域”:一是老年教育的本质,指明它是“老年人自我完善的素质教育”;二是老年教育的直接目的,指明它是为了老年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而进行的教育;三是老年教育的社会目的,指明它是使老年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把这三个意义域联结起来,就构成比较完整的老年教育定义。这就是:老年教育是在老年人再次社会化过程中实施的老年人自我完善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为直接目的的教育,是引导老年人自觉适应时代特点、参与社会发展的教育。“老年教育”的定义也有其广义和狭义。广义老年教育包括老年学校教育、老年远程教育、老年社会教育;狭义老年教育仅指老年学校教育。

再说“老年教育学”的定义。这个定义在内涵上应当反映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质和人文价值,在形式上应当是教育学定义加以老年教育学特殊规定的限制,是“教育学”一般和“老年教育学”特殊的统一。如前所述,教育学的定义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把握教育活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为目的的学科。“老年教育学”的定义相应地可表述为:它是以老年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把握老年教育活动的特殊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揭示老年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为目的的学科。同教育学一样,老年教育学既要研究老年学校教育,又要研究老年远程教育和老年社会教育。

二、从老年学到老年教育学

我们认为,老年教育学是教育学和老年学的交叉学科。国内外学者都指出:“老年教育学既是老年学的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它是这两类学科的交叉学科。”

(一)在老年学学科体系中产生老年教育学的必然性

我们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来看这种必然性。交叉学科(或交叉科学)是各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兴学科群。这一学科群有三种形式——“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并日趋庞大,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动向和显着趋势。“边缘学科”是在两门相关学科的边缘产生的“亦此亦彼”的新学科。它不但产生于两门自然科学的边缘(如物理学与化学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与化学之间的“生物化学”等),两门社会科学的边缘(如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伦理经济学”等),而且也产生于自然科学各学科与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老年学就正是这样的学科。老年学涵盖着“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教育学”“老年伦理学”等等分支。老年教育学是老年学和教育学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这合乎现代科学发展的大势,也合乎老年群体生存和发展的急需。

(二)老年学界定的分析

对老年学,国际通称Geratology。这个词是1944年美国老年学会成立后首先使用的。它的词根来自希腊文。Geron是“老人”之意,logy是构词成分,表示“……学”。我们可以从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来推断它的学科内涵。其一,作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老年学既要研究老年人的自然的生存状态及其变化,又要研究老年人的社会的生存状态及其变化。这一点在国际上是有共识的。有学者指出:“国外有的人把老年学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分。前者以老年医学为主,后者以社会老年学为主。但两部分知识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二,作为真理论与价值论相统一的实践性学科,老年学既要研究老年人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又要研究老年人的人类学价值和个体价值。其三,作为反映性理论和规范性理论相统一的学科,老年学既要说明老年人的客观状况,又要阐明范导老年人实现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战略、策略。概括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给老年学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它是研究老年人个体和老年群体的现实生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是研究老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及其实现的学科,是研究从老年人实际情况出发来范导老年人实现生命生存价值、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策略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