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宗教与民俗的关系。我们认为,宗教作为一门科学,一门学问,与民俗学之间,也是交叉关系。与其他学问一样,宗教也有许多层次。宗教作为一种哲学,当然远离民间,但作为一种引人向善、为善的教育,作为一种多少年来人们用以祈福禳灾的工具,则不能不属于民俗。以佛教为例。不要说“有宗”、“空宗”、“华严”、“禅宗”、“天台”(这些都是佛教宗派,其理论都很复杂。)之类的理论,就是“四谛”、“十二因缘”之类佛教的基本理论,除了善恶报应之外,民间也没有流行,更不要说法相宗(法相宗:我国佛教的一个宗派。)那样的经院哲学了。因此,佛教的这些内容,当然绝不是民俗。但是,善恶报应观念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在今天仍是如此,以这一观念为主题的民间故事,更是不知凡几。我们能把这样的观念排除在民俗之外吗?佛经中有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除了寓言故事之外,还有公案故事、历险故事、爱情故事等等,这些,也应该是民俗学研究的范围,更何况,我国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故事,甚至是欧洲有些故事,其中的情节或情节模式,来源于佛经。
我们研究这些民间故事,就不能不研究佛经中的那些故事。佛教诸神,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是人尽皆知的。观音、弥勒的像,往往见之于人家的客厅里,甚至店铺中也往往供奉着。如果把佛教及其诸神从我国民间文化中抽掉,我国民间文化就会很不完整,甚至所剩余部分中某些部分的研究,还会大受影响。道教的情况也是这样。正一道教、全真道教、符箓派、丹鼎派(这些都是道教流派。)等,它们的思想,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那是道教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不是民间文化,不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因为这些内容,没有在民间流行,老百姓不了解,也没有对他们的生活发生多少直接的影响。《道藏》(道藏:道教典籍丛书。)中所收录的神仙传记中的神仙,绝大多数在民间没有什么影响,民俗学也可以不研究他们。但是,像八仙这样的神仙,在民间有如此大的影响,民俗学就不能不将他们列入研究的范围。民间的八仙图案、暗八仙图案,为民俗学研究者们所注目,那么,八仙当然也不能被排除在民俗学的研究范围之外。对天地山川的信仰,对动物植物的信仰,对祖宗灵魂的信仰,这些都包括在民俗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宗教正是在这些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事实上,道教几乎将民间对天地山川的信仰、对动物植物的信仰、对历史人物的信仰全部搜罗了进去。因此,我们认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宗教中与民间文化融合在一起的部分。
二、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对某个现象作出合理的阐述,或找出现象间的联系,或从现象中找出某种或某些规律。如何研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管如何研究,总是先要充分地把握研究对象,找相关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材料,运用分析、综合、推理、演绎等方法,得出结论,并随着研究的深入,新材料的发现,研究者自身思想见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把研究一步步地引向深入。
找资料是研究的基础工作。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如何找相关的研究资料。
一是通过书籍获取资料。古人着作中,有大量的民俗学资料,但这些资料太分散了,不大好找。不过,只要熟悉古代文献,找这些资料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一般说来,笔记、时令、工艺、术数、游艺、农家、地理、类书等类古籍,所记载的民俗资料比较多。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丛书综录》、《贩书偶记》等最基本也最实用的工具书来查找这些书的名字,然后再设法找到它们。
现代人根据古籍编选的资料集,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例如,方志中,一般都有“风俗”之类的部分,集中记载当地的风俗,间有考证和评论。其所记载的部分,多为第一手资料,即使来源于旧志者,也会与当时的风俗相印证后才会记载,因此,应该是比较可靠的。种数实在太多,地方性极强,一般来说,某一种方志的发行量不会大,因此,一般图书馆所藏地方志,不会非常多,这就给我们查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这一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丁世良、赵放主编的多卷本《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将我国地方志中的民俗资料网罗殆尽,堪称各地民俗资料的宝库。就古籍整理而论,此《汇编》的水平也足以称高。本书所引用的方志中的资料,全部来源于该书。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来查找书籍。古代、现代人的着作,古代着作的今人整理本,通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可以查作者索引、书名索引或分类索引。如果不知道作者、书名,目的是找研究某个问题的书,还是用分类索引为好,这样既能找到你知道的书,你所知道的某个学者的书,还能发现你不知道的但对你研究有很大帮助的书。
二是通过田野作业获取民俗学研究资料。这又包括几个方面:
获取实物资料,包括非纸质资料。帛书、竹简之类,那当然是不多的,但实物资料的发掘,对我们每一个想研究民俗学的人来说,还是可为的。某些民俗活动早已成为历史,但与这些民俗活动有关的实物还存在,对我们今天研究那些民俗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过去农村民俗的实物,在今天的农村,还可以找到,升、斗、弓、尺、农具、纺织工具等等即是。旧时订婚时女方送给男方的写有女子年庚八字的“庚帖”,婚丧喜庆时记载亲友所送钱物的礼簿,孤坟野庙的碑记等,都是宝贵的资料。
获取口述资料。请人(一般是富有民俗知识的当地老人)口述种种民俗内容,如生产、生活、信仰、礼仪、故事、民歌、谚语等等,随时记录下来。调查的对象,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有选择的,并且不能只是一个,以此尽量减少因为调查对象个体的原因造成的失误。
获取民俗取向资料。向许多人作问卷式的调查,了解他们参加民俗活动或履行民俗礼仪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民俗活动或民俗礼仪等的意见。
获取民俗活动的直接资料。现代科技为我们获取这些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照相等,将民俗活动活生生地、完整地记录下来。
如果有可能,我们还可以参加到民俗活动中去,亲身体验这些活动,也许能获得更多的领悟。
清代乾嘉学派的学者大量运用古籍资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来,王国维将考古发掘资料与古籍资料结合起来研究,称为“二重证据法”,获得了成功。近年不少学者提倡“三重证据法”,在“二重证据”上,再加至今仍然保留在民间的文化现象,或者现代文化现象中的某些相关文化因子一类证据,将他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无疑是正确的,对民俗学研究来说,“三重证据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顺便提一下,重视田野作业法,将这第三重证据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研究文史,或者说就是民俗,孔子就有意识地这样做了。《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又云:“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又云:“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礼记·杂记下》云:“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孔子告诉他:“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蜡”是古代腊月里祭祀农事神灵的活动,古代的狂欢节。
什么叫“文献”?“文献”就是文化资料的负载者。书籍是文献,有关实物资料是文献,有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也是文献!“献”在古代汉语中,就有这样的意思。因此,我们做研究时找“文献”,就要尽可能地找到这一类文献的所有负载者,进而尽可能地找到所有的有关文献。找书籍也好,找实物也好,找电子资料也好,找有关的人也好,都是找文献。这些,都是找资料的有效方法。
第三节民俗的特征
一、传播性与区域性
民俗的传播性与区域性,是从空间广度而言的。传播,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两种形式:
第一,个人的爱好、习惯、趣味等,传播开去,流变为民俗。必要条件是这些个人的行为,必须反映人们共同的心理趋向,融化在人们生活中,为人们所传习。《后汉书·梁冀传》:“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这些“妖态”中,只有“堕马髻”成了民俗,妇女们争相仿效,且流传到后代。李贤注《后汉书》引《风俗通》云:“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仿效之。”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写少女秦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倭堕髻,即堕马髻之余形,见崔豹《古今注》。所谓堕马髻,即髻歪在一边,呈似堕非堕之状。现在还保留在农村八十岁以上老年妇女足上的缠足陋俗,最初也是发端于个人的。传说起于商纣王的妃子妲己,这当然不符合事实。明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卷七云:“客有征及缠足事者,余不能知其所自始。姑应之曰:缠足,上古无闻,俗传自妲己始。谓妲己乃雉精,足犹未变,故裂帛缠之。然无所证据,不足信。齐末东昏侯为潘妃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莲花’。
又南唐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钿带、璎珞,莲中作五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此即今之弓足也。则弓足始窅娘矣。然赵飞燕能作掌上舞,子建赋《洛神》曰‘凌波微步’,绿珠‘香尘无迹’,曰‘微步’,曰‘掌上’、‘无迹’,则纤细可想。……故愚以为纤足即非始于妲己,亦决不始于窅娘。及读新都杨用修跋《杂事秘辛》中‘约缣迫袜,收束微如禁中’语,则缠足后汉已有之矣。”但“约缣迫袜,收束微如禁中”明显还不足以证明这就是缠足,因此,缠足之俗,还是以起于窅娘之说为妥。此类发端于个人的民俗,还有中山装等。东坡肉也是一例。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诗云:“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梁元帝妃子徐妃徐昭佩,就是“徐娘半老”的那位“徐娘”,化“半面妆”,这没有反映人们共同的心理趋向,没有融化在人们生活中,也没有为人们所传习,因此,这不是民俗。
第二,甲地风俗,传至乙地,或其他许多地方。家族迁徙,各地交往,都能成为民俗传播的原因。如秋千本为北方山戎之戏,后传遍我国。见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秋千”古写法二字都从“革”,“秋千”是也。很明显,它最先是在游牧部落中流行。欧洲许多风俗,在我国已经流行,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这些都是不难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