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学通识
19107200000039

第39章 人生礼仪(3)

第二节成年礼

男子成年礼亦称成丁礼。在古代称冠礼。《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仪礼·士冠礼》规定为十九岁。古汉语中以“冠”表示男子年龄。童时不束发,垂髫。少年时束发为两结,可上学,语云:“束发受书”。冠礼后可结婚。行冠礼时,召集宾客,由长辈加冠,并赐字。

“字”也叫“表字”,“表”是“表明”、“表白”的意思,“字”具有表明、表白的作用。它表明、表白什么?名的意思。一个汉字,有许多意思,取为名字,究竟取其什么意思?如何确定这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此人父母长辈给他取这个名字,用意何在?这些,他的字可以告诉我们。例如,我们凭什么认为“张学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学习张良?因为他的字“汉卿”提醒了我们,把“学良”的意思确定了下来。下文举到的“杨亿”,这个“亿”是量词,是一个很大的单位。他的父母或长辈给他取名为“亿”,用意何在?这名字中的“亿”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希望他成为亿万富翁的意思?不能确定。但是,看了他的字“大年”,我们可以知道,这“亿”是指时间的,给他取名的人,希望他能活一亿岁呢。“大年”就是长寿的意思,语出《庄子》。总之,字是用来确定、解释、限制名的意思,或者对名的意思作各种各样的补充的。

名与字之间的关系,有种种不同。有同义的,那是解释性的,这样的字很多,如张碧字太碧,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张衡子子平,班固字孟坚,诸葛亮字孔明,诸葛瑾字子瑜,周瑜字公瑾,杨亿字大年。有的字的意思,与名的意思正巧相反,这也有确定名的意思的作用,而且对名的意思作补充,中和一下,保持平衡和稳定,如韩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曾点字皙。更多的字,无法以同义还是反义来概括,只能说与名出于同一个典故、名句,如顾八代字文起,刘过字改之,钱谦益字受之,王维字摩诘,张养浩字希孟,陈唐字希冯,陈樵字友渔,陈鹏年字北溟,陈祖范字亦韩。

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于十五岁时行之。该女子盘发于顶成髻,用笄(簪)插住,就表示成年了。因此,古代汉语中,有“及笄”、“未笄”、“已笄”等说法。

由韩愈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当时,即使是当时的汉族士大夫,也早就没有了行成年礼的习惯。但是,在许多地方,民间仍然是行成年礼的。如民国十一年铅印本上海《法华乡志》云:“古人冠而后字,斯礼久废。今则农商子弟弱冠时,具酒食邀里中士人题字,召乡父老食之,谓之称号。尚有古意。”又清道光五年刻本安徽《怀宁县志》云:“凡冠礼,每以人日(正月初七)、上元或中秋举行,家族亲戚书其字额送于冠者之家。主人或父若兄,率冠者衣冠肃客。客入贺,坐定酒行,主人及冠者相继酌客,客酢焉。席毕,冠者衣冠出拜客,客答拜,遂入拜父、母、兄,父、母、兄皆以成人勉之。客能歌,则歌古训诫之曲相勉焉,亦祝雍颂意也。此礼村俗家家举行,但谓之‘响号’,不知其为冠也。”清道光十年刻本安徽《太湖县志》云:“冠,男十六以上,二十以内,诹吉日出祖先主于堂,父引子祭拜,乃命之冠。既加冠,复命之拜。自父母以下以次拜,而成礼焉。大夫士庶家,各以本等服色,无敢逾,戚友致贺,燕饮答之。笄,女十五以上将嫁,父母命之笄。诹吉日告于寝庙,父母、兄弟以次拜,成礼。有年幼先嫁,而后笄于婿家,非礼也。”福建福清等地,旧俗于结婚前几天择吉日行冠礼和笄礼,仪式比较繁缛(见《福清县志》)。浙江双林镇等地,于结婚那一天的凌晨行冠礼(见民国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双林镇志》)。

又清朝施鸿保《闽杂记》卷七《贺字礼》云:“古者冠而后字。今冠礼已久不行,而福宁府属,犹有贺字之礼。男子成童以上,亲友绎其名字,择日具红笺或帛,书‘恭赠某翁令几君名某,敬字之曰某某’。鼓吹送至其家。其家设席相待。次日,其子各诣谢之。亦有乞字于乡老贤士者。贺字之礼亦同。或贫不能宴客,则俟新岁,或其家有喜寿事日行之,可免别设酒食也。年至五十以上,又有贺号之礼,谓之别号,亦以红笺、帛书曰:‘恭赠某翁号曰某某’。此犹古人五十以伯仲相称遗意也。二者皆乡俗之未尽忘古欤!”

近年有些学校,组织是年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举行成人仪式,有的还作成人宣誓,当然也少不了师长出席并发言,勉以成人之道。这是古代成人礼的继续。社会尽管与古代已经大不相同了,但是,勉励一个刚成年或即将成年的人在社会中当一个合格的成员,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永远必要的。

行成年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此后,其人就是成年人了,能行使社会赋予的权利,也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同时,行成年礼,也是勉励其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正式成员,他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正确行使社会赋予的权利,努力为社会作贡献。成年礼的意义,就在于此。

第三节结婚礼

广义的结婚礼指从提婚到结婚这一过程的仪礼。狭义结婚礼指结婚时的仪礼。

古婚礼有“六礼”之说,指婚礼不同阶段的仪式(见《仪礼·士婚礼》)。现作简单介绍:

1.纳采

即提亲。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去,表示希望能娶女方姑娘的意愿,求得女方家长等的同意,这样,才能进入到第二个程序。媒人这样的角色,很早就有了。《诗经·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可见这角色之重要。顾名思义,“纳采”就是往对方送东西。媒人不能空手去,总要送点东西。“士”这一阶层,“纳采用雁”。为什么要用雁呢?一是说它“有信”,秋去春来;二是说它是“贞禽”,一只死了,另一只就再也不找配偶了。后来,这样的礼俗扩展到绝大多数社会阶层。行此礼的人多了,雁自然不够,所以,一般就送鹅。这一步,古书上也常叫“委禽”。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纳采用九物: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杀石,绵絮,长命缕,干漆,这些东西的名字,都含有祝愿的意思。

(《古希腊人的家庭生活》(The Home Life of the Ancient Greeks,H.Blumner着,Alice Zimmern译,Cassell and Company,Ltd.London,New York,Toronto and Melbourne,1910)第四章《婚姻和妇女》中说,在古希腊,婚姻由男女双方父母或监护人决定。其间的协调牵线等事务,由一个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妇女安排。双方家庭,讲究门当户对。女子本人的意见,是没有必要征求的,她一般也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因为她不大可能有心上人,甚至没有所认识的合适的男子,对家长给她定的未婚夫,她只是也许在走路或节日活动上匆匆一瞥看到。男青年如果不喜欢家长为他定的未婚妻,也没有用,因为他在他家长的控制之下,除非他已经能独立谋生,但这样的情况,在上层社会中是很少的。这样的风俗习惯,其实也与我国古代差不多。)

2.问名

男方第二次派媒人到女方去,说是“问名”,即问姑娘的名字,实际上是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姑娘的情况,如她多少岁数,属相是什么,长相如何,性情如何,是嫡出还是庶出,排行第几等等,最为重要的是,姑娘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也就是“八字”。因此,这一阶段,也叫做“讨八字”。

3.纳吉

男方通过媒人讨得了姑娘的八字,将这八字和这边议婚男青年的八字,一起交给算命先生推算,也叫“合婚”。如果结果是这对青年男女的八字不般配,那么,议婚就到此为止,不能继续下去了。如果结果是大吉大利,那么,程序可以继续走下去。男方叫媒人将这个吉利的消息告诉女方,这一段过程,就叫“纳吉”。当然,媒人还是要带礼物去的。

4.纳徵

这一步是正式订婚,婚约正式成立。“徵”者,“成”也。但“纳”了以后才算成,不纳不算成。“纳”,无非是“纳”钱财,俗称“财礼”,或云“彩礼”。男方纳了彩礼,双方订立婚约。(瓦德·佛乐《西塞罗时代罗马的社会生活》中说,当时罗马的婚约,只是个口头答应,而不是个正式的盟约,可以不违反法律而背盟 (Social Life at Rome,in the Age of Cicero,W.Warde Fowler,1908,P.140)。这与我国现代的情况差不多。)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清朝及清朝以前),婚约一旦订立,就具有了法律效力。那时的法律,不仅保护婚姻,也保护婚约。任何一方悔婚,除了要受到社会谴责外,往往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官方或者社会,认定一个婚约是否有效,就看女方是不是接受了对方的彩礼,当事女子自己的感情与选择,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这一程序,也叫“纳聘”,男方所送给女方的,还有一些有吉利意味的东西。清朝福申《俚俗集》卷十一云:“《七修类稿》: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茶疏》: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

今人犹命其礼曰下茶。禹门按:俗有一家女子不吃两家茶之语。”又云《通志》载后汉之俗,聘礼三十物,为元(玄)纁、羊、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蒲苇、卷柏、嘉禾、长命缕、胶漆、五色线、合欢铃、九子墨、金钱禄、得香草、凤凰、鸳鸯、含利兽、受福兽、鱼、鹿等,名称都有吉利的意思。又引顾起元《客座赘语》云,金陵人家行纳币礼,其笄盒中,用柏枝及彩线,络果作长串,或剪彩为鸳鸯,又或用胶漆丁香,粘合彩绒结束,或用万年青草、吉祥草,诩为吉庆之兆。于是,福申感叹:“今俗相沿之仪物,固有自来也。”可见清代还有这样的风俗。

5.请期

男女到了婚配的年龄,要结婚了。男方选了个好日子,请媒人送到女方去,请求女方同意,就叫“请期”,就是“请求女方同意结婚佳期”的意思。这一步,媒人还是要带钱物给女方的。有些地方,这一步俗称“送日子”或“送好日”。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下《江苏南京采风记》云:“男家欲迎娶,先将男女八字,送星家诹吉,必使无冲犯、无刑克之良辰,以红全柬上记新人沐浴宜何时,水倾何方,新人上轿何时,合卺何时,避忌何人。谓之‘送日子’。”

6.亲迎

新婚大喜日子,新郎亲自去迎娶新娘。(古罗马也有这样的风俗。瓦德·佛乐《西塞罗时代罗马的社会生活》(Social Life at Rome,in the Age of Cicero,W.Warde Fowler,1908)第五章《婚姻和罗马妇女》中说,婚礼到来了,新娘穿上结婚的礼服,披上浅红色的婚纱,等着新郎来到她家迎娶。新郎来到。在一个已婚妇女的指导下,这对新人宣布同意联姻,将右手握在一起。在祭礼和婚宴之后,新郎就领着新娘回家。路上,三个父母双全的男孩陪同着新娘,一个手持火炬,另两个各拉着新娘的手。管乐在前面领路,果子对着男孩抛撒,人们唱着优美的诗篇。到了新郎家门口,新娘将动物油和植物油涂抹在门框上,将羊毛织成的带子分别系在两边的门框上。新郎背起或抱起新娘,过门槛,进入正厅。)

亲迎这一步,是狭义的婚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婚礼。《诗经》中有结婚“九十其仪”的说法,意思是说结婚的礼仪非常多。略举几项:撒谷豆:高承《事物纪原》云:“汉世京房之女,适翼奉子。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奉以为不然。妇将至门,但以豆谷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由是以来,凡嫁娶皆宜制草于门阃内,下车则撒谷豆。既至,蹙草于侧而入。今以为故事也。”此俗又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嫁娶篇》,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篇》等,可见流传甚广。

传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引王棠《知新录》:“今人娶新妇入门,不令足履地,以袋相传,令新妇履布袋上,谓之传代。袋、代同音。白乐天题娶妇诗云古人以毡褥者,官贵者重其事也。今世则不用毡褥而用袋者,重其名也。”此礼开始时当是以用毡褥为是,旧时许多地方结婚用红毡铺新婚夫妇作站立行礼之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古时候,结婚能用毡褥的有几家?贫家无法,就以农家应该都有几个的布袋代替。可惜布袋还不是充分的多,不足以铺新娘下轿后到新郎家里这一段路,就只好不断将新娘已踏过的布袋收起来,再铺到前面去,等新娘走上去。这就不是“传袋”吗?“传袋”与“传代”谐音,很吉利,于是,到后来,即使使用得起毡褥的人家,也用“传袋”之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