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诸佛
佛的意思是“觉悟了的人”。觉有三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小乘佛教中,佛仅仅是释迦牟尼一人。大乘佛教中,佛有很多。佛一作“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全称,又作“浮屠”。英文中俱译为“Buddha”。通常所说的“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如实道来,故云如来”。“大雄”亦为佛之别称。佛寺中常有的“大雄宝殿”,就是佛殿。
佛经中所说的佛,较有名的,是竖三世诸佛和横三世诸佛。
一、竖三世诸佛
竖三世诸佛是从时间上说的。过去佛,指燃灯佛(梵文名为Dipamkara),又名锭光佛。“锭”是灯的脚。现在佛,当然是释迦牟尼。未来佛,是弥勒佛。
过去佛燃灯佛,据说他出生时身上光亮如灯,故名。释迦牟尼在过去不知多少世时,名为儒童,顾名思义,是一个读书少年。某日,儒童见一女子名瞿夷者,手持七枝青莲,遂以五百金钱买其五,欲以供佛(燃灯佛),瞿夷知之,遂将其余两枝,托儒童一并供佛。儒童遂将此七枝青莲,献给当时的教主燃灯佛,又对燃灯佛百般恭敬,故该佛预言他91劫以后成佛。那个瞿夷就是悉达多(释迦牟尼没有出家时的名字)未出家时娶的妻子。也就是说,燃灯佛是释迦牟尼前91劫时的佛,所以说是过去佛。当然,这些都是佛经中佛家编出来的故事,有谁能知道91劫以前的事呢?什么叫劫?世界从产生到灭亡为一劫。
现在佛释迦牟尼(梵文Sakyamuni,前565~前485,南传佛教认为是:前623~前543),本来的姓名为“乔答摩·悉达多”。姓“乔答摩”(Gautama),意为“最好的人”;名“悉达多”(Siddhartha)意为“目的达到了的人”。“释迦”(Sakya)为种族名,意为“能”;“牟尼”(Muni)意为文、仁、儒、忍、寂、寂默、明珠等。释迦牟尼是悉达多得道后人们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或贤人。有的书上,也叫他释迦文佛。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一说为在印度与尼泊尔的边境地区)释迦部落净饭王(梵文名为Suddhodana,其皮肤白净,故称“净饭王”)的太子,属于刹帝利种姓。他的母亲叫摩耶(Mahamaya)夫人。摩耶夫人怀了释迦牟尼后,将要生产,按照当时的习俗,她必须回到她的娘家去生产。她的父亲也是个国王。摩耶夫人回到她父亲的国家,在往娘家的途中,她到她父亲的别墅蓝毗尼园休息,在那里生下了悉达多。很不幸,七天后,她就去世了。她的妹妹波阇波提,也是净饭王的妻子,将悉达多抚养成人。悉达多受到良好的教育,文武全才。因深感人生的苦难,他29岁(一说19岁)出家修道,先学禅定,后学苦行,后又放弃苦行,在一棵菩提树(Bodhidruma,Bodhivrksa,又称毕波罗树、觉树、道树等,Pippala)下静坐思维,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终于觉悟得“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时年35岁(一说30岁),遂创立佛教。
先是悉达多出家之后,其父亲派五位大臣出去寻找,命他们劝说悉达多回家,他们也是悉达多亲族成员中的长辈。他们找到了悉达多,但没有能劝说他回家,他们便不敢回朝,于是就跟悉达多苦行。其中有几人吃不消,就走了。剩下的跟悉达多继续苦行。后悉达多放弃苦行,跟他继续苦行的人,便认为他意志不坚定,也离开了他。悉达多觉悟后,就把这五个人找到,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给他们说法,这就是着名的“初转法轮”,即第一次传播佛法。“法轮”是比喻的说法,云佛法如轮,无坚不摧,能摧毁一切恶业,或云佛法流传,并不滞留一地,像车轮一般,故云“法轮”。释迦牟尼这次“初转法轮”的内容,就是“四谛”、“十二因缘”之理。“四谛”为“苦”、“集”、“灭”、“道”,这是佛家所谓的四条真理。苦,指世俗世界的一切,本质上都是苦的。例如,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所求不得之苦等等。集,堆积的意思,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难的原因,即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惑”。灭,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根源,是佛教修行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得到解脱,不再进入生死轮回,而是进入涅盘。道,指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解脱生死轮回、进入涅盘寂静境界的一切理论和方法。“十二因缘”主要是讲因果轮回,所谓的“三世二重因缘”。当然,这些理论,不是科学的世界观,我们必须注意鉴别。这五人就是悉达多最早的弟子,最早的佛教徒,佛教史上所谓的“五比丘”。此后,悉达多广传佛法几十年。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太子只陀和给孤独长者共同布施的只园精舍,在舍卫城南。王舍城有一竹林精舍。这是佛长期居住的两大精舍(精舍:佛教徒居住、修炼之所。)。释迦牟尼在80岁时去世。相传他的舍利(遗骸)被分为八份,分别起塔供奉。记载悉达多事迹的汉译佛经主要有《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等。
未来佛为弥勒佛。“弥勒”是梵语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译为“慈悲”。他常怀慈悲之心,故名。他出身于古代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却早于释迦牟尼去世。
释迦牟尼曾经预言,弥勒去世后,将生于兜率天(兜率天:在佛教宇宙观中,有许多天界,兜率天即其中之一。),为诸天神说佛法。释迦牟尼去世后五十六亿万年后,他才会从兜率天下生人间,并且成佛。因此,他是在未来成佛,是未来的佛。有些书上说他是菩萨,就是这个道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佛云十二年后,弥勒去世,上生兜率天。弥勒为天人说法,使大量天人精修佛道。阎浮提(按:指世俗世界)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所说。”《碛砂藏》本《大藏经》第157册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翻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写弥勒下生云:大臣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敬爱。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王女中最极殊妙,如天帝妃。口作优钵罗花香,身作旃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八十四态:此指种种媚态等不善之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其夜分,成无上道。”此后,弥勒又将广为人说法,以弘扬佛法。“尔时弥勒佛为诸弟子说法:‘汝等比丘,当思维无常之想,乐有苦想,计我无我想,实有空想,色变之想,青淤之想,膨胀之想,食不消想,脓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此十想者,皆是过去释迦文佛为汝等说’”。
我国佛教中弥勒佛的形象,与佛经中的弥勒佛形象,全然不同:身胖、面乐,手持一布袋。文学作品中的弥勒佛,从宋代以下,时时有之。
中国佛教中弥勒佛形象,来于我国五代时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自称是弥勒佛的化身。宋朝庄绰《鸡肋编》卷中云,唐末奉化地区,有一被称为“布袋和尚”的和尚,“身矮皤腹,负一布囊”,临终说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人遂画其像为弥勒佛。《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云:“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形裁猥琐,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行为异常,能示人吉凶。“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元朝袁伯长《延佑四明志》卷十六所载,与《宋高僧传》所载相似,又云:“梁贞明二年于奉化岳林东廊坐逝,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葬寺西南二里,曰弥勒庵。宋元符元年,赐号定应大师。三年,祥光现于葬所,得锡杖净瓶。邑人建阁藏之。”
我国的弥勒佛形象,体现了一种宽容和宽厚的人生智慧,一种乐观随和的处世态度,这是佛经中的弥勒佛形象所没有的。
我国有关弥勒佛的对联很多,颇有佳作。如福州弥勒殿对联:“手上一只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云南宾川县弥勒殿对联:“天王人王平等观,安用五体投地?出世入世随宜过,本可一笑付之。”
二、横三世诸佛
三个佛世界之佛。许多寺院的大雄宝殿上,释迦牟尼居中,为娑婆世界之佛;其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药师琉璃光佛(Bhaisajyaguruvai duryaprabhasa Buddha);其右为西方极乐世界之阿弥陀佛(Amitabha Buddha)。
药师琉璃光佛简称药师佛,相传他曾发下十二大愿,愿一切众生无病痛之灾,身心安乐。阿弥陀佛,又作“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相传他本是位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僧,法名法藏。他成佛前,发下四十八大愿,其中有云:他成佛后,凡是信奉他并持颂他名号的人,临终之际,他就会来接引此人,让此人往生到他的国度即西方极乐世界中去。
第二节诸菩萨
什么叫菩萨?菩萨是佛教中的修行品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意译为“觉悟众生”、“道众生”。宋僧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一引僧肇云:“菩提,佛道名;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或云,菩提的意思是“正”,“萨埵”的意思是“众生”。已经自觉本性,悟得佛道,又能以佛道普度众生者,为菩萨。或云,修持大乘六度(布施、持戒、禅定等六种修行方法),求无上菩提(无上道,也就是佛道),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名菩萨。旧译有“大士”等。菩萨成佛于未来,很明显,还不是佛。成佛的三个条件,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菩萨缺的是最后一项。什么时候他们才觉行圆满?这是个无限长的修行过程。下文的观音部分,将进一步阐明这一点。
佛教中,有“四大菩萨”之说,下面逐一介绍。
1.文殊师利
也叫曼殊室利(梵文Manjusri),意为妙德、吉祥。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兆。其形象为顶结五髻,骑青狮子,常为释迦牟尼的侍从。他手中所持宝剑,象征智慧和锐利。他是大智慧的代表。显灵说法的道场为山西五台山。文殊生于古印度舍卫国一婆罗门家庭,后成释迦牟尼弟子。释迦牟尼去世后,他到云杉,为人说十二部佛家经典。后来,他回到家乡去世。相传佛曾经说,东北方“大振那”国,有大山,山有五峰,名五顶山。他辞世后,文殊将以童子之形象于此居住并为众生说法。我国佛教认为,山西五台山就是佛说的“五顶山”,故以五台山为文殊显灵说法的道场。
2.普贤
梵文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意为普遍贤善,故称普贤。他骑白象,与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的侍从。显灵说法的道场为四川峨眉山。《法华经》上说,若有人读《法华经》,普贤就与其他大菩萨一起保护此人。普贤曾为善才童子讲“礼敬诸佛”、“忏悔业障”等十大行愿,因此又被称为“十大愿主”或“十大愿王”,成为“大行”的象征,“行”是实践其所发之愿的意思。一说他是真理的象征。
文殊和普贤都是男子身,但在我国佛教中,却往往变成女子身。佛寺中的造像和通常的画像是如此,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中也是如此。《莲社高贤传·昙翼传》云:“普贤大士化女子身,披彩服,携筠笼一白豕,大蒜两根。至(昙翼)师前曰:‘妾入山采薇,日已斜,豺狼纵横,归无生理,敢托一宿。’师力却之。女复哀鸣不已。遂令居草床上。夜半号呼腹痛,告师按摩。师辞以持戒,不应手触女。号呼愈甚。师用布裹锡杖,遥为按之。翌日,女以彩服化祥云,豕变白象,蒜化双莲,凌空而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所载观音故事,也将文殊和普贤都说成是女身,且与观音是亲姐妹。
3.地藏
梵名乞叉底蘖婆(Ksitigarbha)。《地藏十轮经》言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本愿经》云,释迦牟尼嘱咐地藏,要他在释迦牟尼灭度之后、弥勒佛诞生于人间这一段无佛之际,努力弘扬佛法,超度众生。他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渡尽众生,始愿成佛”,表现了宏大的意愿,故成为“大愿”的代表。据说,若有人念其名号,拜其形象,就会得到他的帮助。
《法华经》中,言四大菩萨,以弥勒换地藏。弥勒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雪窦山。显灵说法道场云云,乃是中国佛教中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