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学通识
19107200000006

第6章 佛教神灵(2)

4.观世音

她在四大菩萨中,最为有名,也最为重要。故作重点介绍。

佛经中有关观世音的记载,最有名的有三处。一是《观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此经中,佛对华德藏菩萨等说观世音、得大势的故事:不知道多少年之前,“其国有佛,号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尔时金光狮子游戏如来法中,有王名曰威德,王千世界,正法治化,号为法王。其威德王多诸子息,具二十八大人之相。是诸王子,皆悉住于无上之道。王有七万六千园观,其王诸子,游戏其中。”“彼威德王于其园观,入于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莲花,从地踊出,杂色庄严,其香芬馥,如天旃檀。有二童子,化生其中,加趺而坐,一名宝意,二名宝上。时威德王从禅定起,见二童子坐莲花藏”,就与他们论道,而竟然处于下风。于是,威德王带他们到佛处。二童子与佛以偈对答,讨论佛理。他们向佛发愿普度众生,大地天空,出现了种种灵异。佛讲完这故事,说:“尔时威德王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时二童子,今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是也!”二是《悲华经》卷三,云宝藏佛世界时,转轮圣王之第一太子因布施、供养比丘僧等等功德,修佛精进。他向佛发一宏愿:“世尊,今我以大声音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宝藏如来为其授记:“善男子,汝劝天神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三是《妙法莲华经》卷七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此品中,或问观世音之义,佛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并举了他的种种神威,如“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之类,大到水火刀兵不能害,小到没有子女,观音也能保佑生漂亮聪明有福有德的子女,甚至有什么小烦恼,也都可以解脱。总之,人有麻烦,只要称观音之名,观音就马上来救护。她总是在看着世界上有没有人在称她的名号,有没有人在呼唤她救护,因此,佛就给她起个名号,就叫“观世音”。可是,有关观世音弘扬佛法的具体事实,人们信仰观世音获果报的灵验故事,佛经中连一个也没有。

观世音一传到我国,竟然就大红大紫起来。她救苦救难的故事,简直是连篇累牍,终于使她成为了我国知名度最高的神灵。在民间,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而希望得到她的帮助,家里供养她的像以求保佑,是很普遍的现象。

观音又被称为“大悲”菩萨,这又是为什么呢?任何众生有悲伤烦恼之事,只要呼观音的名号,她就会来救助,就像这些悲伤和烦恼是自己的一样。这样,世界上所有众生的悲伤和烦恼都是她的悲伤和烦恼,那么,她所承受的悲伤和烦恼,是何等的巨大!还有谁的悲伤和烦恼能超过她?

我国的观音,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她在我国完成了女性化。佛经中的观音故事中,观音都是男子。但是,在我国,观音是位女子。这是众所周知的。其间原因主要有:第一,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最集中地体现了女子富有同情心的美德,因此,观音为女子身,内在外在,就更为和谐统一。第二,有利于弘扬佛法。“男女授受不亲”,礼教之大防,在我国根深蒂固。观音为女身,能消除女性信仰佛教神灵的心理障碍。对男性而言,有时也有利于弘扬佛法。我国鱼篮观音故事中,观音就以女色设缘度男子。《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七十九录《法华持验》云,唐陕右某地俗好骑射,不知佛法。元和十二年,忽来一美艳女子,提篮卖鱼。此地青年男子之未婚者,竞欲娶之。女云:“能一夕背诵《普门品》者,则吾归之。”诸人遂念《普门品》(《普门品》:佛经《法华经》中的一个部分,内容就是观音故事。),黎明诵彻者二十余人。复授以《金刚经》令诵,一日能通者犹有十余人。女更授《法华经》全部,期以三日通彻。至期,惟有马氏子能。于是此女嫁之。成婚当夜,女以身体不适为辞,求别宿,许之。次日,马家发现,此女已死,遂埋之。数日后,有紫衣僧至,命人开此女坟,有黄金锁子骨存焉。此僧谓众曰:“此观音大士,悯汝辈障重,故垂方便化汝耳。”言迄,飞空而去。观音以其色其身为诱,使人诵读佛经、知道佛法,进而除其孽障。以此故事为题材之文学作品不少。

二是中国观音的成道故事。唐宋时,有妙善救父而成观音大士的故事。宋人朱弁《曲洧旧闻》卷六云:“蒋颖叔守汝(州)日,用香山僧怀昼之请,取唐律师弟子义常所书天神言大悲事,润色为传。载过去国庄王,不知是何国,王有三女,最幼者名妙善,施手眼救父疾。其论甚伟,然与《楞严》及《大悲》、《观音》等经颇相失。”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七《宋重立大悲成道传》云:(前缺)臣既至,妙善听命,即谓尼众:“汝等速避,吾当受诛。”妙善乃出就死。

将饮刃次,龙山山神知妙善大悲菩萨将证道果,救度众生,无道父王,误将斩首,以神通力(缺)冥风暴雨雷电,摄取妙善置于山下。使臣既失妙善所在,驰奔奏王。王复惊怒,驱五百军,尽斩尼众,悉焚舍宇。夫人王族,莫不恸哭,谓女已死,欲救无及。王谓夫人曰:“(当为‘汝’字)勿哀哭,此少女者,非我眷属,当是魔怪,来生我家。朕得除去妖魔,甚可为喜。”妙善既以神力,摄至龙山之下,环视无人,即徐步登山,忽闻腥秽,又念山林幽寂,安有气?山神化为老人,见妙善曰:“仁者欲往何所?”妙善曰:“我欲入此山修道。”老人曰:“此山之中,乃鳞介羽毛所居,非仁者修行之地。”妙善曰:“此山名何山?”曰:“龙山也。龙居此山,故以名之。”“此去西岭若何?”曰:“亦龙所居,是故谓之小龙山。惟二山之中,有一小岭,号曰香山,此处清净,乃仁者修行之地。”妙善曰:“汝是何人?指吾居处?”老人曰:“弟子(当为‘非’字)人也,乃此山神。仁者将证道果,弟子誓当守护。”言讫不见。妙善乃入香山。登顶四望,阒无人踪,即自念言:此处是吾化缘之地。故于山顶葺宇修行。草衣木食,人莫(当为“之”字)知。已三年矣,尔时,父王以是罪业故,感迦摩罗疾,遍于肤体,寝息无安。

竭国妙医,不能救疗。夫人王族,夙夜忧念。一日,有异僧立于内,前曰:“吾有神方,可疗王病。”左(当是“右”字)闻语,急以奏王。王闻,召僧入内。僧奏:“贫道有药,救王疾病。”王曰:“汝有何药,可治吾病?”僧曰:“贫道有方,应用两种大药。”王曰:“何如?”僧曰:“用无嗔人手眼,可成此药。”王曰:“(当是‘汝’字)毋戏论,取人手眼,宁不嗔乎?”僧曰:“王国有之。”王曰:“今在何处?”僧曰:“王国西南有山,号曰香山。山顶有仙人,修行功着,人无知者。此人无嗔。”王曰:“如何可得其手眼?”僧(当是“曰”字):“它人莫求,惟王可得。此仙人者,过去与王有大因缘。得其手眼,王之此疾,立愈无疑。”王闻之,乃焚香祷告曰:“朕之大病,果获痊平,愿此仙人,施我手眼,无所吝惜。”祷(当是“毕”字)即令使臣,持香入山,使臣至已,见茅庵中有一仙人,身相端严,趺坐而坐,即焚妙香,宣王来命曰:“国王为患迦摩罗疾,及今三年,竭国神医妙药,莫能治者。有僧进方,用无嗔人手眼,乃可成药。

今者窃闻仙人,修行功着,谅必无嗔,敢告仙人,求乞手眼,救王之病。”使臣再拜。妙善思念,我之父王,不敬三宝,毁灭佛法,焚烧刹宇,诛斩尼众,招此疾报。吾将手眼,以救父厄。既发念已,谓使臣曰:“汝之国王,膺此恶疾,当是不信三宝所致,吾将手眼以充王药,惟愿药病相应,除王恶疾,王当发心,归向三宝,乃得痊愈。”言讫,以刀自抉两眼,复令使臣断其两手。尔时遍山震动,虚空有声。赞曰:“希有希有,能救众生,行此世间难行之事。”使臣大怖,仙人曰:“勿怖勿怖,持我手眼,还报于王,记吾所言。”使臣受之,还以奏王。王得手眼,深生惭愧,令僧合药,王乃服之。未及旬日,王病悉愈。王及夫人,戚里臣庶,下逮国人,皆生欢喜。王乃召僧供养,谢曰:“朕之大病,非师莫救。”僧曰:“非贫道之力,王无仙人手眼,安得愈乎?王当入山供谢仙人。”言讫不见。王大惊,合掌曰:“朕之薄缘,乃感圣僧来救!”遂敕左右:“朕以翌日往诣香山,供谢仙人。”明日,王与夫人,二女宫族,严驾出城,来入香山。至仙人庵所,广陈妙供,王焚香致谢曰:“朕婴此恶疾,非仙人手眼,难以痊愈,故朕今日,亲携骨肉,来诣山中,供谢仙人。”王与夫人宫嫔皆前,瞻睹仙人,无有手眼,悉生哀念,以仙人身不完具,由王所致。

夫人审问瞻相,谓王曰:“观仙人形相,颇类我女。”言讫,不觉悲泣。仙人忽言曰:“阿母夫人,勿忆妙善,我身是也,父王恶疾,儿奉手眼,上报王恩。”王与夫人,闻是语已,抱持大哭,哀动天地,曰:“朕之无道,乃令我女,手眼不全,受兹痛楚。朕将以舌,舐儿两眼,续儿两手,愿天地神灵,令儿枯眼重生,断臂复完。”王发愿已,口未至眼,忽失妙善所在。尔时,天地震动,光明晃耀,祥云周覆,天乐发响,乃见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身相端严,光明晃耀,巍巍堂堂,如星中月。王与夫人宫嫔,睹菩萨形相,举身自扑,抚膺号恸,扬声忏悔:“弟子肉眼,不识圣人,恶业障心,愿垂救护,以免前愆。弟子从今以往,回向三宝,重兴佛刹,愿菩萨慈悲,还复本体,令我供养。”须臾,仙人还复本身,手眼完具,趺坐合掌,俨然而化,如入禅定。王与夫人,焚香发愿:“弟子供办香薪,阇维圣体,还宫造塔,永永供养。”王发愿已,乃以种种净香,围绕灵躯,投火燃之。香薪已尽,灵躯屹然,举之不动。王又发愿:“必是菩萨不肯离于此地,欲令一切众生,见闻供养。”如是言已,与夫人舁之,即时轻举。王乃恭置宝龛,内菩萨真身,外营宝塔,庄严葬于山顶庵基之下,与宫眷在山守护,昼夜不寝,久乃归国。重建梵宇,增度僧尼,敬奉三宝,出内库财,于香山建塔十三层,以覆菩萨真身。

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包括流行于南方和北方的多个民间故事,只是人物的名字和故事中次要的情节有所不同罢了。主要情节总是如此:国王要三个已经成年了的女儿结婚,大女儿和二女儿听命,而小女儿心向佛道,不愿意结婚,国王大怒,让小女儿出家,并一次次地迫害她。小女儿修道心坚,在神灵的帮助下逃脱了父亲的迫害,甚至屠杀,成为神人。国王患病,需要至亲的手眼为药,才能治愈。这小女儿献出手眼,为父亲治愈恶疾,自己也成了观音菩萨,甚至是千手观音。此类故事,都是旨在调和佛教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矛盾,以利于弘扬佛法。我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特别注重孝道,重视子女对父母长辈的责任,当然也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这在儒家看来,是逃避对父母长辈的责任,不孝顺父母长辈,所以,儒家给佛教带的帽子是“无父无君”。这对佛教,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中国观音故事,想告诉人们,佛教同样提倡孝顺父母:出家修行,可以消除父母的恶业,可以拯救父母,这就是对父母的大孝。妙善修行成道而救父亲,就是这种观念的形象说明。妙善如果像普通人那样不修佛道,她就无法消除父亲的恶业,也就救不了父亲。因此,出家修行,也是孝,甚至是更高层次的孝!当然,这是佛家的思想。其错误是很明显的:儒家所提倡的孝顺父母,世俗的孝顺父母,都是可以验证的,但是,出家修佛道消除父母恶业、拯救父母之类的孝顺,则是超验的!

此类故事,凡是以女主人公为观音者,结局有两种:一是以观音在河南香山为结局,一是以观音归浙江普陀山为结局。香山寺就在河南宝丰县城东大约15公里的大小龙山之间的香山上,与以上所引故事中所说的地理位置一模一样,是有名的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