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学通识
19107200000007

第7章 佛教神灵(3)

相比之下,普陀山的观音远比香山的观音有名。中国观音的故事,出在香山,以观音在香山为结局,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有的故事选择了普陀山,而且,普陀山的观音比香山的观音远为有名呢?普陀山原来是一座道教名山,东汉时,着名方士梅福隐居于此山,因而就叫做梅岑山。后来,晋朝的葛洪也隐居于此山。唐代大中年间,有个印度和尚在山上焚烧十指,说是他看到了观音菩萨。于是,此山就与观音联系了起来,开始成为观音显灵的地方了。五代后梁时,日本僧人慧锷从山西五台山带了观音像回国时,乘海船经过此山附近,大概是因为海潮的原因,船辗转不前,于是,他们就认为,观音菩萨不肯离开这里,她要住下来。他们也就不带观音像回国了,上了此山。

山上居民张氏,舍宅作佛寺于双峰山下,安置这个观音像,号“不肯去观音院”,后来叫做宝陀寺,还是供养观音菩萨。此后,这里就逐渐发展为佛教圣地,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以供养观音为主。旧时最兴盛时,有大大小小的寺院两百多个,僧尼四千多人。那么,此山为什么叫普陀山呢?印度佛教传说中,云观音所住的宫殿,在Potalaka,或作Potala,也作Potaraka,翻译成补陀洛,或者补陀洛迦、补陀洛伽等,意译为小花树、小白花、海岛等。梅岑山本来就是海岛,这与印度佛教传说中观音宫殿的所在地是一致的。梅岑山成了观音的居住地后,好事者就根据Potalaka的音译,把山名改成了普陀,不远处的一山,就叫“洛迦”,合起来,就是“普陀洛迦”了。普陀山处于海中,海中的危险,比陆地要多得多。于是,处于普陀山的观音,“救助”人的机会,要比香山的观音多得多,这类故事也就多得多,因此,普陀山的观音,也要比香山的观音有名得多,甚至“赢者全拿”,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普陀山是观音的修行道场,而不知道香山的观音,其资格比普陀山的观音老,那里才是中国观音故事的发源地!

佛教中的观音,那救尽苦难、渡尽众生的宏愿,确实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不懈的追求,令人肃然起敬。但是,民间却把她的宏愿,当成了使自己摆脱苦难的希望所在,将她奉为达到自己实用目的的神灵。于是,人们不是设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摆脱苦难,而是想通过取媚于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是,希望归于无望,实用归于无用。苦难没有摆脱,反而更加深重:观音信仰加深了他们的苦难。这是观音发那着名的宏愿时始料不及的。

第三节天王与阎王

一、天王

中国佛寺中,大多有所谓的“山门”,也就是第一重殿堂,其门是佛寺的第一重门。这殿堂,往往叫做“天王殿”,左右两边,

各有两个面目狰狞、威武

雄壮的神像,手里各有所执。这就是“四大天王”,也就是四大护世天王,俗称“四大金刚”。“金刚”是“金中之最刚者”的意思,比喻牢固、锐利、无坚不摧的力量。他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印度佛教传说,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之,各护一天下,故名。四天王所居之天云四天王天。中国内地寺院他们的塑像一般为: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brtarastra),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rudhaka),青色,手持宝剑;西方的广目天王(梵文Virupaksa),红色,手绕一龙;北方多闻天王(梵文Dhanada,或Vaisramana),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一银色的鼠。他们手里拿的东西,象征“风(宝剑有剑锋,谐音“风”)调(琵琶弹曲调)雨(雨伞)顺(龙被驯顺)。”开封市相国寺天王殿的对联云:“辅正摧邪,教承大觉;振威显德,以副群心。”正是护法神的风范。

二、阎王

阎王(梵文Yamaraja)是佛教中的地狱之主。(有美国故事云,一人自言入狱,至第一狱,见魔鬼以叉叉取被惩罚之人入火湖,众多地狱猎犬追赶此人。人逃至第二狱,见被惩罚者被滚烫的沥青所浇,痛苦大叫。地狱猎犬不断追赶此人,此人不断逃,逃至第六狱,猎犬才没有追来。第一狱至第六狱,一狱比一狱可怕。见W.S.Hendrix《地狱猎犬》,Stith Thompson编《圆码头》,德克萨斯民俗学会1935年版,P73.)佛经及中国典籍中别译甚多,常见的有阎罗、阎罗王、阎摩罗、琰魔等。此神在古印度神话中,即是冥王,《犁俱吠陀》中即有之。佛教承之,奉为地狱之主。佛教典籍中,对阎王的出身、职能等,有不同的说法。道世《法苑珠林》卷七《地狱部》云:“阎罗王者,昔为毗沙国王,经与维陀共生王共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为地狱之主。臣左(佐)十八人,领百万之众,头有角耳,皆悉忿怼,同立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毗沙王者,今阎罗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诸小王是;百万之众,诸阿傍是。”“阿傍”,即鬼卒,亦即“牛头马面”。“牛头马面”正是由“头有角耳”而来。慧琳《一切经音义》云,阎王“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罪福生死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以及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之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大菩萨藏经》云阎王乃兄妹二人,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双王”。

我国文化中的阎王,被彻底地中国化了。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阎王被纳入中国神系。唐人张读《宣室志》之《辑佚》云,漳南县尉郄惠连,梦中奉天帝之命为“司命主者”,前去册封海悟禅师为阎王,其属员仪卫甚众,其中有“五岳卫兵诸将”,列为五行,“衣如五方之色”。其秘书云阎王乃“地府之尊者也,标冠岳渎,总幽明之务,非有奇特之行者,不在是选”。天帝、司命和五岳、四渎之神,都是我国本土信仰中的神灵。此云阎罗须待天帝派司命主者册封,其衔又列于岳渎神之上。唐临《冥报记》卷中更借鬼官之语云:“天帝总统六道,是谓天曹。阎罗王者如人间天子,太山府君如尚书令录,五道神如诸尚书,若我辈国如大州郡。每人间事,道士上章请福,天曹受之,下阎罗王云,某月日得某甲诉云云,宜尽理,勿令枉滥。阎罗敬受而奉行之,如人之奉诏也。”可见最晚在唐代,阎罗已被纳入中国神系,成为中国化的神灵了。

第二,以人鬼为阎罗。上所引《宣室志》中,海悟禅师即是其例。其实,此类事隋即有之。死后被奉为阎罗的人,有隋韩擒虎(《隋书》本传、敦煌写本《韩擒虎话本》)、唐朝大官杜黄裳(《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百十九)、宋范仲淹(宋朝龚明之《中吴记闻》)、宋名相寇准(清朝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五)、宋大臣蔡襄(清朝褚人获《坚瓠余集》卷四)、宋人林衡(宋朝洪迈《夷坚丙志》卷一)、明大臣赵用贤(清朝俞樾《茶香室丛抄》卷二十)、清大臣王士禄(清朝王渔洋《池北偶谈》卷二十三)等。此外,又有生人兼为阎王或冥官之说。如唐代官员崔珏任冥判,见敦煌写本《唐太宗入冥记》和小说《西游记》等等。包拯“日理阳”为阳世官员,“夜理阴”为冥间阎王,见明人《龙图公案》等包公题材的小说,已为人们所熟知。此类情节,志怪小说中极多,不胜枚举。

这一现象,如何解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三云:“至忠至孝之人,命终为地下主者。”此所谓“地下主者”,即是阎罗。又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云:“世传云,人之正直,死为冥官。”封建社会里,阳世多不平事,然人人不免一死。人们认为,管理死亡的官员正直无私,俱按天道行事,因而对人人都一律平等,毫无姑息假借的余地。阎王意译“平等王”,亦当是此意。然则阎王等冥官由哪些人充任?当然是正直无私之人充任,于是遂有“人之正直,死为冥官”之说。小说中那些被奉为阎罗或冥官之人,皆是正直无私、德行高尚之人。

第三,阎王成为宣传思想的工具,其思想不限于佛教思想。佛经中写地狱和阎王等冥官,都是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其善恶标准,当然是佛教思想。我国的阎王等冥官,当然主要是用来宣扬善恶果报,然而,善恶的标准,却未必是佛教思想。唐以前故事中的此类情节,宣扬佛教思想者较多。《法苑珠林》、《太平广记》中,此类例证俯拾即是。但是,即使是唐以前,此类情节,也有与佛教思想不合者,而且,越到后来,与佛教思想不合者就越多,直到地狱和阎王等冥官,成了作者宣扬自己思想观点的权威工具,被用以加强作者自己思想观点的影响力。(西方也有类似的故事,但当然是宣扬基督教的思想。有个故事说,一女子不好施舍,梦中死而入冥,历磨难而醒,以后改辙。佛教和基督教都提倡施舍。见《爱尔兰民俗学会杂志》1932年版(The Journal of The Folklore of Ireland Society,Edited by Seamus O Duilearga,Published by The Society at 33 Upper Merrion Street,Dublin,1932)。)

阎罗信仰的社会功用,主要在于劝人为善的道德导向,以及消释怨愤之气的心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