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入世与战略应策
19108100000058

第58章 发达地区“入世”态

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一方面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一方面使中国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中国在古代的闭关自守使它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在近代受到西方强国的瓜分欺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又进人闭关锁国的时期,违背了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使中国丧失了对外交流、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产业的机会,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再次拉大。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在近代吸纳了不少西方工业科技,具有工业科技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率先建立了十数个对外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吸收境外资金和技术,使这一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这次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对中国今后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对中国的发达地区来说,“入世”是更大的对外开放,这一地区将获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经济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存在,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加入WTO,东部发达地区在信息产业和技术贸易的发展上可能获得较为有利的条件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较之西部落后地区,能更快地与世界经济结合,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升级换代,进出口贸易更加繁荣。但是加入WTO,东部发达地区又面临着产业结构急剧调整的要求,同时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又阻碍产业结构调整,使结构调整付出更大的成本。在未来几年里东部地区将出现一个为增强国际竞争力而必须面对的资本和产业的重组浪潮。中国东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应对“入世”中具有自己的优势如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有特区建设经验和开放经验,可使东部发达地区成为“入世”的前沿地带。东部发达地区应该积极应对“入世”,带动全国的“入世”态的形成。

一、东部发达地区应率先进行政策调整

东部发达地区可以比中西部地区城市先行开放保险、银行、旅游、法律服务、电信、零售业等行业,由国际资本进人和经营。东部地区应积极调整外贸政策,使市场更加开放,投资环境更加宽松。积极调低进口关税,使平均关税在“入世”后的两年内调低到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降低进口调节关税,缩小主动配额,缩小许可证制度的应用范围。对内对外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取消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代理,取消外资企业的出口申请及外汇平衡等制度。大幅度放开商品的经营权,扩大外商外资的市场准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提高外贸政策的透明度。

通过上述政策的调整,使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使“入世”开放的前沿地区市场准人和投资自由度大大提高,并逐渐进人合资、合作和独资以外的收购、兼并等跨国经济活动范围。

二、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

加入世贸组织,进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各国都存在着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产业重组,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产业重组不断掀起浪潮。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资本、技术方面都存在国际竞争弱势。东部发达地区可率先进行以提高关键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产业的战略竞争力为目标的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关键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在经济实力、技术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关键产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拉动效应的产业或部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关键产业是石化、电子、汽车、机械等,这些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已有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东部发达地区牵头进行以石化、电子、汽车、机械等为主导和关键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和整合。通过产业重组和整合发挥先进技术的扩散带动作用和配置生产力的组合,增强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产品不失国内市场,打进国外市场,拉动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争取将国内的过剩生产能力消化在国际市场,把国内经济的“不平衡”,消化在国际市场。如通过重组提高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将汽车推向国际消费市场,增加我国财富、挖掘发挥我国汽车生产能力。在这方面东部发达地区具有能力和基础,应以东部发达地区为龙头进行产业重组和调整。

三、充分利用好最惠国待遇,加大优特产品的出口,弥补弱势产品的损失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可以享受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东部发达地区可以以地区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力促对我国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中医药、建筑、服务劳务等的出口。力促特色产品的出口,如特色农业产品的出口。利用西方国家畜产品不安全的时机,力促国内畜产品的出口,与中西部地区联手建立出口产品基地,带动全面的竞争力的提高,弥补“入世”后受到的损失。通过享受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优惠条件,扶持某些发展中的产业和关键产业的出口,扩大出口面,并充分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出口权益。

四、扶持发展高科技产业,强化高科技产业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东部发达地区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高科技领域里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也有与国外高科技产业竞争的经验,并在竞争中成长。加入WTO以后扼制了走私,可获得利用国际风险投资的机制的机会,将对东部发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带来发展机会,将使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人才的中小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东部发达地区在应对中国“入世”问题时,应该坚持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的精神,把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并在“入世”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东部发达地区可利用在高利一技发展方面的有利条件,制定占领科技制高点战略规划,在关键性的新型高科技领域先走一步,站在世界前列。如纳米技术领域,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利用人才技术信息优势率先攻关,率先进入产业化发展,变成巨大的经济能量,在国际竞争中走在领先地位。

五、扶持发展和创造民族优秀品牌

产品的优秀品牌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我国名牌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都是有竞争力的,如一些名牌药品药材、名牌食品、名牌织品等,有些属于特色名牌,有些是具有历史文化含量的优质名品,有些是具有优秀先进工艺的名牌。东部发达地区有不少优秀的民族品牌产品,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更应当加大扶持保护宣传自己的优秀民族品牌产品的力度,使民族品牌产品的生产不仅国际产品无法竞争,而且将民族品牌发展为国际品牌。在国际贸易中打“品牌战略”。在扶持维护发展已有的优秀民族品牌的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还应发挥技术人才优势,以及对外开放交流前沿的优势,吸取先进技术创造新的民族品牌和国际品牌。通过优秀品牌的创造树立,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入世”的机遇振兴我国经济。

六、与中西部联手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利用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优势、技术优势和利用外资的优势,改变经营方式,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人力和人才设备进行产业组合,使中西部不能对外竞争的企业在组合中发挥对外竞争的力量,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联手对外,联手吸收外来资源,提高民族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七、东部发达地区利用“入世”机遇,率先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东部发达地区作为“入世”的前沿地带,在“入世”以后,企业经营管理与国际的接轨,必然引起企业改革的深化。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就不能应对“入世”后的国际化经济,在这方面我们尚缺乏经验。东部发达地区可在“入世”中率先完成国有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企业制度改造,深化国企改革,为全国国企改革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