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回乡纳家户
19111600000021

第21章 纳家户村落的历史形成(3)

同时,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察罕脑儿(汉名白海子),有安西王所建行宫,为驻夏牧地,阿难答在此驻有重兵。《史集》载:“阿难答的禹儿惕在一处名为察罕——脑儿的地方,并在此处建有一宫殿。”由此之故,该地有被称为“阿难答察罕脑儿”。另外,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为优遇大臣,往往也有在其立功之处诏建祠堂的在做法,如赛典赤即有长安咸阳王陵。纳速剌丁既封为延安王,延安路治是否也建有王陵?这些地方均距银川不远,是否也是哈辛落居银川的一个原因也未可知。

第三节纳家户村落的历史形成

宁夏纳姓回族始祖首先落户银川,日后随着生齿日繁,开始向外迁徙。但迁徙地也不是今永宁纳家户一地,今天银川周边的贺兰县等地也有纳氏族人落居,但都没有形成像纳家户这样的村落。

根据口碑传说,纳姓回族刚来时不过50人,他们就地搭棚,芦苇帘子当屋,后来才盖起了茅草屋,主要用红柳条、芨芨草、沙竹子编制屋顶,有的房顶是一面斜,有的房顶是两面斜,砌墙用的是土坯或挖的坷垃。村民中关于其族源的一个传说也大体反映了这一段艰苦的创业历史:很早以前,纳氏有五弟兄,其中四个有后代,分别住在四个庄点上,老大一门称“老五门纳家”,习于经商做买卖。老二一门习于渔猎,称“渔户纳家”。老三一门靠打柴草为生,人称“大囊爷”,据说力大无比。老四一门住在一棵大榆树下,以经营羊杂碎、茴香饼子和糖酥馍、油香为生,人称“大榆树纳家”。但在明代有关史料中,迄今没有发现关于纳姓回族居住该地的材料。

我们推测,纳家户村落的形成当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之后。一个原因是,宁夏纳姓的先祖哈辛去世于1332年,人口的繁衍还不至于大规模向外迁徙;另一个原因是,宁夏北部地区于洪武三年(1370年)置宁夏府和县级政权,后因残元势力的不断侵扰,洪武五年(1372年)废府,实行空城政策,将官民迁往西安等内地。随着明军力量的加强,洪武九年创建军卫,归陕西都司管辖,直接由军事系统的卫、所建制取代地方的府、县行政建制,既管军事又兼民政,即“屯田守边”,人口才得以迁回,又从中原及江南调发军民移居宁夏,其中以吴越人居多。

“屯田守边”的戍卒称为“屯军”,均编入军籍,明初的办法是,“率以六分屯田,四分守城”,每个屯卒耕地50亩,粮食全部上交。屯田的基层单位是屯,若干户为一屯,并建堡寨以居,环以土城,围以壕堑。《明实录》还记载了屯堡的形制:

永乐十二年九月丁酉(1410年10月10日):命行在兵部都察院遣官按视宁夏、甘肃、大同、辽东等处屯堡。初,上命边将置屯堡为守备计,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择近便地筑一大堡,环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城八门,固以濠堑,阔一丈或四五尺,深与阔等。聚各屯粮刍于内,其小屯量存逐日所用粮食。有警,即人畜尽入大堡并力固守。命下,久未有报,故命按视。

根据宁夏史志材料,洪武九年设宁夏卫时,领潘昶、金贵、李祥、河西、杨和、王泰、王、任春、叶升、汉坝、河中11堡,镇宁、望远等烽堠42个。杨和堡即今杨和镇,今纳家户属之,但明代的相关材料中没有见到与“纳家户”相近的地名。

我们在第一章介绍纳家户的地理位置时曾说过,纳家户东临黄河5.3公里,西汉时期开挖的汉延渠位居纳家户的东边。村东汉延渠有大水闸,名为“纳闸桥”。从《乾隆宁夏府志》(卷五)的记载看,当地还有“纳忠闸”,并标明“去城南四十里”,这座桥也位于汉延渠上,在今纳家户附近,明显是得之于人名。这是目前看到的最早反映纳姓回族在该地居住的材料。

史书上第一次能够反映纳姓回族在此地定居并形成村落的是“纳家闸”一名,这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纳家户最早的地名。清同治年间在长达10年的宁夏回民反清斗争中,纳家闸是一个重要的据点。清代各种公私文书中关于“纳家闸”的记载较多,如《清实录》同治三年八月甲申(1864年9月16日):庆昀即知照常升,在纳家闸一带择要屯扎,牵掣贼势,以通南堡运道。

……

庆昀另片奏,近日侦探平固败贼入金积堡,为马化挑选收集,次入纳家闸、王家团庄以及郡城等处,已麇聚六七千名,并闻郡城中有西、同两府投来入伙之贼。

“纳家闸”有时又写成“纳家”,清末学者王先谦(1842~1917年)所编《十朝东华录》就用这个名称。《宋史·河渠志》四:“每百里置木一,以限水势”;又可以理解为“闸门”,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器用》八“版”:“右版,与城门为重门。其制:用榆、槐木,广狭准城门,漫以生牛皮,裹以铁叶,两傍施铁环,贯铁索。”

但就是在同一部书中,“纳家”也写成“纳家闸”(见下图)。

“纳家闸”不光是史书上见到的最早地名,我们还怀疑它可能是纳家户最早的地名,因为在渠道上立闸是很早的事了。元代的张文谦主政宁夏时,推荐河北邢台人郭守敬为宁夏河渠提举,开始整修水利,“因旧谋新,更立闸堰”。

“纳家闸”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变为“纳家户”,是1941年4月1日成立永宁县时,规定“纳家户”等地划归于“永宁县杨和乡”。20世纪30年代慕寿祺撰写《甘宁青史略》时,还习用“纳家闸”,其文曰“案:纳家闸一名纳家户”,可见,当时“纳家闸”要比“纳家户”出名,但也说明民间已有“纳家户”的称谓,这两种叫法并行不悖。

有一种说法认为:纳家户地名源于明代,因为明代设卫所、千户、百户。当时以“户”命名的地名很多,如张腾户(银川老城南门一带)、邵必户(银川老城东门一带)、谢谷俊户(掌政乡西一带)等,这些地名都是家族族长、头目命名的,所以纳家户也是以纳姓居住人命名的村庄。但上述地名在官方文件中出现的时间也在清末至民国年初。如果明代就出现“纳家户”的地名,那么清同治年间“清兵围攻纳家闸”的史料中不会将“纳家户”统统写为“纳家闸”的。

明代宁夏卫普遍修建堡寨,据《大明会典》记载,明代宁夏驻军达7万余人,仅宁夏平原就有堡寨156个,但没有纳家寨的记载。也是在同治时期的史料中,才提到纳家闸有寨子。

《清实录》卷二六九,同治八年十月乙丑(1869年11月30日):宁夏解严后,逆匪踞纳、王两庄伏匿不出,惟于寨外添筑卡垒,负隅抗拒。

卷二七四,同治九年正月甲戌(1870年2月7日):谕军机大臣等:金顺奏剿办援贼获胜、攻克贼寨情形一折。王家疃踞匪迭经官军围剿,上年十二月间,陕回赵五阿浑等纠集大股援应,经金顺会同张曜督军迎剿,奋力击败,歼毙贼匪数千人,逆酋赵五阿浑等亦经擒斩,并将马汰、纳洪两寨攻破,毙贼甚多。

但我们不能肯定同治之前不存在纳家寨。史书阙而不载,那是因为纳家户在此之前没有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明代史料无一字提及,说明纳家寨即使存在,也不着名。

明代堡寨并无一定建制。以《嘉靖宁夏新志》卷三所载:磁窑寨,“城周回二百一十丈,南门一”;清水营,“城一里许,弘治十三年都御使王拓之为二里”;红山堡,“周回一里许”;毛卜剌部,“周回一里七分,高二丈三尺”。

纳家寨有多大?同治年间清兵镇压纳家闸反清斗争后,纳家闸城池被毁,但遗迹一直存在。据村里的老人们讲,纳家寨长约600米,宽约400米,墙高9米。堡寨四周有寨墙,开有八个门;寨内有各种店铺、作坊;寨墙四周有护城河。我们请中华回乡文化园的马迪先生根据这些资料绘制了一份纳家寨的示意图。

在纳家户人的记忆中,纳家寨建有与外界联系的地下通道,传说秘密开挖于同治初。清兵镇压了纳家闸回民抗清斗争后,在清理纳家闸城池时,才发现了通往王疃庄的秘密地道,由此才弄清楚王疃庄久攻不下的原因。在纳家闸回民反清斗争中,这个地道为援兵救灾、补给粮草、传递军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来看,能说明纳家户村落形成最重要的材料还是纳家户清真寺。

纳家户清真寺是一座传统的中古式建筑寺院。寺院呈长方形,以邦克楼、礼拜大殿、厢房、沐浴堂组成院落,形成典型的中国古代四合院建造布局。正中为寺院主体建筑礼拜大殿,为歇山卷棚大屋顶,由四座五尖歇山脊连接三座卷棚脊组成大殿顶盖,山脊鳞比,错落有致。盖上飞檐雕塑云龙,口滚圆珠;盖下花拱上有“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丹凤朝阳”等主雕并铺以草木花卉相辉映。

由于清真寺屡遭焚毁,其建筑构件中可用来对修建年代进行断代的材料不多。只有一块匾额立于清真寺殿前,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坏,该匾已无存,根据群众回忆,匾额下方原来有一行小字,于1985年重新镌刻留存,其文曰:“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起于明嘉靖三年,圣迹永存。”在史料阙如的情况下,这是唯一一个能说明纳家户清真寺建造年代(1524年)的材料。又据群众传说,清真寺于当年开斋节前夕完工。

现在,寺内尚有数组石件,据老乡传说有的很古老。下文一一述之。

其一,六边形井墩。砂砾岩,中空,为汲水口。井墩内沿高60公分,外沿高50公分。圆井口直径36公分,井口周边刻莲花瓣纹。墩呈梯六边六面形,井墩呈六面形,每面略为梯形状,高38公分,上宽37公分,下宽41公分。每面阴刻一字,为“里”“仁”“美”“俗”“培”。井墩六面的刻字,其顺序排列当为“里仁美俗培”。“里仁”为《论语》篇名,“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这明显是一诫劝用语,意思是街坊邻里应该秉持良风美俗,加以爱护;如有损坏,应当补陪。“培”或为“陪”的假借字;或当本字解,是“壅土”的意思,在此可以理解为培土修建。但此处用“里仁”二字,颇有好古之风。查宁夏志书材料,“里仁”多用为地名。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庆王朱(1378~1438年)撰修《(宣德)宁夏志》对街坊的记载为:“熙春、泰和、咸宁、里仁、南薰、平善、兰山、感应、清宁、修文、广和、肃政、乐善、景福、积善、众安、宁朔、永康、崇义、镇安、澄清、效忠、遵化。”《弘治宁夏新志》所载宁夏总镇街坊为“熙春、泰和、咸宁、里仁、南薰、平善、毓秀、感应、清宁、修文、乐善、广和、备武、澄清、积善、众安、宁朔、永康、崇义、镇安、慕义、效忠、遵化、养贤、毓材、肃清、镇靖、凝和”。这些街坊分布在今银川市三区的范围,其中“里仁街坊”一直存在。而清代代之以“街”“市”“巷”,“里仁”就不存在了。用词用语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历史上汉文化传统就不太浓厚的回族聚居区使用这一词汇,可以想象,这也是一时之风气的影响,这也可以看作是纳家户清真大寺修建于明的一个线索。

据老乡们讲,原井墩在清真寺邦克楼北古井上,古井深40余米,呈上下小、中间大的瓮形状,底用鹅卵石铺砌,上用大青转砌成,井墩置于其上,起保护作用。原古井水清冽甘甜,供全村3000多人饮用。1989年,由于水位下降,造成清真寺邦克楼北部倾斜,故将井填平,打新井于南厢房东处,同时移井墩于新井处。

纳家户清真寺的这一井墩,使人想到扬州仙鹤寺的千年古井。仙鹤寺是与广州光塔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齐名的中国四大伊斯兰教名寺,于宋德元年(1275年)由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西域先贤普哈丁创建,明清重修,至今仍存有宋、元、明、清四代伊斯兰教文化遗迹。仙鹤寺,按照仙鹤的体形来布局:大门对面的照壁为鹤嘴,大门堂为鹤头,向北的露天通道为鹤颈,礼拜殿为鹤身,南北两厅房为鹤翅,南北两古井为鹤眼,南北两棵柏树为鹤腿,大殿后的竹林为鹤尾。纳家户清真寺内的井墩虽凿造年代不明,但也是很古朴的,惜乎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有鉴于此,文物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其二,长方形云纹石。共四块,各块的长、宽、厚度基本相等。长71公分,宽48公分,厚17公分。但花纹不一,两块为双层卷式云纹,一块为螺旋卷式纹饰,另一块为四角花蕾抱叠伞形云纹。石体上部中间位置有拉钩凹槽,是为了固定在马头墙顶部。这种石件在一般汉式建筑中常见。

其三,太平抱鼓石一对。现位于清真寺大门洞前墙处。鼓直径87厘米,厚26厘米;上部雕刻两行鼓钉,每行51个;底座为条石连半弧形波浪上卷纹饰,造型大方、美观、简洁。

上述三组石件的年代,我们访问过纳家户老乡,大多数人表示不清楚,但共同的说法是:“早就有了。”“建寺的时候就有。”

其四,麒麟抱鼓石一对。现置放在老大殿后西墙根。圆鼓直径70公分,厚25公分,底座97公分,水波纹底饰90公分。鼓侧有虎衔环纹。据纳志忠老人讲,原为纳家户马九如的祖父马达吾家的功名石。20世纪80年代纳志忠老人当寺上学董时,王达山从七队马立孝家拉来放在寺里。从这种记述看,它至少是清晚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