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纳家户回族通常称洗“阿布代斯”。用汤瓶盛水,洗前先念“太思米”(奉主之命)。把衣裳袖子挽起,将右手五指并拢,弯回来形成一个能盛水的水窝。左手拿汤瓶倒水至右手水窝洗两手至腕部3次。“净下”时,须蹲成南北方向,用右手拿汤瓶,左手洗之,从前到后,洗净为止。“漱口”是用左手拿汤瓶倒水,右手掬水入口,仰面灌喉之后吐出,连续三次,使口腔内达到清洁。“呛鼻”时左手拿汤瓶倒水,右手掬水入鼻腔再喷出,连续三次,以呛净鼻涕为宜。“洗脸”是从前额发际处至下颌,两边至双耳,从上到下,连续三次。洗两手至两肘,先用左手掬水洗右手和肘,再用右手掬水洗左手和肘。抹头、抹耳、抹颈。右手拿汤瓶倒水,左手掬水后给右手倒一部分,然后两手从前额发际处抹到脑后,随将两手心从头两旁抹至前额,再把大拇指放于耳外,两食指放在耳内,从上抹下,最后用两手背从脖颈后抹向前。洗脚至两踝骨,洗右脚时,从小指开始,依次洗到大拇指。洗左脚时,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洗到小指,最后洗遍全足。洗完脚再把手冲一下,最后口含一点汤瓶里的余水,喷出即完。如果还要大净,先不洗脚。
大净纳家户回族通常称之为洗“乌苏里”,指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洗大净:性交、泄精、梦遗、妇女来月经、分娩等。洗过大净以后,虽然没有出现以上情况,但如超过7天,须重新洗大净,纳家户回族称作“换新鲜水”,特别是回族穆斯林出远门旅行,参加婚礼、葬礼或过节等重要活动时,都要洗大净。大净的主要要求是漱口、呛鼻和冲洗周身,并遵守先知穆罕默德之圣行,其程序是:洗手后先举意,然后漱口、呛鼻各3次,再自右至左冲洗全身。大净和小净也可以合并进行,其程序为洗双手、举意,然后洗下身及秽处,再以小净顺序洗至摩头,另加灌耳3遍,冲洗全身,最后离开大净处洗脚,吻水。洗大净时注意每个部位、每根毛发都要洗到。
2.礼拜
回族把七天一周的礼拜,称之为一个主麻日,即聚礼日。纳家户村的回族一般社会活动均使用国家统一实施的公历周制,对伊斯兰教周制的周一至周日的称谓均惯用波斯语,详见《纳家户回族方言研究》。
伊斯兰教规定,每周星期五聚礼时间,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须在当地较大的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纳家户村的回族习称“礼主麻”“做主麻”,一般至少四人以上参加。其仪式依次为:听诵《古兰经》,阿訇讲“瓦尔兹”,各自礼四拜圣行拜。领拜者登坛念诵“呼图白”(阿拉伯语宣教辞),率众礼两拜主麻拜,继而各自举行晌午的十拜。
纳家户回族每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之为“会礼”,规模之大和礼仪之隆重,胜于主麻聚礼。会礼的拜数都是两拜,属于“当然拜”,必须到清真寺,由伊玛目率众成班礼拜,它和聚礼一样不能单独举行。会礼皆在日出后至正午间举行。
在完成了主命拜或圣行拜之后,根据个人的意愿所增加的拜功,称副功拜,这种拜功数不限,不礼也无罪,如果礼拜的话,可以讨真主的喜悦,增加自己的回赐。
(四)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贯穿着每一个回族穆斯林从诞生到去世的全过程。纳家户回族与全国各地的回族一样,十分重视人生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如诞生礼、命名礼、满月、抓岁、割礼等。
回族在婴儿诞生的当天或三天之内,必须请一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礼,即起经名,也叫起回回名。阿訇到后,家庭主人把娃娃抱过来,阿訇先对着小孩的右耳低念“邦克”,即在清真寺宣礼塔上召唤教民上寺礼拜的宣礼词,再对着小孩的左耳念“尕麦体”,即教民汇聚到清真寺后准备礼拜的招呼词,然后,在男孩子的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若是女孩则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据说,念宣礼词、吹气的意思是把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当然的穆斯林。当阿訇举行这种仪式后,便选出一个美名,告诉家里人,以示吉庆。男孩一般命名为尔撒、努哈、尤素夫、曼苏尔、大吾代、穆萨、阿里等;女孩儿一般起名为阿伊莎、麦尔彦、海达、法图麦等。
除以伊斯兰教经典上的圣贤人的名字命名外,还有其他命名,有的以婴儿的生日命名。如婴儿出生在斋月,就命名为“莱麦丹”;出生在古尔邦节(尔德节),命名为“尔德”;出生在星期五这天,则命名为“主麻”;等等。先起一个经名,稍长以后再起一个大名,回族叫官名或学名。还有的在经名前冠以汉姓,使汉姓与回回经名相结合。如马穆萨、王古拜等,也有终身用回回名的。现在为了登记户口的方便,“官名”也起得早了。
在举行命名礼这天,有条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馓子等,请阿訇过乜贴,念诵《古兰经》章节和默诵赞颂先知的经文,送油香等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示庆贺。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食给小孩儿开口。
回族的男孩子一般到12岁,最迟不超过15岁,要将生殖器的包皮割掉,回族穆斯林称“做逊奈提”,也叫行割礼,这是回族穆斯林人生途中必不可少的“圣行”之一。回族群众对割礼非常重视。割礼这天,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父母要给小孩换上一身新衣服,忙着宰羊、宰鸡、炸油香,接迎客人。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要前来给小孩散乜贴,以示庆贺。
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行割礼呢?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12岁,已经懂事,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奈”的宗教功课,因此要割包皮,开始他的宗教生活,同时也表示他已成人了。
回族割包皮的习俗是卫生的、科学的。好些男孩的生殖器因包皮过长,不能上翻,包皮内积留的尿液、精滴、包皮垢等如不及时清洁,时间长了,就会带来许多疾病,如包皮炎、包皮结石等。
割礼的掌礼人多是清真寺的阿訇。对小孩进行割包皮手术,方法多样。过去都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有的采用简单的冰冻麻醉法,然后以专用刀割之。现在,一些地方已成立了“回医院”专门进行割礼,更卫生和安全。
此外,纳家户回族还有一些日常礼仪,如回族穆斯林见面首先相互道“赛俩目”(真主的平安在你身上),一般是年轻的给年长者说,站着的给坐着的说,男士给女士说。如果一个回族人不会说赛俩目,被认为是没有道德修养的表现。另外,每年一度的朝觐期间,迎送朝觐的哈吉,是一种场面热烈而庄重的礼仪。还有每当回族穆斯林家中有婚丧嫁娶的事情时,都要过尔曼里,并将自己家里炸的油香分送给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以加强彼此的亲情友情,强化互助互帮的民族情义。
第六节精神生活民俗
精神生活民俗是指民众间流传的偏重于信仰、心理观念的习俗。如信仰习俗、民间知识及手工技艺、民间医药、民间游乐、民间艺术、口头文艺、语言习俗等。
一、信仰习俗
纳家户村的回民是一个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即使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遭到破坏的年代,这种信仰也从不动摇。
纳家户回族大部分属于“格迪目”教派,当地人称为“老教”,居民的伊斯兰教信仰虔诚。举凡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均遵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2011年6月,我们曾对此问题作过一个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0份,无效问卷10份,问卷有效率为96.67%。从几个问题上就可以看出纳家户回族居民对伊斯兰教信仰的认知态度。
纳家户村居民对伊斯兰教信仰的认知态度
资料来源:2011年7月本课题组的问卷调查。
(一)“六大信仰”
信真主或称“信安拉”。纳家户村的回民,特别是中老年人,都会背诵“清真言”。回族穆斯林相信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全能的、全知的、大仁大慈的,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争辩。同时认为真主是圣洁的,是保佑的,是万能的,是创造者,是造化者。一切都是真主的“造化”,人生的祸福是真主的“安排”,真主是公平、公正的。在遇到艰难曲折时,相信通过对真主的祈求会逢凶化吉。心中有邪念时,会自觉地向真主忏悔,相信会得到真主的宽容。胜利成功时,一切首先归之于真主的赐福,相信真主不会亏待每个勤劳奉主的人。纳家户回民在谈到这些年的变化时,认为现在的日子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同时还随口道出:“托真主的福。”
信天使回族穆斯林相信有天使的存在。天使是真主创造的妙体,只受真主的驱使,执行真主的命令。其中着名的四大天使是哲布勒伊来、米卡伊来、阿兹拉伊来、伊斯拉非来,此外还有蒙卡尔、纳克尔、雷祖瓦、马立克。回族认为,在每个人的左右肩都有一位天使,分别记录人一生的善行和恶迹。
信经典信安拉留下的一切经典。包括《古兰经》在内的104部经典,是真主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降给不同使者的,其中降给穆罕默德的是《古兰经》。回族认为,《古兰经》体现了真主的意志,是“万古不易”的根本法典,也是穆斯林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纳家户回族不仅念诵《古兰经》,把这部经典当作宗教知识的来源,而且当作传家之宝。一些孩子在牛骨上用阿拉伯字写经文进行习诵,为了表达对《古兰经》的虔诚,特意把《古兰经》摆放到专门制作的柜架上;有的回民尽管识字不多,但能背诵《古兰经》十多本。
信使者穆斯林相信真主在不同历史时期派遣到伊斯兰教不同民族中的众多使者,都负有传达真主命令、传布“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穆斯林把穆罕默德当作他们心目中最崇敬的圣人,在礼拜中,一是颂主,二是赞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也把穆罕默德当作伟大的人物和民族英雄来崇敬。穆罕默德的生日和忌日,即伊斯兰历每年的3月12日,是纳家户村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之一,也就是圣纪节,“穆罕默德”这个名字也成为一些回族的“经名”。
信后世(信复生)指“信死后复活”和“信末日审判”。回族穆斯林认为,人们都要经历今世和后世,终有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会死亡和毁灭。那时,曾在今世生活过的一切人都将“复生”,接受安拉对自己的总清算、总裁判。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火狱,任何人都不能躲避开这“末日审判”。今世是暂时的,后世是永久的。同时,穆斯林不能抛弃今世的生活,要“寻求真主在今世为世人设置的恩惠和慈悯”,“两世兼顾”。
信前定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生死寿限、美丑善恶等皆由安拉的意志决定。人类有自由,安拉有前定。自由是安拉赋予人类的主观能力,前定是安拉创造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前定和自由是不能分离的,有前定必有自由,有自由必有前定。人们享受安拉给予的自由,行善作恶是人类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按照穆斯林学者的解释:“前定”也就是“命运”,但与汉族群众所说的“命里注定”的“宿命论”是不同的。命运前定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相信自己通过现世的努力,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个人“前定”再好,今世不努力也会失去。注重德行,注重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基于这样一种对“前定”的理解,人们才可以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天命五功”
念一是念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二是念“作证词”:“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独一无二。”“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主的仆人与使者。”在不同的教派中,依念的声音高低分为“高(声)念派”和“低(声)念派”,纳家户“格迪目”教派穆斯林属于“低念派”。
礼即礼拜安拉养育、赐福的感赞。穆斯林一日有5次礼拜,每次礼拜约15分钟。分为晨礼,邦卜达;晌礼,撇什尼;晡礼,底格尔;昏礼,沙目;宵礼,胡夫坦。礼拜前沐浴,即洗大小净,清洁身体,穿衣讲究,要求干净整洁。礼拜时男性穆斯林通常按时赴清真寺合众礼拜,有特殊情况可以例外。女性礼拜则在家中进行。礼拜时,以麦加“克尔白”圣殿所在的方位为“正向”。每星期五为“主麻日”,称为聚礼。在平时的礼拜活动中,多为50岁以上的老人。纳家户清真寺每日晌礼的人数平均140人左右,占全村回民人数的3.8%。但“主麻日”聚礼的人数较多。
聚礼时,先由穆斯林个人自礼,然后听阿訇的“呼图白”演说。主要是用通俗语言阐述《古兰经》和“圣训”。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訇在“呼图白”演说中往往还要结合一些现行政策来讲经。一方面力图从经典中找到现行政策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用现行政策来证明经典的先知性。引导穆斯林在遵奉经典的同时,也要遵守现行政策。通过开明阿訇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引人向善,引导人们不仅成为虔诚的穆斯林,也成为遵纪守法、爱国爱教的好公民。许多人正是通过阿訇的“呼图白”演说,既接受宗教知识,又接受政策宣传。
“礼”包括两大“会礼”即每年开斋节和宰牲节的集会礼拜。会礼一般在清真寺或野外开阔的场合举行。其仪式为先由阿訇宣讲“瓦尔兹”,然后率众礼拜,最后用阿拉伯语念“呼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