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回乡纳家户
19111600000029

第29章 纳家户回族(6)

纳家户回族雕刻大致分为宗教类和世俗类两种,前者以清真寺装饰和墓碑为表现形式,后者则大量地在民俗生活中出现,如居室、生产生活器具以及作为审美的纯工艺雕刻。雕刻依所使用的材料可分为灰泥浮雕、石雕、木雕、砖雕、水泥雕等类,雕刻的纹样可分为阿拉伯纹样、几何纹样、文字纹样、编结纹样和回云纹样,从各种图案纹样的组成规律看又可归纳为反复性(对称性)、无限连续性、复合性、抽象性和具象性。在纳家户清真寺的整体水泥砖木结构建筑的布局中,整个建筑群雕梁画栋。梁头、柱头、额枋、挂落都雕刻有回族人民喜好的卷草花纹图案,门窗、隔断精工细作,砖雕、石雕陪衬。建筑彩绘以绿色调为主,用清式彩绘的手法,凸显建筑物的庄重、尊贵和神圣。纳家户清真寺大门的里外两侧有中文对联和伊斯兰风格的精美砖雕、水泥雕,其中大门两侧的砖雕对联,表达了回族宗教哲学的深刻内涵。

三、语言习俗

纳家户回族汉语中保留了一些至今仍然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阿拉伯语、波斯语等词汇;在传统的经堂教育中,还有特征鲜明的“经堂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成为纳家户回族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工具之一。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等外语词汇、经堂语、特殊用语、中西合璧的词组、禁忌语和避讳语等,伊斯兰教文化色彩突出,表达出深厚的民族情感。

(一)外语词汇

回族通用汉语,但在民族内部语言交流与日常宗教活动中,时常保留和使用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语汇与词汇,如阿拉伯语:

阿格力:聪明、智慧、悟性。

顿亚:今世、现世、尘世。

高目:民众,特指清真寺管辖内的教民。

格迪目:古老的,是中国伊斯兰教中最古老的一个教派。

虎夫耶:原意是隐藏的、低声的,专指宗教教派,是中国伊斯兰教苏非派四大门宦之一。

哈吉:朝觐者,即去麦加完成朝觐功课的穆斯林。

尼卡哈:原意是结婚、婚姻,在婚礼上阿訇给新郎和新娘念证婚词的仪式叫做“念尼卡哈”。

太思米:赞举安拉之名的颂词,即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

乌巴力:原意是罪过、麻烦,后引申为可怜。

则目则目(水):圣泉。

者那则:穆斯林的安葬仪式,殡礼。

波斯语如:

阿斯麦:天、天空。

阿林:有学问的人,回族特指宗教知识渊博的人,一般指阿訇。

板得:真主的奴仆、忠实的信徒。

阿布代斯:小净。

邦卜达:晨礼。

底格尔:晡礼。

邦克:召唤礼拜。

迭里瓦什:不稳重、草率的人,是对小孩、妇女的善意批评。

朵斯提:朋友,用在回族穆斯林之间。

朵灾海:火狱,即伊斯兰教信仰的后世中作恶多端者的归宿,与“天堂”相对应。

乃玛孜:礼拜,是穆斯林五功之一。

舒迷:一是指倒霉、不幸;二是指相貌丑陋,如:这个人长的~得很。

外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相互搭配,形成一些独特的构词造句方式:“过尔曼里”是回族穆斯林的一种功修形式,包括诵经、赞圣,为亡人祈求恕饶、为活人期盼平安等。“散乜贴”是回民在宗教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向他人施舍财物,以虔心尽意地为真主所做的举意。一般来说,回族的口语与当地方言相统一,没许估(没注意)、出头(刚开始)、随当(不一会儿)、兴许(也许)、(游转)、呶个(那个)、宰货(坏,不成才的人)、胡吹冒料、扯磨等,都是宁夏方言口语常用词。“发财户”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词,相当于“万元户”。呢是(表示疑问)、无鬼(表示等等)、底根(原来)、尕今后(从今以后)、巴唏(什么的)等都是虚词。这些词语具有银川回民话的地方特色。

(二)经堂语

纳家户回民话里还有一些经堂语和特殊用语,如圣人、先知、圣行、定夺、五功(即念、礼、斋、课、朝)、知感、封斋、开斋、报月、割礼、定然、无常、口唤、舍散、吊罐、着水、有水、没水、油香、馓子、锅盔、切糕、羊杂碎、盖碗茶、口到、念知感经、念平安经、请开斋、散开斋、水房子、口弦子、汤瓶、呛鼻子、大净、小净、号帽、坎坎子、喜果包子、吃装箱茶、放七窍米等。

经堂语里有的话语是由阿拉伯语或者波斯语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如“安拉呼艾克拜热(真主最伟大)”“安拉洪麦算力(主啊,你祝福吧)”“主麻乜贴(聚节日的施舍)”等,但更多的是由汉语和波斯语、阿拉伯语结合构成的词语,如“古尔邦节”“朝罕志”“给口唤”“道赛俩目”“念尼卡哈”“接都哇”“穿卡凡”“站者那则”“下埋体”“过尔曼里”“动耐斯夫(发脾气)”“喊索俩提”“出散乜贴”等。

纳家户回民话中有许多避讳语,他们禁忌说“死”,常用无常、殁了、完了或者冒提、口唤了等来代替。禁忌说“杀”,而代之以宰,如宰牛、宰羊、宰鸡等。禁忌说“肥”,改用“壮”,如“这只羊壮得很”。此种禁忌和避讳,有宗教的、伦理的、心理的等方面的因素。关于语言习俗,详见《纳家户回族方言研究》。

四、回族民间教育

纳家户的民间教育有经堂教育、私塾、义学等,与全国各地的回族教育发展历程一样,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方式,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民族教育的重要传统之一。它主要指回族穆斯林在清真寺内学习《古兰经》和宗教知识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明嘉靖、万历年间陕西咸阳渭城的大阿訇胡登洲(1522~1597年),字明普,经名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伊勒亚斯。经堂本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布局的一个场所,一般在主体建筑大殿的前边有南北厢房,北面的就是经堂,又称北经堂。西北回族一般把开设经堂教育的清真寺称为“学”。学的大小,依清真寺的大小和阿訇的尔林(学问)、操守(德行)而定。在中国伊斯兰教育史上,念经求学的学员负笈远游是一个优良传统。一些学者在本坊打下一定的阿拉伯文基础后,便慕名投师。一般情况下,开学阿訇几年就被“搬”一次,阿訇的得意门生也随阿訇流动,对离家求学的满拉们,本坊回族群众都尽力给予帮助。西北回族农村中,满拉们一般都在老乡家吃派饭。经堂教育作为回族民间教育的主流,不仅传承和巩固着回族文化,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回族的发展。经堂教育教材作为实施教育的经典文本而成为回族文化的主要承载方式,它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纽带,体现了回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基质”,而且在今天它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堂教育一般设有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层次,但没有严格的分班,教学进度也没有什么计划,学员的学问全靠自己。所以修业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程度。故在一个学里,有学十几年就穿衣的,也有念到胡子白了还是满拉的。纳家户经堂教育开始于什么时候,现在已不可考,但一直延续下来了。这些年来,纳家户清真寺每年都从本村招收一些回族青年到寺里学习,每日由教长主持讲课、领拜,每周五主麻(聚礼)上宣讲“瓦尔兹”(演讲词),诵读、讲解《古兰经》。此外,还讲授其他与伊斯兰文化相关的经注学、圣训学、教法学、文学、哲学等课程。经学生除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还跟随清真寺教长参与纳家户村中回民的宗教活动,主持婚丧嫁娶的仪式和相关典礼,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将伊斯兰教倡导和践行的高尚道德修养、穆斯林修身养性的真善美等品质,身体力行,发扬光大起来,成为周围回族穆斯林效仿和学习的榜样。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参加学习的男青年最多时曾达19人,通常也有12人之多。最大的24岁,最小的19岁。如今这些经学生中的优秀者已经成长为穿衣挂幛的开学阿訇,在纳家户清真寺和其他寺坊发挥作用。

(二)私塾、义学

早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1年),纳家户有私塾一处,设立在纳家户沈家大院里,先后聘请了现银川市和永宁县旺泉堡袁家湾子的几位老秀才在这里教书。念书的学生大多是富家子弟,入学人数很少,多则20多人,少则10多人。授课内容主要以普及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儒家伦理道德、书法等为主。民国时期,由于全国各地提倡新学,废读经,改造私塾,村里有小学堂2所,学生39人。1945年,全村境内出现多种类型学校,有国民小学1所,私塾3处,短期义务小学1处,但时间不长,期间规模较大的纳家户完全小学,学生达到70多人。

除了私塾、义学和经堂教育的主要形式之外,纳家户回族穆斯林与全国各地的其他回族穆斯林同胞一样,对伊斯兰教信仰和实践知识的传承,主要靠家庭教育。在回族家庭内部,日常的饮食习惯、举手投足和待人接物方面,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回族穆斯林家庭十分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宗教信仰、为人处世、谋生技能三个方面的综合教育。回族穆斯林十分重视对孩子的身体力行教育,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更重视年轻一代对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家庭熏陶和耳濡目染的教育,在父传子受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将伊斯兰教的信仰、实践和坚守持久地传承下去。这一重要的家庭教育形式,对中国回族穆斯林文化教育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产生了可持续的深远历史影响。

纳家户作为一个典型的回族聚居村落,她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民俗文化,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回族文化的诸多特征,是中国回族聚居村落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