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回乡纳家户
19111600000031

第31章 新时期的纳家户(2)

2.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显性指标,一般而言,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会使农业生产中的粮食单产水平有所提高。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纳家户村的粮食生产总面积历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如1962年纳家户粮食生产面积为5821亩,到了2009年减少到1981亩。但是单位面积产量(平均亩产)历年呈上升趋势,这与纳家户重视科学,普及科学种田,以及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和利用有直接关系。

3.经济作物

纳家户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甜菜等,其中胡麻油历史上享有盛名,远近皆知,是纳家户经济作物中的一大特色。近年来胡麻产量低,种植面积也逐年减少,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原来种植较多的甜菜,如今已基本停种。随着这两种传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一些新的经济作物种植又开始兴起。尤其是纳家户村回民种植的瓜菜在当地市场上独具特色,主要有沙瓤西瓜、麻皮子哈密瓜、绿皮子香瓜等,最有名的要数纳家户回民种的辣椒,当地人都说“高桥的梅豆长湖的蒜,纳家户的辣子满街见”。纳家户的辣椒以皮厚、色红、漂汤而着称,故有“纳家户是辣子户”之说。蔬菜种植也有很大发展,主要品种有辣椒、西红柿、黄瓜、萝卜等,2009年纳家户全村共产蔬菜260吨,平均每亩纯收入4800元。村民纳艳芹和王国振、纳志勇三家每年种植各种蔬菜达到10亩,其他村民也都多多少少有所种植。纳家户很多农民在经济作物种植中,收入增高,有很多家庭自此开始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4.生产成本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人畜粪便等是主要的庄稼肥料,农业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少,这是农业前现代化时期的主要特征。纳家户村1980年以前,农田施肥多是土粪、杂粪,每亩15~20车(小胶车),主要是人畜粪便、炕土、墙土及沤肥、绿肥、高温堆肥和秸秆还田等,这些肥料能改良土壤并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也能减少农田种田的投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民科学种田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技术被农民所接受和施用,农田不仅要施农家肥,也多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灭害灵等,使农田的亩产量大大提高,同时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土地逐年板结,也使农民种田的投入增加。

(二)养殖业

纳家户村民基本上都是回族,其养殖业种类受到穆斯林的宗教教义的制约,一般主要养殖牛、羊、鸡、鸭、鹅、兔等,近几年还有养殖鸽子、鹌鹑、蜜蜂的。骡子、马、驴等畜养数量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农业劳动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村里养狗的农户很多,主要用于看门守家。

1.养殖数量

纳家户人几乎家家都养牲畜,只是有多有少罢了。村民饲养的大牲畜有牛、驴、马、骡等,不同的家庭所饲养的大牲畜也不一样,有些只饲养牛,有些家庭饲养牛、马等,主要根据他们生产生活所需决定。新时期以来,随着对农民限养、禁养的取消,纳家户家畜养殖得到了发展。据相关资料统计,1949年纳家户村有大牲畜193头。1952年全村养牛32头、马23匹、驴381头。1955年共有大牲畜543头,主要用于役使。1981年后,纳家户家畜养殖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传统的牛羊养殖,如表3所示。2008年以后有所减少,家畜养殖中的骡、马、驴等逐年下降,甚至停止圈养。一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加之耕地面积的下降,原有的骡、马、驴等传统劳力逐渐退出,被新型机械化所代替;二是此类家畜是回族穆斯林禁食动物,因此,与牛羊相比发展潜力相对较小。而养牛役使作用的降低,使菜牛、奶牛的养殖逐年增多,并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2009年,全村共有养殖专业户47户,其中养牛专业户10户,养牛260余头;养鸡专业户2户,养鸡15万余只;养羊专业户35户,养羊7100余只。

纳家户村的阎翠梅是全国劳模,1988年开始在自家园子里养牛,以2头牛起家,到1996年发展到23头。她养牛卖钱,牛粪上田,使养牛、种田、果园相互促进。村民马玉兰1983年开始养鸡,购置了一台孵化机,一次孵1000只种蛋。1989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并购置其他养殖设备。1994年后,自己动手搞饲料加工。现有汽车两辆,孵化机5台,饲料粉碎机2台,厂房15间,固定资产90多万元。纳家户村的养殖专业户通过发展养殖业收入颇丰,基本上都已脱贫致富。

2.畜禽产品

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纳家户传统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加工业、屠宰业等,也将纳家户村的养殖业推向了市场,养殖业的商品率逐年提高。纳家户村民生产的肉、奶、蛋、禽等产品,满足了周边地区的生活需求,也提高了纳家户人的经济收入。

屠宰业是中国回族在商业中的一大垄断行业,也是纳家户的传统商业。历史上纳家户就有专门的群体以从事屠宰业为生,被称为“肉贩子”,形成了一个准产业的发展势头,专门为村庄和周边提供肉需供给。在新时期,纳家户牲畜屠宰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越来越多的纳家户人参与其中,在银川一带纳家户提供的牛羊肉占有很大的比例,由此也使纳家户畜禽产量逐年增加,如表4所示。

(三)林果业

人地关系的紧张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大社会现象。近代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开山拓荒、砍伐森林的现象比比皆是,纳家户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开荒种田、乱砍滥伐,纳家户林木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到1949年,全村林木面积不足65亩,森林覆盖率仅2.5%。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的发展,纳家户以队为单位开展大规模的防岸林、防河林建设,纳家户绿化面积大大增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政府积极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林、田、路、沟、渠综合治理,纳家户村人均栽树150棵。到了1981年,纳家户在集体造林的活动中,全村共栽树152亩,比前次增长11.5倍,平均年增25.3%。绿化村庄路9条,四旁植树11.4万株。纳家户村种植的树种主要有杨树、柳树、沙枣、椿树、榆树、槐树及各种果树等,红柳、沙柳、柠条等主要分布在农田的沟、渠、路、埂旁。农田防护林以杨树、柳树、沙枣树等为主,护路林以槐树、杨树等为主。各类果树主要是村民在庭院及房前屋后栽植。绿化树木主要在京藏高速公路西侧。纳家户风情园主要种植侧柏、松树、腊梅、槐树等。纳家户村历来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绿化家园,全村有护林负责人10位,有育苗专业户100余户。经过历年艰苦奋斗,公路两旁绿树遮阴,塞上民居花红柳绿,田野里一排排碧林环抱,1976年就曾受到县绿化委员会的表彰奖励,是区、县绿化的典型村。

纳家户村的果树种植业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主要品种有葡萄、苹果、梨、杏、核桃等,特别出名的有玉皇李子、马奶子葡萄、沙果子、水蜜桃等。在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每家都有果园。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以粮为纲”,果园被毁,1952年,纳家户村有果园94亩,1957年发展到540亩,到1962年全村仅剩果园95亩。“文化大革命”中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农民果园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砍掉,全村仅剩几十亩果园,1978年全村果园仅剩53亩。20世纪80年代后,纳家户村的果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纳家户村民纳树德、阎翠梅最早承包了生产队里濒临倒闭的果园,历史上的名优鲜果又回到了纳家户。1984年全村果园面积开始回升,随后历年都呈上升趋势,至1990年达到388亩。从2000年开始,因为村庄征地、拆迁农民进城、公路建设、风景区建设、商业用地等原因,纳家户村的果园又开始逐年减少,2009年只有40亩了,果品产量为45吨。

第三节乡村工商贸易的发展

一、新时期商品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新中国成立以来,商品经济发展一波三折,经历了曲曲折折的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中国各地商品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回族人善于经商的传统在纳家户村民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乐于经商的纳家户人,在历史上就将经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计方式,纳家户也曾出现过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盛景。民国末年,国家政局动荡,民生凋敝,纳家户商业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左”的思想和政策的抑制,纳家户商业经济一蹶不振。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商品经济逐渐复苏,中断已久的回族经商传统在时代的春风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一批时代的弄潮儿敏锐地抓住时机投入了商品经济的时代大潮,在引领纳家户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迎来了纳家户村春意盎然的艳阳天。

一是产业转移。到1980年,经历了不到两年的改革与发展,纳家户村的劳动力开始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商贸服务业转移。这种“转移”与纳家户村内在的区位优势是密切相关的。纳家户村交通便利,东边的县城内有南环市场、中心市场、百货超市等商业区,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和迅速灵敏的信息以及广阔的市场,为全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纳家户人继承和发扬了回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他们善于经商,乐于做买卖,小钱大钱都赚,小利大利都取,处人谦和,理财有方,遵纪守法,货真价实,讲究诚信。他们有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清真小吃、餐饮、榨油、饲料、皮衣,货运客运以及牛羊养殖、屠宰和肉蛋禽菜果、旅游产品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纳家户劳动力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

二是行业分布。改革开放以来,纳家户产业转移加快,昔日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得到了改变,行业门类逐渐增多。到2009年,纳家户村的劳动力分布在种植、养殖、运输等10多个行业门类,除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在种植、养殖行业外,从事餐饮业、运输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人数较多,从中可看出纳家户村的回族善于经商的特点,同时他们又不离开农业这个老本行,这也与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与支持密不可分。其现状是:从事种植业的1067人,占38.55%;从事养殖业的248人,占9%;从事运输业的96人,占3.46%;从事餐饮业的44人,占1.59%;从事畜产品加工的347人,占12.53%;从事农产品加工的28人,占0.1%;从事劳务工作的740人,占30%;从事其他工作的有31人,占0.11%。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人数分布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二、纳家户乡村工业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纳家户村面临人多地少的窘境,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到1.3亩,种植业仅能维持温饱,导致剩余的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乡镇企业开始发展,纳家户回族先后创办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一大批屠宰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的出现,逐渐成为纳家户的支柱产业。这使纳家户经济发展走上了一个全新道路。

(一)乡村工业企业数量

改革开放之初,纳家户作为民族地区,囿于政治环境、经济条件等原因,乡村工业发展缓慢。1980年后,随着国家发展商品经济,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纳家户村的工商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到了1996年底,纳家户已成为千万元的工业村。工业的兴起对于带动纳家户经济的发展、解决纳家户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致富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纳家户乡村工业种类

1.粮食加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纳家户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副产品日益增多,与之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一些村民开始积极投身到农副产品加工厂的创办中,开始涌现出一个个农副产品加工户。1980年全村第一家粮食加工专业户成立,到1984年全村已有粮食加工专业户10家,有碾米大机械1台,磨面机4台。由于各种费用过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竞争激烈,有的粮食加工厂停办。至2009年,全村有粮食加工专业户2户,年加工粮食15万吨。

2.食品加工业

1983年,村民沈广斌办起了纳家户第一个食品加工厂——面包作坊,在全村中实为一大创举。他本人手艺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价格适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收入均在1万元左右,是80年代纳家户村中的万元户。到1996年,全村食品加工厂增加到5户,主要加工制作面包、挂面、糕点等。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有的食品加工厂逐渐停工。到2009年,全村食品加工专业户仅存1户,年收入1.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