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回乡纳家户
19111600000034

第34章 新时期的纳家户(5)

二、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作为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科技,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新时期以来,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农业科技在纳家户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大会的召开,农村四级科技网络不断完善壮大。1981年永宁县《永宁科普》创刊,按时向每个村民小组发放10份,3~5户一份;镇科技图板宣传到村部,利用会议展出宣传。与此同时,纳家户大队成立科普小组,并配备了农民技术员,种科技试验田3.5亩,纳家户农业科技开始跨出了第一步。1984年5月,纳家户村科普协会成立,发展会员157人,大多是村组干部、能工巧匠、种田能手等,按专业分为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医疗卫生等,在村庄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科普协会每年结合农时季节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利用有线广播和村级村民小组的扩音广播喇叭举办科普广播讲座,每期讲演1篇到5篇科技类文章,并先后开设科技橱窗27次。科普协会还在村部、村民小组创办科技黑板报和农民科技快报,向农民宣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并邀请县科协利用科普宣传车在各村民小组宣传科技兴农知识,发放科技资料,展出科技图板。同时,农业技术培训作为一项新的任务,在新时期以来几乎每年都如期开展。考虑到农村春夏农田较忙,基本上在冬季举办科技培训,主要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艺师、畜牧师、林业师、水产养殖工程师等讲解和传授相关的科普知识,并对村民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使全村90%的农户普遍掌握了1门到2门农村科技,村民的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三、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进步,卫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纳家户医疗卫生事业在新时期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波三折,曲折发展,先后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1979年,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混乱,“吃大锅饭”现象严重,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纳家户大队的合作医疗停办一年多。基于农村农民看病的需要,公社对合作医疗进行整顿,对合作医疗进行了改革,使村合作医疗又恢复了生机。1980年根据自治区卫生厅的指示精神,对大队卫生室进行全面改革,实行集体与个人联办。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1983年,大队合作医疗卫生室由乡村医生个人投资,自主经营,房屋自备,有必需的设备与药品,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社会卫生防疫任务。1998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农村全面开展。为统筹资金,每个村民交纳10元,集体乡镇再筹集一点,为患者报销的费用超过征收的医疗费。到2005年,第二轮农村合作医疗得以推广,规定由每人交费10元,县财政补助1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10元,中央财政补助20元,患者在合作医疗指定医院住院治疗,按乡镇、县级、自治区级医院住院的费用按比例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2009年国家又加大筹资力度,每户交纳30元,地方和中央财政加大补助,合计每人79元,这一新型政策提高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纳家户村98%的人员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看病的经济负担。

二是纳家户村医疗卫生机构在新时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根据设立卫生机构目的的不同,中国将卫生机构分为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机构等。作为乡村的纳家户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卫生院。从1975年始建到1997年,村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水平得到提高,面貌大为改观。通过筹资扩建新盖房屋10间,设有内诊室、注射室、药房、儿童体检室、预防接种室、健康教育室等。有医护人员4名,为村民提供各种常见疾病的医治服务,基本满足村民的初级医疗保健需要。

三是开展各种疾病和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治。在传染病防治上,主要对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天花、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以及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布氏杆菌病等地方性疾病进行预防接种和治疗。

四是妇幼保健。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妇幼保健在农村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的建立,纳家户妇幼保障工作得到了较大发展,基本实现了孕妇入院分娩,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90年代以来,村妇联每年组织对妇女进行4次以上免费体检。2005年,村委会出于对婴幼儿的健康考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健制度,定期开展小孩健康检查和防疫活动,建立起一整套防疫注射、服食登记卡制度,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消除碘缺乏等疾病,确保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体育

发展农村体育运动是新时期以来农村开展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主要指在农村开展以健康、休闲、娱乐为目的的锻炼身体活动。有活动项目多样化、乡土化,活动时间农闲化,活动形式分散化等特点。纳家户的体育运动包括村民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运动两个方面。纳家户村的青年民兵篮球队曾于1988年获得全乡农民运动会篮球赛第二名的成绩。在农闲时间,纳家户也经常举行各种青年篮球比赛,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1985年以后,参加象棋竞赛的人数有百人之多,曾有5人参加乡镇举办的棋类比赛。还如期举行跳绳、荡秋千、跳马、摔跤、踢毽子等传统农民体育活动。2005年,随着体育下乡,纳家户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展篮球进村的全民健身活动。村委会重视群众的体育竞技比赛,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比赛。

体育活动在纳家户小学受到重视并得以开展。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开展。1977年后,学校体育趋向正常,有专门的体育老师,每周都有专门的体育课,并且重视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学校遵照教育大纲,坚持两操一课制度及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制度,不定期地举办球类、队列、体操等项目的竞赛。1979年,贯彻《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80年代以来纳家户小学组建了乒乓球队,并在全学区开展的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少年组团体第二名的成绩;1985年,在全乡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中夺得团体第三名。1990年后学校体育课增加课前眼保健操,中间课间操、广播操、健美操等,广泛地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到2009年,学校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促进了纳家户学校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

五、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生活是时代精神面貌的最集中的体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群众文化,每个时代的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明,既受特定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也是与特定的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产物。新时期以来,群众文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昔日的政治性文化活动转向了大众性的文化活动,活动形式从纯意识形态的革命宣传变成了群众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以《红灯记》为代表的样板戏时代结束,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开始向着多元化发展。到了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以各种形式在农村公开放映电影方兴未艾时,电视机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进入纳家户寻常百姓家庭,到了90年代,有线电视的开通,供人们选择的电视节目愈来愈多,看电视成了人们接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原本盛行于中国农村的露天电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除电视机之外,还有录像机、收录机等现代电子产品开始普及。因此,90年代在纳家户所能看到的一种景象是,每到夜晚,结伴到县城里跳交谊舞、唱卡拉OK、看电影和录像,已成为一些青年男女的时尚生活方式。

村庄文化设施建设自8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1984年乡政府决定和纳家户村委会合作,建立了一个文化站,并于1988年竣工交付使用。新建成的文化站共有三间活动室和一间图书阅览室,乡上为文化站配备了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和部分活动器材及图书,丰富了纳家户村民的精神生活,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现在纳家户有村级图书室一座,藏书1.2万册。2008年8月30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万村书库工程”向纳家户村赠送图书和设备,共投入7万元资金,配送彩电一台、DVD一台、光盘四箱、书架15个、电视柜一个、图书55件。

第六节纳家户居民生活的变化

随着农业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以来纳家户村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收入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纳家户村农民主要靠种地为生,全村人均占有1.9亩土地,其中还有不少碱地,土质差、产量低,亩产仅200斤左右,人均年纯收入70多元。农业生产合作化后,1957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也只有100余元。“低标准”时期,是纳家户村最困难的时期,村民为“吃不饱肚子”发愁,有的村民外出讨饭,各生产队都有因饿、病而死的现象发生。1962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下降到49元,村里“种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成为有名的“三靠队”。1976年,全村人均年收入80元。在改革开放迈开步伐的1978年,纳家户村人均年纯收入也只有93元,很多家庭的收入仅能满足其温饱。

1980年后,纳家户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提高了纳家户人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全村经济开始持续增长,几年时间,使纳家户村由一个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回族村落。1984年后,在党中央关于农村经济体制第二步改革精神的鼓舞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屠宰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员由1978年的177人增加到了1984年的482人,增长了2.71倍,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据1984年对113户村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村人均纯收入为465.26元,是1978年人均纯收入93元的5倍,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3.20元高出152.06元。

纳家户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通昌二贵没熊的,纳王二庄没穷的。”梳理新时期纳家户村民收入的变化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5年,是村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1984年,村民平均每户总收入4177.71元,人均收入739.94元,扣除其他费用后,人均纯收入465.26元,比1978年增加了372.26元,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30.8%。与上年人均338元相比,一年净增127.26元,增长了37.7%,其增长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第二阶段,1986~1993年,是村民收入增长减慢阶段。1993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居宁夏全区川区和永宁县中上水平。

第三阶段,1994~1996年,是村民收入持续增长阶段。1996年,宁夏全区年人均纯收入是1415.78元,宁夏川区是1986.12元,银川市是2251.5元,永宁县是2215.65元,纳家户村是2460.49元,纳家户村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宁夏全区、川区、银川市和永宁县的平均水平,位居榜首,真正成为宁夏的富裕村。

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为村民收入增长较快阶段。2008年,纳家户村的家庭劳动力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由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81元。2009年,纳家户村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835元,比1996年增长2.39倍,比全国人均水平5135元高682元,比永宁县人均水平5127元高出13.8%,成为宁夏农村奔小康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