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卫史话
19113100000027

第27章 香山豪绅冯建忠,功败垂成陨性命(2)

黑山峡劫军火,冯建忠有了不小的收获,有快枪六七十支,兵员达到一百多人,他以家宅所在地冯家大庄子为据点,迅速向周围发展,矛头指向周边小股土匪武装。消灭土匪,兴利除害,一则老百姓高兴,可获得群众支持拥护,二则小股土匪一般战斗力不强,多数摆开阵势一吓唬就可缴械投降,既收编人,又得了枪,是发展壮大自己的好办法。这期间,冯建忠运用智谋消灭了两家势力大的恶霸地主武装。靖远县汉沟红石崖的恶霸杜秀天,盘踞在高大的寨子里,有家丁四五十人,快枪20余支,仗势横行乡里,作威作福,其恶行甚至超过抢人的土匪。冯建忠设计攻下杜财主大寨,威振方圆百里,深得老百姓赞赏拥护。

战事顺利发展,冯建忠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理智的思考之中。这时,潜伏在中卫的探子传来消息:张海禄已率领大队人马向香山扑来,声称要剿灭香山冯建忠。这一步冯建忠早就想到了:在黑山峡劫了人家的军火,人家岂能善罢甘休?马鸿宾的叔父马福寿还在宁夏坐镇,马鸿宾虽被挤出了兰州,但他的部队在宁夏,实力并未受损,香山是他的地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马鸿宾要打自己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冯建忠顿感事态严重。怎么办?他陷入苦苦的沉思之中。目前,自己虽说有了300来号人的队伍,但快枪不多,装备也很差,骑兵也只有几十人,怎么能和人家的正规部队拼?还是以保住“家当”(队伍)为要。惹不起还躲不起,“三十六计”走为上,把家人转移了,把冯家大庄子让给张海禄,房子毁了可以再建,只要人不受损失就行。他带部队向南作出逃跑的样子,到达甘肃水泉时,突然折兵向西,出其不意渡过黄河,逃出了马家军的包围。

过了黄河,就是五佛寺,进入了一条山,这边的回旋余地更大。雷中田发动事变后,虽然和平解决了,但仍然暗藏杀机,局势扑朔迷离,尚未明朗。这时的一条山已没正规军设防,前沿的小芦塘,有民团头领李兰田率团丁驻守。这是一支比较强的地方势力,有百十来号人,快枪三四十支,威震一方。冯建忠周密计划,声东击西,一举拿下小芦塘,缴获快枪30余支,还有大量粮食、物资、子弹和马匹。有了这一次成功,冯建忠的名声大增,威震一条山,一些地主豪绅的寨宅武装、山林土匪望风披靡,不是归顺投降,就是避其锋芒,远走他乡。一条山似乎成了他的天下。

乱世出枭雄,乱世也可出英雄,冯建忠纵观西北大局,寻找靠山,借此发展壮大自己。先后投靠过中卫县县长吴福申,冯玉祥的西北军师长吉鸿昌,现在又靠上了冯玉祥的旧部——兰州警备司令雷中田,在雷中田的支持下已经有了不少斩获。这时,冯建忠得到探子的报告:张海禄在香山扑了个空,现在已经撤回去了。香山的汉子恋故土,重家小,纷纷要求回去看看家中的情况。冯家大庄子是冯建忠的根,发祥之地,遭了马家军的祸害,也该回去重振家园了。此时的冯建忠踌躇满志,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开回了冯家大庄子。

从黄河西岸一条山一带转了一圈回来,势力不仅壮大了,还积累了攻击镇寨的军事经验,提高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这时,冯建忠的兵员已发展到七八百人,拥有快枪200多支,一时能人汇集,高手如云,山川震动,声势达到顶峰。他正式设立团部,竖起“香山独立团”的大旗,团下设三个营,营下设队,任命骨干人员担任了营长、队长,把队伍规范了起来。

他向雷中田派来的副官李其华讨教,李是地方军阀队伍中培训出来的,自然鼓励他占领地盘,扩大势力,向地方军阀方面发展。于是,经合谋准备夺取中卫县城,进而向甘肃靖远发展。练兵和筹集粮饷的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着。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么大的举动自然瞒不住宁夏军阀马鸿宾。

此事被马鸿宾的团长马开基得知,派副营长张海禄带兵镇压,将在常乐堡筹集粮饷的冯建统(冯建忠三弟)包围在张家营子。得到消息后,冯建忠立即与李其华分别率领一部人马,取水旱两路向常乐堡汇集,次日凌晨,冯建忠的前哨马队已到达离常乐堡张家营子五六里的渠坢后,经仔细察看阵地,他看出张海禄围住张家营子不打,是用“围点打援”之计。张海禄把主力摆在外围,设了三道防线,只要你去贸然解围,就会被层层围住。窥破敌谋后,冯建忠将计就计,派自己的小弟冯建坤(人称冯小七)率30人的骑兵闯阵,每人身背红旗多面,虚张声势,只冲不打,布设疑兵,其余人员则四散隐蔽,摇旗呐喊,只壮声威。

冯建坤年轻气盛,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子,是个有仗打就高兴,听见枪响不要命的“冲破军”;加之枪法出众,身手敏捷,骑马一股风,纵跳腿脚轻,好似山里的鹰鹞,人称“七鹞子”。他率领的这30名团丁都是骑马高手,每人背10余面红旗,纵马跑开像大地刮起了一阵狂风,呼啦啦向敌阵卷去。尘土飞扬间,一面面红旗插在敌阵各个显眼处。敌兵子弹像蝗虫般飞来,而他们个个都有一身轻功夫,镫里藏身,见马不见人,刚看清马上有人,转眼人马皆无踪影。就这样,马跑到那里,红旗插到那里,不到半个时辰,各个要害点、显眼处都插上了红旗,后来竟将红旗插到张家营子的墙头上,整个敌阵布满了红旗,成了一片红色海洋。红旗使敌兵大为惊骇。冯建忠见时机已到,立刻下令强攻,被围在张家营子里的冯建统抓住战机,率人从里边杀出,里应外合,将张海禄围困之兵冲得七零八落,张海禄赶快收拾残兵败将,退进常乐堡自卫。这时候,李其华所带步兵在上河沿登岸,立即投入战斗,两面夹攻,将张海禄龟缩的常乐堡围了个铁桶一般。

冯建忠大喜过望,打开常乐堡,消灭张海禄只是时间问题了。一整天激战,该休息一下了。一时间,冯建忠如释重负,兵丁煮饭喂马,睡起大觉,自己过起烟瘾。天亮醒来,张海禄救兵到了,马开基率一团骑兵由枣林子发起冲锋。凶猛的马队一路冲杀,直逼常乐堡。冯建忠的部队被冲得四零五散,溃不成军,被冲散的兵丁陆续向南山逃去,汇集到群山中的宏福寺、老君台一带,冯建忠、李其华一伙也随之上了老君台。

马开基是马鸿宾的得力干将,他所带的团是马鸿宾的主力团,以敢打硬仗、恶仗出名。此次亲率骑兵增援,想凭借其优势兵力,一举消灭冯建忠部众于常乐堡,解除地方动乱的大祸害。哪知冯建忠部下虽是乌合之众,但溜的本事很大,看到抵挡不住便迅速撤离跑了。

马开基与张海禄合兵后,分三路进攻老君台。马统领骑兵近千人,有轻重机枪和小炮,兵力、装备占绝对优势,但老君台山重嶂迭,深沟密布,骑兵无法施展。冯部虽系惊弓之鸟,但熟悉地形,凭借有利地势,连续打退马部多次冲锋。马部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只好撤兵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