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卫史话
19113100000028

第28章 香山豪绅冯建忠,功败垂成陨性命(3)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派嫡系陕西军阀孙蔚如率兵进入兰州,赶走了雷中田,给冯建忠效力的李其华也因雷中田离开兰州而另寻出路。没有了靠山,冯建忠一下失去了主心骨,乱了方寸。虽然成立了香山独立团,兵员壮大了,但攻打中卫县城的失利,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士气低落,军心不稳,三个营长和几个小队长也都相互猜忌,各怀疑心。而此时潜伏的更大威胁是:宁夏的马鸿宾瞄准了自己,时时想寻找机会报复;甘肃的孙蔚如新来乍到,也想绥靖一条山的治安,自己在黄河两岸都处在危险之中。而就香山地区,虽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地广人稀,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天气极少,常常遭遇天旱,难以筹集钱粮,非英雄用武、发展壮大之地。听人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是共产党,专门和国民党作对,是杀贪官污吏救济穷人的。现在声势很大,红了一大片天地。刘志丹是个大英雄,他早有耳闻,且心仪已久,必要时可以去投刘志丹。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许多做法和自己的做派有相似之处,只是陕北那个地方自己去过,太苦焦,穷得很,不是养人的地方。自己这帮弟兄这几年大碗酒、大块肉,喝惯了、吃惯了,怎么能受得了那份罪?又有人说,靖远也有共产党,在瓷窑堡煤矿闹过暴动,现在还在闹呢。对此,靖远县的警备旅长王子元伤透了脑筋。这个消息倒是确实的。只是共产党干事很机密,你去找他们那是找不到的,要不自己先干起来,去攻打靖远城,说不定共产党就会乘机掺和进来,来个火上浇油,帮自己一把。如果能拿下靖远城这块风水宝地,势力一壮大,何愁军心不稳,营长、队长的异心不散?可共产党要是帮不上呢。在前思后想的时候,他又想到了一位英雄豪杰——打拉池民团团总王宗仁。如果有这位老兄加盟,那胜算可就大了。他马上派人与王宗仁联络。

王宗仁也是一位行侠仗义的好汉,专跟官府作对。1931年,他从海原原子河赶来40匹马,与甘军高振邦部换了一些枪支弹药,在屈武山组织民变,打拉池一带农民响应,占据了打拉池城。又在打拉池附近击溃王子元牛化东(牛化东系中共党员,受组织派遣打入王子元部,从事地下军运工作,此事可能是用失败的方式支持了农民造反)部,夺得数十只枪。人数迅速增加到200名。到1932年初,人员已经发展到七八百人,正想攻占靖远县城,打出一片天地。冯建忠来人讲明意图,两人的想法一拍即合,约定3月14日攻打靖远城,王攻西门,冯攻东门。

3月14日凌晨,王宗仁带人先至西门城下,被守城军队发现,双方打了起来,王宗仁部攻了一阵,仍不见东门枪响,自感众寡悬殊、孤掌难鸣,死伤数人之后就撤走了。冯建忠部于天明时分才赶到东门外,立即组织攻城,双方展开激战,城上守军火力密集,冯部一时无法攻上城头,已经死伤了数十人,还不见西门动静,只好停止进攻,撤退至陡城驻扎。而王宗仁部撤离靖远县城后,遭到王子元派兵围剿,后被内奸田根儿一枪打死,群龙无首,余部四散。

当王子元部队围剿王宗仁时,冯建忠正准备过河支援,却被王子元另一支部队挡住。王子元的战术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兵力,阻断敌方两部人马的联系,采用分割包围的办法歼之,两部人马合兵一处则难于击破。冯部与王子元部队激战,无法分身去救王宗仁,只好退到水泉固守。

得到王宗仁战死、所率部队溃散的消息,冯建忠悲愤异常,他利用王子元刚刚取得胜利,正处骄狂得意忘形之时,率部从石门出击,在小口突袭王子元一部,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一时稳定了人心。但部分胜利并不能解决被围困的大问题,王子元部从黄沙湾、邵家水、旱平川三面进攻,把水泉围的像铁桶一般。

水泉山势狰狞险峻,山谷深陷,谷内泉水丰盈,山上有草有树,散居着几十户人家。此地易守难攻,出入地方都是天然关隘,只要守住出入口,那就插翅也别想飞进来,再多的人马来也不怕。冯建忠过去往来路过时对这里仔细观察,此时虽受困蛰居,其实早有谋划,起事前就在这里暗藏了许多粮食。现在虽然被困在大山之中,却有水;虽然出不去却有粮,在山中坚守三四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在坚守中等待时局变化。可怎么才能打破被困的僵局呢?在冯建忠一筹莫展之时,他想到策反王子元的部队。王子元部队里有自己的把兄弟,有的还当了官,如果把他们能活动过来,自己就可以翻盘,形势就会是另一种局面。就在他派人抓紧策反活动的时候,内部却出了大问题,自己的一个营长叛变投敌,还把许多人带了过去。自己的策反没起作用,人家的反策反却得手了。剩余的人心浮动,军心开始不稳,他坚守待变的决心松动了。这时王子元的劝降说客来了,来者是自己昔日的拜把兄弟周维邦和一位亲戚。周维邦是王子元的主力营长、大红人。一面和冯建忠拉过去的旧关系,一面说王子元对冯如何如何佩服、仰慕,只要归顺,答应保留他的原建制,仍然由他当团长,详细事项等他进城后与王子元面商。去还是不去?他处于两难之地。部下有的说不能去,王子元是奸诈之徒,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有的说去可以探听虚实,即使不行,也可延缓王子元进攻的时间。这时他的密探带来消息:王子元部队内部的共产党正在密谋叛乱,准备起事。要是能和共产党挂上钩,联起手来,自己被困的局面就会彻底改观。再者,王子元也曾是江湖人士,应该讲究信义,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他决定冒险一试。

太阳就要落山了,已是5月的季节,余晖还是火辣辣的。山是那样的静,地是那样的静,靖远城的城门前也寂静的没有一丝声息,似乎这里根本没有发生过战斗。冯建忠跟着周维邦和他的亲戚进城了,这一去,像是泥牛入海,竟无一点声息。第二天凌晨,天麻麻亮,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悬在了靖远县城城门上方。冯建忠死了,王子元背信弃义,残酷的举起了屠刀。冯建忠英雄一世,纵横驰骋于甘宁边界,想打出一片天地,挤入军阀的行列,结果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这一天是1932年5月5日,一座耸立的山崖轰然倒下去了,一颗耀眼的明星粲然陨落了,国民党军阀恨他,他危害其统治,是乱世枭雄;老百姓怀念他,他杀豪绅恶霸,救济穷人,是当世英雄,还给他编了《打香山》的歌,这支歌一直流传到现在。

共产党确实起事了,下面摘录一段县志大事记:1932年5月5日,靖远兵暴,吕振华、张秀山率200余人在打拉池成立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因敌众我寡,兵暴失败。

5月25日,靖远失败后的游击队员汇聚兰州,从兰州出发经吴家川、安宁渡、黄沙湾到水泉集中。

5月30日,谢子长、焦维炽、杜润滋、邬逸民、张东皎、王儒林等在水泉打出“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旗帜,正式成立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

6月2日,起义队伍与王子元部骑兵营在水泉激战,击毙营长周维邦,张东皎英勇牺牲。起义队伍撤出水泉。

7月,游击队转战靖(靖远)海(海原)会(会宁)景(景泰)四县后重回水泉,队伍发展到400余人,又与王五田部在水泉激战一天,因寡不敌众撤离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