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移民,在山西洪洞大槐树设立移民机构,迁出的老百姓不管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手棍;有的灌一桶泉水,有的撮一把黄土,有的藏几片槐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悲伤哭泣,其情景可想而知。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能看见的就是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翠绿的光亮。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五、农田水利
明代宁夏“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恒,藉水以利”。屯田的发展仰赖于水利。洪武三年(1370年),河州卫指挥使宁正兼领宁夏卫事,率军民“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足”(《明史》卷一百三十四)。英宗时,在宁夏设立水利提举司,专管水政,兼收屯粮。朝廷又派水利御史两人为巡视官,往来巡视屯田水利。
宁夏地处“旱则赤地千里,潦则洪流万顷”“唯水利兴而后旱涝有备”(《徐尚宝集·西北水利议》卷三九八)的西北之地,要保证粮食丰收,必须发展水利事业。宁夏水利工程在洪武、永乐年间已有部分兴修,大规模的兴修则是弘治年后。由于明初封疆大吏对屯田水利的重视,使因战争造成破坏的引黄灌溉系统很快得到了修复。河西的唐徕渠、汉延渠,河东的汉伯渠、秦渠等干渠全部修浚,全长750余公里,其支流上的大小斗口都新修加固。弘治十三年(1500年),巡抚都御史王珣奏开靖虏渠,一以绝虏寇(堪称水长城),一以兴水利。渠在贺兰山东麓,原为西夏昊王渠,自唐坝堡(今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西起,至黑山营止,南北长150余公里。发太仓银两万两及灵州盐课司两年盐课为修渠费用,役军夫开挖,但“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财耗力竭,竟不能成,仍为废渠”(《朔方道志》)。同年,王珣又在河东金积山(今宁夏青铜峡牛首山,汉伯渠之上),耗银6万多两,役使军夫3万多名,开凿一条长约60公里的金积渠。“注黄河水溉田三十万余亩,灵州民得田十万六千余亩,灵州千户所并中屯卫军得田九万余亩,皆膏腴田”(《弘治宁夏新志·水利》卷三)。然而,《嘉靖宁夏新志·灵武守御千户所》卷三中却有相反的记载,文中写道:金积渠是“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奏浚”,“役夫二万余名,费银六万余两,夫死者过半。遍地顽石,大皆十余丈,锤凿不能入,火醋不能裂,竟废之,今存此虚名耳。”
隆庆四年(1570年),宁夏佥事汪文辉将唐徕渠、汉延渠二渠的木制进水闸改建石闸,功未就擢任而去,巡抚罗风翱继续改建,万历四年、五年(1576年、1577年),唐徕渠、汉延渠二渠石闸先后落成,附近的渠坝也用石块包砌。万历十八年(1590年),河东的汉伯渠和秦渠的重要地段,也用石块包砌。
天启二年(1622年),黄河向东泛滥,灵州城危在旦夕。河东兵备道张九德率军夫在灵州上游5公里处投掷石块,筑成垂直于河岸的丁字坝40余丈,以分杀水势。又沿河岸垒石筑堤6000余丈,成功地保卫了灵州城。人们称这段河堤为“张公堤”,以纪念他的功绩。
在水利工程维修和灌溉管理方面,明代也有明确具体的规章。随着水利的发展,宁夏屯田效果非常明显,当时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
六、庆靖王朱与灵武口
朱,号凝真,朱元璋第十六子,藩封宁夏,为庆亲王,被后人誉为“才子王爷”。庆王朱经历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坐镇宁夏45年。晚年的庆王一再要求回乡,都被朝廷以“不违祖训”拒绝,于是积郁成疾,一病不起,于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初三日病逝于庆王府,享年60岁,谥“靖”,史称“庆靖王”。次年五月十三日,葬于韦州蠡山之阳。嫡长子朱秩煃继承。
明朝,太祖朱元璋广纳贤能,全国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为加强对边塞军事重镇的治理,朱就藩于宁夏。朱在朱元璋的儿子里是比较有才干的一个。他勤奋好学,知识面广,热衷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善于词赋。他在宁夏走了不少地方,写下了不少着名的诗篇,如《汉渠春涨》《灵武秋风》《长相思·秋眺》等,语言朴素,寓意深刻,意境开阔,显示出他不凡的文思和才华。
庆靖王朱来到娑罗模山灵武口,正值秋季,天高气爽,大雁南飞。他触景生情,不觉浮想联翩,写下了《灵武秋风》一诗。
由在宁夏生活过45年的庆靖王——朱题“西夏八景诗图序”可知,明代以前早有“八景咏题”。在古八景的基础上,朱删修而成了“西夏八景”,其中《灵武秋风》中的灵武,就指今青铜峡市林皋堡西贺兰山、邵刚堡境内的灵武口,诗词传递了西汉灵武县至明代邵刚堡的文化渊源。
灵武秋风
朱
灵武山在林皋堡西,每岁秋七八月,声如风撼
翠辇曾经此地过,时移世变奈愁何?
秋风古道闻笳鼓,落日荒郊牧马驼。
远近军屯连戍垒,模糊碑刻绕烟萝。
兴亡千古只如此,何必登临感慨多!
诗的前两句写作者来到灵武口,想到了历史。当年,君王主后的仪仗、所乘的车子从此地经过,莺歌燕舞,一派繁华景象;锦旗招展,是何等的威武和雄壮。可如今,时过境迁,这里似乎被人遗忘了,秋风中,当年的激越风云荡然无存,只听到古道上传来的发自游牧民族部落的笳鼓声,显得单薄、苍凉。放眼望去,落日时荒郊上只有放牧的牛马、骆驼和羊群。远近的古代军屯、戍边营垒连绵相接。碑刻在草树茂密、烟聚萝绕的秋风中也变得模糊不清了。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通过对灵武古今的对比,来抒发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当年在这一带,军营相连,战马嘶鸣,“翠辇曾经此地过”,那是何等雄壮的气势。而今天,“秋风古道闻笳鼓,模糊碑刻绕烟萝”。随着时代的推进,已化为过眼烟云。不但人远去了,就连当年烟聚萝绕的碑刻也模糊不清了。看到这些,作者的思绪豁然开朗,发出了“兴亡千古只如此,何必登临感慨多”的慨叹。时移世变,人生自古谁无死,哪个能逃脱自然规律而不衰亡呢?朱是皇族中的显赫人物,能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待人生,的确达到了一种不凡的境界。
第二节清朝——名人辈出
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朝灭亡。正当起义军在京城欢庆胜利,尽情享乐之时,满汉地主阶级很快勾结起来,在山海关原总兵官吴三桂的导引下,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指挥下,顺利越过山海关,闯入北京城,从农民起义军手中抢夺了胜利果实,建立起大清王朝。清朝以顺天府(今北京市)为京都,在全国分设省、府、州(厅)、县四级行政管理体制。
宁夏地区于清初一度承袭前明行政旧制,雍正二年(1724年)改卫所为府、州、县。
一、康熙访宁夏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初六日,为了彻底消灭噶尔丹叛乱势力残余,康熙决定调兵进行第三次亲征,并决定从西路宁夏发兵讨伐。在宁夏境内,康熙一行沿长城内侧西行,从花马池到安定堡,再到兴武营、清水营、临河堡、横城堡。
三月二十日,康熙进入宁夏,驻跸花马池,次日离花马池经安定、兴武营、清水营,向宁夏城进发。三月二十四日,康熙从横城渡黄河,露宿黄河西岸,并派大学士伊桑阿祭黄河之神;又接见了勇略将军赵良栋的后代,得知赵良栋于三月初六病故,深感哀悼,谕令大学士伊桑阿说:赵良栋是为国家立过功的人,现在已经病故,他性躁心窄,不必计较。明天过他家门,由皇长子率各位大臣去吊祭一次;陈福也是为国效力的人,也去吊祭一次。并安排左翼额驸尚之龙、内大臣阿米达、右翼内大臣坡而坡、大学士伊桑阿,每翼侍卫十人,偕皇长子同往。康熙当时在横城堡的一面墙上即兴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横城堡渡黄河》:“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惟此分渠利赖多。”(《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二集卷四十八)。
三月二十六日,康熙到达宁夏镇城,驻跸宁夏原总兵冯德昌府第。康熙又谕令大学士伊桑阿说:“朕抚临此地,着查宁夏阵亡官兵加恩……看遣官至奠。”是日,遣皇长子往吊赵良栋。三月二十七日,川陕总督吴赫朝见,康熙谕吴赫说:朕巡幸沿边地方,询察各地村落人口生活情况,以及田地肥沃贫瘠状况。只有朔方依赖黄河之水,疏渠溉田,宜于稼穑。现在正值春耕时节,朕实在担心有些官员不体察朕的心意,利用驾临宁夏之际,调派军队,借口供给,扰累百姓。现在影响了春种,秋天能有什么收成?如今一切军需粮草都已储备好了,足够用了。至于侍从人员,一概从简。所有马匹,都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放牧,不许再到民间摊派草料,烦扰百姓。你可将朕的旨意传达给有关官员,严禁借机摊派,违者必究。还要遍告百姓各安本业,商铺不要停业,田地别撂荒,这才不辜负朕的一片真意啊!三月二十九日,康熙在宁夏镇城北门外检阅驻宁夏(包括调集宁夏)的马队和步兵的操演。之后,率皇子及善射的侍卫大臣等现场表演武功。闰三月初二日,康熙登上宁夏城南门,阅视从边外各处投奔而来的归降者。闰三月初九日,康熙准备离开宁夏之前,川陕总督吴赫奏请由内地(陕西)回銮。康熙说:“朕临宁夏,原为调兵以灭噶尔丹也。今噶尔丹尚未就擒,朕由边外往,相机而行。于此一举,务成大事,不得从内地行。”(《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十一)。
康熙在宁夏期间,还写作《望贺兰山》诗一首:“嶻嶪排霄耸处雄,马头苍駮望难穷。遥遮洮陇绵秦塞,迅扫埃氛薄汉功。气杂云烟疑结阵,势回龙虎状盘空。金戈夜火长征地,尽属西陲界域中。”(《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二集卷四十八)描绘贺兰山势的高大雄峻,抒发了一种豪壮的气概。
闰三月十四日,宁夏乡绅、生员和兵民听说皇上明日启行,拥集于行宫外叩首恳请“复留数日”。康熙帝说:朕为剿灭叛匪,安抚百姓,到宁夏处理军务,已驻“十有余日”,“且边地硗瘠,民生艰苦,朕深悯之。朕扈从人众,恐多留一日,即滋百姓一日之扰,朕已定十五日启行。尔等诚恳之意,朕已知悉。”(《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十一)众人欢呼叩谢,又奏请御制圣训,刻为碑铭,光垂万代,世世瞻仰。康熙以为百姓运碑雇匠,转致烦苦。不必制文赐给。绅民叩首再请,康熙遂答应制文。众人踊跃欢忭,声震天地。
闰三月十五日,康熙在宁夏城住19天后离开,乘船顺黄河北行。沿途在尧甫堡、流穆河西岸、峡河西岸、哨马营和石嘴子西南各住一夜。于闰三月二十日从石嘴子离开宁夏,在宁夏境内前后生活32天。四月十五日,康熙得悉噶尔丹已自杀,北方分裂割据势力被消灭,遂令班师回朝。
康熙在回京途中作诗《凯旋言怀》:“黄舆奠四极,海外皆来臣。眷言漠北地,皆吾人。六载不遑息,三度勤征轮。边柝自此静,亭堠无烟尘。兵革方既偃,风教期还淳。兴廉遵昔规,崇文育群伦。所用惟才俊,非仅荣簪绅。尔俸与尔禄,脂膏出细民。永念固邦本,不愧王国宾。”(《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二集卷四十八)以此诗抒发其胜利的喜悦及振兴国家举贤任能的愿望。五月十六日,康熙帝一行回到北京。
康熙访宁夏,传说很多,流传也广,在青铜峡地区诸如《四眼井遇难》《康熙除恶》《王廉哭五更》《旋风槽的传说》《红嘴绿鹦哥》等等,都是康熙访宁夏脍炙人口的传说。当然,传说不完全等于史实。可是,从有关史志所载,康熙帝在宁夏城的19天里,除了指挥平叛外,抽空就近视察军务,调阅案卷,平反冤狱,体察民情,还是有可能的,所以类似以上传说并非完全是子虚乌有。
二、屯田
清代西北屯田,是在清廷对准噶尔部用兵过程中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近70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伴随的是屯田的历程。当满族统治者与蒙古贵族上层政治联姻后,北部边境的冲突与战争基本解除了,宁夏作为历代边境兵锋迭起的历史已经结束,转而成为腹地。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战争,都发生在更边远的地带。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康熙坐镇宁夏统一调度指挥,宁夏已成为后方。清代对噶尔丹部的用兵过程中的屯田,宁夏是重要地区之一。
顺治初年,清朝即发布招垦令,准各地百姓开垦无主荒田耕种,即可成为自己的产业。清代从东北到西北的边防线上,驻守着大量的军队。康熙年间,清军在西北前线的大量兵力及随役人员,给清政府财政上、运输上都带来繁重的负担,清政府就在边疆地区实行屯田。至今在青铜峡留存下来的地名,地三、地十以及补号、二旗等,就是明清年间屯垦戍边,划地号而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