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明等着《移民大开发与宁夏历史文化》载:清朝在1644~1911年推行“劝垦”政策。朝廷采取开荒若干年不纳税,给予少量移民补助费和借贷部分生产资金鼓励的办法,使大量移民移入垦殖区。清初拨壮丁于旷土屯田,凡州、县、卫无主荒地分配给流民及官兵屯种。顺治十二年(1655年),宁夏巡抚黄图安上书,奏请裁汰边军老弱,“变兵为民”,“一例起科”,边军分到了土地,又开垦了许多荒地,生活有了保障。道光年间又大力推行屯田开荒,并规定农民耕种屯地三年后“永为民业”,鼓励农民参加兴屯。清廷一边兴修水利,一边招徕流民入籍户、授予田地,开发垦殖,“辟地万顷,安户万余”,使银川平原得到了新的发展。
清代屯田,主要是兵屯和户屯。屯户,既有宁夏以外的迁徙,也有宁夏南北的迁徙,“老户”“新户”的出现和形成,显示着屯田过程相对时间较长,不断有屯田者迁入的经历和现象。
顾祖禹在他的历史地理、军事地理名着《读史方舆纪要》中,曾分析以北京为首都的周边军事地理时说:“近畿有三辅;内三关;蓟州、宣府、保定三点相互为援;九边(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在兵家的眼里,宁夏、固原仍是战略要地。
从顺治时期,明确要求官吏督垦荒地,发展生产,直到康熙年间还在推行垦荒政策,“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荒地基本上得到开垦。在这个过程中,宁夏境内不但屯田在进行,而且还有移民进入。研究清代移民的学者在分析清代经济时,把当时的中国分为“已开发区域”“开发中区域”和“未开发区域”三种类型。当时隶属于甘肃省的宁夏府,属于“开发中区域”。清代的移民,主要是指大量人口从已开发区域向开发中区域的迁移。
三、水利大发展
清朝初年,特别是自康熙年间以后,政治局面相对稳定,为宁夏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当时朝廷实行恢复发展经济的若干新政策,改革了明代后期军屯制度的弊端,有力地促进了宁夏地区经济的复兴。
“河渠为宁夏命脉,其事最要……一方利赖,万姓生资,实藉于此”(《宁夏府志·水利志》卷八),因此,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宁夏巡抚黄图安疏浚唐徕渠和汉延渠。康熙、乾隆时期,对宁夏境内主要干渠的渠口、渠身、涵洞、陡口、闸坝、支渠等进行修建。河西灌区的汉延渠、唐徕渠,河东灌区的秦渠、汉伯渠等,都先后得到整修。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在唐徕渠和汉延渠之间,将清朝初年宁夏道管竭忠创开的长5公里的贺兰渠扩大延长至宋澄堡,长达35公里。次年,又动用民工1万余人,在青铜峡陈俊堡的马关嵯附近新开渠口,渠道上口宽8丈,深5尺,灌陈俊堡、蒋鼎堡、汉坝堡、林皋堡、瞿靖堡、邵刚堡、玉泉堡、李俊堡、宋澄堡九堡土地6.57万亩,命名为“大清渠”。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四年(1739年)及四十二年(1777年)再次先后重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王全臣在青铜峡陈俊堡修建大清渠正闸,闸为两孔,每孔宽1丈,闸上建桥房五间,闸外建退水闸3座,左侧建游亭1所。建大清闸的地方,是旧贴渠经由之地,贴渠比大清渠高六七尺,大清渠开通后,贴渠便截断了,为了不影响贴渠通水,王全臣又在大清闸后两旁的石墙上架设木制飞槽一道,让贴渠之水自西而东流过。大清闸落成之后,王全臣赋诗记之:
规模直与汉唐同,瓮石浮杠落彩虹。
远近萦纡分上下,纵横挹注任西东。
唯知顺水行无事,敢谓开渠辄有功。
最是亭成临孔道,喜闻过客话年丰。
……
王全臣修完大清渠后,又开始全面疏浚唐徕渠,解决受水困难、澄淤等问题。他在唐徕渠口黄河内,唐徕渠正闸用石子、柴草修筑一道长四百五十余丈的迎水堤,劈黄河五分之一的水西折入渠,口宽20余丈,渠内水量大增。同时,还全面疏通渠道,排除淤沙,在历年不曾挑挖的地方进行挑浚,在渠道两旁筑高厚的渠堤,使水流加快,且沙随水走,不至于淤积。汉延渠旧有三个暗洞,年久失修,已圮坏不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主持修理工作,动员300名民工准备材料,200名民工开凿山石,又罚上年春工时误工的数百名民工运送石料,一月时间,三座暗洞均以石砌护,修葺一新。
清初,银川平原北部黄河西岸近河一带还有大片荒滩地,这块荒滩地蒙语称为“查汉托护”,意为“天然牧场”。雍正初年,川陕总督年羹尧奉命到宁夏视察河渠之后,朝廷相继派户部侍郎单畴书、右通政史在甲和兵部侍郎通智来宁夏主持开渠事务。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起,通智、单畴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又先后开凿惠农渠、昌润渠。
惠农渠,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竣工,费帑银16万两,由青铜峡叶升堡俞家嘴花家湾开口引水,至平罗县西河堡入西河,长100公里,建石质进水闸一座。在进水闸与通宁桥下埋了“准底石”,作为渠底清淤时的标准。又于正闸上游建退水闸,修了一批陡口、木桥、涵洞等。沿河筑防洪堤100多公里,渠道两旁种植垂柳10万余株。过去浚渠,是使用铁锹进行转运,通智令改背斗,工省而取土多,新灌区得耕地万顷。
四渠龙王通智。据乾隆《宁夏府志》卷十二载:“通智,满洲人,兵部侍郎,雍正年间,奉旨开惠农、昌润二渠,有善政。”《宁夏府志》卷二十通智修唐徕渠碑记载:“于雍正四年六月间,特命臣通智与原侍郎臣单畴书,在宁夏查汉托护地方开惠农、昌润二渠,复念唐徕、汉延等渠,灌溉地亩,宁郡民食攸关,其间闸道堤岸废弛损坏,若不补修,将来难以经理……奏请先修唐徕渠,奉旨依议……于雍正九年二月二十日……分布兴工……四月十四日竣工放水。”
又据《朔方道志》卷十五载:“通智,满洲人,兵部左侍郎,先是宁夏查汉托护荒地极多,惟苦无水,屡请修渠。雍正四年,发帑命公来宁督修,公相度形势,由夏县叶升堡俞家嘴南开口,梢到平罗归入西河,长二百里,名曰惠农渠。外滨黄河,最虞冲刷,公又自夏县王泰堡起,筑埂数百里,以外护之……又奏修唐、汉二渠。绅民感其功德,因于新建堡寨桥梁命名,均加通字,如通昌、通贵……通润等类,盖欲使见其事,即如见其人也,盛德至善,公其有焉。”
当地民间传说:通智浚修唐徕渠、汉延渠、大清渠、惠农渠四大干渠,雍正听信谗言,把通智杀在惠农渠正闸桥处(今宁夏青铜峡叶升)。通智的冤案,直至乾隆年间,才得以昭雪,被封为四渠总龙王。在通智被杀的地方惠农渠正闸桥旁,建庙塑像,规定四渠每年开水时,先祭奠总龙王,后再分别祭奠各渠龙王,并规定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以慰英魂。
在1929年宁夏建省前,每年岁修工竣开水时,道台衙门都要派大员率四渠水利渠长等到总龙王庙,设三牲,奏鼓乐,进行祭奠。
还有一位人物必须在这里加以叙及,那就是宁朔县知县周克开。周克开(1724~1784年),字乾三,号梅圃,湖南长沙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举人,先授甘肃陇西知县,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调任宁朔县知县。“该县唐徕渠、汉延渠地多沙土,水易渗失,他教百姓将渠道挖深,减少渗失;大清渠年久失修,他筹款为建新闸,民称‘周公闸’。后历任固原、姚州知州,太原、九江知府,皆有惠政。晚年调任杭嘉湖兵备道,主持治理海塘,为修复浙江沿海一带坍陷成灾的塘堤,积劳成疾,于乾隆四十九年病死任所”(《湖南历史人物选介》)。周克开是一位颇具见识且有作为的官员,理政之余曾编修《宁朔县志》稿,未刊行,宁朔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到周克开调任已历34年,周克开任宁朔县知县7年,其编修的《宁朔县志》稿价值极大,值得挖掘。
四、马化龙起义
马化龙,是伊斯兰教哲赫忍耶(新教派)的总教长,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世居灵州金积堡,富甲一乡,智勇双全,在回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他在灾荒之年,能以宗教徒的善念,对贫困群众给以施舍,故又获得了“大善人”称号。他既有经济基础,也有宗教地位,河北、黑龙江、吉林、云南和新疆等地,都有他的“热依斯”,所以,他是此时此地唯一的起义领袖。其先,他在牛首山密造军器,储备粮食,在金积一带训练精勇数千,编为标兵13大营,加上受他节制的南8营,共20余营,分左、中、右、前、后及烈虎等营,准备起事。
马化龙在金积地区重农事,兴修水利,增加粮食生产,修城筑堡,以金积堡为中心,积极进行御敌的准备工作。这时,义军在这一带建筑的堡寨有500余座。其中,由金积往西经鸿乐堡到青铜峡口中间堡寨有120余座;由金积往东经吴忠堡到灵武中间堡寨有450余座,都在起义军控制之下。后来,队伍发展到50余营,20多万人,随众更是无法估计。金积堡成为当时西北着名的回民反清堡垒,起义队伍迅速发展。
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廷调集大军入陕镇压太平军和捻军,逼陕西回民军退入甘肃省宁夏府,马化龙以粮械资助。
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固原提督雷正绾部会河州镇总兵曹克忠部,向金积一路杀来。初七日,在进攻金积附近的强家沙窝时,受到回民军马步劲旅的顽强阻击。清军腹背受击,伤亡弁勇2000多名,扔下许多军械、马匹之后,狼狈逃窜。回民军取得反清斗争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次年正月,马化龙和控制宁夏府城的马万选等首领,接受宁夏满营将军穆图善招抚,两河堡寨均停止与清军为敌。但马化龙仍在修筑堡寨,购马制械,集草储粮,清廷视其为心腹大患。
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清廷调左宗棠任陕甘总督。马化龙深知金积堡在当时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他调集湘军、楚军、蜀军、皖军等30多万人,分三路进剿陕甘宁回民军:左宗棠自当中路,由泾州、平凉一线向兰州抵进,并指挥全盘;命周开锡一军为南路,由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趋巩昌,进攻河州、狄道;北路则以湘军大将刘松山为统帅,从陕北直奔马化龙大本营金灵地区。在左宗棠的部署中,宁夏战场是三路的重点,战役也以三路展开:南路由雷正绾、黄鼎担任,由固原北上;北路由金顺、张曜担任,从石嘴子入宁,占领河西地区;中路由刘松山担任,从陕北经花马池进入宁夏,向金积堡猛扑。刘松山在陕北先收编了董福祥地方反清武装,将精干编为“董字三营”,让他们充当炮灰打头阵。在金积外围战斗中,刘松山损失惨重,提督以下将官被击毙数10名。
同治九年(1870年)正月十四日,刘松山率军攻下马五寨,在对受抚回民军训话时,出言不逊,被河州金爷的叉子枪手击毙。清军突失统帅,阵营大乱,回民军乘机夺回青铜峡口。雷正绾率军由广武分兵两路反扑峡口,结果,雷军被杀伤者甚众。左宗棠摄于清廷的迁怒,起用刘松山侄儿刘锦棠接管湘军,企图力挽败局。湘军于五月冲破马化龙防线,向金积猛攻,随后调集重兵包围,又决秦渠水灌金积。从七月到八月初,回民军和清军在金积西路激战,清军凭借洋枪洋炮,接连攻下西路堡寨20余座,又进逼鸿乐堡,回民军退入金积城。九月,金积外围500多座堡寨,几乎全被清军轰毁,金积形成孤堡,处境十分危急。堡内粮草已绝,清军又决渠水灌金积。在这种情况下,十一月十六日,马化龙为了保全堡内军民的生命,前往刘锦棠大营请降。交出车轮大铜炮千尊,威远炮28尊,劈山炮20尊,洋枪180支,鸟枪1030支,刀矛2418件。
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十三日,清军将马化龙父子22人凌迟处死。同日,被杀害的还有马化龙亲族、党友80多人,军丁等先后被杀害的又有1000多人,金灵反清斗争失败。
在马化龙回民起义军高层中有两位汉族首领必须述及,那就是谭元章、谭生成。谭氏父子二人系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镇人,在清金积堡回民反清斗争中,始终担任马化龙的高级谋士,共同策划并领导了强家沙窝反击战、吴忠堡战役、灵州战役、金积堡保卫战等的全过程,父子二人很有智谋,号称料敌如神。在双方形成抚局的相对和平环境中,曾建议马化龙重农事,发展生产,保卫汉民,化解民族矛盾。同治九年(1870年)年底,金积堡保卫战失败,谭氏父子随马化龙等赴清营求抚。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十三日,谭元章、谭生成父子及马化龙家族等众首领一起被清军解赴四旗梁子杀害。
至今,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金积堡,热腾腾,松林园子绿莺莺。鸿乐府,赛北京,芦沟闸,调大兵。谭元章,赛孔明,鸽堂沟,合大营。孩儿们,兵马精,到后来,立大功。”这首歌谣反映了谭氏父子在金积堡回民反清斗争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谭氏父子亦是回汉团结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