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19119900000010

第10章 教学与常规管理(2)

(2)以学科结构为中心

建构主义研究者认为,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与该学科相关的普遍性命题。

(3)提倡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是在教师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组织材料,探究问题解决,形成自己的结论,从而理解概念、原理,掌握学科结构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的作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学习情趣,增强自信心。

——根据认知发生与建构的形成过程,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结构与未知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从认识发生的本原入手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倡导探究,从问题入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学习品质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始终在新知识与原有经验之间运行,这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二、教学运行的基本条件

1.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因素,决定了教育教学实际运行的状态,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评价,都需要依据教学计划的框架进行。因此,它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指标。

教学计划是根据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要求,依据各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来编写的。学校的教学、劳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落实分解在教学计划上,做出了具体安排,成为教师教学工作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促使学生学科素质发展,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保证。因此,学校对制订的教学计划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2)教学计划的内容

教学计划一般由正文和附表两部分组成。正文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附表是以表格形式体现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教学计划的正文部分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科目设置及要求。教学设置就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性质和培养目标,规定所要开设的学科,并规定所选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安排学科开设顺序。学科确定之后,就有一个开设顺序的问题。各学科不能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前进,一定要依据学制规定的年限,各学科的性质和学科之间的衔接,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确定各学科的开设顺序。安排学科开设顺序的总原则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适当分段,相对完整,相互衔接,基本一贯。即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学生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而各阶段之间又能衔接起来,保持基本的一贯到底。这样,就能使不同阶段的毕业生,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走向社会从事生产和工作,都有比较系统的知识基础。

——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教学计划还应安排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包括学期的划分,规定每个学期的周数以及学年内上课、劳动、复习、考试、寒暑假各占的时间比例。编制学年与安排学周,应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保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堂教学,并适当安排生产劳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学科教学时数分配及排课。学科教学时数分配,就是将学制所规定教学总时数和每周的总时数,具体分配在学校设置的相关学科上面,这需要按照教育部门下达的学科课时计划执行。排课,将周课时数分别落实在周课时表的某一时间位置上。

排课所要考虑的因素:一是该学科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学科内容的属性,例如语文、英语等记忆多,阅读量偏大,适合于安排在早上或上午进行,而体育、美术、音乐则不适宜安排在上午第一、第二节课,而比较适宜安排在读写、思维活动之间和学生学习疲劳的时候;三是教学方法上的不同特点,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课比较多,实验的设计与准备所花费的时间就多,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学生、教师动手操作,考虑到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课时之间就要求有相应的时间间隔。

(3)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制订教学计划要兼顾“五育”,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以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协调和谐发展,保证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必须以教学为主,保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但在教学为主的前提下,也要合理安排其他各项教育活动,防止“教学唯一”的现象发生。

——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相互衔接。普通教育的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都要有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而又使各阶段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也称为教学大纲,在近年来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标准”一语已经广泛地取代了“教学大纲”的说法。事实上,这两者在其结构与功能方面大致相似,所具有的作用比较接近,但在内容取向、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重点的选取等方面,却又是存在差异的。按照现在的教学的表述,这里,我们使用“课程标准”一语。

以课程标准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体系、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规定,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师必须首先领会、掌握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才能全盘考虑教学的进程,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说明和本文两部分。

——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要求,教材内容的确定与安排,对教学法以原则性的提示,并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程标准的说明部分主要是明确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为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指明方向。

——本文部分。它是课程标准的主体,是以标准范式规定的一门学科讲授的基本内容,显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还提示教授的时数,以及作业的内容等。有些课程标准还列出教学参考用书、学生课外活动、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等。

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各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制课程标准,既要考虑各门学科设置的目的和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学科内容的性质,还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3.教科书

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科书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包括编、章、节等)、作业(习题与练习)、实验、图表附录与索引和注释。显然,正文是教科书的主要部分。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来源。因此,编写教科书应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针,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新型社会人才为目的。

4.教辅资料

教学的实施,教辅资料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它对教科书起补充、完善作用,对于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是不可或缺的。多年来,在中小学教育看重“分数”、追寻“高升学率”背景下,教师、学生、家长把目光投向了教辅资料,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从事教科书编写的某些专业出版社,以及课程制订机构的思维也发生了偏移。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1.问题-探究策略

(1)基于提问

问题,不是随意的、无思考价值的问题;探究,也不是盲目、无序的探究。问题-探究策略需要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在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确立之后,学生的提问习惯、设问技巧也就很容易培养起来。

习惯提问,学会提问,增加问题的探究性,这是问题-探究策略的关键之处。

课程改革实验对教学内容的问题性设计有了比较大的倾注。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的信息化环境、问题的思维力度、问题的拓展视野、问题的探索价值,构成了提问所要包容的因素。通过问题的优化设计,可以充分地优化学习过程,展开学生的认识领域,开阔视听场景。

同时,问题的开放性和信息化环境可以带来课堂教学途径的多样性,而教学途径的多样性又动摇了教师的知识与信息的绝对权威的地位,改变了教师单独具有提问权的教学状况。这些,并不意味着课程改革实验弱化了教师的教学地位和作用,恰恰相反,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钻研教材,提炼教学问题,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学会提问,要求教师善于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捕捉学生在课堂上闪现的矛盾、困惑,并在教育过程中激励、启发、点拨、评价,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创设机会,开拓时空,有效地组织学生提问。

(2)基于探究

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成分,这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又一教学活动观。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室,还包括生活环境的接触、生活内容的重组与改造、社会实践的综合、社区服务的延伸等。当然,对教学而言,活动-探究策略的教学方式更重在对教材内容相关的活动化与探究性,灵活驾驭课堂,科学设计教学活动,重组教学技巧艺术方面。

在问题-探究策略的运用中,留给教师的时空是无限的,我们应该来一场“教学的革命”,进行导学方法的创新,由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自主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去认识、去发现、去创造,去体验成功,去实现自我发展。

2.活动-交往策略

作为教学过程变革的主要部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活动观转变的根本所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接纳整体性、自主活动、有序发展的教学要素,“以活动促学,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1)自主活动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要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性是主体性的第一要素。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主体性真正释放,才可能使学生参与到合作与探究中去,这是在教学中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现代教学主体发展观的直接体现。

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参与,以及教师主导教学过程、更好地引导学生钻研,都必须以自主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性释放为前提条件。同时,基于自主活动的教学设计既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活动参与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要学得知识,要习得能力,提升学习的情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构建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活动-交往策略的根本要义。

(2)多向互动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是活动-交往策略的集中体现。合作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活动-交往的过程,教师观念的认同与自觉接纳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的活动与交往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参与者。

合作具有多向互动性,离不开活动与交往,在互动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互。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教学过程,要坚持活动教学的观点,教师“教”的活动服务于学生“学”的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来设计教学过程,以活动性、探究性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实现教与学的参与互动,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的交互获得自主发展。

问题与思考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学生学习方式选择的角度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接受哪些方面的挑战?

我们的思考是:

——教师要调整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

——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师要积极变革自己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讲座》,陈学宏,2003年5月)

居高临下的讲授灌输,课堂教学上的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积淀下来的习惯做法。今天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走出这一方法模式,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教学情感态度,走向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模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观念转变,是一种体现素质全面发展与尊重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教育方式。尽管它要求基本的知识传授和必须的能力培养,但更强调知识传授建立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与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去体验与感悟,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理性的思考、正确的判断。

四、教学常规管理的困境

在教学的实际运行中,教学常规管理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都源出于教学体制重建与教师队伍建设这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