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置时间不详,属镇戎军,系牧马军寨,熙宁四年(1071年)废寨,名开远堡。《宋史·葛霸附葛怀敏传》卷二八九:庆历二年,元昊寇镇戎军,怀敏出瓦亭……军次安边堡……夜至开远堡北一里而舍……《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八牧马军寨:安边寨,在泾原路镇戎军,熙宁四年废。
张义堡宁夏固原市张易乡古城址
原有旧堡,始筑时间不详。宋于熙宁五年(1072年)筑新堡,属镇戎军。元丰元年(1078年)将堡南1里之旧堡修缮改作仓城。两堡均在六盘山西麓,今遗址尚存。建炎四年(1130年)陷金,改隶三川县并升为寨。东北(取海子峡路)至军50里,南至好水川上游70里,即庆历元年(1041年)宋夏好水川之战任福、桑怿所部宋军进兵路线。《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镇戎军:堡二:开远,张义。熙宁四年废安边堡入开远,五年置张义。《宋会要辑稿》方域二十之十:张义堡。陕西环庆路镇戎军张义堡,熙宁五年置。元丰元年六月十二日知镇戎军张守约言:“张义堡四面受敌,易攻难守。堡南一里有旧堡,三面临崖,城雨[两]重皆不受敌。乞存[城]新堡外,更修缮旧堡,移置仓草场。及见[现]任监押令主管上下雨[两]城兵马烟火,迁廨舍于旧堡。”从之。《元丰九域志》卷三:镇戎军……堡二:张义,军西南五十里……《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六:镇戎州……县二……寨八……张义。《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97页:张义堡址[张易镇张易村南2公里·宋代]……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500米。
堆沙堡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红庄村大店有遗址
在颓沙山上,韵转作堆沙堡。唐代称“摧沙堡”,其侧有木峡关。与开远堡隔山相望。《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开远堡下:西,堆沙堡六盘山一带。
刘璠堡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北清水河畔,疑在头营镇马园村
宋庆历二年(1042年)知镇戎军范祥筑,地当镇戎军城向北的交通要道,东临蔚茹水(亦名葫芦河,今清水河)。《宋史·葛霸附葛怀敏传》卷二八九:闻元昊徙军新壕外,怀敏议质明袭之。乃命诸将分四路趣定川寨:刘湛、向进出西水口,泾原路都监赵珣出莲华堡,曹英、李知和出刘璠堡。《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刘璠堡,缘胡芦河川路北控贼界从苇子湾至故萧关。萧关路自军北刘璠堡沿胡芦河川过古城入苇子湾出萧关至鸣沙县界入灵武……《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97页:高平寨址[头营镇马营村内·宋代]……寨址平面呈方形,边长350米。【按:定川之战,宋将曹英、李知和率兵从镇戎军出刘璠堡至定川寨。当时古道沿清水河而行,定川寨与镇戎军间,唯马园村有宋代城堡遗址,故将刘璠堡考订在马园村。宋兵进军路线未经高平寨,因此,该遗址亦不可能是高平寨。】
西水口堡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东,详址待考
熙宁元年(1068年)置,属镇戎军。《宋会要辑稿》方域二十之十:东西口堡、硝坑堡,熙宁元年置。【按:此处引《宋会要辑稿》紧接“东西口堡”之后,有“东水口堡”,在镇戎军东,为元丰四年废。故此处应作“西水口堡”。】
东水口堡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东北
始置时间不详,元丰四年废。
平夏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黄铎堡村古城址
唐置石门关,系“原州七关”之一。宋初称“旧石门城”。庆历中入西夏。绍圣四年(1097年),宋泾原路经略使、知渭州章楶攻取并筑城,赐名平夏城,并置泾原路第十一将守之。西夏军民忿恚,夏主乾顺与其母后合兵号称30万,飞石激火攻城,10余日不克。大观元年(1107年),宋在此建都仓,名裕财仓,可储粮五百万(斤?)。次年于此建怀德军。元符二年(1099年)开通镇戎军至西安州驿道,又在此设石门驿。夏宝义元年(宋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攻取怀德军。今黄铎堡村西南约1里处有古城遗址,占地56万平方米,宋代碎瓷片遍地皆是。此即平夏城遗址。曾出土过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文“首领”铜印1枚,应系宋攻城时西夏将领遗弃。《宋史·哲宗二》卷十八:[绍圣四年,夏四月,]甲辰,置克戎寨、平夏城。《宋史·章楶传》卷三二八: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寨……夏主遂奉其母合将数十万兵围平夏,疾攻十余日,建高车临城,填堑而进。不能克,一夕遁去。《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十六:平夏城,旧石门城,绍圣四年改[筑],大观二年改为怀德郡(军)。绍圣四年九月二十七日,泾原路经略使章楶奏:“昨进筑平夏城。”《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之十五:元符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户部、兵部言:“泾原路经略司相度新建城寨,自镇戎军至平夏城,次至临羌寨,次至西安州为三程,仍乞以石门、秋苇、南牟为三驿名,从之。”《宋史·食货上三》卷一七五:[大观元年]又于陕西建四都仓:平夏城曰裕财,镇戎军曰裕国,通峡寨曰裕民,西安州曰裕边。《宋史·折德戾附折可适传》卷二五三: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本平夏城。绍圣四年建筑。大观二年,展城作军,名曰怀德,以荡羌、灵平、通峡、镇羌、九羊、通远、胜羌、萧关隶之,增置将兵,与西安、镇戎互为声援应接。……东至结沟堡一十五里,西至石门堡一十八里,南至灵平寨一十二里,北至通峡寨一十八里。《宋史·徽宗二》卷二十:[大观二年,六月,]甲午,以平夏城置怀德军。《金史·庞迪传》卷九十一:齐国建,泾原路经略使张中孚举迪权知怀德军,兼沿边安抚使。夏人合军五万薄怀德城,迪开门待之,夏人不敢入。《续资治通鉴》大观二年:六月,甲午,以平夏城为怀德军。又靖康元年:十一月,丙寅,夏人陷怀德军,知军事刘铨、通判杜翊世死之。《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96页:平夏故城[三营镇黄铎堡村西南500米·宋、西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怀德军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有内外城,外城东西墙宽700米,南北长800米。城墙以黄土夯筑,存高4~8米,基宽9米,现存西墙比较完整。南、北、东、西对称各开一门。文化层厚1米。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0米,南北宽80米。出土宋代瓷片和西夏文“首领”铜印。
石门堡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黄铎堡村之西寺口子
唐为石门镇,庆历中入西夏,宋于元符元年进筑,属平夏城。因地处石门峡口,故名。东至怀德军18里。西侧有须弥山石窟。《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96页:石门堡址[三营镇黄铎堡村羊圈堡·宋、西夏],俗称羊圈堡……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墙长50米,南北墙宽30米。
石门水今固原市原州区北境中河
系蔚茹水(清水河)主要支流,因流经石门(寺口子),故名。其侧有须弥山,近代又名须灭都河。水有五源,汇合后出寺口子(石门),经黄铎堡、代店、平路向东北汇入清水河。
须弥山石窟宁夏固原市三营镇黄铎堡村之西寺口子
是我国重要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北周转盛,隋唐为鼎盛时期。共有8个石窟群,现存130余窟。窟中凿刻佛教人物像,尤以北周造像为佳,唐代弥勒佛最高大。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荡羌寨宁夏海原县郑旗乡东撒台村
原属西夏,在没烟峡(苋蔴河谷)西口,故名没烟后峡。宋于元符元年(1098年)二月进筑,三月十七日工毕,赐名荡羌寨。东至通峡寨18里,南至石门堡30里,西至正原堡40里,北至萧关城135里。《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荡羌寨,故没烟后峡,元符元年进筑,赐名。东至通峡寨一十八里,西至正原堡四十里,南至石门堡三十里,北至萧关一百三十五里。《宋会要辑稿》方域二十之八:元符二年三月十七日,泾原路经略司言:“进筑通峡、荡羌、九羊寨、石门堡毕工。”《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九之十六:筑寨赐物。元符元年六月十四日泾原路经略司言:“进筑没烟前、后峡两寨毕工,诏章楶以下等第赐物有差。”《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68页:荡羌寨址[郑旗乡撒台村东0.5公里·宋代]……该寨位于苋麻河与撒台河交汇处的丘陵高地上,为宋沿没烟峡(今苋麻河川)进取天都的必经之路。现寨东部塌毁。寨平面为梯形,依地势而筑,周长约1公里,寨墙存高2~4米,以黄土夯筑,墙基宽5~8米,夯层厚10~13厘米。地面散布少量砖、瓦及建筑构件。
通峡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
原属西夏,在没烟峡东口,故名没烟前峡。宋于元符元年(1098年)进筑,赐名通峡寨。大观元年(1107年)于此建都仓,称裕民仓,可储粮500万石。大观二年由镇戎军改隶怀德军。明代在此置黑水苑管理牧马,今黑城镇遗址地面建筑系明代重筑之城。管辖峡口、东河湾、古高平、惠民、结沟五堡。《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通峡寨,故没烟前峡,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东湾堡七里,西至荡羌寨一十八里,南至怀德军一十八里,北至胜羌寨八十里……峡口堡、东河湾堡、古高平堡、惠民堡、结沟堡,系通峡寨管下[辖]五堡。《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十六:元符元年二月十四日枢密院言:“近降指挥令章楶、钟传等相度平夏城会合三路兵马修筑……今经原九羊谷、熙河颠耳关逐路自合先次兴筑,须于旬日之内了当。其没烟峡口至平夏城止二十里……”《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九之十六:元符元年五月十八日,泾原路经略使章楶言:“已出师于没烟前峡等处筑城寨。”诏赐军兵等钱有差。《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70页:黑城城址[黑城镇黑城村内·宋、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00米,东西宽520米。城墙……
自延水今海原县东、固原市原州区北境之苋麻河,系清水河支流。《水经注》称自延水,西夏时其下游段称没烟峡,民国年间称北河。源出海原县南华山东侧,再经固原黑城乡向东北流注于清水河。
惠民堡详址待考
属通峡寨(即没烟前峡)。
结沟堡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北赵寺
属通峡寨。《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东北结沟堡一十五里……硖口堡、东河湾堡、古高平堡、惠民堡、结沟堡,系通峡寨管下[辖]五堡。
东河湾堡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东北
属通峡寨。见结沟堡条。
峡口堡详址待考
属通峡寨。见结沟堡条。
萧关城宁夏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古城址
原为西夏境土,名威德。宋于元丰四年(1081年)攻取后,泾原路转运判官张大宁奏筑为萧关城,以作军前粮草存储转运之所,故当地至今仍称“草场”。《宋史·地理志》将萧关城修建时间误记作崇宁四年(1105年)。先属镇戎军,大观二年(1108年)改隶怀德军。辖临川、通关、绥戎三堡。《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萧关初名威德,又改今名……萧关,崇宁四年建筑。东至胡芦河一十五里,西至绥宁[戎]堡三十里,南至胜羌寨六十里,北至临川堡一十八里。《宋史·食货三》卷一七五:[元丰四年,]泾原路转运判官张大宁言:“自熙宁至磨齐口皆大川,通车无碍。自磨齐至兜岭下道路亦然。岭以北即山险少水,车乘难行。可就岭南相地利建一城寨,使大车自镇戎军载粮至彼,随军马所在,以军前夫畜往来转运……”神宗嘉之。《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十、方域十九之六、方域二十之二十一:元丰四年十一月九日,泾原路转运判官张大宁言:“自兜岭以北山险,可就岭南相地利建一城寨……”上批付卢秉曰:“张大宁奏乞城萧关故城以为根蒂……卿其早图之。”《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66页:萧关故址[高崖乡草场村西650米·宋代·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凤凰古城。据《宋史·地理志》卷87载……东至葫芦河一十五里,建筑于崇宁四年(1105),位距[于]石峡口东约5里,滨临西河水,地处葫芦河下游川口……有内外城,内城呈正方形,边长200余米。墙以黄土夯筑,存高2~3米,西、南开门。城内现辟为耕地,有大量瓷片和砖瓦残片。外城已毁。
临川堡宁夏海原县高崖乡北红古城
原属西夏。《宋史·地理志》载,宋于元丰四年(1081年)进筑,隶萧关城,南至萧关城18里,北数里即元丰后宋夏界。明代重筑,改称红古城。有遗址可考。《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70页:红古城址[高崖乡红古村南·宋~明]……宋元丰四年(1081)筑,名曰临川堡……弘治十七年(1504)重建,嘉靖五年(1526)“增筑外关”。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48米,分内城、外城。内城早年被毁,外城仅剩南城墙,存高6~8米,黄土夯筑。内城开西、南二门,外城也有二门,与内城一致。城内出土大量砖瓦、铁器、兽骨、石柱础和开元通宝、乾元重宝、莲花纹瓦当等。
灵平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杨郎乡王浩古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