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好水寨。绍圣四年(1097年)更名,属宋之镇戎军,为牧马军寨。大观二年(1108年)改隶怀德军。《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灵平寨,故好水寨,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自镇戎军来属。东至古高平堡一十五里,西至九羊寨三十二里,南至熙宁寨二十八里,北至怀德军一十二里。《宋史·章楶传》卷三二八: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寨。《宋史·哲宗二》卷十八:[绍圣四年夏,四月,]甲辰,置克戎寨、平夏城,置宁平寨。《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九之四十三:前石门好水河新建城寨,乞创置将、副各一员,以泾原第十一将兼提举两城寨及招置汉蕃弓箭手为名。石门城寨官八员,知城一员……以小使臣互充好水寨差官七员,寨主一员;以大使臣充都监监押共三员,以大小使臣互充巡检三员……并以三年为一任……两寨各乞置酒税务官一员,寨主簿各一员。从之。《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八:牧马军寨:灵平寨……一在镇戎军旧好水寨,绍圣四年改。《续资治通鉴》绍圣四年:四月,壬寅,知渭州章楶,以夏人猖獗,上言城葫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朝廷许之……阴具版筑守战之备,出葫芦河川,筑二寨于石门峡江口好水川之阴……二旬有二日,城成,赐名曰平夏城、灵平寨。章惇……命沿边诸路相继筑城……以进拓疆土,凡五十余所。《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98页:灵平寨址[三营镇白河村西南2.5公里·宋代],俗称王浩堡。据《宋史·地理志》……寨址平面略呈方形,边长320米。寨墙存高约7米,基宽5米,南北各设一门。东墙有马面。
镇羌寨宁夏西吉县沙沟乡中口村
旧名扁江寨,始筑时间不详。绍圣四年赐名镇羌寨隶镇戎军,大观二年(1108年)改隶怀德军。系牧马军寨。《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镇戎军:……寨七……镇羌寨,绍圣四年赐名。东至三川堡[寨]二十一里,西至寺子岔堡二十五里,南至怀远寨二十七里,北至九羊寨二十五里。《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八牧马军寨:镇羌寨,在泾原路德顺军[此处误,应作怀德军——编者注),旧扁江新寨,绍圣四年改镇羌。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瑞明学士路安抚使章楶先准朝旨:石门床地掌如已兴工,速罢。其天都山在九羊谷西北,去镇羌寨百余里……《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469页:镇羌寨址[沙沟乡中口村南200米·北宋]……平面呈方形,南北长285米,东西宽165米。墙以黄土夯筑,存高约10~15米,基宽20米……开南、北门。门外设瓮城,长60米,宽30米。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墩台,墙每边设4个马面。周围有护城河,宽20~30米,深10~15米。
九羊寨宁夏海原县李俊乡瓦房沟古城遗址
原属西夏,地名九羊谷。宋于元符元年(1098年)进筑为寨,先隶镇戎军,大观二年改隶怀德军,为牧马军寨。今遗址尚存,依山而筑,南北长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九羊寨,故九羊谷,元符元年建筑,赐名。东至灵平寨三十里。西至宁安寨六十六里。南至三川寨五十里,北至临羌寨八十里。《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十六:元符元年二月十四日……今泾原九羊谷、熙河颠耳关逐路自合先次兴筑。《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八牧马军寨:九羊寨,元符二年三月十七日泾原路经略司言:“进筑通峡、荡羌、九羊寨、石门堡工毕。”《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68页:九羊寨址[李俊乡瓦房村南·宋代]……控扼寺口子(石门关)进入天都地区的交通要道,地形险要,位于臭水河与五一渠交汇处。依山梁地势而筑,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周长1公里,南北长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寨墙存高1.5~3米,基宽5~8米,以黄土夯筑。现寨内辟为耕地……
通远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七营乡海塘
建置时间未详,属宋之怀德军。《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通远寨,东至龙泉谷三十五里,西至临羌寨六十五里,南至通峡寨五十里,北至胜羌寨三十三里。
胜羌寨宁夏海原县李旺镇101省道西侧古城址
疑为元丰四年(1081年)张大宁奏筑萧关城之同时筑,属怀德军。其东7里有磨齐隘,控通往韦州、灵州之路。《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胜羌寨,东至漫移口七里,西至宁韦堡四十里,南至通峡寨八十[应为八十三——编者注]里,北至萧关六十里。《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70页:胜羌寨[李旺镇李旺村北10米·西夏~明],据《嘉靖固原州志》卷1载,绍兴四年(1134)筑,成化九年(1473)重修,十二年(1476)设镇戎守御千户所于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50米。城墙存高5~15米(?),基宽8~10米,南向开门,东南角和西北角已毁。【按:《嘉靖固原州志》说今李旺镇古城是范仲淹所筑“细腰葫芦城”,时间归在绍兴四年(1134年),大误。此时范仲淹已亡故数十年。细腰葫芦城在今彭阳县东北耳城村,是范仲淹庆历二年(1042年)任庆州刺使时收复,庆历五年(1045年)重筑,地属原州(宋原州在今甘肃镇原县)。而明代的镇戎守御千户所在固原镇城北120里,即今固原市原州区七营镇北嘴城遗址,地名八营,有八营残碑为证。李旺镇距固原已有90公里之遥,该处古城遗址绝不可能是明代的镇戎守御千户所,而是宋代的胜羌寨。】
南牟会(冷牟会)宁夏海原县西安镇西安村古城
原为西夏南牟会城,为元昊时筑,有宫殿、府库。元丰四年(1081年)为宋将李宪攻破毁城。次年西夏皇太后梁氏乙埋派兵修复,近天都山创立七堡。元符元年(1098年)复为宋攻克,越年筑新城创建西安州。设南牟驿通镇戎军。有都仓名裕边仓,可储粮五百万(斤?)。后被金攻取。西夏人庆三年(1146年)回归西夏,仍为西安州治。今海原县西安镇西北老城尚存遗址,城墙呈正方形,南北长982米,东西宽980米。《西夏纪》卷十七:[元丰五年]正月,修南牟城。南牟倚天都、葫芦河形胜,自李宪残破,宫殿皆毁。蕃部藏族迁徙无依,梁氏使乙埋修复之,近天都创立七堡,量兵为守。《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为西安州。东至天都寨二十六里,西至通会堡五十五里,南至宁安寨一百里,北至啰没宁堡三十五里。《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四十二: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宋史·食货上》卷一七五:明年(崇宁六年),又于陕西建四都仓:平夏城曰裕财,镇戎军曰裕国,通峡寨曰裕民,西安州曰裕边。《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六:皇统六年,以德威城、西安州、定边军等沿边地赐夏国,从所请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四年:十一月,己丑,熙河路都大经制司言:“军行至天都山下营,西贼僭称南牟,内有七殿,其府库、馆舍皆已焚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元符二年:五月,癸卯朔,章楶奏,统兵赴南牟会进筑……癸亥……泾原又奏西安州八月毕工,九月班师……八月,戊辰……户兵部言:“泾原路新建城寨西安州,未限定驿程。经略司相度,自镇戎军至平夏城为一程,自平夏城至临羌寨为一程,自临羌寨至西安州为一程。仍乞平夏城驿以石门为名,临羌寨驿以秋苇为名,西安州驿以南牟为名。”从之。《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70页:西安州故城[西安镇老城村·西夏~明·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据《宋史·夏国传》和《嘉靖固原州志》等载,西夏初年筑,名南牟会……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南北长982米,东西宽980米,每边有19个等距离马面,相距50米。城墙存高4~8米,黄土夯筑,夯层厚8~12米。墙体内有原木,腐朽后孔径10~25厘米,纵横交错。开东、西门,并绕以瓮城。四周有护城壕,宽约35米。明成化四年在城内增筑东西方向隔墙一道。城内地表有大量砖瓦和陶、瓷器残片,除少数为宋、夏时期的遗物外,多系明、清瓷片。曾出土西夏官印一枚及菱形铜境等遗物。该城虽遇1920年海原大地震,但雄姿犹存。
啰没宁堡宁夏海原县蒿川乡东
属西夏南牟会城。元符元年(1098年)被宋军攻取属西安州,后复归西夏。南至南牟会城35里。
临羌寨宁夏海原县贾埫乡东马营村西
原属西夏,地名秋苇平。宋于元符二年(1099年)进筑为寨,系牧马军寨,置秋苇驿东南通镇戎军、西通西安州。马营村西有遗址,出土大量牛马骨骼,有水井及石磨等设施,与设驿站相吻合。人庆三年(1146年)后复属西夏西安州。今遗址尚存,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65米。东至通远寨65里,南至九羊寨80里,西至天都寨20里,北至绥戎寨70里。《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八牧马军寨:临羌寨……元符二年……五月十四日泾原路经略司统制四路军马王恩保以修筑天都、临羌寨、西安州,提举修城等官,诏各进官一级。《续资治通鉴长编》元符二年八月辛巳:环庆路经略司进筑萌门三岔新城毕工。诏以宁[临]羌寨为名。《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68页:临羌寨址[贾塘乡马营村西800米·宋代],据《宋史·地理志》卷87载……寨址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65米。该寨址曾出土牛马骨骼数千斤,有水井、灰坑遗迹,地面散布方砖、石磨、琉璃瓦、瓷碗、陶盆等残片和陶模、钱币等。
宁韦堡宁夏海原县李旺镇西南罗川附近,详址待考
属西安州临羌寨辖堡。《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胜羌寨:“西至宁韦堡四十里。”
天都寨宁夏海原县城关南2.5公里
原属西夏,地名洒水平,又称东冷牟会。宋于元符二年(1099年)进筑,赐名天都寨,因地近天都山(南华山),故名。人庆三年(1146年)复属西夏之西安州。今有遗址可考,俗称柳州城。城西墙建有其他堡寨少见的地下隧道。《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西安州:天都寨,元符二年,洒水平新寨赐名天都。东至临羌寨二十里,西至西安州二十六里,南至天都山一十里,北至绥戎堡六十五里。《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九之十七:元符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枢密院言“……诸路新旧城寨,形势利害不同。其烽台坐团口及铺马、斥堠所至,各未经措置。如泾原路进筑天都、南牟会、碱猥[隈]即斥堠当葫芦川东北……熙河路修筑东冷牟……”《宋史·折德戾附折可适传》卷二五三:嵬名阿埋、昧勒都逋,皆夏人桀黠用事者,诏可适密图之。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遂取天都山。《续资治通鉴长编》元符二年:四月,己亥,赐泾原进筑洒水平、秋苇川帅臣而下银合茶药,候进筑南牟会成,更赐一次。《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67页:天都寨址[海城镇南2.5公里耙子洼村·宋代·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俗称柳州古城……西夏称东冷牟会。宋元符元年(1098),为宋所据,下年赐名天都寨。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许,设南北两门。墙以黄土夯筑,夯层厚15~18厘米,存高4~8米,并绕以瓮城。四隅有凸出墩台,墙体有马面,西城墙内侧有一通往西安州的地下隧道,护城河阔20米。现城内已辟为耕地,地面散布大量砖瓦残片及建筑构件。
横岭堡地望待考,属天都寨。
绥戎堡宁夏海原县关桥乡北
建置时间不详。东至萧关城30里,南至临羌寨70里,西至山前堡35里,北至界堠50里。《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367页:绥戎寨[堡]址[关桥乡北650米·宋代],地处关桥河与麻春河交汇的西台上,据《宋史·地理志》卷87载,为西安州所辖,始建年代不详。寨[堡]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350米,墙存高3~7.5米,开南北二门,有瓮城和护城壕,壕宽10余米。除四角墩台外,墙每边有5个马面,各相距30余米。
定戎寨宁夏海原县西安镇盐池村宋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