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置石门关,宋初称“旧石门城”。咸平四年(1001年)入西夏。绍圣四年(1097年)知渭州章楶进筑,赐名平夏城。元符二年(1099年)立镇戎军至西安驿道,于此设驿,名为“石门驿”。大观元年(1107年)宋于此建都仓,称“裕财仓”,可储刍粟五百万(斤?)。大观二年(1108年)析镇戎军北部,以平夏城展筑置军。领城二、寨七,辖境约当今固原市原州区西北部、海原县东部、西吉县东部及同心县西南部。建炎四年(1130年)陷于金。金天会九年(1131年),金以其地赐伪齐刘豫,仍为怀德军。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废伪齐,以地属镇戎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金改镇戎军为州,同时置县,原怀德军多数辖地改属三川县。《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怀德军。本平夏城。绍圣四年建筑。大观二年,展城作军,名曰怀德,以荡羌、灵平、通峡、镇羌、九羊、通远、胜羌、萧关隶之,增置将兵,与西安、镇戎互为声援应接。……东至结沟堡一十五里,西至石门堡一十八里,南至灵平寨一十二里,北至通峡寨一十八里。《宋史·徽宗二》卷二十:[大观二年,六月,]甲午,以平夏城置怀德军。《宋史·章楶传》卷三二八: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寨……夏主遂奉其母合将数十万兵围平夏,疾攻十余日,建高车临城,填堑而进。不能克,一夕遁去。《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十六:平夏城,旧石门城,绍圣四年改[筑],大观二年改为怀德郡(军)。绍圣四年九月二十七日,泾原路经略使章楶奏:昨进筑平夏城,首先与臣议论……《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之十五:元符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户部、兵部言:泾原路经略司相度新建城寨,自镇戎军至平夏城,次至临羌寨,次至西安州为三程,仍乞以石门、秋苇、南牟为三驿名,从之。《宋史·食货上》卷一七五:[大观元年]又于陕西建四都仓:平夏城曰裕财,镇戎军曰裕国,通峡寨曰裕民,西安州曰裕边。《宋史·折德戾附折可适传》卷二五三: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金史·太宗纪》卷三:[天会八年]九月戊申,立刘豫为大齐皇帝,世修子礼,都大名府……十月乙亥,上至自东京。刘豫遣使谢封册……[天会九年]十一月己未……以陕西地赐齐……[天会十年]正月……乙酉,齐表谢赐地。《金史·熙宗纪》卷四:[天会十五年]十一月丙午,废齐国,降封刘豫为蜀王,诏中外。《金史·庞迪传》卷九十一:齐国建,泾原路经略使张中孚举迪权知怀德军,兼沿边安抚使。夏人合军五万薄怀德城,迪开门待之,夏人不敢入。《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六:镇戎州……本镇戎军,大定二十二年为州……县二……三川,本三川寨,[辖]堡三……寨八:天圣,飞泉,熙宁,宁平,通峡,汤羌,九羊,张义。【按:①今黄铎堡西约20里有寺口水,《水经注》称石门水,当地有峡,叫石门峡。附近的须弥山石窟出土有碑,称“石门镇景云寺”。则唐石门镇、宋石门堡均在附近。今黄铎堡村西南约1华里处的黄铎堡三村有古城遗址,占地56万平方米,有唐、宋遗物,宋代碎瓷片遍地皆是,与宋代的平夏城完全吻合,当是怀德军治所平夏城无疑。②《宋会要辑稿》称平夏城为“旧石门城”,当与唐代的“石门关”城、“石门镇”相吻合。此地是控扼去河西走廊驿道的“关”城,从宋复置“石门驿”可得到映证。③宋怀德军的辖地比较清楚。但《金史·地理志》镇戎州的东山县下没有所辖城、堡、寨,把彭阳堡、乾兴堡、开远堡(以上三堡地近东山县)以及八寨都列到三川县后。这种列法显然不妥,实际是把镇戎州的全部堡寨都归到三川县了。按地理位置分析,金三川县当辖熙宁、宁平、通峡、荡羌、九羊、张义、天圣等寨,也可能还辖乾兴堡。但开远、彭阳二堡肯定是东山县辖地。④《金史·地理志》再无怀德军的建置。伪齐废后,应以其地并入金之镇戎军。大定二十二年再以军改镇戎州,同时置县。】
德顺军治笼竿城(一作陇干城,今隆德县城关)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渭州知州曹玮在陇山外募兵以居,七年(1014年)筑城,因地在笼竿川,故名笼竿城。庆历三年(1043年)以笼竿城置德顺军,同下州。领县一:陇干县(甘肃静宁);城一:水洛城(甘肃庄浪);寨六:静边寨(甘肃静宁),隆德寨(宁夏西吉将台镇火家集),得胜寨(宁夏西吉硝河乡),通边寨,治平寨(甘肃静宁县南),怀远寨(宁夏西吉偏城乡);堡二:中安、威戎(甘肃静宁威戎镇)。建炎四年(1130年)入金,属熙河路。次年以其地赐刘豫之“齐国”。绍兴三十二年,宋军一度收复,次年宋帝诏吴璘弃之,复为金地。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齐国”。金皇统二年(1142年)升为州,并增置县,改隶熙秦路。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隶凤翔路。贞祐四年(1216年)升节镇,置陇安军。辖陇干、水洛、威戎、隆德、通边、治平六县及得胜、宁安(宁夏西吉下白城子)、静边、怀远四寨。其辖境约当今隆德县全部,西吉县大部及甘肃静宁县、庄浪县大部。《宋史·真宗三》卷八:[大中祥符四年,]九月丁丑,泾原钤辖曹玮言笼竿川熟户以闭田输官,请于要害地募兵以居,从之。同卷又:[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泾原路请筑笼竿城。《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三十二:笼竿城,大中样符七年修筑。天禧元年五月二日权泾原路驻泊都钤辖郝荣等言,掘笼竿城壕自上石门至镇戎军功毕。《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德顺军,旧笼竿城也。在六盘山外,祥符中渭州曹玮言,今陇山外有弃地,号笼竿川,坦为兵冲,曾无捍蔽。熟户以田输官,因相地形筑城,尽要害之地以兵戍之,立堡寨置弓箭手居之。庆历初经略使韩琦言,笼竿,外为山外四寨之首,北接镇戎军,捍一路戎马走集,北缘……乞建为军,因赐名德顺。自六盘山寨二十里,至瓦亭四十里,又七十里至渭州;西,自神林寨四十里,至石门蕃界七十里,东南至仪州百二十里;东北至镇戎军百一十里南好水川界。《宋史·曹彬附曹玮传》卷二五八:玮筑堡山外,为笼竿城,募士兵守之。《宋史·地理三》卷八十七:德顺军,同下州。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崇宁户二万九千二百六十九,口一十二万六千二百四十一。贡甘草。县一,陇干。元祐八年,以外底堡置。城一,水洛。领王家堡、石门堡。寨五:静边,别见镇戎军;得胜,领开边堡;隆德;通边;治平;怀远寨。《宋史·仁宗三》卷十一:[庆历三年春正月,]辛卯,置德顺军。《元丰九域志》卷三:同下州德顺军,庆历三年以渭州陇竿城置军。地理:东京一千九百一十里;东至本军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渭州九十里;西至本军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通远军一百九十里;南至本军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陇州一百七十里;北至本军界三十里,自界首至镇戎军六十里;东南至本军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渭州八十里;东北至本军界二十里,自界首至原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本军开远堡一百六十里。户:主,七千五百八十九;客,九千一百五十二。土贡:甘草五十斤。城一……寨五……《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四十三:德顺军,庆历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以渭州平凉县地笼竿城为德顺军。其地盖笼竿川,大中祥符四年,知渭州曹玮上言:“陇山之外,坦为兵冲,而州无捍蔽之势,请兵[戍]守而城之。”至是安抚使王尧臣请建军也。宁夏文化厅、文管会1986年编印《文物普查资料汇编》174页:1986年于隆德旧城南隅出土金代大定十二年(1172年)四月八日所立《德顺州广济禅寺塔下安葬[编者注:此处有误,应为功德安藏记]功德记》碑记一方。碑身呈长方形,……高1.25米,宽67厘米、厚17厘米;碑座高……碑身两面竖行阴刻楷体铭文共55行,满行41字,全文约2100字。碑额右行横篆阴刻“功德安葬记”……载……德顺州地方官员赠金助银进行安葬仪式等事迹。此方碑记与文献互为印证:现在的隆德县城即金代之德顺州城故址,亦即宋之德顺军城。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历代碑刻选编》(2010年4月宁夏人民出版社):金安葬功德记碑,大定十二年(1172年),1986年隆德南门广济禅寺旧址出土,现藏隆德县文物管理所……碑身呈长方形,高141厘米,宽71厘米,厚15厘米,弧形碑首,额题阴刻篆书《安葬功德记》5字。阴刻楷书碑文,从右至左竖阴刻志元23行,行满41字。【按:此碑文落款时间为大定十二年四月八日。录有捐资人姓名,包括:知州总管夫人王胜仙、德顺州都巡检骑都尉张琮、德顺州司侯飞骑尉蒲察波窝、德顺州军事判官郝仁、镇国上将军行德顺州刺史兼知军铲察八斤、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张中彦等。】《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六:德顺州,上,刺史。宋德顺军,国初隶熙秦路,[注四七:按上文京兆府路下曰:“皇统二年省并陕西六路为四”,曰熙秦。是皇统二年始并宋秦凤、熙河为一路,以前无熙秦路之称。下文云,“大定二十七年来属”凤翔路,则金初必隶熙河路。疑“秦”当作“河”。]皇统二年升为州,大定二十七年来属。贞祐四年四月升为防御,十月升为节镇,军曰陇安。户三万五千四百四十九。县六、寨四、堡一:陇干,[注四八:陇干,“干”原作“平”。按《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德顺军,庆历三年以渭州陇竿置军”……今据改。]倚。水洛……威戎……隆德,本隆德寨。通边……寨三:静边,旧为县;得胜;宁安。治平……《金史·杲传》卷八十四:从平陕西,撒离喝徇地自渭以西,降德顺军,又降泾原路镇戎军。《永乐大典·站赤》卷九四二六转引《经世大典·天下站名》:平凉,正西偏北九十[里]瓦亭,四十五[里]德顺州……【按:①1982年前几乎所有的著述、地方志(如《甘肃通志》《静宁州志》)都认为宋德顺军、金德顺州的治所在甘肃静宁县,连《隆德县志》亦莫能外。1982年本书作者鲁人勇在《宁夏大学学报》发表《北宋三军城故址考》,首次提出德顺军治所应在“隆德县城附近”的看法。再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随后也作相应改动。此后,隆德县开始编修新方志,公布了1986年一群众在县城小南门外约300米处挖出的石碑(此事当时未引起文物部门注意),即德顺州广济禅寺塔下《功德安藏记》,刻于金大定十二年四月八日,落款有德顺州都巡检,德顺州军事判官,德顺州的知州、知军等。此碑文的公布,有力地证实了德顺州就在今隆德县城关,而不在甘肃静宁的看法。引起误会的原因是《元史·地理志》的以下记载:“静宁州,宋庆历中以渭州陇干城置德顺军,复置陇干县。金升为州。元初并治平、水洛入陇干。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显然,这段记载没有把德顺州的历史沿革说清楚,也没有交代元代德顺州移治并改名为静宁州之事。②《宋史·地理志》言德顺军领“寨五”,实列六寨之名。③“陇干城建为军”:《宋会要辑稿》《武经总要》皆作“笼竿城”,《元丰九域志》作“陇竿”。陇干城、笼竿城、陇竿城均为同一城名的不同写法,为德顺军治所。④陇干城与陇干县有别。陇干城为德顺军治地;陇干县则为德顺军属县,宋时治外底堡(甘肃静宁县),金时迁至笼竿城。⑤静边寨即今甘肃静宁县治。威戎、治平,今未改名,系静宁县属地。水洛城即今甘肃庄浪县治。《元丰九域志》的“西北至本军开远堡一百六十里”一句有误,“开远堡”当改“开边堡”。⑤金第一次攻占德顺军的时间,当与攻克镇戎军、泾州在同一年,即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绍兴三十二年,宋军一度收复,次年宋帝诏吴璘弃之,复为金地。⑥有的著述认为:金皇统二年升德顺军为州,即将州治徙往今甘肃静宁(宋陇干县治)。实际并非如此。从《永乐大典》所载元初驿道各站里程看,瓦亭之西45里即德顺州,今瓦亭向西至隆德县城仍是45华里。因此,直到元初,德顺州仍在今隆德县城关,并未移治。而真正在皇统二年移治的是陇干县治。⑦关于笼竿城的筑城时间:一般人认为系大中祥符四年所筑。实误。此时系“募兵以居”,真正筑城已在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
震武军甘肃永登县连城镇西北约1里处
原为吐蕃族牧地,后入西夏,名古骨龙。政和五年(1115年)春,宋熙河路经略使刘法将步骑15万出湟州,攻取其地。政和六年(1116年),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旋改震武军,与西夏卓啰和南军司对垒。军北30余里癿六岭(今冷龙岭)即宋夏边界。辖善治、大同、德通、石门四堡。除善治堡在通济桥之桥头外,其余地望不详。震武军城10里南有浩舋水,即今大通河,河上架浮桥,政和六年赐名通济桥。宋重和元年(1118年)六月,乾顺见宋进筑堡寨不已,亦令于癿六岭宋夏交界处,筑割牛城。宣和元年(1119年),童贯复逼刘法引兵出震武军、割牛城。夏国主弟察哥郎君率步骑3万拒战。宋军大败,战死者10万,刘法被斩首。夏军进至震武军城下,弃而不取。其地荒僻,馈运道远,终成宋之负担。宋绍兴六年(1136年),被金攻占。次年,金将其地划给西夏。《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震武军:政和六年,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震武军。不见四至。据童贯奏,古骨龙元[原]属湟州。通济桥,震武城浮桥,政和六年赐名。善治堡,政和六年,震武城通济桥堡赐名。大同堡,本名古骨龙城应接堡,政和六年赐名。德通城,本瞎令古城,政和七年,刘法既解震武军围,进筑,赐名。石门堡,瞎令古城北,地名石门子,政和七年赐名。《宋会要辑稿》一九○册方域八之二四:政和六年六月十八日,陕西河东路宣抚使司奏:遵奉圣训,措置修复湟州古骨龙、会州清水城并毕工。又下页:湟州震武城,政和六年以古骨龙城改。《宋史·夏国下》卷四八六14020页:宣和元年,童贯复逼刘法使取朔方。法不得已,引兵二万出,至统安城,遇夏国主弟察哥郎君率步骑为三阵,以当法前军,而别遣精骑登山出其后。大战移七时,前军杨惟忠败入中军,后军焦安节败入左军,朱定国力战,自朝及暮,兵不食,而马亦渴死多。法乘夜遁,比明,走七十里,至盍朱峗,守兵见,追之,坠崖折足,为一别瞻军斩首而去。是役死者十万,贯隐其败而以捷闻。察哥见法首,侧然语其下曰:“刘将军前败我于古骨龙、仁多泉,吾常避其锋,谓天生神将,岂料今为一小卒枭首哉!其失在恃胜轻出,不可不戒。”遂乘胜围震武,刘仲武、何灌等赴之,乃解去。震武在山峡中,熙、秦两路不能饷,自筑三岁间,知军李明、孟清皆为夏人所杀。初,夏人陷法军,围震武,欲拔之。察哥曰:“勿破此城,留作南朝病块。”乃自引去。而宣抚司受解围之赏者数百人,实自去之也。诸路所筑城寨皆不毛,夏所不争之地,而关辅为之萧条,果如察哥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