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里有一则故事。有一个小沙弥,只剩下七天的寿命。有神通的师父知道后,心生不忍,就叫小沙弥回家探亲,想让他在余生不多的日子里,能够再与父母团聚。小沙弥高高兴兴回家,七天后又欢欢喜喜地回寺院。师父一见,惊讶不已,就问小沙弥:“回家期间是否做过什么好事?”小沙弥答说:“没有呀!”师父要他仔细再想一想。这时小沙弥突然想起来,在回家途中,见到一个小池塘,有一窝蚂蚁正在载浮载沉,小沙弥一念悲心起,就摘下一片树叶,放进池塘里,于是救了一窝蚂蚁。大概就是因为这一念悲心救蚁的功德,后来这位小沙弥活到九十多岁。所以,许愿改过,积功累德,则三灾八难都能免除。
所谓“三灾八难”,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即饥馑、疾疫、刀兵之灾。八难就是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等。总之,我们想要消灾免难,只靠外力,力量有限;靠自己,力量才是无穷。
功过格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一生的功与过,一直让后人议论不已,难以盖棺论定。其实,自己的功过要自己来评定,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为了记录自己的功与过,制作“功过格”,每日如实记录自己行为乃至起心动念的善恶、好坏、功过,借以自我反省。
每个人一生当中,必定有一些功德,也有一些过失,甚至在一天之中,也会时而善心,时而恶念。所以佛教认为,一个人在一天当中,从人间到天堂,从天堂又堕入地狱,几乎每天都会来往多次。因此,五趣流转、六道轮回不只是指往生后的情况,每天的当下,时时都在进行。
如果每个人每天把上天堂的善行功德,以及下地狱的恶念罪行,都能有所记录,由自己来做自己的玉皇大帝和阎罗王,不是也很有意义吗?
所谓“功过格”,其功能如下:
一、可以评鉴自己的功过。每个人对自己的功过,要客观地评鉴,因为“功过格”是自己私人的密件,你在功过格上记功,没有人奖赏你;你在功过格上记过,也没有人会处罚你。不过,你自己一定要如实记录,才能知道自己是功是过。当然,是功是过,要替自己的身口意行为设下一个标准,如佛教的十种恶事,叫“十恶”;反之,去掉十恶而能积极行善,就是“十善”。身口意三业,身有杀、盗、邪淫之恶事;口有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四种,意有贪、嗔、邪见三种。如不犯此十恶,进而不杀生而行慈、不偷盗而施舍、不邪淫而重礼、不妄语而诚信等,以此类推,十善、十恶的功过,不是很容易评鉴吗?
二、可以记录自己的历史。有人习惯写日记,日记就是自己生活的历史。蒋介石的一生,功过难以论定,但蒋介石数十年的日记,除了记录自己的历史,甚至有关国家安全、民生经济,在在都很重要,现在收藏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假如吾人也有功过格,每天简单地记录自己的言行,也等于是自己一生的历史。
三、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功过格的作用,不在于公之于世,而在于让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吾人每日行事,虽然身在做,口在说,但实际上一切都是由心意所发动。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看到自己,也看不到内心。假如能把功过记录在表格里,过一段时间打开功过格,你内心的善恶念头,随着功过格跃然纸上,你对自己的为善为恶,也就能一目了然了。
四、可以省思自己的人生。功过格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可以成为自己的“诤友”,成为自己的“良师”,成为自己的“镜子”,可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对自我的省思。人生的前途本来就有两条路,一条向善,一条向恶;从功过格中,你可以找出应走的向善之路,这对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比重要的事。
出类拔萃
丛林里,其中一棵树长得比其他同类来得高大,就可以说这棵树“出类拔萃”;山岳在群山中显得高峻突出,这也算是“出类拔萃”。人群里,才华出众,优点很多,不同于一般的人,也是“出类拔萃”。
人都希望自己能出类拔萃,受人赏识。但是人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算出类拔萃呢?
一、仪表不凡。佛教里,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是仪表不凡。现代人说,某人身高七尺,五官端正,英俊潇洒,长得仪表不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俊男”,或是“帅哥”,都是仪表不凡。当然,也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外貌仪表;假如里外一如,不但相貌堂堂,尤其脑筋清楚、思想周全,才算名副其实。今人每说到关云长,就觉得他有“英雄气概”;说到李世民,就称赞他是“标准的帝王”;现代的周恩来,也有人称他是“美男子”,应该说,他们都是仪表不凡,所以出类拔萃。
二、智慧超群。在一个公司里,某人特别有办法,再困难的事到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大家就称赞他智慧超群;因为他的巧思过人,这就是出类拔萃。春秋战国时代的庄子,虽然官卑职小,不获重用于当时,但是他对人生的思想豁达远大,他就是智慧超群。孔子曾自谦“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因为他的谦卑,更显出他智慧超群。在佛教里,阿难尊者能把佛陀数十年的说法背诵出来,供大众结集佛陀的言行,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这当然也是智慧超群。现代世界上有很多过目不忘、辩才无碍的人,他们也可以说都是智慧超群、出类拔萃的人了。
三、胆识过人。所谓“胆识”,就是不光有“胆量”,还要有“见识”;胆识具备,才能称为“出类拔萃”。像“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就是胆识过人,像“不辱使命”的晏婴,就是胆识过人。晏婴代表齐国出使楚国,他不因自己身躯矮小而有辱大国风仪,严词拒绝从小门进入,并且机智勇敢地发表一席谈话,终让存心羞辱他的楚国不得不开大门迎接,他因为胆识过人而能出类拔萃。
自古以来,多少人从败中反胜,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都要靠过人的胆识。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有胆识的军人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反之,一些没有胆识的人,只是匹夫之勇,甚至胆小如鼠,以致每役必败,这就不是没有原因的了。
四、宽宏大量。世界上的英雄俊杰之所以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量宽大。像汉高祖刘邦重用萧何、韩信、张良,他说:“制定领军政策、法律条文,用以安邦定国,吾不如萧何;领兵征战,以少胜多,不畏艰难,吾不如韩信;出谋擘画,运筹帷幄,决战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但是因为刘邦能容人,故有大汉江山。所以,一个人度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唯有宽宏大量、气度恢宏的人,才能出类拔萃。
养成习惯
人有先天的本性,也有后天的习惯。习惯虽然是从小慢慢养成,不过日积月累,到了后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般父母从儿女小时就不断注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学校老师也是谆谆教诲,要学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即使进入社会就职,所有主管对员工的要求,第一个就是要有好的品性和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呢?
一、养成肯吃亏的习惯。人都喜欢计较,不肯吃亏;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不肯吃一点亏,都想讨便宜,哪有那么多便宜可讨呢?所以肯吃亏的美德,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至为重要。例如,某个人傲慢不理睬人,我先向他行礼,看起来好像是吃亏,其实不然;某个人只顾自己讲话,我都没有插嘴的余地,不要计较,让他几分,他也不见得就能讨到便宜。请客,明明是他做东,但他不肯付费,只能我来吃亏,自掏腰包。如此常常吃亏,就能养成自己的美德,所以吃亏便是福。
二、养成能合群的习惯。人是群居的动物,从居住环境来看,人都喜欢聚集在村落里,以免孤单。独家村必定不是很安全,所以人的性格,不能孤僻,不能怪诞,让别人不愿和你共事同行。不合群的人,孤芳自赏,独自行事,日子久了,没有朋友,没有同事,没有因缘,等到苦难来临,甚至生命危急的时候,请人打一通电话找个医生,可能别人也会推辞,这就是不合群的悲惨下场。
三、养成尊重人的习惯。尊重别人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早晨见面,先打招呼,问声早安;走路时,让人先行;讲话时,比别人小声,比别人简短;坐位置时,不争先恐后,礼让他人。一旦养成礼让的习惯之后,自然对人有诚意,别人跟你往来时,因为你尊重他,他也会对你心生尊敬。
四、养成不浪费的习惯。好买、好奇、好贪、好吃、好玩,都是人的习惯。假如在生活上,对于衣食住行,都能勤俭朴实,不浪费,必能赢得别人的看重。因为一个不浪费的人,不但简朴爱物,同时也会爱人,这就是有德的人。
五、养成爱整洁的习惯。生活中,养成爱整洁的习惯,随时保持自己衣冠的整洁,家中时时打扫得窗明几净;仪容、家居都能给人整洁的感觉,则别人自然对他油然生起恭敬之心。一个人一身之不治,一家之不治,何以国家社会为?所以从小要养成爱整洁的习惯,不能养成习惯,等到有客来访才临时打扫,则“客来扫地,客去送茶”,必然为人所讥笑。
六、养成循法制的习惯。守法,也要养成习惯。过马路,没有斑马线,不能随便穿越;遇到红灯,必须停下,不可闯越;公共场所,不可制造噪音,不能乱丢垃圾。养成守法的习惯,不要心存侥幸,走私贩毒、侵占公款、偷拐抢骗等违法的行为,一定要避而远之。一个人能养成守法的观念和行为,则一生将会受益无穷。
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不重乎?
坏习惯
人在世间,总有很多被人评论的地方,尤其关于习惯方面的问题,总是被人议论最多,例如某人有很好的习惯、某人习惯不好等。谈到“习惯”,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好习惯要多年养成,革除坏习惯更是千难万难,例如一些好抽烟、喝酒的人,一旦沾染上这些坏习惯,就很难戒除。
关于吾人眼耳鼻舌身心等六根的坏习惯,略述如下:
一、眼睛的坏习惯。有人喜欢“挤眉弄眼”,有人专爱“窥人隐私”,有人惯以“斜眼看人”,有人总是对人“恶眼相视”,这些都是眼睛的坏习惯。眼睛可以用来瞻仰佛像,可以效法观世音菩萨“慈眼视众生”,但是一般人总爱看人间事相。眼睛可以看圣贤书,但有人偏要用它看无益的事;眼睛应该看苦难众生,给予同情,但是有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荣华富贵,继而心生嫉妒,这都是眼睛的坏习惯。
二、耳朵的坏习惯。耳朵好听是非,听到别人的坏事就幸灾乐祸,暗自窃喜;听到别人幸有所得,则心生不悦。平时听到善言好事,漫不经心;听到是非谣言,不但竖耳倾听,尤其耳朵就像一个情报员,总爱试探别人的秘密,听到一些未经证实的事,就大肆传播,更有的人专门“听坏不听好”,这都是耳朵的坏习惯。
三、嘴巴的坏习惯。嘴巴的坏习惯很多,好吃懒做是坏习惯,好吃零食是坏习惯,好抽烟喝酒是坏习惯;好吃也就罢了,尤其好辩、好说,所讲都是废话连篇,都是不正经的话,甚至传播是非伤害别人。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嘴巴的坏习惯不但伤害别人,也很容易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所以要谨言慎行。
四、身体的坏习惯。身体在行住坐卧间,常常不经意地表现出一些坏习惯。例如走路不正、坐姿不端、举手投足没有威仪,尤其有的人喜欢搔首弄姿、挥拳舞爪、奔跑跳跃等,这些都是身体的坏习惯。宗教教人要修身,因为身行不正就容易心术不端,而且为人所看轻。
五、心理的坏习惯。见不得人好,嫉妒、嗔恨,就是心理的坏习惯。有的人处心积虑想要表现自己的好,同时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一个人内心不正、不善、不美、不净,有了这么多的坏习惯,怎么能让人欣赏呢?吾人的心理充满贪嗔愚痴,所谓“八万四千烦恼魔军”时时都在扰乱我们,所以《金刚经》要我们“降伏其心”,至为重要。
六、做人的坏习惯。做人方面,举凡不守信用、不守时间,对人没有礼貌、轻诺寡信、老气横秋、不务实际等,都是做人的坏习惯。
总说六根的坏习惯,真是不胜枚举。一个人如果想要把自己管好,就先要把坏习惯改革、修正,否则坏习惯太多,让人生厌,将来何能在社会上立足,何能成功立业呢?
四个夫人
古代的社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几乎家里都有三妻四妾。话说有一位大富翁,家财万贯,并有妻妾四人。第一位大夫人年老色衰,平时最不得富翁的注意;二夫人虽然不再年轻,但还颇具姿色,偶尔也受富翁眷顾;三夫人聪明能干,擅长理家,很受富翁倚重;最小的四夫人,年轻貌美,平时最受富翁宠爱,总让她吃好穿好,百般照顾。
有一天富翁得了重病即将死去,他惊觉一旦逝世,黄泉路上寂寞,因此希望自己平时最爱的四夫人能陪着一起死。富翁把心意表明后,四夫人一听,大惊失色,说:“虽然平时受你百般宠爱,但是人死之后还有何恩爱可言呢?我还不想死,你去找三夫人吧!”
富翁没想到四夫人如此绝情,只好改找三夫人。三夫人闻言,说:“我还年轻,你死了,我还可以改嫁。”
三夫人也不肯同死,富翁只得再找二夫人,二夫人听了富翁的要求,缓缓说道:“这个家平时都是我在打理,怎么能陪你去死呢?不过看在我们夫妻一场的分上,你死了以后,我会送你到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