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俗习惯从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的。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是由于人们一直假定那些事情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与其他民族相比,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过去了。古代的圣人在谈及更古的“古人”时,往往都是用极其尊敬的口吻。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曾声称自己并不是一个开创者,而只是一个传播者。他的使命是把那些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甚至是误解的古人的思想和知识都收集起来。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使他成就了这项丰功伟业,成为了中华民族崇敬的伟大圣人。他融会贯通、传道授业,将古今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不愧为一代圣人的代表。儒家的经典道德理论认为,有好的君主,才会有好的百姓。君主好比是盘子,百姓是盘中之水;盘子如果是圆的,水就是圆的,盘子如果是方的,水也就是方的。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明君统治时期,社会上一定是一派美德之花遍地开的繁荣景象。我们知道,在尧、舜统治时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因为那时根本就没有小偷,就算是在路上丢失了东西,第一个发现的人也会一直守在那里,直到第二个人过来,他才会走开,就这样一个个地接替,一直等到失主的到来,物归原主为止。
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种厚古薄今的倾向不仅仅是中国才有的,世界各国的人们其实都是如此,只是中国人此种倾向的程度更为严重一些。可以说,现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沿用承袭古代的美德,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记载了古代美德的文献才备受推崇。受过正统教育的中国人,在看待“四书五经”的问题上,就好比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看待希伯来语的《圣经》一样,认为它们包含了古今通用的人类最崇高、最优秀的智慧。和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无法相信《圣经》还需修订一样,传统的儒家学者也不会相信,那些儒学经典需要有任何的增补。他们一致认为,一切都已经很完美了,不可能会做得更好。
众多虔诚的基督徒会用《圣经》中的文字,去解释一些甚至《圣经》作者心中从未有过的事物。儒家学者也是如此。他们时常会认为“先圣们”不仅是现代政府所有行为的依据,而且也是古代数学乃至现代科学的起源。
可以说,古代经典不但造就了中华民族,还造就了中国的政府体制,不管这个政府体制的性质如何,它的顽强与执著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像自我保护是个人为人处世的首要原则一样,它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首要原则。因此,一种统治方式如果在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年代之后依然完好如初,那么,即使这并非独一无二,这种统治方式也会像“四书五经”一样经典到不断地被人们敬仰和膜拜。如果一位正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的学生,想要弄清楚并且合理地解释中国目前政体的形成发展的原因,那么,他将会得到一个惊人的发现。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些在别的国家里都曾经历过的政体革命,在中国却几乎从未发生过。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要造一堵石墙,要求墙的尺寸是六英尺厚,四英尺高。大家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奇怪东西,他说,这是因为要建一座更高的墙,以免它被风吹倒。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政体就像一个立方体,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被吹倒,因为一旦倒下,对于它来说也只是坏个面而已,其外表和本质还是和原来一样的。这样的过程在历史上反复地出现,就使中国人产生一种错觉:如同我们所知道的,猫就算是从高处摔下来,仍然能够用脚走路一样,政体演变的结果其实完全是可以预料的。渐渐地,人们便对设计者与建造者无与伦比的智慧深信不疑。因此,任何改良的建议也都无异于异端邪说。人们普遍认为,古人是无可争议的,而后人则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劣势。
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对于中国人因循守旧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在中国人看来,行为与道德应该是互通的概念,它们同出一源,其本质是相同的,这与古罗马人的看法一样。对中国人来说,风俗习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我们也不必因此对这些风俗习惯刨根问底。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一直都被一种本能捍卫着,这种本能就像是一头母熊保护幼崽一样。当然,这种本能不仅是中国人才有的,它是人类共有的本能。有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成千上万的人都时刻准备着要为自己的某种信仰而献身,但实际上他们却根本不理解这种信仰,更不会按照这个信仰的信条约束自己的生活与行为。风俗习惯就像言语一样,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而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就如同中国的语言一样神秘莫测,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但是,在中国,风俗和语言形成的条件也存在着地域的差异。因此,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困惑的风俗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由中国的一句谚语道出:“十里不同俗。”其实也正因如此,才形成了难懂的各地方言。风俗习惯和语言就像石膏一样,一旦固定下来就很难改变,你可以把它摔碎,但却不能改变它的形状,至少从理论上讲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就像任何理论都会有变通的弹性一样,风俗习惯也不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这里有一个例证,是最能说明这个道理的。在清朝初期,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全中国推行一种削发制度。这种带有明显屈服标志的发型,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众多中国人的拼死抵制。但是,清政府始终不改初衷,坚持到底。最终使之成为效忠清廷的标志。如今,辫子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东西,曾经对清廷的仇恨,除了广东和福建本地人以头巾来遮盖民族耻辱以外,这种感觉在民众心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佛教是靠着战争引入中国的。曾经有无数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一旦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完全扎根下来,就如同当地的道教一样,便有了难以替代的地位。
中国的风俗习惯从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的。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是由于人们一直假定那些事情是正确的。长期确立下来的习惯就如同可怕的暴君,无数人都遵从这种风俗习惯,他们从来也不会问其渊源和原因。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一味地遵从,于是也就只管遵从而不问其他了。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国不同地方的人,其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大相径庭的,即便这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虽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奉行“三大宗教”的仪式,但他们却根本不懂得真正的信仰,就像他们永远都不懂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一样。如果要问及某种特定宗教为什么要定制特定习俗的缘由,得到的回答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这种与神灵沟通的方法是从先人那里传下来的,自然是有道理的;另外一种认为,既然“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那么这样做肯定就是对的。在中国的社会中,通常是由机器带动齿轮转,而不是由齿轮带动机器转。人们觉得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了,那么只要随大流就可以了。
蒙古这个民族有个独特的风俗,那就是每个有能力吸鼻烟的人,都要把鼻烟拿给朋友们吸。一旦碰到朋友,就要把自己的小鼻烟壶拿出来让对方吸一口。如果一个带着鼻烟壶的人,他的烟盒子里恰好没有装烟,那么也得要把这个空的鼻烟壶拿出来传递一圈,朋友们也会过来拿着这个空鼻烟壶假装吸一口,然后再把它传递回去。如果哪位朋友事先知道鼻烟壶是空的而表现出来了,那么他这种做法就很不礼貌了。因为遵从这种风俗习惯的做法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既表现出自己有礼貌,又能够保全主人的面子,这一切的礼仪都是从先人那里传下来的。中国人在许多小事情上都按部就班。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就好像是一簇珊瑚其实早就没有了生命,但是它留下了一块珊瑚礁。这样,在海上航行的船只都必须小心翼翼地照航线行驶,以免触礁,导致翻船的可怕后果。
中国人做事总是循规蹈矩,有些事情非得要这样做,好像那样做就注定失败一样。不仅中国人是这样,许多印度苦力也总是习惯于按部就班,做事不用大脑。例如,他们在做铁路运土工时,承包商原本提供了很多手推车,可是这些苦力把要搬运的泥土装进手推车里,然后把手推车顶在头上。这样的负重方式也出现在了巴西苦力身上。曾经有一位外国绅士让他的巴西仆人去寄信。结果,他惊奇地看到,这个巴西仆人竟然把这封信也放在头顶上,并还在上面压了一块石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相似的思维过程其实揭示出了相似的行为起因,而中国人办事讲求照猫画虎。这里有我们所熟悉的关于模仿的例子:有一位厨师,他在每次做布丁前,总会先敲开一个鸡蛋就把它扔掉,这是因为在他第一次看别人做布丁的时候,被人打开就扔掉的那个鸡蛋恰巧是坏的;而有一个裁缝在做一件新衣服时,竟然在上面缝上了一块补丁,这是因为拿来给他做样子的那件衣服上面恰巧是有补丁的。这些故事虽然是把中国人照猫画虎的行为意识夸大了,但故事本身并没有攻击中国人的意思,只是十分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
能够证明中国人效仿先人的例子数不胜数。其实中国人的这些做法,在我们的意识中是行不通的。我们有时也会照搬先人的做法,但这是建立在对其中道理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北纬二十五度附近的中国农村,人们通常是按照传统习俗,在统一的时间脱掉皮衣,或者是戴上草帽。可以说,如果先人们不是神那就真的是太奇怪了。此外,在中国的某些地方,冬天仅仅是靠土炕来取暖的。如果有人到这样的地方旅行,又恰巧赶上一场寒流,那么他就会发现,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说服不了主人把自家的土炕烧热来取暖,原因就是还没到烧炕的季节!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农村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众所周知,中国工匠是拒绝采用新方法制作工艺的,其中最保守的一位恐怕就是给外国人烧砖窑的工头了。有一次,要烧制一批比当地流行的尺寸稍大一些的方砖,其实只要按要求再做一个模子就行了。看起来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等到外国商人向工头要砖的时候,没想到砖头根本就没有烧制出来。于是,外国商人让工头对此作出解释,工头说,这是因为他们拒绝参加这样的革新,并且理由充分地说,天底下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模子!
任何一个与中国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的人,都应该看到,中国人的因循守旧不但影响到了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关系,甚至还影响到了这个国家。19世纪的最后二十几年,注定会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在,世界已经为中国人准备好了大量的新酒,可中国人却只有用旧酒坛来装。正是中国人天性中的因循守旧,才使得中国迄今为止只接受了极少量的新酒,而即便是只装那么少的新酒,却还有大量的新瓶正在酝酿之中。
目前,中国在对待西方的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拖延政策。一方面,中国是不太愿意接受新的事物的;另一方面中国根本就没有意愿,甚至是不想放弃旧的事物。这就好比是我们看到的年代久远、摇摇欲坠的泥屋子,其实早就该拆了,但人们却还用难看的泥柱子撑着,希望能够尽量延迟不可避免的倒塌的到来。因此,尽管现在那些旧风俗、旧信仰、旧迷信都已经过时了,可人们却还在那里抱残守旧。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话也不无道理。虽然变化的过程可能会经常受到阻碍,可是变化之后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效果。
在中国引进电报之初,曾经某省的水师提督奏明皇上说,当地人对这个新玩意儿非常仇视,所以导致当地连电线都架不起来。但是,一旦与法国开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政府不但迅速地把电线架了起来,还在该省设立了一些电报局,并且此举在当地还备受推崇。
几年前,由于许多人都迷信风水,这几乎成为中国铁路修筑不可逾越的一道障碍。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线很短,它建在开平煤矿上的一个出口处。因为要穿过一大片墓地,所以就需要迁坟让路,其实这在英国或者法国也是一样的。如果说这是一场风水与火车的较量,那么,眼前这些分为两半的墓地,就足以证明,风水是敌不过火车的。这条线路在修建过程中,之所以进展缓慢,完全是因为财政方面的问题。
在中国人因循守旧的本性中,最不容宽恕的是对先人的不敬,而最不可更改的规矩就是守孝了。如果一个官员的母亲去世了,他就必须要回家奔丧守孝。但是,如果当朝皇帝反对他奔丧,坚持要他继续操持朝政,为国效力,那么即使他“声泪俱下”地申辩或恳求,最后都得服从皇帝的命令。中国人心目中最为牢固的礼仪规范莫过于“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了。在最近一次更换统治者的过程中,皇位是由旁系亲属继承的,这个刚刚继位的年轻皇帝,他的父亲还尚在人世,那么,这位父亲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自杀,要么就是退隐。于是,在光绪帝继位之后,他的父亲醇亲王就挂印辞官了。然而,就在醇亲王生病期间,他的儿子作为一国之君,探望自己的父亲还得采取一些权宜之策,因为父亲从他继位那天起直到死,始终都是自己臣子。
综上所述,中国人因循守旧的本性,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先人尊敬万分。如果外国人能够正确理解并且谨慎地学习中国人的因循守旧,就能够使自己在与这样一个敏感多疑、顽固保守的民族打交道时,穿上一层保护的外衣。你所要做的,就只是想方设法去模仿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而不用究根问底,你要刻意地去顺从现存的状况,并且能够在其受到威胁的时候,竭力去维护就可以了。这样,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都可以像居住在北京的那些外国人一样,明哲保身了!这就是最强有力的保护。虽然暗礁可以给海上航行带来障碍,但是,一旦穿越过去,就会看到一片和平、宁静的海域,再也不会有狂风急雨、恶浪滔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