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师教写作系列丛书:十分钟爱上写作.初中卷
19505100000003

第3章 构建情景理的美好世界(2)

问:如果你手边有五个苹果,你是愿意分给别人吃呢?还是全都自己一个人吃掉?

答:千万别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全吃掉了,你也就尝到了一种味道,苹果的味道。而一旦你吃一个,将其余四个赠送给别人吃时,尽管感觉你失去了四个可口的苹果,但你或许得到了其他四个人的友谊与情感。而当他们如果又将其余水果送给你作为感谢时,或许你就尝到了香蕉、梨和橘子等的味道。到最后,或许你得到了五种不同的水果、五种不同的颜色、五个人的友谊。所以,如果你的作文能力比较好,当基础稍微差些的朋友来向你请教时,请千万不要吝啬噢,己有才,切勿自私。 例文精选(二)

一棵老树的善心

文/逆 枫

这是一棵柔弱的小树。它长于一处被废弃的破院子里,两米来高,枝丫瘦骨嶙峋,开始泛黄的叶片零零散散,要不是树身挨着墙沿,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枯萎而亡。

一日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温度骤降十多度。次日清晨,人们都裹足了衣服,时不时双手相搓。经过那处废弃的小院时,我突然发现:墙倒了。而那棵小树也就歪在那里,随风摇晃,样子凄惨不堪。我叹气:“哎,兴许今年的这个冬天是它生命最后的期限了。”

期间,去外地出了趟差,出差归来后,气温慢慢回升,不再是寒冷逼仄,我心里也就自然想起了它,想看看它究竟有没有枯萎。到了小院的时候,我惊住了:它不但没有倒下,反而倔强地立在寒风中,坚韧勇敢,完全没有了昔日的瑟瑟发抖。

究竟是什么让它“起死回生”的呢?

好奇中,我听到了一阵咳嗽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婆婆,正弯着腰,手提着一个布袋朝我这边走来。老婆婆在我身边停下,用她那干燥且皱纹清晰的手从袋子里取出布条,然后朝我笑笑,示意我帮她将这些布条给树缠上。我仿佛明白什么似的,边接过布条边问:“婆婆,原来是你救了这棵小树啊,怪不得它比以前挺拔,比以前……”

老婆婆赶忙打断我的话,指了指我背后的那棵老树。我有些迷惑,眨了眨眼,听老婆婆讲完。原来,老婆婆担心墙倒之后这棵小树会失去依靠,维系不了自己的生命,就带了把小锄头,想将其锄回家养。可当她用锄头小心翼翼地锄下去之后,惊奇地发现:这棵树的纤细的树根被不远处那棵老树的粗壮树根紧紧缠绕着,包裹着。也就是这样,这棵小树才能一直存活至今。

听完老婆婆所讲,我赶忙转过身去观察那棵老树,投之以敬意的目光:同样是会被风雨侵袭,雷电摧残,阳光暴晒的它,却依然慷慨无畏地用自己那吸收养料的根,保护着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同胞,让它可以迎接第二天晨起的太阳,享受新的阳光雨露。这样的品质,让我在瞬间感动无比。

有一天,我去邮局拿包裹,在马路边上又看到了那位老婆婆。她系一条灰色的围巾,戴着副老花镜,正用手中的针缝补着衣服。她的旁边坐着一位中年妇女,一直催着老婆婆,让她补得快些。老婆婆将补好后的衣服递给中年妇女,然后从妇女手里接过几枚硬币。我本想上去同老婆婆打个招呼,可是,只见收了钱后的老婆婆摘掉老花镜,起身走向马路对面,将手中的硬币放到了一位乞讨者面前的一个旧碗里。那衣衫破烂的乞讨者或许在打盹,或许是盲人,他并没有发现老婆婆的施舍。

看着老婆婆回到自己的摊位上,重新戴上老花镜,弯下腰整理手边的衣物时,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我突然想起她弯腰给小树缠布的情形,想起了那棵老树。仿佛明白:那棵老树不正是善良的老婆婆的化身吗?并没有什么利益和好处促使她这样去做,而完全是出于一种内在的善心,一种对弱小的同情与呵护。

卑微、平凡,甚至被人们所忽略的他们,却拥有如此可贵的善良之心。而这样的善心,便是生命中的美,感动你我,温暖如花,是会捂热一整个寒冷的冬天,绽放出一整个民族明天的希望的……

美文简析

树与老人的善心结合,揭示出卑微的善念是生命中美的主题,这样的构思,便是从景物作文的巧思妙解中凝练出来的。

我们种竹子,前五年浇水、施肥,一点反应都没有,如果放弃了,也就真什么都没了。可是,如果坚持到第五年,竹子可在6天内突然长到90英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惠风常吹,细水长流才是真正的情调。所以,作文也重在累积——多读、多写、多看、多听、多思、多联想、多否定、多孤独、多忧伤、多感动!

总之,写景状物文章创作三要素:文美、意美、画面美!

总结(写景思路):

审题→确定中心思想(炼意)→选材与观察结合(多方位、多角度、综合想象)→确定文章结构(安排好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开门见山式、故设悬念式、说明性的语言开头等。

中间:要有对景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突出中心思想,综合运用拟人、比喻、排比、象征、对比等修辞与表现手法。注意写景的顺序安排。

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主旨。

当然,如果是考场作文,就无法再出去观察景物,一切景物的特征,得靠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和阅读进行累积,所以,观察与阅读,非常重要,得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让自己做到生活着,阅读着,观察着,幸福着……

§§§第二节寻找红尘间的灵性知己

俗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任何的季节,都会有不同的美丽景色,这样的景色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惜景和生情的心,才能景”上添花,不然,它们都只能是岁月的陪衬品。有了这样一颗像孩子般、最初的纯真的心,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眼中,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芬芳,每一株草都有属于自己的姿态,每一种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在的品质和感人故事。

一、素材点击

假设,我们现在是在一片非常广阔的草原上自驾游,蓝天白云,草色延绵,心情非常舒畅。可是,原本,你在尽兴地以自己的方式驾车行驶时,突然在穿过另一片草原时,出现很多的牛与羊,有的一群一群扎堆,有的三三两两,似乎在悠闲散步,挡住了你的去路。

问:请问这个时候,你是使劲按喇叭,去驱赶它们?还是也就慢慢开,随着它们的步伐与速度慢慢离开?

答:我们再来假设,现在你是在北京或者上海的中环或外环线上驾车行驶,前方一片堵塞,而后面一直有人鸣喇叭催你快速前行,甚至还骂脏口,请问这个时候,你是对这样的催赶无动于衷,继续慢慢等待,还是也会按喇叭,催赶前面的车辆?

答:我们仔细想一想,为何,同样的拥堵,我们处理事情的心态和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提示: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大多会如此,面对柔弱与善者,我们会以悲悯心待人,面对蛮横与无理者,似乎,在与之对抗时,自己也会变得蛮横与无理起来,这就是你内心的生活坐标在作怪。在繁忙的城市里,你的生活坐标是一种忙碌与喧杂的姿态,所以,碰到问题就会很急躁;而在这样祥和的草原上的牛羊面前,你的心也就宁静许多,心静了,自然急躁与懊恼也就去了。你是以牛羊的方式在自然与草原里完成了一种生命的唤醒。

点醒:所以,有一种学习,就是人回到一种本初、朴素、天真的状态去学习,学习牛羊热爱青草,学习溪水流过大地时候的亲近,学习每一个春天都有花开、每一个冬天都有雪花飘下来——去学习在最本初、原始的状态下,在那个坐标体系下的自己。

二、技巧点拨

故事1:偶然一次,经过一个拐角处时,看到墙角的几棵非常娇小柔嫩的小青菜,因为那时即将到深秋了,天气寒冷,我怕这棵小青菜,熬不过冬天,于是就把它移植回家,把它作为盆景养。后来的日子,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这棵小青菜居然开始长大,然后窗台上开始有蝴蝶飞来,再后来就是这几棵小青菜居然慢慢长满了一个塑料盒,每次我见到它们,心中就特别的喜悦,似乎所有的烦恼都消去了,觅得红尘中的小知己。

问:给上面这则生活素材,拟一作文题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写任何文章,我们肯定都要先找到文章的亮点,只有围绕这个亮点,我们才能安排素材内容,展开叙述。那么,上面这则素材内容的亮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小青菜的特点着手——柔弱、娇小、绿,带给你愉悦的心情。

所以,我们可以在“绿”字上做文章,比如拟题为:《一点绿,一片盎然天》或《生命中的绿意》。因为善心,邂逅生命中的一点绿意,可谁又知,生命是有厚礼和馈赠的,这点绿意,在我的心灵慢慢盛放,带给我一片生机勃勃的盎然天空!

继续接上面的素材——青菜盛开很多,带给我愉快的心情,可是,后来,突然某一天清晨起来,发现,某一处角落的青菜被啃食精光,细细一看,是长了青虫。青虫的来由,是因为青菜的美吸引了蝴蝶,蝴蝶排便,便就慢慢变成了青虫,最后如果青虫没夭折,会变成蝴蝶,大概是这样吧。所以,这些青菜最终的结局是,凋谢了,种种原因。

问:就上面这个延接素材,我们还能挖掘出什么文章亮点?如何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美丽总是短暂的。在最美好的芳华里,邂逅了如此短暂的美丽,那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

(2)再艳丽与妖娆的生命,终归是要凋谢的。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千万不要浪费太多飘缈虚幻的时光,名利沉浮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安然、无悔、内心笃定,那才是最真实和坦然的人生。

(3)生命终是要依着时光慢慢凋零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生下来就往同一个地方走,早去也是去,晚去也是去,既然都是去,干吗不慢慢走啊。不能错过了,满山的美美的人生风景。

如此等等。

点醒:我们来看,只是一棵小青菜,居然能提炼出如此多的立意,写出如此多的文章,而且篇篇是美文,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想过吗?

所以,有句话一点不为过,人生处处是风景,笔下字字皆文章。前提是,以一颗纯真、善良、豁达与智慧的心,邂逅那些花开,那些生命里的美丽与残缺的风景线!

故事2:有一个画家,在田野里站了一个下午,只为画下川田的玉米地和桃树林,画下那些光与影,那些植物的芳香和灵魂,以及淳朴的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自然姿态。画家一边在绘画,一边对画布上涂上颜料,一边对着置身其中的风景,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深深地欣赏。美!这一切的美,对美的真实感情,让一个人的心里曾经如此狂热、激奋、孤独和痛楚。

他说——我在探索,我在奋斗,我全身心都奉献于此。

问:大家看完这段话后,有什么感悟?知道这个画家是谁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他就是两百年前落魄至死的贫穷画家,他就是永远的梵·高。

文章构思点提炼:

(1)任何植物都有自己的芳香和灵魂,这个芳香和灵魂,就是文章的立意点,中心思想。如昙花一现,用尽生命的全部来迎接绽放的一瞬间;如梅花,寒风冽冽而不惧,独我而不忘我精神,如此等等。

(2)任何一个创作者,和植物之间,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故事,比如,你是如何邂逅它们,如何喜欢上它们,而它们又是如何带给你温暖,或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的,那么这个情感体验故事,就是文章的又一立意点,又一中心主题。

(3)有关于植物的光与影,即在时光剪辑下的故事,元素、人文和哲理等,比如,一朵蝴蝶兰能帮你驱散内心的孤寂,带给你愉悦的时光;一朵墙角的紫荆花,向你诠释生命的坚韧与不屈的品质,意义非凡,如此等等,结合时光与动影,又是不同的构思主题。

(4)再来看看,有关植物的典故、传记、史料、古诗词等,每一处都可以单一成为文章主题,也可以组合成文。

所以,以上四点,就是我们植物类灵性美文四个不同方面的构思角度。大家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构思,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植物所带给你的,不只是颜色、形状、味道等表层的内容,我们写作,更多的是要深入挖掘,写出其内在品质与精神。

接着,我们再看,画家为何在画前要如此享受眼前的美景?这是因为他要懂得,眼前风景的自然规律,只有尊重它们的规律,才能原汁原味,才能神形皆备去描绘出它们的气质。所以,从这点里面,我们又知道了:

任何一株植物,它必须得尊重自然规律,在黑暗或潮湿的环境中,孕育生命的开端,然后历经风雨,逐渐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这也是一处创作的立意点,由植物联想至人,写出人性的规律。

三、例文精选(一)

一一风荷举

台湾 张晓风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