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
19505400000035

第35章 亲子沟通为什么重要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有些母亲因为孩子厌学、逃学和网瘾,而向我们进行咨询和求助,咨询后得知,这样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特点,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意,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时间也少得可怜。

有位母亲前后半年两次找笔者为她的儿子咨询,因为她实在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来教育她的孩子。这位母亲在孩子三岁时,与丈夫离异,现在又结婚,孩子在他外公家生活。孩子经常逃学,因为经常有些社会上的小兄弟找他玩,母亲和学校加强了对孩子的管教,但仍无济于事,只要有机会,孩子就跑出校园。后来,母亲观察,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网吧度过的。为了防止孩子再逃学,在社会上出事,母亲买回了电脑,让他在家玩电脑。第二次咨询,是因为她儿子不愿读书了,这么小的孩子不读书,这怎么行呢?母亲问心理咨询师该怎么办?

父母与孩子之间不经常沟通,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孩子变得内向、孤僻。亲子沟通少的家庭,主要是单亲家庭或父母在外打工,或父母长年出差在外,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由于缺乏来自双亲的温暖,孩子自觉低人一等,因此很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和交往。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内向。

(2)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差。亲子缺乏沟通,孩子情绪会很不稳定,甚至脾气暴躁,常会为一些小事就与同学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不多愿意与他交往了。

亲子经常进行沟通,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同时,能加深孩子对亲情的认识,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因此,父母应抽出时间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不能只顾忙自己的事而冷落孩子。

乔治·华盛顿说过:“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巴尔扎克也曾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因此,作为一个好家长,要学会经常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方法如下。

(1)在沟通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往往不会认真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则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

(2)家长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孩子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关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话语,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把话改一改,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3)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产生代沟。

(4)在回答孩子的问话时要注意方式。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因为这正是孩子当时的心愿。

(5)家长对孩子说话时要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所谓的负面语气,如“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坏”、“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6)在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上,可以经常变换新鲜的内容。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如:“你猜猜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吸引孩子。因此有时一些啰唆的话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是要运用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