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酒店帝王:希尔顿传奇
19506000000004

第4章 有一种东西叫“冒险基因”(3)

这钱用得值,好几位小朋友都没有辜负父亲的钞票,尤其是伊娃,她的小提琴才华几乎是马上外露。只是,我们聪明的男一号,似乎并没有这个天分。

这次,他选择了喇叭,一个比钢琴更令人悲剧的乐器。

一个月后,淑女对格斯汇报了情况:“您的长子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吹喇叭的。”这个汇报一度惹恼了孩子他爸,他坚信孩子们都拥有母亲的天分,希娃子只是缺少练习罢了。他不愿相信,这个孩子没有继承他妈优雅的艺术细胞,而是遗传了父系的血统——自信而冒失。

在他爸的督促下,这种盲目的练习持续了好几年。最后,连格斯也要承认那位音乐老师具有诚实的美德。

看来唱唱跳跳的这一套,果然不适合生意人,希娃子是,希娃子他爸也是。前思后想,希娃子他爸想通了:无法优雅——这个孩子应该去学点彪悍的东西。

高斯的夜生活

按咱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来度量,希娃子现在到了读初中的年纪了。

先前说了,圣·安东尼奥只是个小村镇,它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现在希娃子要去外面学习真正的本领了。

他坐火车来到了阿尔布格市。无论他做过了多少奇幻的梦境,这时候的希娃子还是懵懂少年,除了知道总统叫威廉·麦金利外,对其他的事总是迷迷糊糊。哦,对了,他还知道吉姆·吉佛瑞击败了对手鲍勃,当上了世界重量级拳王。

希娃子离家求学,不过,他读的不是初中,而是这里的军校。

高斯军校规模并不算大,它座落在一座山丘上。在那儿,希娃子接受了所谓的“三R教育”(reading读,writing写和arithmetic算),穿上了一套裤管上缀有黑条的制服,看上去很洋气,但是希娃子不喜欢这些东西。

咱们说过,他喜欢的是寻刺激。

一天晚上,寝室熄灯后,希娃子和另外一个男同学偷偷溜出寝室,跑去看了一场巡回演出。这两只鸟烦透了笼子里的枯燥生活,想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们跑来看的这个演出是少儿不宜的脱衣舞,这时候希娃子才12岁。

剧院座位不是阶梯式的,从后面根本看不到舞台,于是,他们俩就在大人们中钻来钻去,挤到前面的空隙里偷看。

就在好戏准备上演的时候,希娃子却无福消受了。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双大手,迅速地提起了他们俩的衣领,接着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好啊,你们两个兔崽子,偷偷跑来看这玩意儿。”

这人不是舞厅里的保安,是他们学校的110。

就这样,希娃子他们这两只小鸟就像两只小鸡一样被捉了出去,舞厅里的好戏此时不再是舞台上的脱衣女郎了,观众都把眼球聚焦到了“老鹰抓小鸡”这一幕。

出人意料的是校长居然大发慈悲,在纪律严明的军校,也只是随意的通报批评了一下。

这种“慈悲”仍然让希娃子觉得难堪,事后,他总想找出背后的告密者,不过他一直没有查出究竟是学校报警说学生失踪呢,还是那个爱管闲事的寝室楼管大妈跑去告的状。

此后不久,学校遭了一次火灾,希娃子目击大火把学校烧个精光,那刻他觉得大仇得报,心里不禁暗喜。但是,当校长又决定换一个地方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他还是忍不住问候了一下纵火犯他妈,因为,学校被搞得更偏僻,更严格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暑假,大家都一溜烟地跑回家去了。

暑假惊魂

就在希娃子离开家的这段时间里,圣·安东尼奥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首先,开采了40年,供给美国多个据点用煤的迦太基煤矿关门了,因为煤被采完了。专门开设来运煤的圣大非铁路也停开了,幸运的是,希娃子搭上了末班车回家。

叫人开心的是第二个重大变化:爸爸有了一个新的外号——格斯上校,因为他的杂货铺事业促进了圣·安东尼奥的经济发展,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

没多久,家里的大门又重新刷了一遍漆,希娃子又多了一个小弟弟卡尔。

当然,变化的还远不止是这些,希娃子他们家的希尔顿商店里还新增了邮局、电报机。为此,格斯上校还特意请了一个专人来操作电报机,他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此外,他还兼职卖面包的工作,每天要为往来的车上的顾客提供热乎可口的面包。

总之,这个镇子上的钱,大多都落到了上校的口袋,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让这个资本家老爸榨取了剩余价值。

暑假,希娃子的工作是当商店里的助理店员,可不管他是在畜牧栏里,还是在商店里,他爸似乎永远都只愿意给他5块钱的月薪。

这娃子跟他爸一样,也有发财的梦想,5块钱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希娃子了。他总想为店里做出一番超过自己年龄阶段的贡献,他要加薪!

一天,希娃子看着店里林林总总的货物,灵感一闪,想出了这样一句广告词:您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

这话还真不是吹的,希娃子他们家的杂货店卖的东西确实够杂,从火腿、锄头、胸罩到棺材,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结果,广告词被采纳了,却并没有给创作者希娃子带来多少好处。

漫漫长假,还发生了一些难忘的事情,希娃子就在这个夏天经历了一幕电影上才看得到的惊心画面。这是一笔远比5块或者50块的月薪更动人的财富。

一天晚上,妈妈叫希娃子到酒店去喊格斯回家吃饭,希娃子一走进酒店门口,看见爸爸站在场子的正中央,位置非常醒目,根本就不用希娃子找。那一刻,空气仿佛凝结了,那画面就像一部西部战争电影被摁了暂停一样,格斯站在酒吧的柜台前,一个喝醉了的农场工人正举着一把枪对着希娃子他爸的胸口,希娃子看着这一幕,大气都不敢出。

“还剩半分钟让你祷告,准备等死吧!”那醉汉说话了。

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时,格斯开始说话了,他的神情是那么温和、镇定、冷静,和电影里的“英雄”在“就义”前的表情完全一样,至于他到底说了什么,希娃子没听清楚,因为,他没敢靠近,他不敢直视那悲壮的一幕。

这时候,奇迹发生了,只见那个醉汉的枪口开始抖动,然后掉在地上,最后竟然趴在格斯的肩上痛哭流涕起来,还发着莫名其妙的誓言说爱死希娃子他爸了,爱他比爱自己的老婆还深。

世间无奇不有,这件事不仅狠狠吓了希娃子一跳,也扎实教育了希娃子一课。

在那个年代,那样的环境下,经常会碰到一些醉鬼、暴徒和土匪,这种情况下,往往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永远带枪,还有一种就是永远不带枪。不带枪依靠的就是你的机智,而带枪是靠你拔枪的速度。只要你带枪,就免不了要拔枪,但是,很多人就是因为拔枪速度慢了对方半拍,结果就应声而倒了。

像希娃子他爸这样爱刺激的人就选择了不带枪。那晚回来的路上,格斯就告诉希娃子那个醉汉说爱他,确实是实话——如果他也带了枪的话,当晚肯定有一个人会躺下。

当年的格斯选择不带枪,没想到,他会给多年后的孩子做了榜样。希娃子面对同样的情形,他很庆幸自己学到了格斯的那套以静制动的功夫,他得意地总结道:哥冒险,靠的是智慧。

一封来自新墨西哥的情书

很快暑假就过完了,可是希娃子已经到了青春叛逆期,他根本就不想去学校了,他觉得读书是浪费他的青春和生命。

不过,所有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以后当科学家,当医生。玛莉也一样,她一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甚至还搬出了“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番道理出来哄希娃子。唯有这番道理让希娃子听进去了,他觉得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于是,再次背起书包决定继续上学去。

铁路停运了,去学校的事情变得有点麻烦,因为几百里路需要三天两夜才可以走完。

甲之砒霜,乙之熊掌。在别人眼里很麻烦的事情,希娃子却走得很欢。一方面,是因为有面子,格斯为娃儿上学打造了一支专业的欢送队伍:一匹健壮的马,一辆马车,一个专业的车夫;另一方面,是因为一路上希娃子和车夫两人扎营生火、幕天席地,简直把这当成了野外生存游戏。

这一学期,希娃子没有辜负他妈的希望,在书本里还真找到了“颜如玉”。

期末考试后,希娃子再次以露营加马车的方式回到了家里,他还特意穿着自己在学校回头率超高的镶金制服回来。

一天早上,也就是在希娃子回家的几个星期后,当时希娃子正在吃饭,玛莉在整理他的房间。突然一阵诡异的笑声飘进他的耳朵里,希娃子听着心里冷森得紧,抓着餐巾跑进房里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映入他眼帘的是——他妈拿着一封喷有香水的精巧的粉红色信封,笑得腰都弯下去了。

“你偷看我的信!”希娃子愤怒地指责他妈。

玛莉根本就不鸟他,径自念出了其中最精华的一句:“我这一生中,再也没有像我爱你这样爱过别的男孩。”念完后,又笑得身子都弯下去了。

“很好笑吗?”希娃子严肃起来了。

玛莉还在笑,“这小姑娘的一生是多长啊?”

希娃子不由地恼羞成怒了,“她快14岁了!人家喜欢穿裙子,头发梳得干干净净的,是个很规矩的女孩子。”一边说还一边从柜子里翻出了她的照片来佐证。

没错,这就是希娃子的第一个女朋友,美姬·享生,挺漂亮的一个女孩,一副可爱的脸庞上有一对带笑的酒窝,雪白的牙齿,乌黑发亮的头发,平时喜欢戴着一顶白色的水手帽。

玛莉看完照片后,觉得确实不错,所以并没有当场发表什么意见。希娃子以为女友的外表过了妈妈“初审”这关了,接下来就是等着自己长大和她结婚了。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

“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是对的,可是希娃子根本没意识到当时他妈只是拿这句话来哄他去上学的。现在没想到的是,自己花了一学期心思泡到的漂亮女朋友,会遭到妈妈的反对。玛莉做了一个让希娃子几乎心碎的决定,她准备在下学期给希娃子换一个学校,接受第四个R(即宗教religion)的教育,然后,才能结婚。

“这无疑是间接拆散我们俩嘛,异地恋的存活率有多低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何况,希娃子接受的是六根清净之类的教育。

唉,天下做妈的都这样吗?

宗教教育

还好假期有事情忙,不然的话,希娃子肯定会为间接失恋的事愁死。

这时候,希娃子不再是学徒了,薪水翻了一番,每个月可以拿到10块钱了。不过钱不是白拿的,格斯给他的工作自然也加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