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
19519400000021

第21章 1~2岁宝宝全脑开发亲子游戏(5)

游戏步骤

(1)爸爸把宝宝背在背上,走来走去,一边摇晃,一边哼着歌谣:“背狗狗,背狗狗,背在背上热乎乎,谁要买,快来买。”妈妈说:“不买”。

(2)爸爸继续走来走去,一边摇晃,一边哼着歌谣:“背狗狗,背狗狗,背在背上热乎乎,谁要买,快来买。”爷爷说:“没有钱买”。

(3)宝宝此时应该在高兴的咯咯大笑。

(4)奶奶把宝宝抱过来:“人家不买我要买,好乖乖,奶奶最喜欢。”拍拍宝宝小屁股,亲亲小脸蛋。

小贴士

不要给宝宝穿带扣子或拉锁的衣服,以免滑动时擦伤宝宝皮肤。

14.爸爸给我当飞机——平衡、人际关系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提高适应能力。1岁左右的宝宝,需要更多的身体感觉经验,多和宝宝进行简单易行的游戏,可以丰富宝宝的身体感觉经验。积极的早期体验和互动影响着宝宝情感发展,简单的合作游戏,对宝宝从小建立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大有益处。

专家指导

爸爸、妈妈和宝宝的交流方式以及提供给宝宝的体验机会对宝宝日后情感发育、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有着巨大影响。

游戏步骤

(1)爸爸蹲下,妈妈帮助宝宝骑到爸爸背上。妈妈在旁边保护宝宝。

(2)爸爸抓住宝宝的双手说:“飞机就要起飞了!请小朋友坐好。这位小朋友要去哪儿?”

(3)爸爸慢慢站起,在地上转一两圈,说:“飞机降落了,请小朋友下飞机啦。”

(4)做游戏时可以说出一个亲属所在的地名,加入一些对话,增加宝宝对语言、声音的刺激和感受,提高宝宝语言发展能力。

小贴士

开始游戏时,要帮助宝宝克服对高度的恐惧,等宝宝基本适应后,再开始游戏。爸爸起身和转圈的幅度要小一点,注意宝宝的反应。

15.红灯停,绿灯行——形象思维、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行走和跑动。这个游戏能给宝宝较多走动和跑动机会,可以促进大脑的协调作用,是发展运动智能的好方式。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在与爸爸、妈妈、熟人的交往中,宝宝心理能力和社会性逐步得到发展。培养宝宝良好的社会情感,可以帮助他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与压力。

专家指导

了解不利于社会情感培养的几种现象:过度保护,家人对宝宝的过度保护会让宝宝失去参与实践的机会;过度称赞,过分赞扬会让宝宝失去正确评价自己的是非观;过度溺爱,过分溺爱会让宝宝害怕进入社会生活中锻炼成长。

游戏步骤

(1)爸爸站在宝宝前面,宝宝拉着爸爸的衣服。

(2)爸爸做“车头”,宝宝做“司机”,然后由“车头”领着走(也可以小跑),一边走一边带着宝宝学汽车“滴滴”地叫。

(3)妈妈用纸板做两个牌子,上面分别写着“红灯”、“绿灯”。

(4)妈妈举起“红灯”,“汽车”停;妈妈举起“绿灯”,“汽车”开始走。

小贴士

游戏时,爸爸应注意走或跑动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宝宝跟不上而跌倒。游戏中可多设置一些情节,锻炼宝宝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

16.小脚丫到处走——探索、视觉追踪训练

游戏目的

训练视觉追踪能力。游戏可以让宝宝把行走当成一件快乐事,考验宝宝视觉追踪能力,增进行走和协调运动能力。宝宝在早期就开始锻炼与视觉和肌肉运动技能有关的大脑神经,成年后宝宝可塑性会很强,能够积极适应社会。

专家指导

亲密接触能刺激大脑释放促进宝宝成长的重要激素,妈妈的爱心是和宝宝建立紧密连接的关键,所表达的爱将影响宝宝一生。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宝宝喜欢的小毛绒动物玩具,如小鸭、小狗等。妈妈拿着玩具问宝宝“这是什么?”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够答出来。

(2)把一条棉线绳的一端系在小鸭身上,另一端握在妈妈手中,妈妈对宝宝说:“宝贝,小鸭要走了,你来追它吧”。

(3)妈妈拉动棉线绳,使小鸭在地上走曲线路径,宝宝想拿回他的小鸭,会跟在后面拐来拐去地走。

(4)妈妈也可以把棉线递给宝宝,让宝宝拉着绳子,听妈妈的指令走。

小贴士

一定要确保宝宝行走安全。游戏开始前就要将地面四周收拾整齐,把易碎、易毁的东西搬开。选购或自制拖拉玩具时,玩具应是开放的,还可以放小玩具进去,如小火车、小汽车上还能放进小动物玩具,让宝宝搬来搬去。游戏中加入一定情节,宝宝会更有兴趣。

17.学会分享——人际关系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学会分享是塑造性格很重要的一环,往往要从小事做起,宝宝习惯分享,才会想到他人,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

专家指导

从小知道把好东西分给别人的宝宝,将来成就大事业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宝宝能团结人,关心人,与别人共享成果。

游戏步骤

(1)三口之家的宝宝要懂得把最好吃的东西分三份,爸爸妈妈宝宝各一份。

(2)如果家里还有奶奶或姥姥,就要分四份,谁不在家就要给谁留着,要让宝宝经常想到他人。

(3)如果家人只是因为疼爱宝宝,把好东西全都留给他,反而害了他。习惯成自然,以后凡是好东西理所当然是“宝宝的”,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宝宝。

(4)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比留给宝宝好东西要重要得多。如果宝宝从小习惯了有好东西要留给他人,长大后也会经常想到他人,关心他人。这种好品质比吃点好东西珍贵千万倍。

小贴士

在带着宝宝出去玩的过程中,要尽量创造宝宝与他人的分享机会,并及时表扬鼓励,他会很乐意这么做,慢慢地就会成为他的习惯。

18.挑战平衡木——肢体协调、平衡训练

游戏目的

锻炼行走技能。随着宝宝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运动的准确性、灵活性、平衡性不断提高,让宝宝在平衡木上自如行走,可以提高宝宝的行走技能。形成稳定的自我激励机制对一个人的终生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专家指导

平衡木和矮墙对好奇的宝宝是不可抗拒的挑战。宝宝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同时还发展了重要的手脚协调能力,这个能力对他以后跑、蹦、跳,甚至锻炼体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游戏步骤

(1)这个阶段的宝宝,可能会对测试平衡能力非常感兴趣。

(2)妈妈在地上搭一条高1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木板,把宝宝扶上去,妈妈在下面拉着宝宝的手,直到宝宝在平衡木上走为止。

(3)如果宝宝害怕不愿意上去,妈妈可以先做示范,独自在上面走几个来回,宝宝就会消除恐惧。

(4)妈妈也可以找安全的低平衡木,在另一头放上玩具,鼓励宝宝走过去,将玩具取回。

(5)平衡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宝宝整体协调能力的发展,宝宝的行动看起来更加顺畅,攀爬技巧不断长进。

(6)宝宝能上到比较高的坐椅上,无需妈妈帮忙了,宝宝也已经能够稳当地坐在带靠背的儿童小椅子上了,而不再需要四周栏杆保护。

小贴士

妈妈尽量使宝宝理解“游戏规则”,根据规则来玩。游戏要在柔软的地面上进行,以防宝宝摔倒了磕伤。平衡木要搭得足够结实。

19.数字木棒“连连看”——创造性思维训练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形象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专家指导

摆放数字木棒既可以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又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一些数字木棒,放在一只碗里。

(2)妈妈先从碗里拿出四根木棒,给宝宝在桌子上摆出正方形的图形,边摆边数数“1、2、3、4,封口了”,问宝宝“这是什么图形?”引导宝宝说出来。

(3)“宝贝来摆好吗?”妈妈把两根木棒递给宝宝,帮助宝宝摆出一部分,其余的由宝宝自己来完成。数字棒不够,宝宝会自己去碗里拿。

(4)宝宝成功摆完正方形,妈妈要表扬。

(5)妈妈让宝宝自己去创造图案,如摆一个电视机、电话、手机等。

小贴士

如果家长给宝宝的是数字木棒,玩完之后一定要收回。

20.小动物模仿操——音乐、肢体协调训练

游戏目的

提高运动能力。在音乐声中运动身体,学习按节奏来模仿动作。在宝宝会爬、会走后,适当地为宝宝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范例,可以让宝宝运动技能得到充分锻炼。针对性地模仿训练可以培养宝宝善于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专家指导

对宝宝的早期培养和训练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善于发现宝宝的兴趣、优势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宝宝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小动物模仿操》音乐磁带。在音乐伴奏下,让宝宝跟着爸爸、妈妈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小动物模仿操。

(2)我学小鸡叽叽(两手在嘴前做鸡嘴状,同时跟着儿歌节奏上下点头)。

(3)我学小鸭呷呷(两脚站成大八字,双手置于体侧,五指微微跷起,原地左右摇晃身体)。

(4)我学小猫喵喵(两手放在嘴前,手心朝前,朝两边摸胡子两下)。

(5)我学小狗汪汪(双手举在耳旁,手心朝前,跟着儿歌节奏头和手同时上下点动两次)。

(6)我学小鸟飞飞(双臂在体侧上下摆动各两次)。

(7)我学小兔跳跳(双手举过头顶,随着儿歌节奏上下跳动)。

小贴士

研究证实,听经典音乐能加强宝宝用于数学方面的大脑回路,听音乐还能增强大脑用于复杂推理的固有模式。

21.踢球——协调、空间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培养宝宝控制身体动作的能力,发展宝宝动作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宝宝的右脑肢体协调能力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专家指导

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在才开始踢球的阶段,宝宝走路还不稳,要时刻注意激起宝宝玩球的积极性。等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及体力都可以了,才可以随意踢。

游戏步骤

(1)在宝宝还不能单脚站稳时,最好就经常练“扶物踢球”。在宝宝可以单脚站稳以后,就可以自己踢球了。

(2)找一块空阔的场地,和宝宝比赛看谁踢得远,每次踢得都不能比宝宝远。

(3)每次宝宝很用力地踢出去一脚,只要是脚尖碰到球了,不管球行进的路线怎样,都要夸赞宝宝“踢得好”。

(4)也可以在宝宝对面把宝宝踢出去的球再踢回来,尽量踢到宝宝身边,不要让宝宝四处跑着追球。

(5)准备大纸箱、高凳子等物当作“球门”,让宝宝练习踢球。

小贴士

练习踢球首先要找合适的场地,不要在马路上练习,以免发生危险;不要接近住户,以免损坏建筑物的门窗等设施,最好选择运动场。

22.幸福歌——培养音乐感觉的游戏

游戏目的

提高肢体灵活性。这个游戏不仅能发展宝宝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协调性,学习听指令做动作,还能进一步促进宝宝身体运动的灵活性,培养宝宝的节奏感和动感,促进身体运动智能和音乐智能发展。

专家指导

音乐性游戏往往将有节奏的动作跟说话或唱歌结合在一起。控制这些活动的脑细胞也会调节刺激运动神经,所以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宝宝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游戏步骤

(1)爸爸、妈妈和宝宝围成圈,以宝宝伸手能拉住爸爸、妈妈的手的距离为宜。

(2)爸爸、妈妈唱歌,带领宝宝做拍手、跺脚、拍肩膀的动作。

(3)爸爸妈妈齐唱《幸福拍手歌》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把它表现出来吧,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4)爸爸、妈妈和宝宝先各自拍手和跺脚,拉手转几圈后,爸爸、妈妈轮流和宝宝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

小贴士

游戏空间要大,游戏时,转圈的动作不要太大,以免宝宝失去平衡而跌倒。如果宝宝的动作一时不能做到位,请不要着急,慢慢来。

23.画个太阳,红彤彤——提升形象思维能力

游戏目的

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专家指导

宝宝正处在涂鸦阶段,不一定按照成人的要求作画。这个时期的重点是训练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只要宝宝能专心涂涂画画,就值得赞赏,画成什么并不重要。通过图画,宝宝可以感受到线条、色彩和形状变化,还可以让宝宝体会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好水彩笔和白纸、太阳挂图,告诉宝宝太阳的形状和颜色。

(2)妈妈拿水彩笔在白纸上画一个圆,鼓励宝宝拿起笔来像妈妈这样做。

(3)如果宝宝还不会握笔,妈妈可先握住宝宝的小手,在纸上画圈,再让宝宝自己画。宝宝画得不圆或不是闭合的曲线,都要表扬,并多给宝宝尝试的机会。

(4)妈妈帮助宝宝完成太阳图画,并给太阳涂上鲜亮的红色。在涂色的过程中,可能会涂得到处都是,宝宝甚至会拿着彩笔往自己身上涂,妈妈不要急,耐心帮助宝宝把太阳涂完。

小贴士

光线要适宜,以免影响宝宝视力。要选择无异味的水彩笔。要注意宝宝的握笔姿势,防止宝宝把笔放进嘴里,确保安全。通过图画,宝宝可以感受到线条、色彩和形状变化,还可以让宝宝体会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

24.我的好妈妈——情商开发游戏

游戏目的

培养了解、关爱家人的能力。让宝宝学着体会他人的情绪,关心他们的状况,为日后形成良好人际交往关系奠定基础。

专家指导

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带宝宝做客、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都可以让宝宝在实践中获得交往智能。

游戏步骤

(1)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先进行如下一段对话。

(2)问宝宝:“爸爸哪里去了?”宝宝回答:“上班了”。“爸爸上班干什么?”“挣钱去了”。“赚钱干什么?”“给宝宝买衣服、买糖、买玩具”。

(3)如果宝宝还不具备跟妈妈做这番对话的能力,妈妈要自问自答,宝宝能够听懂。

(4)妈妈还要继续引导:“爸爸上班很辛苦,我们要感谢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