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霞
学风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系风、校风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新时期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以制度建设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保障,以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为载体,以考风建设为突破,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培养“尊师互助、博学笃行”的优良学风。
一、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1、通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发挥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2、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中,把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精选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启发式、研讨式、探索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积极推进教学手段改革,进一步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辅助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加大力度建设好院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4、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切实加强教学督导工作。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以培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活动,通过本人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作用;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二、以制度建设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保障,激励学生全面成才
1、完善各项激励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激励学生全面成才。
2、建立和健全学习竞争与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业上的全面进步。
3、充分发挥思政工作者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努力探索和试行导师制(德育导师和学业导师),积极发挥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4、在学生干部管理以及推优入党和各评优评奖中,加强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在毕业生工作中,坚持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比工作。
三、遵循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思路,更好地满足学生多种需求。
1、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支持和指导各学生社团的建设,围绕思政、学习、科研、娱乐、教育等内容,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建设优良校园文化。
2、聘请院内外学者教授、知名企业家举办多类别、高水平的系列讲座,包括时政报告、学术论坛、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等。
3、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工作,力争开出更多高质量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特长发展的要求。
4、以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以及多证制等为载体,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四、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以良好的考风促进学风建设。
1、认真落实学院学生考试管理规定,加大考风建设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以考风作为学风建设的突破口,下大力气加强考试管理,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对违反考纪的学生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2、极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加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
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优良校风学风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创新学风建设工作思路,开展“促学风、树新貌” “遵纪守法、诚信为人”的主题活动,围绕“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怎么提高素质、怎么提高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教育。
2、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风建设的主导作用,与教师签定教师师德承诺书并提出教风宣言,学生党支部发出 “树立学生党员形象、促进学风建设”的倡议。
3、加强思政政队伍建设,实行学生工作队伍 “每周下一次课堂、每周到一次寝室、间周召开一次班会、每学期与每名学生谈一次心、每学期与每位学生家长联系一次”的“五个一工程”;
总之,要搞好学风建设,一是提高师生对创建优良学风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二是理清当前影响学校校风学风的因素和问题;三是通过开展优良校风学风的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