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顺玉 唐源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组织好各种十七大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并积极联系大学生实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做学生工作必须提高的素质能力和责任使命。十七大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路线,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着深刻变化,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如结合国外学生事务管理的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就业指导、学生服务、学生资助、发展辅导这些容易见效的具体事务上,而对这些工作背后最基础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把具体学生事务工作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切实把十七大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理应体现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应当贴近大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剖析人的思想变化,疏导人的心理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主体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为人”与“为学”,促进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既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需求,还是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个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与此相伴,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和随之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面对众多的思想包袱和心理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应坚持“以人为本”,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才能帮助他们又好又快地成长与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是让大学生的思想放任自流,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我们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着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张旗鼓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唱响主旋律,引领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多元文化、宗教传播等进行渗透。学生工作部门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网上正面引导和舆论信息安全监管力度,切实加强对校内讲坛、论坛、网络等学生活动的场所进行有效的管理,真正做到政治上把好关;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坚持服务学校和学院大局和中心任务,各种学生教育活动要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要坚持不懈地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师生员工斗志、激发师生员工活力,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师生员工行为、引领校园风尚,努力加强师生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把和谐校园建设与文明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和平安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积极组织开展好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和学生文明素质建设。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为学生服好务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社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大学相关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新机制。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工作。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和重点环节的思想引领和教育,认真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工作,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要坚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和舆情社情调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体制机制入手,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质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为大学生服好务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受到实在服务的过程中受到正确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四、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要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提高专业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治辅导员作风建设。高校政治辅导员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辅导员的形象就是高校的形象、就是教师的形象、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这是对政治辅导员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鞭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政治辅导员作风建设。辅导员要站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高度,去考虑学生工作,去从事学生工作;要深入理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定不移地讲正气,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要把为学生服务好、引导好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立足点,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把党的助学政策落实到每一名学生的身上,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使每一名政治辅导员成为学生爱戴的优秀辅导员、优秀的思想教育工作者。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继续做好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先进模范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善璐.《以十七大精神武装当代大学生》,《光明日报》,2008-1-23。
2、徐学华.《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齐齐哈尔大学新闻网, 2008-5-27
3、尹忠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学生工作科学发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报》,200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