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娟 王艳红 王珲 甘玲 张春 杨正元
后进生是指思想品行较差或学业有困难或二者皆差,落后于一般同学,缺点、问题较多的学生。由于受家庭因素、社会影响,自控力差,在潜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变得脆弱、消极、自卑,进而导致厌学、逃学、辍学,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虽然在一个集体中,后进生人数不多,但其活动量较大,对班级和学校的影响很大。因此,如何抓住后进生的特点,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忽视的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一、了解原因,掌握后进生特点
任何事情都有其成因。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情况错综复杂,决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我们应该看到家庭的不良环境及教育失误、社会的负面环境、学校教育的偏差等种种原因可以造成后进生在思想和心灵上不同程度的挫折,以致使他们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辅导员)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先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然后多观察他们,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牢牢地抓住他们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工作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在我所带的2005级里有一名学生,刚接手他们班级的时候,周围同学反映该生入学以来经常是独来独往,沉迷于看小说,常旷课,同学们好言相劝,他不理不睬,成绩一直掉在很后面,有不少的挂科。我积极主动地接近他,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其成长过程得知他之所以学习如此消极,是因为他高中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觉得进入大学后不如很多同学,由此产生了消极情绪。通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并发动班委和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我一起用心帮助他,督促他,鼓励他,让他重新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上课能按时去了,听课也能较好的集中精力,课后也能跟着其他同学去复习,成绩也在一步步的上升。
二、尊重和关心后进生
要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教师必须从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入手。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老师只有与后进生情感相通、心理相容,才能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才能赢得他们的爱戴与尊重,才能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做好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感情很丰富,自尊心很强,可由于缺乏应有的关爱、尊重和信任而逐步形成了“自卑——厌学——拒教”的心理,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帮助和信任,更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肯定。作为高校班主任(辅导员),我们应该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心、理解、热爱和尊重。一定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引导他们,用情去打动他们,触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尊重和信任。同时,要让后进生身边的同学树立正确的观念,乐意并主动与他们接近、交友、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同学并没有拒绝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慢慢打开他们的心灵,使其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在生活和学习上逐步有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与气氛。
三、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树立后进生信心
虽然后进生的缺点突出,但并非一无是处,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要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使他们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增强上进的信心和决心。一旦我们老师对后进生有了偏见,就很难有尺度把握去发掘他们的好、他们的优点,这样也就对我们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形成了巨大的阻力与障碍,有可能最终导致这些后进生彻底地放弃学习。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要相信就算最坏最差的后进生也会有闪光的一面。同时,还应该积极为后进生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展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适当的表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后进生树立自信和威信,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激发他们转化的内部动力。
四、少批评多表扬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的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实践也证实,当批评减少而表扬与鼓励增加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不好的事则会减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得到别人的承认,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后进生也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见、相对独立的人,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批评的接收器。因此,我们的教育应采用少批评,多表扬的原则,逐步去掉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的热情。老师的一个信任、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激励的话,都会使后进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成为促进他们增强自信、克服缺点的动力,能使他们向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与发展。
五、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也是后进生的重要成因之一。因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不是仅靠学校就能完成的,必须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后进生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结合,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后进生的良好转化。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是高校教育中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决非一蹴而就,不管生活上、品德上、心理上、管理上、还是在教学上,班主任(辅导员)必须要有信心、 耐心和恒心的反复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扎实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瑛.谈后进生转化教育的几种途径,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6(2):86.
[2]李智.后进生转化略谈,广东教育,2003.8
[3]张静.后进生滞后原因及转化的对策,辽宁教育,2005(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