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19683100000006

第6章 诞生与发展(4)

负面报道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划为四类:

——捏造或夸大事实抹黑中国。《加前外交官恶毒攻击中国》称,加拿大一名前外交官表示,加拿大人受惑于中国的“魅力攻势”,西方对中国抱有五种“幻想”。这名前外交官对五种幻想的分析完全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根本不顾及事实。说到“幻想之二——中国有13亿消费者”时,他的评论竟然是“白日做梦——他们的10亿农民甚至买不起一瓶可乐”,对中国的蔑视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环球时报》刊发这类言论时,鲜明表达了批判态度:《韩媒体夸大中国人反韩情绪》、《英报劝印度停止抨击中国》、《西方夸大俄中分歧》、《美刊肆意编造中国军费用途》等文章。让读者了解到有部分国外媒体是故意在制造一些误读、诽谤、攻击的舆论,企图抹黑中国。

——对中国消极现象提出批评质疑。《日本质疑中国记者“没常识”》称,对中国记者来说,向夺冠后的运动员索要签名比采访更重要,中国记者的行为让现场的外国记者大跌眼镜。又称在采访奥运的过程中,中国记者身上令人感到“和世界的常识不一样”的行为不少,如要求和比赛选手合影,索要比赛服装等。客观地说,这些文章对中国记者在采访中规范自身行为有一定警醒作用。

《该是重塑“中国制造”品牌的时候了》一文批评“‘中国制造’的标签在世界上沦为了不光彩的形象。过去,中国意味着能够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而现在,不管对不对,很多大陆产品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受三聚氰胺污染的牛奶丑闻事件增加了人们对大陆消费品安全和可靠性的怀疑”。批评归批评,文章对中国政府采取迅速而负责任的行动消除假冒伪劣产品和有害食品,还是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对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表示担忧。《美专家担忧中国环境危机》认为,中国经济的高效增长给自然资源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可利用耕地不断缩减、空气污染等问题,并开始威胁到公众健康。《后奥运时代中国面临挑战》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尽管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高排放、高污染、不协调。同其他亚洲小虎一样,中国这个地球上最大的老虎将不得不面临提升价值链的挑战”。这种担忧倾向是友善的,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希望中国能提出正确的对策。类似文章还有《中国工厂吸引力减退》、《在华欧企担心经济民族主义》、《“廉价中国”时代结束了吗》、《“后奥运”中国艰难起步》、《中国:强大但犹豫不决》等。

——对中国持续发展提出有益建议。《港报称中国在全球话语弱势》一文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称“尽管中国日益崛起为全球大国,但在全球关注的话题中,它经常成为剖析和辩论的对象而非积极的参与者,当前进行着有关21世纪人类前景的三种辩论……”,“三种辩论均由西方政策学者、媒体评论家、政治人士和活动分子设置议程并主导。中国处于话语弱势的境地,自己的观点难以让人了解,更谈不上获得尊重。这导致中国不时成为全球媒体的批评对象,而它常常无法据理力辩”。文章在分析了三种辩论的实质内容后指出:“添加一种中国观点是有意义的,能丰富全球话语。对一个有抱负的国家来说,习惯用‘不容干涉中国内政’之类的话驳斥外国批评,是行不通的”。文章通过对比,说明新加坡在争取全球话语方面取得的成功,并分析了中国话语弱势产生的原因。这篇文章分析中肯,对中国如何加强全球话语权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韩中国民矛盾是“成长之痛”》(转载于韩国《中央日报》),认为“有关中国国内反韩情绪的争论很激烈”,“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两国关系出现疏远都是有害而无益。若要抚平激愤的两国国民情绪,最重要的是两国领导人应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中韩都有必要塑造成熟的网络文化”。文章对如何解决韩中国民矛盾提出了建议。《“网络暴民”引发个人隐私争议》一文,针对中国第一起反“人肉搜索”诉讼,介绍了一些先进国家有关隐私权受到侵犯,或对利用新技术侵犯隐私权的处理方式。这篇报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上述负面报道的议题看,无论是质疑和批评,还是担忧和建议,都能够让中国读者看到“旁观者”的眼光,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至于那些不怀好意的说辞,也可作为一个参照加以分析和对待。总的说来,对读者进一步认识世界、认清自己,不断用自己的行动消除外界担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有帮助的。

三、以国际眼光看中国与世界

中国崛起是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中国到底处于世界的什么位置,应该和外界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怎么看待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问题;如何认识中国和美国、俄罗斯、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关系;怎么实现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人们对这些大主题的思考已延续百年,但在每个历史时段,思维方式和答案并不相同。今天的中国,是百余年来中国实力最强、信心最足的时期,是探索和解决这些大课题的最佳时期。”

1999年7月23日《环球时报》推出“论坛”版,恰逢其时。这一年,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是个多事之秋:5月,驻前南斯拉夫使馆遭遇北约轰炸;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这两件事激发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外交得失的强烈关注。《环球时报》在这种背景下“仗义执言”,屡屡冲破媒体“平民不言外交”的禁区。应运而生的“论坛”版,首期发表阎学通的《中国外交应面对现实》和沈骥如的《中俄携手共筑安全》两篇文章,对中国外交的现状和走向,提出了不同于官方主流的看法,令人耳目一新。

9年后,最初的“论坛”后来定名为“国际论坛”,吸纳了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国家战略、对外关系及相关问题有着深入思考的大批撰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有国际问题的观察家、研究者,有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外交官,也有普通百姓。“国际论坛”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对话讨论、各抒己见。

“国际论坛”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国际背景之下,观察世界,关心中国,以国际眼光探寻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路径,话题广泛、思想解放,记录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脚印。从世纪之交中国面对的世界、面临的挑战,到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如何调整自身与世界同步;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适应新秩序,到应对挑战,稳步向着建设世界强国的方向迈进;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注重“国家利益”的考量,到全面提升国民对民族的凝聚力和对崛起中国的认同感;从外界对中国“民族主义”的担忧,到引导读者冷静看待国际事务,使公众的热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国际论坛”或以宏观视角纵谈天下,或从细小之处微言大义,围绕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领域的话题,以国际环境为参照,站在中国立场上,一一加以阐述,引导国民调整心态,全面了解世界,重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