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19683100000007

第7章 诞生与发展(5)

(一)宏观视角,纵横捭阖

“国际论坛”的文章论题宏大。世界格局、全球化、国家安全、大国关系、中国崛起、祖国统一等,这些话题“长盛不衰”。“论坛”开设之初,围绕“民族主义”的讨论,就有多篇文章。

《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从实例入手,说明“民族主义往往来自一种民族的生存体验,来自对民族本体文化的认同感,最后凝聚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民族主义是一种充满价值色彩的意识,以至其本身也成为供人认同的价值。”文章指出,“民族主义在世界和中国原本并非一种贬义价值。近年,西方有人开始给中国贴‘民族主义’标签,这很可能是西方的民族利己主义者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安排的一个观念陷阱。”文章强调,“民族主义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可以自卫,维护尊严和权利,也可以杀人,去伤天害理。”文章最后提到对民族主义进行价值再判断的几个标准。这篇文章观点鲜明,对于人们认识民族主义的两面性,在现实中趋利避害,塑造良好形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之后,《“民族主义”标签不能乱贴》、《为何不要民族主义》等文章,继续就此话题展开讨论。以此为发端,涉及民族主义的文章不断见诸《环球时报》,200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接连刊载了《不要妖魔化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应有个限度》、《用爱国主义超越民族主义》等。不同的文章,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透过历史,结合现实,在当今国际体系中考察和阐释民族主义,把落脚点放在怎样正确对待民族主义,使之更加符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际论坛”常以对话的形式就某一话题组织国内外官员或专家进行讨论,内容广泛,形式灵活。2000年11月24日,以两个版面发表美国驻华使馆政务参赞、新闻参赞、新闻官与4名中方学者的对话,题目是《中美:分歧与利益之间》。这是中国媒体首次用较大的篇幅,展现双方的政治见解和观点交锋。还邀请日本、俄罗斯等驻华人士参与讨论。2002年7月“国际论坛”推出“对话”专版,不定期地邀请一中一外两名专家对谈,以更广的视角、更多元的甚至更对立的观点,就某个话题进行对话或者交锋。

“国际论坛”议程设置精到,往往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应。2007年关于“软实力”的讨论,即是如此。首先刊发了题为《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的文章,指出“文化实力的增强并不必然增强一国的软实力,文化实力的削弱并不必然削弱一国的软实力”,“政治实力的增长会带动文化实力的发展,但文化实力的发展则不必然带动政治实力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文化实力发展的大国也有走向衰败的”。此文一出,社会议论纷纷,争议之声,不绝于耳。

接着,就有《别把文化实力狭隘化》、《文化实力让中国失分》、《中国软实力不能吃老本》等文章与之商榷,提出“文化实力是国家良性循环的推动力”、“文化决定政体选择”、“文化实力的作用不可替代”、“文化实力也渗透于硬力量中”、“软实力是可以量化的”等观点。最后,首发文章的作者发表《文化资源需要政治运用》一文,对讨论作出了回应和解释,一场热烈的讨论才算尘埃落定。“国际论坛”“怂恿”这样的讨论,让作者在历史发展和跨国比较中各自阐述不同的观点,客观上对选题作了延伸报道,扩大了话题的影响。加上报道形式比较灵活,引发了读者的参与感和阅读兴趣,进而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二)微观视角,以小见大

“国际论坛”的话题,报道的切口有大有小。小到人们比较熟悉的事,或者就在身边发生的事。这些事往往与个人的利益或感受有一定关联,具有贴近性。

2006年,一篇题为《千年相思不敌一枝玫瑰》的文章,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讲起。谈到“在西方的情人节席卷中国之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千年相思的爱不敌一枝轻佻的玫瑰”。文章分析了西方的情人节如何冲击中国的“七夕节”,提出“东西方爱情文化其实可以并行不悖”,“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

《姚明很好,我们也很好》一文的作者是一家国际机构的官员。他在文章中说,某次开会遇到一位不认识的韩国同事,对方开始与他搭讪的话竟然是“姚明好吗?”这句问话引起了作者的思索,“姚明在NBA的比赛里可赢球,也可输球,却能以自信、豁达、幽默和敢怒敢言的性格魅力保持超人气,顺理成章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大使,成为当今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之一。”作者想到“这位韩国人是姚明的追星族,他当然知道姚明是中国人,而我是他知道的另外一个中国人”。在此基础上,作者回答道:“你问姚明吗?他很好。正因为他很好,所以我自己感觉也很好,谢谢!”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如《谁偷了中国人的微笑》、《陋习无国籍》、《中国的和服,日本的中山装》等,小事情反映出大主题,引人联想,含意颇深。

“国际论坛”敢于涉及当下敏感话题,经常主动撩动国人最敏感的神经,从细微处探索中国人想成为大国国民的心路历程。这是《环球时报》改为日报以来,“国际论坛”的最大变化。

2007年1月,对故宫中开设星巴克咖啡厅一事,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表示难以容忍。对此,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如何客观全面地评点此事,“国际论坛”大胆迎接这一挑战。这个咖啡厅已经存在多年了,为什么现在才有人表示难以容忍?顺着这样的思路,“国际论坛”发表了一系列国人自我反思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十分尖锐。“随着与世界在诸多层面‘磨合’的加剧,一些中国人的性情似乎由传统的包容性很强,而变得相对浮躁、肤浅、狭隘、偏激和刻薄”(《中国人是不是变刻薄了》);“中国的开放并不等于中国人的开放,真正开放的人不会讲求那么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会以大跃进的方式进行文化创作,不会把‘清华大学’评为‘全国驰名商标’,更不会明知‘书奴’的种种危害却仍在孩子身上层层加码……”(《中国人真的很开放吗》);“有的时候,慢一点并非坏事,对于长期发展而言,这样的慢更多地意味着力量的调整与积蓄。它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我们喘一口气,也让人家喘一口气,对大家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中国人是不是太勤奋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独特而敏感,可谓见仁见智。

中国崛起,说外国人不适应,其实最不适应的还是中国人。中国崛起到底会带来什么?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该怎样面对国际社会中的诸多竞争者?中国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迎接自己国家的崛起?一直是“国际论坛”讨论的话题。在这个平台上,各种身份、持各种观点的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既有国人的见解,也有来自外界的评说,将中国和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读者更好地思考和认识各种与中国有关的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一个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看,才能了解事物的整体全貌。国际报道也是如此。《环球时报》“以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以国际眼光看中国与世界”,是多种视角的融合,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使报道更加立体、丰富、耐人寻味,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