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19684300000069

第69章 德国最大书店集团“大有大的难处”

2006年8月,拥有众多分店的胡根杜贝尔(Hugendubel)书店集团与同样拥有众多分店的万象(Verlagsgruppe Weltbild)出版集团,各出资50%,组建了“DBH图书销售有限合资公司”(Deutsche Buch Handel Gmb H&;CO.KG,德国出版发行界又简称其为“DBH集团”),统一开展出版物营销。之后,哈贝尔(Buch Habel)书店集团、魏兰(Weiland)书店集团和沃尔泰切舍(Wohl that'Sche)书店集团也加盟其中。紧接着,DBH集团通过并购,DBH瓦莱屋(DBH Warenhaus)书店集团也加入其中。这样,DBH集团变成了德国最大的、拥有451家分店(门市、卖场)的跨国出版物发行集团。

然而,到了2009年8月,也就是DBH集团组建3周年之际,现实情形却远不如当初预想的那么美妙。深受经济危机影响和网络书店冲击的DBH集团,自叹“大有大的难处”,其个别高层也抱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明星联盟”

DBH集团在成立之初就异常活跃,在德国内外掀起了建立新店的浪潮。例如,从2008年至2009年,胡根杜贝尔建立了11家新店,万象建立了10家新店。

与建立新店同步的是改造和整合原有书店,停业关张经营规模太小的书店。从2008年以来,万象关闭13家老店,胡根杜贝尔则是让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包括500平方米)的书店全部停业。

6大集团虽然同样隶属于DBH集团,但原有名称不改,经营上仍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截至2009年8月,万象拥有343家分店(其中,德国国内257家、奥地利37家、瑞士32家),胡根杜贝尔拥有41家分店,哈贝尔拥有17家分店,魏兰拥有35家分店,沃尔泰切舍拥有39家分店,DBH瓦莱屋拥有26家分店。全部加在一起,DBH集团的卖场面积超过19万平方米,员工人数为3648人,2008年销售总额达到7.55亿欧元。

DBH集团旗下的6个集团,除了新建的DBH瓦莱屋和成立于1994年的万象之外,其余4个集团都是“百年老字号”——胡根杜贝尔创业于1867年,魏兰创业于1845年,沃尔泰切舍创业于1895年,哈贝尔也拥有130多年的创业历史。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生代”,其发展模式如出一辙:凭借在国内外建立新的分店,不断增加营业面积以占有市场和赢得读者。

DBH集团把全德国最著名的书店集团网罗在一起的举措,用英语讲是“明星联盟”(Staralliance),用汉语讲就是“强强联合”。不过,这个“明星联盟”在2008年和2009年之交,开始感到在当下的图书销售中,“阴云笼罩”代替了“阳光明媚”。

先裁员,后“上网”由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从金融危机再引发经济危机,德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者猛增,德国人的收入普遍“缩水”,在消费上不得不量入为出,包括购买图书。此外,德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德国人越来越感到网上阅读和网上购书更便利,更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依靠建立新店、扩大卖场面积的DBH集团,其销售业绩急剧下滑,许多分店门可罗雀,经营入不敷出,零售额往往不抵房租、水电、人力等成本的开销。2009年上半年,DBH集团的销售总收入勉强达到3亿欧元,而下半年的情况可能还要差一些。

万般无奈之下,DBH集团只好进行改革。改革的第一步是精简管理机构,撤销许多管理人员的职务。改革的第二步就是精简各地书店的员工。与德国其他行业相比,DBH集团的这一措施同样是残酷的,因为对于员工个体而言,被“精简”就是被“解雇”。

2009年9月,万象宣布,鉴于日益恶化的经营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传统店铺的运作方式和销售方式,决定将德国国内的257家分店中的1571名员工中精简322人。万象的经营负责人强调指出:“要改革销售结构,要加大互联网销售的力度,因此必须精简员工。通过改革,以期提高图书销售的效率。人员精简以后,留下来的1250名员工首先要继续坚守卖场销售。”

相同的改革也在DBH集团旗下其他集团的酝酿之中。胡根杜贝尔打算从1500名员工中精简179人,并将在对柏林全部7家分店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精简员工。哈贝尔准备从335名员工中精简106人。在2008年10月成为DBH集团的子公司后,哈贝尔也归DBH集团管理。哈贝尔在加盟DBH集团以前基本上是“赤字经营”,现在即使精简三分之一的员工,本身仍旧危在旦夕。

胡根杜贝尔和哈贝尔都以“传统综合型书店”著称,两家“相同体质”的书店组合在一起,反而形成不利于发展的内部恶性竞争。现在,两家书店又不约而同地在娱乐书、儿童书销售领域另辟蹊径。

为了推动改革顺利进行,DBH集团的高层开始“周游”柏林、莱比锡、法兰克福等50多个城市和地区,向各地分店说明今后的经营方针以及精简员工的操作方案。

近几年,仅从销售额来看,德国图书市场的行情好像是上升的,但以通货膨胀率计算,实际上是持续着199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据专家估计,至少这两年情况还不会好转。德国以DBH集团为首的书店企业一贯凭借发展多店铺、多购物中心的方式,以扩大卖场面积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殊不知这一切正在过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读者)的购物(购书)行为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德国出版发行界的专家指出,关闭分店、缩小卖场面积、精简人员等方法可以使企业暂时走出困境,但不是长久之策。正如DBH集团高层已经想到的一样,应当顺应读者的需求,走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相结合的道路。

(古隆中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