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19693200000015

第15章 文娱节目(5)

对内容作出评价是娱乐节目不同于其他节目的重要方面。比如一档仅仅需要串联的节目,主持人的作用可以被缩小到微乎其微的地步。一档纯新闻播报节目,要求主持人仅仅作为传达者出现,任何评价都是不被允许的。而搞笑节目则正好相反,它不仅要求评价,而且还是随时随地的、即兴的、幽默的评价,其评价手段也不局限于语言,更有形体的、表情的等多种方式。另外,评价也不限于评价本身,它还必须同时构成对节目的推进,构成节目的内容主体。

成功的娱乐节目主持人都各具鲜明的风格和个性,他们在主持节目时所运用的方式也都各有不同之处。但是,在观念、素质和技巧等方面,娱乐节目主持又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特点。技巧方面我们在前面已经结合节目做了较多分析,下面主要就目前国内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在观念和素质上的问题做一点分析探讨。

一、主持人的观念

综艺节目主持人必须摒弃一些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树立三大新观念,即在节目主持定位上,树立艺人观念;在传播目的定位上,树立娱乐观念;在节目属性定位上,树立商品观念。

主持定位上的艺人观念。在我们关于主持人的传统教育和实际操作中,节目主持人总是被赋予了太多的代言人意味,使得主持人已不纯然是一名主持人,而身具其他的某个角色。

一是官方代言人角色。我国的电视台都是国营机构,是党的喉舌耳目,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所以电视节目也常常成为官方意志的代言人,发布和宣传国策,这是我国的国情,是十分必要和正常的。但问题在于并非所有节目都要行使这一职能,而长期形成的习惯使得所有节目和所有主持人都仿佛身担重任,自觉地成为官方代言人。

二是媒体代言人角色。除了官方代言人,主持人更经常以其所在媒体代言人的身份出现。比如央视,从决策者到普通编导,大都十分自觉地在节目策划和制作形式、风格上追求所谓“大台风范”,而不能像“小报小刊”,因而有的主持人也一板一眼地为“代表”媒体而变得冷漠严肃,不可亲近。

三是社会公义代言人角色。由于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播新闻、表达舆论,记者是其中一个主要的职业,很多主持人也习惯和乐意以记者的面目出现,自觉地成为社会公义、公理的代言人。

对于很多主持人,尤其是娱乐节目主持人而言,上述三种代言人角色显然与其应该充当的角色有着一定的距离。过分强调主持人代言人的角色会导致在面对观众时出现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他们在节目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又过于低微。这种矛盾状况使许多节目处于“四不像”的境况。

不是代言人,那么娱乐节目主持人是什么呢?是艺人,是与歌手、演员一样的娱乐界人士。事实上,他们在享受媒体报道、占有社会资源上与其他明星别无二致,公众也自然将他们视为娱乐明星。他们所提供的产品与一首歌曲、一部影视剧一样,除了娱乐,其他都是次要的。

当搞笑或娱乐主持人被定位到艺人的身份上以后,他们的任务就很明显了:从受众需求和产品生产的目的来说,他要使自己主持的节目尽可能地得到观众的喜爱,满足观众的口味,从而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市场效益;从自身来说,他要充分调动各种手段,使自身的价值不断得到增值,明星效应不断得到增强。

这就要求主持人彻底改变高高在上的姿态,回归到“艺人”的状态,这样才能使观众产生亲近感。同时,他还必须懂得,作为一个艺人,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当他在台上的时候,他的一切举动、言语不再是某种权威性的代表,而仅仅是娱乐。他为满足观众需求而作出的种种表演既不会导致他所在媒体权威性的丧失,更不会导致社会公义的丧失。

目的定位上的娱乐观念。娱乐节目的生产目的应该十分单纯:娱乐大众。但是长期以来,电视作为一种媒体承担了太多其他功能,反而使其基本的娱乐功能被遮蔽和忽略了。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综艺节目、文艺晚会,都充满了说教。主持人从中学到的,除了导师腔调以外似乎别无其他。从这种现状来看,树立娱乐观念对主持人来说仍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娱乐观念的树立,首先要求主持人重新审视节目制作的意义不是在于对观众的教育,或宣传某种人生道理,而是要向观众提供放松自己、娱乐自己的文化消费品。主持人应该摒弃那种大段大段的说教式语言,代之以轻松的、娱乐的言语。即使在节目中有值得注意的启发观众的点,也应该换一种思路和语言说出来,让观众自己体味其中的道理。总之,要将教化、训导式的语言和主持方式从娱乐节目中清除出去。

娱乐观念的树立还要求主持人学会运用各种娱乐手段。有的主持人在对观众说教的时候并非没有意识到他所说的都是废话,由于缺乏对娱乐手段的有效掌握,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冷场,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所以,掌握丰富的娱乐手段才是摒弃说教的有效武器。

要真正树立娱乐观念,对于观众的心理需求必须有清楚的了解,并相应地制定节目的主持人策略。在娱乐节目发展的不同阶段,观众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或者说,随着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和相互间竞争的加剧,观众的口味在不断提高。当外表一般的主持人代替外表俊美的偶像主持人出现在电视上时,电视节目正在走向更彻底的平民化。它通过这种方式在让观众获得娱乐的同时,也在为他们提供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去抚平他们在真实世界中所遭遇到的种种挫折、不公带来的创伤。

当然,当一个主持人已经成为大牌、有足够的市场号召力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左右观众的口味,让观众习惯于自己的主持方式,甚至引导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

节目属性定位上的商品观念。“电视艺术”的说法一直存在,而关于电视究竟是不是艺术的争论也一直存在。尽管现在学界的主流意见趋向于电视不是艺术,但对很多节目制作者来说,他们更愿意支持电视是一门艺术的说法。基于这样的观点,编导们在做节目的时候,不但追求精益求精,而且更追求阳春白雪,因为下里巴人难说是艺术。在计划体制下,这种做法也许并无不妥,但当电视已经成为一项产业的时候,电视节目作为商品的属性日益凸显,原先的观念用来指导今天节目的制作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别的不说,起码娱乐节目不应该被视为艺术作品。这样,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节目的所有主创人员都不应该再秉持原来的观念。它要求制作者,尤其是主持人要具备商品生产的心态,而非艺术创作的心态,来面对一档节目。

艺术与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不考虑受众,而后者一定是为受众而存在的,离开受众的接受,一档娱乐节目就丧失了它生存的理由。树立商品观念,对主持人来说,意味着他既是商品的主要生产者,又同时是商品的直接叫卖销售者。他必须时刻考虑到观众的需求,什么样的话观众爱听,什么样的表演观众爱看。

国内许多娱乐节目主持人恰恰相反,在说话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表演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人在看。这就导致节目总是与观众的要求有一段距离。

上述三种观念对一档成功的娱乐节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不仅主持人要树立这三种观念,节目的制作人同样要有这样的观念。制作人和主持人的意见统一了,观点一致了,好的节目才有可能被生产出来。

二、主持人的素质

幽默感、快速反应能力、大局观是搞笑主持人,尤其是大型演播室综艺节目主持人必备的三个基本素质。

幽默感。具有幽默感是一个娱乐搞笑节目主持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有很多主持人虽然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却难以让人发笑。这样的主持人不适合主持娱乐搞笑节目。

幽默不仅直接构成搞笑节目的内容,而且也是营造现场气氛的重要手段。对一档主持人不具备幽默感的节目来说,不要试图强行追求幽默搞笑的效果,那样会让观众起腻,结果将适得其反。例如,王小丫被很多观众喜爱,但她不是一个搞笑的、善于营造气氛的主持人。在《开心辞典》里,她说得最多的话是“恭喜你,你答对了”,伴之以一串笑声。在她无数次重复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说话方式基本没有变化,她要传达的,一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二是在停顿中营造一种紧张气氛,三是为选手高兴的情绪。试图营造出紧张气氛或幽默效果都不是王小丫的特长,她最好的做法应该是用平稳的语调说话,不惊不乍,给现场制造一种温馨和平和的氛围,以她所具有的亲和力来吸引观众。

另外,一个主持人有幽默感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在所有娱乐搞笑节目里挥洒自如。冷幽默和热搞笑就是两种不同的主持素质,能同时具备两种素质、驾驭两种节目的主持人十分难得。比如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中滔滔不绝,将一个很难出彩的清谈节目做得生动活泼。这是他所擅长的。而到了江苏卫视一档大型演播室综艺节目中,他的表现空间反而变得狭小了,他既不会营造现场气氛,也缺乏形体感觉,对节奏的把握能力也不够,使节目现场显得十分冷清,与综艺节目应有的气氛差距甚远。

冷幽默更适合于在谈话节目中使用,它主要是靠主持人通过机智幽默的语言或富有寓意的表情、动作,传达出某种需要观众经过一定思考,甚至要绕几道弯才能领会的幽默信息。其特点是“斗智”,包括主持人与嘉宾和主持人与电视机前观众的“斗智”,在智慧的展示过程中产生幽默。而热搞笑更能在大型综艺节目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它较为重视现场气氛的营造、幽默的直观和简单,易于使观众在直觉反应中就达到充分的理解,从而在快节奏的节目进展中对信息做到有效的传播。

除了冷幽默和热搞笑,幽默感的不同还体现在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搞笑内容上,简单说就是所谓“高端娱乐”和“低端娱乐”。比如以性为话题的《非常男女》,是男女青年都能明白的娱乐搞笑节目,而以时事为讽刺对象的《“总统”会客室》、《风云禅话》就更易为关心政治的社会主流人群所理解和接受。美国的《与大卫·莱特曼共度夜晚》等夜间娱乐谈话节目针对的也是习惯于晚睡的高端人群。

高端娱乐主要是为那些占有较多知识和社会资源、消费能力也较强的人群准备的。它更注重幽默的品位和知识含量,一般更多采用普通市民所不关心或不了解的素材来制造幽默,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加以理解。低端娱乐则面向更广泛的大众,其搞笑方式更为直接,所需的知识背景更普遍,一般来说也相对粗俗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谓高端和低端之分并非绝对的。对主持人而言,也并非主持高端娱乐节目者就比另一种更高明。在知识储备上,两者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幽默搞笑的方式上,两者并没有高下之分,而只能说各需不同的素质。

快速反应能力。就像“迟到的正义就是非正义”这句话一样,也可以说,迟到的幽默就不是幽默。在主持台上“慢半拍”是不被允许的——除非是主持人故意装作反应迟钝以制造笑料。所以说,具有快速反应能力是娱乐搞笑主持人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没有这种快速反应,就无法将现场稍纵即逝的闪光点抓住并立刻加以利用。很多种节目都需要快速反应,以便找到恰当的方式将话题进行自然的转移或推进;而对一档娱乐搞笑节目来说,快速反应不仅是推进节目的需要,更是搞笑的需要。

用于推进节目的快速反应相对较为简单,姑且不论。从搞笑需要的快速反应看,其发生过程包含了四个层次的内容:倾听、意识、反应以及反应之后的呼应或推进。

倾听是主持人快速反应的前提和第一个层次。没有倾听就谈不上什么反应。倾听包括节目主持人对主嘉宾或其他主持人、现场其他搞笑源以及主持人自身言语和行为的倾听。首先,对现场正在与主持人进行交流的嘉宾或其他主持人的倾听是最主要的倾听,其中蕴涵着最多的可以搞笑的内容。其次,当主持人在与主嘉宾或其他主持人交流时,现场可能会发生其他的情况,比如其他嘉宾对正在进行的交流的插入或独立的言语行为,都有可能蕴藏着搞笑点。最后,主持人对自身的倾听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往往更易被忽略——主持人在现场的表现通常并非事先完全确定的,其细节更多的是靠临场发挥,而在发挥当中有许多精彩之处需要放大或强调,并因此引发出新的搞笑点。这就需要主持人对自己的表现有足够的反观能力,要时刻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在内在的自我观照中发现有趣味的、有意味的内容,迅速作出反应。

国内很多主持人缺乏倾听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浮在节目的表面,照着节目设定的流程来完成所谓的主持任务。这样,一档节目实际上在录制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它的风格和水平。现场嘉宾或观众中出现的闪光点通常不被考虑,更不被重视、发掘,以致很多制作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审看节目的时候经常会表现出遗憾甚至愤怒——又一个精彩的点被主持人给放过了!这么多精彩的点被放过了!主持人成了仅仅为完成节目流程而设置的道具或司仪,完全没有个性与风格的体现。主持人不懂得倾听——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很多综艺搞笑节目不够精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