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危机传播
19693900000039

第39章 附录(4)

附录二德国主要媒体对“7·5”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以三家德国主要媒体为例

一、事件回顾

2009年7月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发生一起恶性暴力事件。事件造成156人死亡,伤者逾千。事件震惊中外,一时间,新疆乌鲁木齐成为境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舆论方面,新疆长期以来都是“敏感之地”。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此事件是境外恐怖主义操纵的暴力事件。在“7·5”事件中,境外媒体不断跟进事件进程,对舆论走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有报道认为,这是中国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有报道认为,这是西方情报机构插手中亚事务的作品。事件的进展和外国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当下,外媒对此事的报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在这一敏感时期对中国的态度。其中值得警惕的是,某些西方媒体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背后隐藏着多少阴谋?

在世界局势波谲云诡、变幻莫测的时代,怎样既能将“危机”成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又能最大程度降低事件的负面影响,成为重要的传播策略?对西方国家媒体的报道模式以及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态度的研究是把握这些传播策略的基本前提。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此之前,德国各主流媒体对西藏“3·14”事件的报道已经在中国国内引起不小的反响。王异虹等人也在《德国主流媒体重构的“西藏问题”——德国媒体涉藏报道内容分析》中加以详细分析。

本文将分析德国主要媒体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并以此得出相应的一些结论。研究对象为三家德国主流媒体从2009年7月5日至2009年7月15日(即乌鲁木齐暴力事件发生10天之内)对此事件的报道。研究方法则选取内容分析法。迄今为止对内容分析法最经典的定义是伯纳德和贝雷尔森在1952年出版的《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分析》中提出的概念:“内容分析是一种客观、系统、能对明确的传播内容进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尽量按照内容分析法的原则来进行研究。

在进行内容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选取了三家德国主要报纸:《南德意志报》、《图片报》以及《明镜周刊》。这三家报纸在德国发行量大、受众较广,代表了德国的诸多阶层。首先介绍一下选取的三家报纸的概况:

《图片报》(Bild):《图片报》是德国,也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每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的排名中,它在第3-6名之间徘徊。最近20多年来,其发行量保持在400-500万份左右,最高发行量为540万份(1983-1993年),目前的发行量大约为430万份,发行量处在新一轮的上升期。与此同时,该报由于图片较多,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出事件的进展。

《南德意志报》(Sueddeutsche Zeitung):是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以订阅方式发行的全国性报纸,由南德意志出版社发行。2005年,在由新闻学家齐格弗里德(Siegfried Weischenberg)主持的一项有1536名德国新闻记者参与的调查研究中,经过记者们的选择,《南德意志报》(34.6%)超过《明镜周刊》(33.8%)被认为是德国的“重点媒体”(Leitmedium)。

《明镜周刊》(Der Spiegel):是德国最著名的周刊之一,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该杂志自称是“德国最重要的且在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报纸都有非常完善的网络版,这样更加方便选取相关文章。在此事件发生之后,它们都对新疆乌鲁木齐暴力事件做了相应报道。

三、报道分析

(一)关于“7·5”事件的报道数量

以Xinjiang或Urumqi等地点名词作为全文搜索关键词,重点选取事件发生后10天内的报道;此外,由于热比娅等人与此事件息息相关,故将与其相关的报道评论等也包括在内。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的发稿量,这一数量直接反映出中国及其敏感地区在世界上的关注度。

在事件发生的10天内,三家主要媒体共发出55篇相关报道,可见,此段时间德国的主流媒体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很高。由上述几个表格可以看出,报道大多集中在2009年7月6日至7月8日之间:在事件发生的最初四天里,三家媒体都做了大量报道,有时甚至达到一天6篇,发稿量甚为可观,而且大多数报道篇幅较长,亦有不少带有评论性的报道。

(二)带有图片(包括影像资料等其他一些直观视觉资料)的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带有图片的报道无疑会使新闻更为真实可信。下面列出了三家媒体对乌鲁木齐事件报道中带有图片资料的报道。

可以看出,大部分媒体对“直观图像”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与西藏“3·14”事件中使用了诸多造假图片相比,此次事件中,德国媒体使用了大量现场感十足的新闻照片,通过对事件的一定了解,我们可以肯定其中绝大多数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另有一些则使用了图片、视频链接;甚至有许多报道直接引用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视频资料,使得报道更加令人信服。

但是,假若分析一下这些图片和视频的内容,便会从中得出一些耐人寻味的结论。

在新闻报道中,图片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特别是在一个血腥、暴力事件中,人们往往会更加关注犯罪分子造成破坏的程度、政府的反应、各项紧急措施、医护人员对民众的救治以及民众的生活状况等。然而,从这些报道配发的图片中可以很明显看出,绝大部分图片报道给人“混乱”、“压迫”、“不安”等感受。相对而言,军人、警察保护人民以及展示民众情绪稳定、心情舒缓、互助互爱的画面、镜头较少,有些画面、镜头虽然展示的是民众已经平静下来的镜头,却依然留给读者不安的印象;而且,所有报道中几乎找不到医护人员救治伤员的图像。

值得一提的是,民众振臂高呼、冲到军警面前以及设立障碍等镜头所表现的内容可以称之为“暧昧”了——这些镜头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可以进行与实际内容完全相反的解读,而且读者通过这些信息,无法完全看清镜头“背后”的故事。例如,究竟这些民众设立的障碍是为了对抗“压境”的军警,还是为了抵御暴乱分子的侵袭?他们“对峙”、“反抗”的对象究竟是警察还是暴乱分子?以上内容并不容易区分,再加上文字的配合,便可以很轻易“误导”读者。由此可见,德国媒体还是对照片进行了筛选,使用了许多表意含糊的图片,但在使用了真实图片的情况下,中国方面自然无法就图片资料的可信度进行质疑,也给其对信息的误导埋下了伏笔。

另外,许多图片配有注释,强调这是“汉族”与“维吾尔族”的相互对峙,例如“汉族警察强行驱散维吾尔族人”。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报道没有着重强调这是一场中国国内民族的纷争,而是将其渲染成“当地居民”与“入侵者”或“占领者”之间的冲突。

不过,部分有视频的报道还是保证了很大的客观性、公正性。相比于图片,视频更容易展示出事件的全貌,尤其是很多视频还直接引用了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对当地民众的采访,真实性也大大提高。但仍无法排除带有明显倾向性地“挑选”出部分视频加以报道的现象。

(三)此次事件报道的倾向性

报道的倾向性直接反映了文章的情感。德国三家主要媒体都有着一定的倾向。很多报道大肆宣扬这是“汉人”与“维吾尔人”的对立,并没有真正深入事实。不过,有着强烈感情色彩的报道并不超过半数,看似保持“中立”立场的报道占了大多数,由此可见大部分德国媒体在措词方面比较谨慎;但在倾向性比较明显的报道中,对暴乱分子持正面立场的远高出持负面立场的。

(四)新闻报道支持的一方

在此次事件中,中国政府和暴力分子等人的态度是明显对立的,与此同时,热比娅集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默克尔出任德国总理以来,中德关系一直处在非常微妙的状态中。在默克尔任职期间,德国政府与达赖等人的会面已经多次将两国关系推上风口浪尖,此次新疆乌鲁木齐暴力事件,德国政府的态度无疑也会对媒体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在对此次事件的反应中,一些新闻报道也明确表明其支持的一方:

我们不得不说,政府、民间和媒体的声音在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功效;然而,媒体报道很容易被政府的政策和民间的声音影响,同样的,它也会反作用于政府和民间对事件的态度。从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德国媒体虽然并没有“一边倒”地支持暴乱分子,但在措词方面却十分暧昧,而且倾向性很明显。在保持中立的这部分报道中,相当一部分似乎保持着“哪一方都不得罪”的小心谨慎。

另外,许多报道也在强调新疆的地理位置、战略位置如何重要,并且配以一些相应的言论,给人造成“新疆对中国政权很重要,因此他们才要‘强占’新疆”之感,有很大的歪曲性。

四、小结及启示

关于危机的定义,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危机事件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特定的因素诱发、超出通常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正常的心理承受程度,并难以控制的事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紧迫性四大特点。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受众必须通过媒体的报道来了解相关信息,政府必须通过媒体发布最新情况。

在此次事件中,中国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然而,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战略地位,很容易被外国媒体“借题发挥”。诚然,关于危机事件,特别是如此重大的危机事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德国对于中国的这次危机事件宣传却显得非常“小心谨慎”,少有正面言辞,更多的是贬义。包括报道、评论,大部分是“冷色调”,显得犀利而缺乏温情。

上文分析的几家媒体代表了德国不同阶层的不同观点。《南德意志报》对德国内外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持有批判立场,但同时又要顾虑其“精英报纸”的地位,因而对中国政府的态度较为强硬,但文章的感情色彩并不非常强烈;《图片报》带有更多的娱乐性,吸引读者眼球是其重要目标之一,也因此对中国政府的评论言辞较为激烈;《明镜周刊》是三家媒体中最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家,需要更多顾及德国在国际舆论方面所持立场以及与不同国家的关系,所以可以明显看出,它对暴乱分子的批评多于其余两家。总之,三家德国媒体各有其报道特点,但尽管德国媒体对乌鲁木齐暴力事件的报道比西藏“3·14”事件的报道要真实客观一些,大方向却还是支持热比娅等暴乱分子,对中国政府流露出明显的批判态度。

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德国媒体的报道风格向来有些“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其二,中国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使得许多西方国家抛出“中国威胁论”,德国许多媒体亦然;其三,领导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于中国的态度一向非常微妙——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经因为伊拉克问题与美国前总统布什产生很大分歧,因而默克尔本人的外交政策就是“亲美疏远法俄”,力图重新恢复与美国的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默克尔政府自然不会对中国表现出太多的友好,甚至明显表现出对立情绪。

德国作家伯恩哈德·甘特尔近日发表一封对德国媒体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我觉得德国媒体有两面性。一方面,中国对德国经济极其重要;另一方面,人们总是报道中国想象中的不足——不论西藏、奥运会还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说到底就是,不管中国做什么,中国政府为现代化付出多大努力,中国的不足对西方媒体来说都是永恒的热门话题。

“中国最近若干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城市、乡村和其他地方居民的经济得以改善。中国政府成功做到了这些,值得大加赞许。我在去年的中国之行中结识了一个开放的民族,宽容的人民,见识了宗教自由和对包括藏族和维吾尔族在内的少数民族的保护。”

甘特尔在信中呼吁德国媒体和德国人民理解中国的不同文化,“尊重不同文化是全人类的义务——中国和中国人民早就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只是我们西方人,我们德国人,在我们自己的愚蠢和狭隘中始终没有领会这一机遇,更遑论利用这一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