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19694300000042

第42章 省级地面频道跨区域合作模式创新(2)

3.合作缺乏常规机制

省级地面频道的合作并不缺少案例,但这种合作缺乏常规机制的支撑,合作只是偶然为之,多为某次大型的新闻事件而进行策划与组合,但在常规新闻节目与其他节目中没有经常性、固定性的合作机制。常规机制缺乏,导致合作质量低下,在2011年7月的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中,一些外地都市频道很难拿到画面质量高的视频,本地频道仅将质量高的画面供本地节目使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信息垄断带来的合作断裂由此可见一斑。此外,现有的合作平台更多体现的是节目交换,对节目产制进程中如何进行合作则没有涉及。

4.合作过程缺乏资源整合

在现有的合作平台,成员台通过上传下载可以共享新闻资源,但这种过程往往是新闻汇集或是新闻摘要式的利用,缺乏整合、集成的观念。在立足新闻策划的前提下,应有目的地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与组合,从而实现现有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

三、省级地面频道跨区域合作的必要性

省级地面频道跨区域合作既有媒介基于市场考量的内在推动力,又有外在的社会发展因素的要求。跨区域合作乃至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省级地面频道的“非竞争性”奠定合作基础

目前,我国省级地面频道的合作主要是横向合作。横向跨区域合作主要指跨越省级行政区划而实现的电视台之间的合作。由于地面频道覆盖和传播限制在特定区域内,对合作体内其他成员台不会形成竞争关系,只会最大限度地整合成员台资源,节省竞争成本,提高区域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省级地面频道跨区域合作的非竞争性是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二)社会发展因素是省级地面频道合作的驱动力

社会发展因素是省级地面频道合作的驱动力。媒介发展离不开外部因素,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媒介运营会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市场的成熟与发展模糊了现有的行政区划,区域之间的经济、资源、人员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市场关系使地域联系日益加强,这就对媒介的新闻资讯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地化新闻”对于地面频道而言既是竞争的利器,同时也是发展的桎梏。从社会发展的脉络来看,固守行政区划的传播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口的流动性和区域经济的崛起更是改变现有传播结构的关键因素。《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2009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人口的流动趋势也将会对媒介结构产生影响:首先,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其次,从人口流动的方向来看,未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分布将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连绵城市带为重心,以内陆城市群为中轴,以西部中心城市为集聚点的流动人口分布格局。最后,从流动的目的来看,人口流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从人口流动的规模、方向及目的来看,公众对于大众传媒的传播结构与传播内容的需求“本地化”、“娱乐化”不再是压倒性的功能,通过使用媒介,获取使用资讯、捕捉发展机会乃至融入异地城市文化,是大众传媒不能回避的功能。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改变电视传播格局的另一动因。早在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了“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这四大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即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时至今日,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中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视意义深远,它标志着中国经济由“单极增长”进入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多轮驱动”,中国区域经济从此进入协同发展的新时期。

贵州电视台台长李新民在2002年就提出了“区域化发展是大多数省级卫视的可行性选择,区域化将逐步成为中国省级电视媒体发展的主流”的论断。安徽电视台副台长邹晓利同样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区域经济时代,这就要求有适合区域经济时代的媒介形式产生。”邹晓利分析,对于那些期望走国际路线、计划向国际市场发展的企业来说,他们选择大一统的策略,无论是渠道市场还是媒介选择,但这样的企业不到中国企业数量的10%;而80%以上的中国企业主要是在区域经济内发展,区域市场是其所关注的重点,这同样也给省级地面频道在未来提出新的挑战。在区域经济区内,省级地面频道如何进行跨省合作?在区域经济区内,有着鲜明行政区域属性的地面频道如何进行跨地区的资讯传播?在区域经济区内,地面频道如何与区域发展展开更为紧密和具有实效的互动?这都是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中,省级地面频道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省级地面频道新的增长点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蕴涵其中。

(三)新闻的传播趋势提供合作需求

我国新闻媒体管理的重要原则就是“属地管理原则”,各地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对于属地媒体有管理权。但从新闻传播的方式来看,新闻的发生发展本身就没有地域的属性,从一定角度来看,所有的本地新闻都是全球化传播,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同样可以进行本地化传播。在全球化与市场化的背景之下,新闻的传播路径与方式必然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范畴,地方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从中观层次来看,新闻的跨区域发展要求省级地面频道进行横向、常规性的联动。首先这是适应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变革,近年来发生的若干公共事件都是涉及诸多省份甚至全国,单一从属地的角度难以反映事件全貌。举一个小例子:猪肉涨价是涉及公众的民生问题,但仅仅从“本地猪肉涨价”的角度来报道新闻,显然不够全面。猪肉的产地、猪肉销售地、猪饲料的产地、运输企业,猪肉生产的各个链条必然涉及若干省份,如果各省级地面频道进行新闻联动,显然对于事件的全景以及问题症结会作出更为清晰的呈现。

(四)电视产业化需要省级地面频道合作的有利支撑

电视产业化的进程中有两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其一,必然有一个整合式的产业平台;其二,这个平台必然是开放的。美国的电视产业可供借鉴,电视台除了制作一些本地新闻和天气预报节目之外,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获得节目:一是靠联播台的身份获得电视网的节目,一是靠电视节目辛迪加公司。通常电视网向附属台提供全部节目的75%的内容,但在75%中只有25%是电视网自己制作的,主要是新闻节目和与新闻有关的时事节目、体育节目等。其余戏剧与娱乐节目则由好莱坞大约25家制片公司完成。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看出,一个整合的、全面的、开放式的电视节目交换平台对于电视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电视产业化发展必然要求电视资源的集约化。现有的电视产业更多体现的是分割的属性,更多的节目仅仅是一次售卖,无法实现二次甚至多次获益。现有的平台缺乏真正的商业激励,以会展的形式进行电视节目交易,难以对接电视新闻对于时效性的需求。省级电视互动的平台只有凸显商业属性,才能明晰权益,才能真正实现电视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实现产业化。此外,省级地面频道合作平台建设必然是开放性的,在制播分离的背景之下,专业化的媒介制作公司也应该被吸纳进平台,这样有利于奠定产业化的基础。